《大学物理A2》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703002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0学时) 学分:3学分 一、考试对橡:理工类专业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与电磁波、波动光 学、量子力学基础等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九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1315分值 1、考试内容:①库仑定律、静电力叠加原理:②电场强度、场强叠加原理、电场强 度的计算、带电体在外电场中所受的作用:③电通量、真空中的静电场高斯定理:④电场 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计算:⑤场 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电势梯度:⑥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静电场的E、U、△U的定义:熟练地应用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 场强迭加及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计算E,从而计算儿、△心:正确理解保守力的概念,掌握 计算电场能的方法:掌握计算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中受到的力,并分析其运动。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315分值 1、考试内容:①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② 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电容的计算:③介质对电容的影响、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和极化机理、 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④电介质中的电场、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矢量:同电场能量、电容器储能。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熟练计算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及场强与电势的分布:熟悉静电屏蔽的应用:熟悉介质对电容的影响、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和 极化机理、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掌握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计算电 介质中的电场、电位移矢量:知道电场能量、电容器储能。 第十一章稳恒磁场13-15分值 考试内容:①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②毕奥-萨伐尔定律:③运动电荷的磁场: 23
23 《大学物理 A2》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703002 总学时数: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8 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 0 学时) 学分:3 学分 一、考试对象:理工类专业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 电磁场与电磁波、波动光 学、量子力学基础等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九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13-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库仑定律、静电力叠加原理;② 电场强度、场强叠加原理、电场强 度的计算、带电体在外电场中所受的作用;③ 电通量、真空中的静电场高斯定理;④ 电场 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计算;⑤ 场 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电势梯度;⑥ 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静电场的 E、U、△U 的定义;熟练地应用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 场强迭加及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计算 E,从而计算 U、△U;正确理解保守力的概念,掌握 计算电场能的方法;掌握计算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中受到的力,并分析其运动。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3-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② 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电容的计算;③ 介质对电容的影响、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和极化机理、 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④ 电介质中的电场、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矢量;⑤ 电场能量、电容器储能。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熟练计算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及场强与电势的分布;熟悉静电屏蔽的应用;熟悉介质对电容的影响、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和 极化机理、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掌握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计算电 介质中的电场、电位移矢量;知道电场能量、电容器储能。 第十一章 稳恒磁场 13-15 分值 考试内容:①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② 毕奥-萨伐尔定律;③ 运动电荷的磁场;
④安培环路定理:⑤带电粒子在外磁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磁 场对载流线圈的力矩。 考试要求:掌握稳恒电流的磁场的规律:掌握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B的方法,掌 握计算运动电荷的磁场的方法:熟练应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场:正确分析带电粒子在外磁 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掌握计算磁场对载流线圈的力矩的方法。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电磁场与电磁波13-15分值 1、考试内容: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③自感现象与 互感现象:④磁场的能量:⑤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⑥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⑦振荡电路、电磁振荡、电磁 波的产生和辐射:⑧电磁波的能量:⑨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坡印廷矢量。 2、考试要求:熟练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熟练计算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了 解计算自感、与互感电动势的方法:知道计算磁场的能量:正确理解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 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 形式:理解电磁波的能量:知道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坡印廷矢量的定义。 第十三章光的干涉12-14分值 考试内容:①光的干涉、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②由分波阵面法产生的光的干涉:③ 光程和光程差、半波损失、透镜的一个重要性质:④由分振幅法产生的光的干涉、迈克尔 逊干涉仪。 考试要求:了解光的干涉、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知道几种由分波阵面法产生的光的干 涉的实验,能由已知条件计算所要求的光学量:知道光程和光程差、半波损失、透镜的一个 重要性质:知道由分振幅法产生的光的干涉的几种实验,能由已知条件计算所要求的光学量。 第十四章光的衔射12-14分值 1、考试内容:①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半波带法、衍射光橱、光栅光谱:②光学仪 器的分辨本领。 2、考试要求:掌握单缝衍射、衍射光栅的实验,了解光栅光谱:了解光学仪器的分辨 本领。 第十五章光的偏振12-14分值 1、考试内容:①天然光和偏振光、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②反射和折 射时光的偏振、布儒斯待定律。 2、考试要求:知道天然光和偏振光、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的概念及马吕斯定律并应用: 知道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布儒斯待定律。 第十六章量子力学基础4-6分值 1、考试内容:①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及谱线系特、氢原子的能量及轨道半径、康普 顿散射公式:②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公式、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不确定关系, 24
24 ④ 安培环路定理;⑤ 带电粒子在外磁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磁 场对载流线圈的力矩。 考试要求:掌握稳恒电流的磁场的规律;掌握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 B 的方法,掌 握计算运动电荷的磁场的方法;熟练应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场;正确分析带电粒子在外磁 场中受到的力及其运动、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掌握计算磁场对载流线圈的力矩的方法。 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与电磁波 13-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②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③ 自感现象与 互感现象;④ 磁场的能量;⑤ 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⑥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⑦ 振荡电路、电磁振荡、电磁 波的产生和辐射;⑧ 电磁波的能量;⑨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坡印廷矢量。 2、考试要求:熟练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熟练计算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了 解计算自感、与互感电动势的方法;知道计算磁场的能量;正确理解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 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 形式;理解电磁波的能量;知道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坡印廷矢量的定义。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 12-14 分值 考试内容:① 光的干涉、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② 由分波阵面法产生的光的干涉;③ 光程和光程差、半波损失、透镜的一个重要性质;④ 由分振幅法产生的光的干涉、迈克尔 逊干涉仪。 考试要求:了解光的干涉、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知道几种由分波阵面法产生的光的干 涉的实验,能由已知条件计算所要求的光学量;知道光程和光程差、半波损失、透镜的一个 重要性质;知道由分振幅法产生的光的干涉的几种实验,能由已知条件计算所要求的光学量。 第十四章 光的衍射 12-14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半波带法、衍射光栅、光栅光谱;② 光学仪 器的分辨本领。 2、考试要求:掌握单缝衍射、衍射光栅的实验,了解光栅光谱;了解光学仪器的分辨 本领。 第十五章 光的偏振 12-14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天然光和偏振光、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② 反射和折 射时光的偏振、布儒斯待定律。 2、考试要求:知道天然光和偏振光、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的概念及马吕斯定律并应用; 知道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布儒斯待定律。 第十六章 量子力学基础 4-6 分值 1、考试内容:① 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及谱线系特征、氢原子的能量及轨道半径、康普 顿散射公式;② 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公式、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不确定关系
2、考试要求:理解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及谱线系特征:会根据波尔理论计算氢原子的 能量及轨道半径:会运用康普顿散射公式进行计算:在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熟练 运用德布罗意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了解不确定关系,并能运用 其进行简单计算。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理论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20~30% 填空题:10~20% 计算分析题:60一7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总成绩构成: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 例为3:7。平时成绩30%包括:其中平时学习过程包括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勤 (占总成绩的5%),课堂表现及课后互动(占总成绩的%)。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普通物理学(下)》,程守洙江之水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第八版,2016年 《大学物理(下)》,彭志华付茂林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物理学(下)》,马文蔚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2年 《大学物理学(下)》,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大学物理学(下)》,叶伟国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执笔人:胡继文审核人:彭志华
25 2、考试要求:理解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及谱线系特征;会根据波尔理论计算氢原子的 能量及轨道半径;会运用康普顿散射公式进行计算;在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熟练 运用德布罗意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了解不确定关系,并能运用 其进行简单计算。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理论考试,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20~30% 填空题:10~20% 计算分析题:60~7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总成绩构成: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 例为 3:7。平时成绩 30%包括:其中平时学习过程包括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 20%),考勤 (占总成绩的 5%),课堂表现及课后互动(占总成绩的 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普通物理学(下)》,程守洙 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版,2016 年 《大学物理(下)》,彭志华 付茂林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物理学(下)》,马文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大学物理学(下)》,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大学物理学(下)》,叶伟国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执笔人:胡继文审核人:彭志华
26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actice 课程编号:172102001 学时:2周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电子、自动化、电力、通信、生医、机械、过控、材控、机卓、热动、测控、机 电、化工、无机、制药、高材、矿类、安工、核安、环境、建电、建环、资勘、堆工、核技、 辐防、核工、核化等专业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路原理、模拟电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的教学可以支撑毕业要求6、9的达成。 《电工电子实训》是工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 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第6-1、6-2、9-1、9-2、93条的达 成。该课程以基本工艺知识和电子产品装配技能为主,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测量、选 用及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 的焊接及相关的组装与调试工艺、生产安全等。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 力。实习的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实际操作,了解电工、电子工艺基础知识, 掌握相关工艺技术。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 学生进行现代工程素质培养,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为今后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对电子线路板、印刷电路板的手工焊接 技能掌握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熟悉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3、了解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等新技术、新工艺。 4、通过收音机及单片机时钟温度计等电子产品的制作,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建立 EDA设计基础。 5、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实习概论课
27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actice 课程编号:172102001 学时:2 周 学分:2 学分 适用对象:电子、自动化、电力、通信、生医、机械、过控、材控、机卓、热动、测控、机 电、化工、无机、制药、高材、矿类、安工、核安、环境、建电、建环、资勘、堆工、核技、 辐防、核工、核化等专业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路原理、模拟电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的教学可以支撑毕业要求 6、9 的达成。 《电工电子实训》是工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 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第 6-1、6-2、9-1、9-2、9-3 条的达 成。该课程以基本工艺知识和电子产品装配技能为主,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测量、选 用及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 的焊接及相关的组装与调试工艺、生产安全等。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 力。实习的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实际操作,了解电工、电子工艺基础知识, 掌握相关工艺技术。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 学生进行现代工程素质培养,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为今后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对电子线路板、印刷电路板的手工焊接 技能掌握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熟悉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3、了解 PCB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等新技术、新工艺。 4、通过收音机及单片机时钟温度计等电子产品的制作,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建立 EDA 设计基础。 5、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实习概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