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自测练习(下册部分) 14.1练习一:吸收 一、填空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吸收过程的经济性 主要决定于 2.吸收、解吸操作时,低温对 有利:高温对 有利:高压对 有 利:低压对 有利。 3.亨利定律有 _种表达方式,在总压P<5atm下,若P增大,则m E .H :若温度t下降,则m E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4.漂流因子的数值=1,表示 。己知分 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有四股物流:NA、JA、N和Nm。试用>,=,<表示: 等分子反向扩散时:J人NA N Nm_O: A组分单向扩散时: 5.若1/K,=ky+mkx,当气膜控制时,Ky≈_ ;当液膜控制时,K,≈ 6.NoGy1-y/△ym的适用条件是 ;用数值积分法求NoG时的平衡关系 7.最小液气比(LG)mm对 (设计型,操作型)是有意义的。如实际操作时(L/G) <(L/G)ma,则产生的结果是 8.设计时,用纯水逆流吸收有害气体,平衡关系为y=2x,入塔y1=0.1,液气比(G)=3, 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 ,若采用(L/G)=1.5,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 至 9.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LG=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No= 10.操作中逆流吸收塔,x0,今入塔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均不变,则出塔y2 回收率n」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二、作图题 以下各小题yx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与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政变操作 条件后的新平衡线与操作线: 134
134 第十四章 自测练习(下册部分) 14.1 练习一:吸收 一、填空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吸收过程的经济性 主要决定于 。 2.吸收、解吸操作时,低温对 有利;高温对 有利;高压对 有 利;低压对 有利。 3.亨利定律有 种表达方式,在总压 P<5atm 下,若 P 增大,则 m , E , H ;若温度 t 下降,则 m , E , H 。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4.漂流因子的数值=1,表示 。已知分 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 PQ 有四股物流:NA、JA、N 和 Nm。试用>,=,< 表示; 等分子反向扩散时: JA NA N Nm 0; A 组分单向扩散时: Nm N NA JA 0。 5.若 1/Ky=1/ky+m/kx,当气膜控制时,Ky≈ ;当液膜控制时,Ky≈ 。 6.NOG=(y1-y2)/Δym 的适用条件是 ;用数值积分法求 NOG 时的平衡关系 是 。 7.最小液气比(L/G)min 对 (设计型,操作型)是有意义的。如实际操作时(L/G) <(L/G)min , 则产生的结果是 。 8.设计时,用纯水逆流吸收有害气体,平衡关系为 y=2x,入塔 y1=0.1,液气比(L/G)=3, 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 ,若采用(L/G)=1.5,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 至 。 9.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 L/G=m,回收率为 0.9,则传质单元数 NOG= 。 10.操作中逆流吸收塔,x2=0,今入塔 y1 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均不变,则出塔 y2 , 回收率η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二、作图题 以下各小题 y~x 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与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改变操作 条件后的新平衡线与操作线:
v=mx V=mx X2 X X2 1.吸收剂用量增大 2.操作温度升高 y=mx J'2 2 3.吸收剂入塔浓度降低 三、吸收 用清水逆流吸收除去混合物中的有害气体,己知入塔气体组成,y0.1,1=90%,平衡 关系:y=0.4x,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o=1.2m,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 试求:①塔高: ②若塔高不受限制,/G仍为原值,则n为多少? 四、解吸 解吸塔高6m,L=200 kmol/h,xy0.08(摩尔分率,下同,用y20, G=350 kmol/h的惰性气体解吸时,得y10.036,且知平衡关系:y=0.5x, 试求:①该塔的气相传质单元高度c: ②当操作中G增加到400kol/h时,则x为多少? (设L,y2,x不变,G增加时HoG基本不变) ③在yx图上画出G变化前后的操作线。 135
135 1.吸收剂用量增大 2.操作温度升高 3.吸收剂入塔浓度降低 三、吸收 用清水逆流吸收除去混合物中的有害气体,已知入塔气体组成,y1=0.1,η=90%,平衡 关系:y=0.4x,液相传质单元高度 HOL=1.2m,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 1.2 倍。 试求:① 塔高; ② 若塔高不受限制,L/G 仍为原值,则ηmax为多少? 四、解吸 解吸塔高 6m,L=200kmol/h,x1=0.08 (摩尔分率,下同),用 y2=0, G=350kmol/h 的惰性气体解吸时,得 y1=0.036,且知平衡关系:y=0.5x, 试求:① 该塔的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HOG; ② 当操作中 G 增加到 400kmol/h 时,则 x2为多少? (设 L,y2,x1不变,G 增加时 HOG基本不变) ③ 在 y~x 图上画出 G 变化前后的操作线
五、吸收 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可溶组分。己知:y10.01 (摩尔分率,下同),要求回收率n=0.9,平衡关系为:y=2x,且知 L/G=1.2(L/G)iHog-0.9m. 试求:①塔的填料层高度为多少? ②若改用再生溶剂进行吸收,x'2=0.0005,其它入塔条件不 G 变,则回收率n=? Tx 14.2练习二:精馏 一、是非题 1.A、B两组分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加以分离,是因为A沸点低于B沸点,所以造成 挥发度差异。 ) 2.如X相同,且平衡蒸馏所得液相组成x与简单蒸馏的终了液相组成x相同,则简单精馏 所得气相平均浓度y必大于平衡蒸馏的y。 ) 3.恒摩尔流假定主要前提是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 4.若过热蒸汽状态进料,q线方程斜率0。 5.设计时,保持上,0文一定,采用x42两种料液时,则最小回流比R(对应2)必 大于Ral(对应x)。 ( 6.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时,N与下列参数:F,X,q,R,a,XD,X中的a无关。( ) 7.设计时若F,X,X0,Xw,下均一定,若将进料从q=1变为冷液进料,则N减少。 ( ) 8.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3,这绝不可能。 ) 9.设计时,若R上升并不意味D下降,操作型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 ) 10.操作中灵敏板t上升,意味者知下降,减少下可保持原知值。 二、填空题 1.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 ,简单蒸馏与间歇 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2.己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的比是 3.理想物系的a=2,在全回流下操作。已知某理论板上y。=0.5,则ym1 6
136 五、吸收 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可溶组分。已知:y1=0.01 (摩尔分率,下同),要求回收率η=0.9,平衡关系为:y=2x,且知 L/G=1.2(L/G)min,HOG=0.9m。 试求:①塔的填料层高度为多少? ②若改用再生溶剂进行吸收,x’2=0.0005,其它入塔条件不 变,则回收率η=? 14.2 练习二: 精馏 一、是非题 1.A、B 两组分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加以分离,是因为 A 沸点低于 B 沸点,所以造成 挥发度差异。 ( ) 2.如 xf相同,且平衡蒸馏所得液相组成 x 与简单蒸馏的终了液相组成 x 相同,则简单精馏 所得气相平均浓度 y 必大于平衡蒸馏的 y。 ( ) 3.恒摩尔流假定主要前提是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 ) 4.若过热蒸汽状态进料,q 线方程斜率>0。 ( ) 5.设计时,保持 F,xD,xw一定,采用 xf1<xf 2两种料液时,则最小回流比 Rm2(对应 xf 2)必 大于 Rm1(对应 xf 1)。 ( ) 6.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时,N 与下列参数:F,xf ,q,R,α,xD,xw中的α无关。( ) 7.设计时若 F,xf ,xD,xw,V 均一定,若将进料从 q=1 变为冷液进料,则 NT减少。 ( ) 8.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0.75x+0.3,这绝不可能。 ( ) 9.设计时,若 R 上升并不意味 D 下降,操作型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 ) 10.操作中灵敏板 t 上升,意味着 xD下降,减少V 可保持原 xD值。 ( ) 二、填空题 1.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 , 简单蒸馏与间歇 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 2.已知 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的比是 。 3.理想物系的α=2,在全回流下操作。已知某理论板上 yn=0.5,则 yn+1=
4.试比较直接蒸汽加热与间接燕汽加热。(>,三,<) ①XXD,R,qDF相同,则NTNT,XXw: ②.Rqxw相同,则NNr,(DF风DF)m 5.某A、B混合物汽、液关系如图。 ①比较TT,TT4: 5 ②用精馏方法将A、B分离,R充分大,采出率有利 于分离,N一c,当x=0.4时,塔顶产品是 塔底产品是 ;当x=0.8时,塔顶产品 是 ,塔底产品是 :(A,B,AB)0 0.6x 6.操作中,若下下降,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q) 仍保持不变,则R LIV 7.芬斯克方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若xw0.01,己知Xo-0.9时为N.a,XD20.99时为N.mi,则N:m与Nr.m的 比值为 8.操作中精馏塔若采用R<Rm,其它条件不变,则D Xw 9.操作时,若F,D,Xq,加料板位置,R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减小,则x和 Xw 10.V汽中含有A,B,C,其中含A30%(mo%),冷凝后液体分层,上层供回流,下层作 产品,两层组成如下: 上层:A,45%:B,10%:C,45%: 下层:A,3%:B,90%:C,7%: 则:①回流比 ②V汽中B含量= %。 137
137 4.试比较直接蒸汽加热与间接蒸汽加热。(>,=,<) ① xf,xD, R, q, D/F 相同,则 NT 间 NT 直,xw 间 xw 直; ② xf,xD, R, q, xw相同,则 NT 间 NT 直,(D/F)间 (D/F)直; 5.某 A、B 混合物汽、液关系如图。 ① 比较 T1 T2,T3 T4; ② 用精馏方法将 A、B 分离,R 充分大,采出率有利 于分离,NT=∝,当 xf=0.4 时,塔顶产品是 , 塔底产品是 ;当 xf=0.8 时,塔顶产品 是 ,塔底产品是 ;(A,B,AB) 6.操作中,若V 下降,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xf,q) 仍保持不变,则 R ,xD ,xw , L / V 。 7. 芬斯克方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若 xw=0.01,已知 xD1=0.9 时为 NT,min1,xD2=0.99 时为 NT,min2,则 NT,min2与 NT,min1的 比值为 。 8. 操作中精馏塔若采用 R<Rm,其它条件不变,则 xD ,xw 。 9. 操作时,若 F,D,xf,q,加料板位置,R 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减小,则 xD , xw 。 10.V 汽中含有 A,B,C,其中含 A30%(mol%),冷凝后液体分层,上层供回流,下层作 产品,两层组成如下: 上层:A,45%;B,10%;C,45%; 下层:A,3%; B,90%;C,7%; 则:① 回流比= ; ② V 汽中 B 含量= %
三、精馏 用精馏分离某水溶液,水为难挥发组分,进料F=1 kmol/s,x0.2(mo%,下同),以饱和液体状态 加入塔中部,塔顶采出量D-0.3kmos,X0-0.6,R=12Rma,系统a=3,塔釜用饱和水蒸气直接通入加 热。 试求:①回流比:②蒸汽通入量:③提馏段操作线: ④设计时,若N=∞,为达到题给的,D,塔釜x,的最大值为多少? D →W 四、精馏 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进料量F=30kmoh,其中苯的摩尔分率x0.5。进料为汽 液混合物,汽液比为2:3,要求塔顶、塔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x0-0.95,Xw=0.10。采用回 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45。 试求:①塔顶、塔底的产品量: ②最小回流比Rmin ③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④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为理论板,求离开(自塔顶向下数)第二块板蒸汽和液相的组 成。 14.3练习三:塔设备、液液萃取、其它传质分离方法 一、填空 1.为改进液体在填料塔内流动的不均匀性,通常可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2.填料塔的等板高度(HETP)是指 3.塔板上液体流量愈大,则板上的液面落差愈 ,堰上的液层高度愈 ,液 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愈 4.列举两种常用的乱堆填料的名称: 5.填料的 _和 是评价填料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138
138 三、精馏 用精馏分离某水溶液,水为难挥发组分,进料 F=1kmol/s, xf=0.2 (mol%,下同),以饱和液体状态 加入塔中部,塔顶采出量 D=0.3kmol/s, xD=0.6, R=1.2Rmin, 系统α=3,塔釜用饱和水蒸气直接通入加 热。 试求:① 回流比;② 蒸汽通入量;③ 提馏段操作线; ④ 设计时,若 NT=∞,为达到题给的 xD,D,塔釜 xw的最大值为多少? 四、精馏 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进料量 F=30kmol/h,其中苯的摩尔分率 xF=0.5。进料为汽 液混合物,汽液比为 2:3,要求塔顶、塔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 xD=0.95,xW=0.10。采用回 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5 倍,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5。 试求:①塔顶、塔底的产品量; ②最小回流比 Rmin; ③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④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为理论板,求离开(自塔顶向下数)第二块板蒸汽和液相的组 成。 14.3 练习三:塔设备、液液萃取、其它传质分离方法 一、填空 1.为改进液体在填料塔内流动的不均匀性,通常可采取的措施是:① , ② 。 2.填料塔的等板高度(HETP)是指 。 3.塔板上液体流量愈大,则板上的液面落差愈 ,堰上的液层高度愈 ,液 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愈 。 4.列举两种常用的乱堆填料的名称: , 。 5.填料的 和 是评价填料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