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二、审美态度 三、美感与移情 四、美感与快感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 七、意识与无意识 八、美感与宗教感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 二、审美态度 • 三、美感与移情 • 四、美感与快感 •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 七、意识与无意识 • 八、美感与宗教感 •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不同 的主张,但都是采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 “主客关系”,又叫“主客二分”,用 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一客体” “主体一客体”结构的特征: ①外在性。 ②对象性。 ③认识桥梁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不同 的主张,但都是采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 “主体―客体”结构的特征: ①外在性。 ②对象性。 ③认识桥梁性。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主客关系” ,又叫“主客二分” ,用 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客体” 结构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张世英: “审美意识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 识,因此,它也根本不问对方‘是什么’。实际上,审美 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 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 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 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 为一体,不可‘间隔’。”(《哲学导论》)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张世英: “审美意识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 识,因此,它也根本不问对方‘是什么’ 。实际上,审美 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 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 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 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 ,融 为一体,不可‘间隔’ 。 ”(《哲学导论》)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主体一客体”Vs“人一世界” 明人之体人天 心最’原地 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 王阳明 袋其本规 字,明“凿用一Y,群幽业¥任辽↓ 一 “人一世界”关系的特征: ①内在性。 ②非对象性。 ③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
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 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人―世界”的结构 “人―世界”关系的特征: ①内在性。 ②非对象性。 ③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王 阳 明 : 天 地 万 物 与 人 原 本 是 一 体 , 其 发 窍 之 最 精 处 是 人 心 一 点 灵 明 。 “主体―客体 ”vs “人―世界
下面是一个把审美活动变成认识活动的例子: 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一一如何用你的眼睛》 提议用一种不同于通常看画的方法去看画,就是不去看绘画的形式和意蕴,而是看 油画表层上的裂缝:“裂缝可以说明许多东西,如作品是何时所画,作品的制作材 料是什么,以及这些材料又是如何处理的
下面是一个把审美活动变成认识活动的例子: 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位――如何用你的眼睛》 提议用一种不同于通常看画的方法去看画,就是不去看绘画的形式和意蕴,而是看 油画表层上的裂缝: “裂缝可以说明许多东西,如作品是何时所画,作品的制作材 料是什么,以及这些材料又是如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