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蛋与蛋制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讲授重点:蛋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鲜蛋的卫生检验主要内容:蛋的基本组成和食用意义:鲜蛋 保藏的基本方法:鲜蛋和不同类型蛋制品的卫生要求 难点:蛋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鲜蛋的卫生检验主要内容。 思考题: 1蛋在保藏期间会发生哪些变化?其物理变化主要有哪些? 2蛋新鲜痘检验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3.蛋黄指数。 4散黄蛋、泻黄蛋 授课学时:2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 禽蛋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 是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禽蛋还含有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发有所不可缺少的卵磷脂、脑磷脂和神 经磷脂等。蛋的内容物消化吸收率很高,达95%以上,几平完全能为人体所利用。因此,禽蛋与 肉类、乳品一样,是人类重要的营养食品之一。 第一节蛋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食用意义 一、蛋的形态结构 禽类的蛋呈典型的卵圆形。纵切面为一头稍尖一头稍钝的椭圆形,横切面为圆形。蛋形一般 用蛋形指数描述,横径与长径之比称为蛋形指数。鸡蛋的蛋形指数为0.71~076,鸭蛋为0.63 0.83。最好的蛋形指数是横径与纵径之比为0.74(0.72~0.76)。商品蛋中破蛋、裂纹蛋的多少与蛋 形指数有一定关系。蛋形指数越小越不耐压而易胶裂蛋的纵轴向较横轴向耐压,所以在摆 营养状 航鸡为5 等条件的不同而异。鸡蛋的平均重量在白来 为632,周始鸡为480 鸭为70 高邮鸭为808 2172g,莱菌鹅为150190g,太湖鹅为135.3136.8g 禽蛋的结构主要由蛋壳、蛋白及蛋黄三部分组成,鸡蛋的剖面图见图20-1。 〔一)蛋壳 蛋壳是包裹在蛋内容物外面的壳内 膜、硬 蛋壳和壳外膜的总称。蛋壳的颜色与禽 蛋的种 类和品种有关。鸡蛋因 可的梅巴 般均望 035 ,鸭蛋壳较厚,平均为0.43m 最厚,平均为0.62mm。在鸡蛋中,褐色 的物 1硬壳及壳内 白层4浓厚蛋白层 5系带6,系带蛋白层7.蛋黄8胚验9,白蛋黄
图 20-1 蛋的构造 1.硬壳及壳内膜 2.气室 3.稀薄蛋白层 4.浓厚蛋白层 5.系带 6.系带蛋白层 7.蛋黄 8.胚胎 9.白蛋黄 第二十章 蛋与蛋制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讲授重点:蛋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鲜蛋的卫生检验主要内容;蛋的基本组成和食用意义;鲜蛋 保藏的基本方法;鲜蛋和不同类型蛋制品的卫生要求。 难 点:蛋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鲜蛋的卫生检验主要内容。 思 考 题: 1.蛋在保藏期间会发生哪些变化?其物理变化主要有哪些? 2.蛋新鲜度检验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3.蛋黄指数。 4.散黄蛋、泻黄蛋。 授课学时:2 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 禽蛋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 是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禽蛋还含有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卵磷脂、脑磷脂和神 经磷脂等。蛋的内容物消化吸收率很高,达 95%以上,几乎完全能为人体所利用。因此,禽蛋与 肉类、乳品一样,是人类重要的营养食品之一。 第一节 蛋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食用意义 一、蛋的形态结构 禽类的蛋呈典型的卵圆形。纵切面为一头稍尖一头稍钝的椭圆形,横切面为圆形。蛋形一般 用蛋形指数描述,横径与长径之比称为蛋形指数。鸡蛋的蛋形指数为 0.71~0.76,鸭蛋为 0.63~ 0.83。最好的蛋形指数是横径与纵径之比为 0.74(0.72~0.76)。商品蛋中破蛋、裂纹蛋的多少与蛋 形指数有一定关系。蛋形指数越小,越不耐压而易破裂。蛋的纵轴向较横轴向耐压,所以在摆 放、装箱时,蛋应直立放置,以免在运输中震动和挤压而破裂。 蛋的大小因蛋禽的种类、品种、年龄、营养状况等条件的不同而异。鸡蛋的平均重量在白来 航鸡为 54~60g,罗曼褐壳蛋鸡为 63.5~65.5g,海兰褐壳蛋鸡为 62~67g,海赛克斯褐壳蛋鸡平均 为 63.2g,固始鸡为 48~60g,寿光鸡为 60~65g。鸭蛋的平均重量在绍兴麻鸭为 63~65 g,金定 鸭为 70~72g,高邮鸭为 80~85g。鹅蛋的重量在中国鹅平均为 120~160g, 狮头鹅为 176.5 g~ 217.2 g,莱茵鹅为 150~190g,太湖鹅为 135.3~136.8g。 禽蛋的结构主要由蛋壳、蛋白及蛋黄三部分组成,鸡蛋的剖面图见图 20-1。 (一)蛋壳 蛋壳是包裹在蛋内容物外面的壳内 膜、硬 蛋壳和壳外膜的总称。蛋壳的颜色与禽 蛋的种 类和品种有关。鸡蛋因品种不同而呈白 色或深 浅不同的褐色,而鸭蛋和鹅蛋一般均呈 青灰色 或白色。蛋壳的厚度与家禽的种类、品 种及饲 养条件有关,鸡蛋壳最薄,平均厚度为 0.35mm,鸭蛋壳较厚,平均为 0.43mm, 鹅蛋壳 最厚,平均为 0.62mm。在鸡蛋中,褐色 蛋壳较
厚,白色蛋壳较薄。饲料条件对蛋壳的厚度影响很大,饲料中钙、磷含量适宜,蛋壳就较厚:当 钩料不足,钙质缺乏,蛋壳就较薄,甚至会产软壳蛋。 1壳外膜在硬蛋壳表面分布者一层胶性干燥黏液,称壳外膜。壳外膜有阻止外界微生物侵入 和防止蛋内水分过多蒸发,避免蛋内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和重量减轻的作用。壳外膜是一种水溶性 的胶质膜,若遇潮湿、雨淋、水洗或摩擦,将会溶解或脱落而消失,则失去保护作用。 2.硬蛋壳硬蛋壳又叫石灰质硬蛋壳,是包裹在蛋内容物外面的一层硬壳, 它使蛋具有并保持 护着蛋白和蛋 硬蛋 碳酸钙为主要成分,此外还有碳酸镁、磷酸钙、磷 更蛋声分为内外两 层象海绵状的多层体结构, 内层是静形材 由无数 灰质小点组成。小点之间有空隙 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布的气孔。气孔直径约4如m ~10u 鸡蛋的气孔较小 而鸭蛋和鹅蛋的气孔较大。 气孔呈喇叭形,靠蛋壳外面的口大,靠里面的口小。气孔在蛋壳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蛋的 纯头最多,约有300一370个cm2,锐头最少,只有150~180个/cm2。气孔的作用是使外面的新 鲜空气进入蛋内,并将蛋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排出蛋外。在加工皮蛋和咸蛋时,气孔能使食盐和 氢氧化钠等物质渗入蛋内。 3.壳内膜在硬蛋壳的里面有一层白色的软膜包男着蛋内容物,这就是壳内膜,它是有机纤维 质构成的具有弹性、半透明的网状薄膜。壳内膜分为2层,外层紧贴硬蛋壳内壁,称蛋壳膜,厚钓 411-600 结构致密,细菌不易通过。内层包裹若蛋白,称蛋白膜,厚约12.9一17.3m,结构 疏松,细茵能自由通过。 蛋产出后,因外界温度比禽体温度低,蛋内容物发生收缩,空气便从气孔进入蛋壳内。由于 蛋的纯端气孔密度大,故进入的空气使纯端壳内膜的内外两层分离,形成气室。一般在蛋产出后 6~I0min便形成气室。新鲜蛋的气室很小,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蛋内的水分蒸发渐多,气室也 的大小可作为判断蛋新鲜度的指标之一 蛋壳与蛋清 白色透明的黏稠半胶质物 叫蛋白或蛋 消。 蛋白是典型的胶体 愈接近蛋 苗的 接近蛋壳的 的 白色带状 系带与紧裹在蛋黄外的系 带层浓蛋白相连,位子蛋白纵轴、 蛋黄的西提 且有固定蛋黄的作用 系带由浓厚蛋白构成,亲 鲜蛋的系带很粗有弹性,含有丰富的溶菌酶,当蛋存放时间延长,外界温度又较高的情况下,系 带受蛋白酶的作用被溶解而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因而蛋黄上浮,并发生贴壳现象。因此,系带 存在的状况也是鉴别蛋新鲜度的重要标志之 浓厚蛋白与蛋的质量、贮藏、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含有溶菌酶,它具有溶解微生物膜的特 性,因此有抑制和杀灭侵入的微生物的作用。新鲜蛋的浓厚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55%。随着蛋存 时的延长 或受外界较高 温寺因系的影 溶菌酶也 全消头 伍便失 的能才 浓厚蛋白的'多少也是衡 蛋新鲜程度的标志之 稀薄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45%左右,呈水样胶体,不含溶菌酶。当蛋存放较久或环境温度较 高时,浓厚蛋白减少而稀蛋白增加,这是蛋变陈的标志。 (三)蛋黄 蛋黄由蛋黄膜、蛋黄液和胚珠(或称胚盘)构成。新鲜蛋的蛋黄呈球形,两端由系带牵连, 所以总是被固定在蛋的中央。 1蛋苗膜蛋黄膜紧裹若蛋黄液,为一层诱明而韧性很强的道膜,所以新鲜蛋的蛋黄紧缩成球 形。蛋黄膜的厚度为16un 左右,它起若保护蛋黄和环珠的作用,防止蛋黄与蛋白混合。如果因微 生物侵入,在细茵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解和蛋黄膜破裂,则形成泻黄蛋。因此,蛋黄膜韧性的 大小和完整与否,也是蛋新鲜度的标志之 2.蛋黄液蛋黄液是一种显黄色的半透明胶状液,约占蛋总重量的32%。蛋黄液有黄色和浅黄
厚,白色蛋壳较薄。饲料条件对蛋壳的厚度影响很大,饲料中钙、磷含量适宜,蛋壳就较厚;当 饲料不足,钙质缺乏,蛋壳就较薄,甚至会产软壳蛋。 1.壳外膜 在硬蛋壳表面分布着一层胶性干燥黏液,称壳外膜。壳外膜有阻止外界微生物侵入 和防止蛋内水分过多蒸发,避免蛋内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和重量减轻的作用。壳外膜是一种水溶性 的胶质膜,若遇潮湿、雨淋、水洗或摩擦,将会溶解或脱落而消失,则失去保护作用。 2.硬蛋壳 硬蛋壳又叫石灰质硬蛋壳,是包裹在蛋内容物外面的一层硬壳,它使蛋具有并保持 着固定的形状,保护着蛋白和蛋黄。硬蛋壳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此外还有碳酸镁、磷酸钙、磷 酸镁等无机物和少量有机物,质脆而不耐碰撞和挤压。 硬蛋壳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象海绵状的多层体结构,能起防震作用。内层是梭形体,由无数 灰质小点组成。小点之间有空隙,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密布的气孔。气孔直径约 4μm ~10μm 。鸡蛋的气孔较小,而鸭蛋和鹅蛋的气孔较大。 气孔呈喇叭形,靠蛋壳外面的口大,靠里面的口小。气孔在蛋壳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蛋的 钝头最多,约有 300~370 个/cm2,锐头最少,只有 150~180 个/cm2。气孔的作用是使外面的新 鲜空气进入蛋内,并将蛋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排出蛋外。在加工皮蛋和咸蛋时,气孔能使食盐和 氢氧化钠等物质渗入蛋内。 3.壳内膜 在硬蛋壳的里面有一层白色的软膜包裹着蛋内容物,这就是壳内膜,它是有机纤维 质构成的具有弹性、半透明的网状薄膜。壳内膜分为 2 层,外层紧贴硬蛋壳内壁,称蛋壳膜,厚约 41.1~60.0μm,结构致密,细菌不易通过。内层包裹着蛋白,称蛋白膜,厚约 12.9~17.3μm,结构 疏松,细菌能自由通过。 蛋产出后,因外界温度比禽体温度低,蛋内容物发生收缩,空气便从气孔进入蛋壳内。由于 蛋的钝端气孔密度大,故进入的空气使钝端壳内膜的内外两层分离,形成气室。一般在蛋产出后 6~10min 便形成气室。新鲜蛋的气室很小,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蛋内的水分蒸发渐多,气室也 逐渐增大。因此,气室的大小可作为判断蛋新鲜度的指标之一。 (二)蛋白(蛋清) 蛋壳与蛋黄之间的白色透明的黏稠半胶质物质,叫蛋白或蛋清。蛋白是典型的胶体结构,约 占蛋内容物的 60%。蛋白分为浓蛋白和稀蛋白 2 种,共有 4 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稀蛋白、外 浓蛋白、内稀蛋白和内浓蛋白,愈接近蛋黄的蛋白愈浓,愈接近蛋壳的蛋白愈稀薄。 在蛋白中位于蛋黄的两端各有一条浓厚的、白色带状物,叫系带。系带与紧裹在蛋黄外的系 带层浓蛋白相连,位于蛋白纵轴、蛋黄的两端,具有固定蛋黄的作用。系带由浓厚蛋白构成,新 鲜蛋的系带很粗有弹性,含有丰富的溶菌酶,当蛋存放时间延长,外界温度又较高的情况下,系 带受蛋白酶的作用被溶解而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因而蛋黄上浮,并发生贴壳现象。因此,系带 存在的状况也是鉴别蛋新鲜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浓厚蛋白与蛋的质量、贮藏、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含有溶菌酶,它具有溶解微生物膜的特 性,因此有抑制和杀灭侵入的微生物的作用。新鲜蛋的浓厚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 55%。随着蛋存 放时间的延长,或受外界较高气温等因素的影响,溶菌酶也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蛋便失去 了抑菌和杀菌的能力。此时侵入蛋内的微生物便生长繁殖,使蛋发生腐败变质。浓厚蛋白在存放 过程中逐渐变稀,在高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加快了浓厚蛋白变稀的速度。实际上,浓厚蛋白变 稀的过程,就是鲜蛋失去自身抵抗力和开始陈化及变质的过程。因此,浓厚蛋白的多少也是衡量 蛋新鲜程度的标志之一。 稀薄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 45%左右,呈水样胶体,不含溶菌酶。当蛋存放较久或环境温度较 高时,浓厚蛋白减少而稀蛋白增加,这是蛋变陈的标志。 (三)蛋黄 蛋黄由蛋黄膜、蛋黄液和胚珠(或称胚盘)构成。新鲜蛋的蛋黄呈球形,两端由系带牵连, 所以总是被固定在蛋的中央。 1.蛋黄膜 蛋黄膜紧裹着蛋黄液,为一层透明而韧性很强的薄膜,所以新鲜蛋的蛋黄紧缩成球 形。蛋黄膜的厚度为 16μm 左右,它起着保护蛋黄和胚珠的作用,防止蛋黄与蛋白混合。如果因微 生物侵入,在细菌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解和蛋黄膜破裂,则形成泻黄蛋。因此,蛋黄膜韧性的 大小和完整与否,也是蛋新鲜度的标志之一。 2.蛋黄液 蛋黄液是一种显黄色的半透明胶状液,约占蛋总重量的 32%。蛋黄液有黄色和浅黄
色2种,彼此相间,由里向外分层排列成非完全封闭式的球状。在蛋黄液的中心部分为白蛋黄,形 似细颈瓶状,称为淡卵黄柱或蛋黄芯(latebra)。淡卵黄柱向外延伸至蛋黄膜下,其喇叭形的口部 托着胚珠。煮熟的蛋,在蛋黄与蛋白之间,即蛋黄的外面形成一层灰绿色的物质,这是蛋白中的 硫化氢与蛋黄中的铁生成的产物 3.珠或胚盘在蛋黄表面的蛋黄芯喇叭口部有一乳白色的小点,直径约为23mm,为次级 卵母细胞,未受精或完全新鲜蛋的次级卵母细胞呈圆形,叫胚珠,直径约2.5m :受精卵经多次 分裂后形成胚盘,直径约3一3.5mm。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时,胚胎逐渐发育而增大,蛋的品质 随之而降低。 二、蛋的化学组成 禽蛋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这些成分的含量因家贪种 类、品种、年龄 饲装件 产蛋期及其他因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几种禽蛋的主要化学组成见 520.1 韦20.1蛋的丰要化学组成(%) 禽蛋种类 水分 影白后 肪 碳水化合物 灰分 75.8 12.7 9.0 15 1.0 皮 鸡蛋红 73.8 12.8 111 1.3 1.0 鸭蛋 70.3 2.6 3.0 3.1 1.0 脑蛋 69.3 11.1 15.6 2.8 1.2 730 128 111 2.1 10 引自【食物成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蛋壳为不可食部分 占整个蛋重的10%~13%。蛋壳中有机物占约4%,主要为蛋白质:无机物 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3%,碳酸镁约占1%:其次有少量的磷酸钙、磷酸镁及色素。 (二)蛋白(蛋清)的化学组成 蛋白(蛋清)是贪蛋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鸡蛋内容物的64%,鸭蛋内容物的57%,鹅蛋内容 物的62%。 1水分盒蛋蛋白中的水分含量约为85%一88%,鸡蛋蛋白中的水分含量精高于鹳蛋和鹅蛋。 同一种类的蛋或 枚蛋中, 各层蛋白的含水量亦有所不同,例如 新鲜蛋外层稀蛋白的水分 头为Q0100 中层浓厚蛋白的水分含量为87.75%,内层稀薄蛋白的水分含量为88.35%。随者 蛋贮存时间的延长,稀薄蛋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浓厚蛋白逐渐减少,因而蛋白的水分含量也 逐渐增高,蛋白则变得稀薄。 蛋白质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为总量的 1% 13% 其中又可分为卵白蛋白、伴白蛋白、卵 球蛋 卵粘至 一类为简单 蛋白,如卵白蛋白、 粘蛋 1白 也称清蛋白 占蛋白总量的 白。凝固温度为60一67℃,等电点 HA 6- (2)伴白蛋白与卵白蛋白基本相同,但属于非结晶性蛋白,占蛋白量总的9%,凝固温度为 58-67℃. (3)卵球蛋白占蛋白总量的6.7%,不溶于水而溶于盐溶液(5%)中,凝固温度为58一 67C. 白层 含0.9 含量仅次于 热都不能使其 3碳水化合物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左右,分两种状态存在。一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色 2 种,彼此相间,由里向外分层排列成非完全封闭式的球状。在蛋黄液的中心部分为白蛋黄,形 似细颈瓶状,称为淡卵黄柱或蛋黄芯(latebra)。淡卵黄柱向外延伸至蛋黄膜下,其喇叭形的口部 托着胚珠。煮熟的蛋,在蛋黄与蛋白之间,即蛋黄的外面形成一层灰绿色的物质,这是蛋白中的 硫化氢与蛋黄中的铁生成的产物。 3.胚珠或胚盘 在蛋黄表面的蛋黄芯喇叭口部有一乳白色的小点,直径约为 2~3mm,为次级 卵母细胞,未受精或完全新鲜蛋的次级卵母细胞呈圆形,叫胚珠,直径约 2.5mm;受精卵经多次 分裂后形成胚盘,直径约 3~3.5mm。当环境温度达 25℃以上时,胚胎逐渐发育而增大,蛋的品质 随之而降低。 二、蛋的化学组成 禽蛋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这些成分的含量因家禽种 类、品种、年龄、饲养条件、产蛋期及其他因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几种禽蛋的主要化学组成见 表 20-1。 表 20-1 蛋的主要化学组成(%) 禽蛋种类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灰分 鸡蛋(白 皮) 75.8 12.7 9.0 1.5 1.0 鸡蛋(红 皮) 73.8 12.8 11.1 1.3 1.0 鸭 蛋 70.3 12.6 13.0 3.1 1.0 鹅 蛋 69.3 11.1 15.6 2.8 1.2 鹌鹑蛋 73.0 12.8 11.1 2.1 1.0 引自《食物成分表》(全国代表值),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一)蛋壳的化学组成 蛋壳为不可食部分,占整个蛋重的 10%~13%。蛋壳中有机物占约 4%,主要为蛋白质;无机物 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 93%,碳酸镁约占 1%;其次有少量的磷酸钙、磷酸镁及色素。 (二)蛋白(蛋清)的化学组成 蛋白(蛋清)是禽蛋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鸡蛋内容物的 64%,鸭蛋内容物的 57%,鹅蛋内容 物的 62%。 1.水分 禽蛋蛋白中的水分含量约为 85%~88%,鸡蛋蛋白中的水分含量稍高于鸭蛋和鹅蛋。 同一种类的蛋或同一枚蛋中,各层蛋白的含水量亦有所不同,例如,新鲜蛋外层稀薄蛋白的水分 含量为 89.10%,中层浓厚蛋白的水分含量为 87.75%,内层稀薄蛋白的水分含量为 88.35%。随着 蛋贮存时间的延长,稀薄蛋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浓厚蛋白逐渐减少,因而蛋白的水分含量也 逐渐增高,蛋白则变得稀薄。 2.蛋白质 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为总量的 11%~13%,其中又可分为卵白蛋白、伴白蛋白、卵 球蛋白、卵粘蛋白和卵类粘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简单蛋白,如卵白蛋白、 伴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另一类为糖蛋白类,如粘蛋白和类黏蛋白。 (1)卵白蛋白 也称清蛋白,占蛋白总量的 69.7%,可溶于水及稀薄盐溶液中,为结晶性蛋 白。凝固温度为 60~67℃,等电点为 pH4.6~4.9。 (2)伴白蛋白 与卵白蛋白基本相同,但属于非结晶性蛋白,占蛋白量总的 9%,凝固温度为 58~67℃。 (3)卵球蛋白 占蛋白总量的 6.7%,不溶于水而溶于盐溶液(5%)中,凝固温度为 58~ 67℃。 (4)卵黏蛋白 属于糖蛋白质的一种,为复合蛋白质,占蛋白总量的 1.9%。蛋白中的浓厚蛋 白层,就是由卵黏蛋白包围的卵白蛋白。所以浓厚蛋白层中含卵粘蛋白达 80%,而稀薄蛋白中仅 含 0.9%。 (5)类黏蛋白 类黏蛋白的含量仅次于卵白蛋白,约占 12.7%。与蛋白中的其他蛋白质比较, 溶解度很大。酸和热都不能使其凝固,但能在酒精中凝固。 3.碳水化合物 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1%左右,分两种状态存在。一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糖蛋白,呈结合状态存在:另一种呈游离状态存在,如葡萄糖。主要禽蛋的蛋白中葡萄糖的含 鹅蛋蛋白为051%。蛋自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虽少, 4.矿物质蛋白中的矿物质以灰分计约为0.60%(鸡蛋)。主要有钾(0.121%入、钠(0.126%、 钙(0.044%)、镁(0.011%)、磷(0.182%)等。还含有少量和微量的碘、溴、硼等。 5维生素蛋白中所含微生素种类和含量都较蛋黄中为少,主要有维生素B2(0.32mg100g)》 烟酸(0.2mg100g)及维生素B(0.13mg100g)。 6酶蛋白中含有蛋白分解醇、淀粉酶、溶菌酶等。其中蛋白分解酶在蛋的贮存过程中对蛋白 有分解作用,因而使蛋白逐渐变稀,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溶菌酶在初生蛋中含量最高,随着蛋 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直至消失。因此,溶菌酶只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有杀菌作用,在 37~40℃及pH7.2时活力最强。此外,受精蛋的胚胎发有一开始,酶就开始发挥作用,故酶与雏的 形成有密切 天茶 黄的化学组成 鸭蛋内容物的43%,鹅蛋内容物的 、蛋白质152%、脂盼38%碳水化合 蛋黄有黄色蛋黄与白色蛋黄之分,白色蛋黄仅占整个蛋黄的5%,其余为黄色蛋黄,两者之间 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别(表20-2)。 表20-2黄色蛋黄与白色蛋黄的化学组成(6 蛋黄类别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磷脂 浸出物灰分 黄色蛋黄 45.50 1504 2520 115 06 0.44 白色蛋黄 89.70 4.60 2.39 1.13 0.40 0.62 蛋白质蛋黄中的蛋白质约占14%~16%,主要有卵黄磷蛋白、卵黄球蛋白及少量的白蛋白 和糖蛋 1) 白结 卵黄磷蛋白 卵黄磷蛋白占蛋黄蛋白质总量 的75 可脂结合存 与卵 磷蛋白。 其性质与球蛋白近似, 溶水 于中性盐及酸 饰浴中。 60 (2)卵黄球蛋白卵黄球蛋白约占蛋黄中蛋白质总量的21.6%,含磷量0.1%,仅次于卵黄磷 蛋白,而含硫量高于卵黄磷蛋白。等电点为pH4.8~5.0。 2.脂肪蛋黄中约含30%~33%的脂肪,其中属于甘油三酯的真脂肪约占20%,磷脂约占 真脂系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为脑磷脂 量的神经磷脂。 脂有很强的乳化作用,能使蛋黄保持很彩 定的乳化状态 3.矿物质蛋黄中的矿物质以灰分计约占1.5%~1.%。鸡蛋黄中的主要矿物质含量 (mg100g)为钾95、钠54.9、钙112、镁41、磷240,其次还含有少量的铁(6.5mg100g)及微 量的锌、铜、猛、碘等。 4.维生素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438μg100g)、维生素B1 (0.05mg100g)、维生素B2(0.40mg100g)等含量较多,还含有一定量的泛酸及维生素D、E、K 等。 5.色素和酶蛋黄中含有多种色素 ,从而使蛋黄呈黄色至橙黄色。其中主要为叶黄素,其次为 量的胡萝 素等。蛋黄中的色素与饲料有关。蛋黄还含有多种酯 过氧化氢解等 三、蛋的理化性质 (一)蛋的比垂
糖蛋白,呈结合状态存在;另一种呈游离状态存在,如葡萄糖。主要禽蛋的蛋白中葡萄糖的含 量:鸡蛋蛋白为 0.41%,鸭蛋蛋白为 0.55%,鹅蛋蛋白为 0.51%。蛋白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虽少, 但与蛋白片、蛋白粉等产品的色泽有密切关系。 4.矿物质 蛋白中的矿物质以灰分计约为 0.60%(鸡蛋)。主要有钾(0.121%)、钠(0.126%)、 钙(0.044%)、镁(0.011%)、磷(0.182%)等。还含有少量和微量的碘、溴、硼等。 5.维生素 蛋白中所含微生素种类和含量都较蛋黄中为少,主要有维生素 B2(0.32mg/100g)、 烟酸(0.2mg/100g)及维生素 B1(0.13mg/100g)。 6.酶 蛋白中含有蛋白分解酶、淀粉酶、溶菌酶等。其中蛋白分解酶在蛋的贮存过程中对蛋白 有分解作用,因而使蛋白逐渐变稀,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溶菌酶在初生蛋中含量最高,随着蛋 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直至消失。因此,溶菌酶只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有杀菌作用,在 37~40℃及 pH7.2 时活力最强。此外,受精蛋的胚胎发育一开始,酶就开始发挥作用,故酶与雏的 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三)蛋黄的化学组成 蛋黄也是禽蛋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鸡蛋内容物的 36%,鸭蛋内容物的 43%,鹅蛋内容物的 38%。例如,鸡蛋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51.5%)、蛋白质(15.2%)、脂肪(38.2%)、碳水化合物 (3.4%)、矿物质(以灰分计占 1.7%)、维生素、色素等。 蛋黄有黄色蛋黄与白色蛋黄之分,白色蛋黄仅占整个蛋黄的 5%,其余为黄色蛋黄,两者之间 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别(表 20-2)。 表 20-2 黄色蛋黄与白色蛋黄的化学组成(%) 蛋黄类别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磷脂 浸出物 灰分 黄色蛋黄 45.50 15.04 25.20 11.15 0.36 0.44 白色蛋黄 89.70 4.60 2.39 1.13 0.40 0.62 1.蛋白质 蛋黄中的蛋白质约占 14%~16%,主要有卵黄磷蛋白、卵黄球蛋白及少量的白蛋白 和糖蛋白。 (1)卵黄磷蛋白 卵黄磷蛋白占蛋黄蛋白质总量的 75%~80%,与磷脂结合存在。与卵黄磷蛋 白结合的磷脂约占 15%~30%,即使将磷脂除去,游离的卵黄磷蛋白中仍含磷 1%左右,故为代表 性的含磷蛋白。其性质与球蛋白近似,不溶于水而溶于中性盐及酸、碱的稀溶液中。凝固温度为 60~70℃。 (2)卵黄球蛋白 卵黄球蛋白约占蛋黄中蛋白质总量的 21.6%,含磷量 0.1%,仅次于卵黄磷 蛋白,而含硫量高于卵黄磷蛋白。等电点为 pH4.8~5.0。 2.脂肪 蛋黄中约含 30%~33%的脂肪,其中属于甘油三酯的真脂肪约占 20%,磷脂约占 10%,胆固醇约占 0.7%。真脂系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橙色和黄色的半黏稠乳浊 状,其密度为 0.918kg/m3,熔点为 16~18℃,凝固点为-5~-7℃。磷脂中大部分为卵磷脂,其次 为脑磷脂,以及少量的神经磷脂。磷脂有很强的乳化作用,能使蛋黄保持很稳定的乳化状态。 3. 矿物质 蛋黄中的矿物质以灰分计约占 1.5% ~1.7% 。鸡蛋黄中的主要矿物质含量 (mg/100g)为钾 95、钠 54.9、钙 112、镁 41、磷 240,其次还含有少量的铁(6.5mg/100g)及微 量的锌、铜、锰、碘等。 4. 维生素 蛋 黄 含 有 丰富 的 维 生 素 , 其 中 以维 生 素 A ( 438μg/100g )、 维 生 素 B1 (0.05mg/100g)、维生素 B2(0.40mg/100g)等含量较多,还含有一定量的泛酸及维生素 D、E、K 等。 5.色素和酶 蛋黄中含有多种色素,从而使蛋黄呈黄色至橙黄色。其中主要为叶黄素,其次为 玉米黄质,还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蛋黄中的色素与饲料有关。蛋黄还含有多种酶 类,如淀粉酶、蛋白酶、解脂酶、过氧化氢酶等。 三、蛋的理化性质 (一)蛋的比重
新鲜全蛋的比重为1.078~1.094,其中鸡蛋蛋壳的比重为1.740~2.134,蛋白的比重为 1.039~1.052,蛋黄的比重为1.0288~1.0299。随着蛋贮存时间的延长,蛋的比重逐渐降低,故可 通过测定蛋的比重来鉴定蛋的新鲜程度。 (二)蛋的pH 7.6 出和氨 新鲜鸡] 69.5℃。热凝固温度与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比例有关】 平均63℃:蛋黄凝固温度为68~71.5℃,平均 新鲜禽蛋蛋白的冰点为-0.42~-0.45℃,蛋黄为-0.57~一0.59℃。随着蛋贮藏时间的延长, 因蛋白变稀而冰点增高。 (四)耐压度 蛋的耐压度因蛋的形状、蛋壳的厚薄、蛋种类的不同而异。球形蛋耐压度大,椭圆形蛋适 中,细长形蛋最小: 癸票?朝将面。此外,肉蛋附压度的大小与重在收购、运输:微、加一过程中的被霸幸有要 蛋壳越厚、耐压度越大,反之耐压度小。不同禽蛋的耐压度为鹅蛋>鸭蛋 四、蛋的食用价值 禽蛋中包含着胚胎发育至幼维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足以说明禽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食蛋不仅蛋白质的含量高,而且为全价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 酸相互间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因而生理价值高达94%(牛乳为85%,牛肉为76%,猪肉为 74%,鱼为83%),为人类所有食物之首。所以常把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当作最高的质量标准,也作 为蛋白质 量的参照 蛋白质消 率高达98%, 与乳类相当(乳的消化率为97%一98%),是其他食物无法相 米饭为82%,面包为79%,马铃为74%)。因此,禽蛋的蛋白质是人 蛋中 胆固醇和明击麦 动食思可与蛋笔 禽蛋中除含有较高量的甘油三酯外,磷脂约占蛋中脂肪总量的13(约占蛋黄总量的10%),这 是在其他任何食物中都不可多得的营养成分。磷脂主要是卵磷脂(lecithin)、脑磷脂(cephalin)和 神经磷脂(sphingomyelin)等,它们对神经系统的发有具有特殊的意义。卵磷脂是预防动脉硬化药 的主要成分 蛋内含有多种矿物质,但从营养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磷、钙和铁。其中以磷和铁的含量较 是人体和铁的重要 但吸收率非常高,也 的单 我少外, B D. 是其他的含 例如,每 由 维素B4565g, 不 100ug 第二节鲜蛋贮存保鲜的卫生监督 ,鲜蛋具有鲜活的特点,它不停地进行着生理活动必然会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 牙云反 破损 在贮存过程中均应注意 一、鲜蛋贮存保鲜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鲜蛋贮存保鲜的意义 鲜蛋是季节性很强的商品,生产和上市的淡旺季节明显。上市旺季时间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同 而有先有后。北方的旺季稍迟于南方,而进入淡季又早于南方。产蛋旺季鲜蛋供过于求,养禽户
新鲜全蛋的比重为 1.078~1.094,其中鸡蛋蛋壳的比重为 1.740~2.134,蛋白的比重为 1.039~1.052,蛋黄的比重为 1.0288~1.0299。随着蛋贮存时间的延长,蛋的比重逐渐降低,故可 通过测定蛋的比重来鉴定蛋的新鲜程度。 (二)蛋的 pH 新鲜鸡蛋蛋白的 pH 一般为 7.2~7.6,蛋黄为 5.8~6.0。在蛋的贮存过程中,随着 CO2 向外逸 出和氨类的产生,使蛋的 pH 向碱性方向变化。因此,可通过测定蛋的 pH,鉴定蛋的新鲜度。 (三)禽蛋的热变性和冰点 新鲜鸡蛋蛋白的热凝固温度为 62~64℃,平均 63℃;蛋黄凝固温度为 68~71.5℃,平均 69.5℃。热凝固温度与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比例有关。 新鲜禽蛋蛋白的冰点为-0.42~-0.45℃,蛋黄为-0.57~-0.59℃。随着蛋贮藏时间的延长, 因蛋白变稀而冰点增高。 (四)耐压度 蛋的耐压度因蛋的形状、蛋壳的厚薄、蛋种类的不同而异。球形蛋耐压度大,椭圆形蛋适 中,细长形蛋最小;蛋壳越厚、耐压度越大,反之耐压度小。不同禽蛋的耐压度为鹅蛋﹥鸭蛋﹥ 鸡蛋﹥鹌鹑蛋。此外,禽蛋耐压度的大小与蛋在收购、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的破损率有密切 关系。 四、蛋的食用价值 禽蛋中包含着胚胎发育至幼雏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足以说明禽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禽蛋不仅蛋白质的含量高,而且为全价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 酸相互间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因而生理价值高达 94%(牛乳为 85%,牛肉为 76%,猪肉为 74%,鱼为 83%),为人类所有食物之首。所以常把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当作最高的质量标准,也作 为蛋白质质量的参照标准。 禽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 98%,与乳类相当(乳的消化率为 97%~98%),是其他食物无法相 比的(肉类为 92%~94%,米饭为 82%,面包为 79%,马铃薯为 74%)。因此,禽蛋的蛋白质是人 类食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蛋白质。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比例与人体很接近,利用率达 90% 以上。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可以说,除了母乳之外几乎没有 一种食品可与鸡蛋媲美。 禽蛋中除含有较高量的甘油三酯外,磷脂约占蛋中脂肪总量的1/3(约占蛋黄总量的10%),这 是在其他任何食物中都不可多得的营养成分。磷脂主要是卵磷脂(lecithin)、脑磷脂(cephalin)和 神经磷脂(sphingomyelin)等,它们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卵磷脂是预防动脉硬化药 的主要成分。 蛋内含有多种矿物质,但从营养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磷、钙和铁。其中以磷和铁的含量较 多,而且易被吸收铁,是人体磷和铁的重要来源。蛋中钙的含量虽不太高,但吸收率非常高,也 是人体钙的重要来源。蛋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蛋中除维生素C的含量较少外,维生素A、B1、B2、D、E、烟酸等的含量都很丰富。例如,每 100g鸡蛋中含有维生素A 310μg(白壳)或194μg(褐壳),是其他动物性食品中不易多得的。每吃1 个鸡蛋,可获得维生素A 97~150μg,维生素B145~65μg,维生素B2155~160μg,烟酸约60~ 100μg。 第二节 鲜蛋贮存保鲜的卫生监督 鲜蛋具有鲜活的特点,它不停地进行着生理活动,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 度和湿度的影响最明显。在较高的气温和潮湿的环境中,不但鲜蛋本身会发生理化学性质的变 化,使蛋的质量降低,而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蛋发生腐败变质,完全失去其营养价 值。此外,蛋易于吸收周围环境的异味,蛋壳也易于破损,在贮存过程中均应注意。 一、鲜蛋贮存保鲜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鲜蛋贮存保鲜的意义 鲜蛋是季节性很强的商品,生产和上市的淡旺季节明显。上市旺季时间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同 而有先有后。北方的旺季稍迟于南方,而进入淡季又早于南方。产蛋旺季鲜蛋供过于求,养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