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4月)模拟2016.4 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 ①围棋起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个文化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围棋在 古代称为弈,称得上是整个古代棋类中的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晋 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 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围棋到底产生于何时,至今没有 定论。目前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围棋产生于殷商时代,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的 可能性较大。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态,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蕴含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②围棋的称谓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烂柯、木野狐之外,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 给它起了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是鹭鸶,一种 白颜色的鸟,乌即乌鸦,是黑颜色的鸟。此外围棋还有一个名称“坐隐”,暗指 隐居深山老林中的名士,寄居棋局之中。不仅如此,围棋的棋具本身也蘊含着中 国文化。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 象征华夏农历361天,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 又代表每一个季度3个月的90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 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 不提倡斩尽杀绝,擒贼擒王。所谓杀大龙,不过是在形势不利下所做的孤注一掷, 在围棋对弈中属于下策。 ③现代围棋依棋手棋力高低分为九个段位,是从日本传来的,其实在隋唐时期, 古人就曾将棋手依棋力分为九品,从高往低分别是一品“入神”,喻棋力之高已 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加入神仙之列了;二品“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劳心费 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品“具体”,就是攻守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四品“通幽”,暗喻找到通往最高境界的小路:五品“用智”,比喻殚心竭虑地 追求;六品“小巧”,耍小聪明;七品“斗力”,蛮干;八品“若愚”和九品“守 拙”,则都表示棋力的低下。虽然仅仅是一个称谓,却也流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韵味。 ④围棋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而且也是文人墨客关注的“雅事”,历 代相继涌现岀大量吟咏围棋的诗词歌赋与书法绘画,烘托岀围棋文化的特殊美 感 1.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 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农历: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均 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3-355天。 C.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原始的混沌之气,是阐明宇宙从无极 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D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称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2.下列说法不能体现围棋蕴含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一项是(3分)
北京市房山区 2016 届高三第二次(4 月)模拟 2016.4 本试卷共 12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题。 材料一 ①围棋起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个文化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围棋在 古代称为弈,称得上是整个古代棋类中的鼻祖,相传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晋 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 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围棋到底产生于何时,至今没有 定论。目前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围棋产生于殷商时代,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的 可能性较大。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态,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蕴含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②围棋的称谓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烂柯、木野狐之外,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 给它起了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是鹭鸶,一种 白颜色的鸟,乌即乌鸦,是黑颜色的鸟。此外围棋还有一个名称“坐隐”,暗指 隐居深山老林中的名士,寄居棋局之中。不仅如此,围棋的棋具本身也蕴含着中 国文化。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 361 个交叉点, 象征华夏农历 361 天,棋盘分为 4 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 90 个交叉点, 又代表每一个季度 3 个月的 90 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 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 不提倡斩尽杀绝,擒贼擒王。所谓杀大龙,不过是在形势不利下所做的孤注一掷, 在围棋对弈中属于下策。 ③现代围棋依棋手棋力高低分为九个段位,是从日本传来的,其实在隋唐时期, 古人就曾将棋手依棋力分为九品,从高往低分别是一品“入神”,喻棋力之高已 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加入神仙之列了;二品“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劳心费 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品“具体”,就是攻守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四品“通幽”,暗喻找到通往最高境界的小路;五品“用智”,比喻殚心竭虑地 追求;六品“小巧”,耍小聪明;七品“斗力”,蛮干;八品“若愚”和九品“守 拙”,则都表示棋力的低下。虽然仅仅是一个称谓,却也流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韵味。 ④围棋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而且也是文人墨客关注的“雅事”,历 代相继涌现出大量吟咏围棋的诗词歌赋与书法绘画,烘托出围棋文化的特殊美 感。 1.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 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农历: 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均 12 个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全年 353-355 天。 C.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原始的混沌之气,是阐明宇宙从无极 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D.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称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2.下列说法不能体现围棋蕴含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一项是(3 分)
A.围棋又叫方圆、黑白、鹭乌,其中黑白棋子象征着阴阳。 B.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哲理。 C.围棋的对奕时常孤注一掷,绞杀大龙,可谓高手。 D.古人称第九品棋手为“守拙”,表示棋力低下,不与人斗巧。 材料二 ①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挑战韩国李世石九段,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围棋 热。据统计,“人机大战”五番棋毎局都有1亿人在观看直播。网络平台全方位 直播“人机大战”。央视的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都在关注“人机大 战”,五盘棋有四盘棋的报道岀现于《新闻联播》,享受重大国内外时事待遇。 常振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都在热聊“人机大战”。就连李克强总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答记者问上,亦主动提及“人机大战”。为什 么人们对围棋青睐有加呢? ②在围棋对弈中,每下一步棋都有许多种招数可供选择,而每种招数又需深谋远 虑,有时需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正是这种极富于计算的特点 锻炼了人的计算能力。对弈中战场多是壬姿百态,扑朔迷离。当敌强我弱时,是 选择以攻为守,还是突破重围;当兵临城下时,是采用“围魏救赵”战术,还是 “调虎离山”之计,都要对弈者迅速而准确的通过计算运用逻辑推理,审时度势, 判断分析后当机立断,采取最有效的对策对付对手的攻击打压,从而取得胜利。 ③围棋的创造性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被称为最髙战略思维的 体育。对局双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不断思索,精确计算,反复比较,选择最 佳的着棋点,时时进行形势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从而压迫和消灭敌 人,保存并扩大自己的实“地”。围棋每一局都是新的,每一次选点的不唯一性、 不确定性、不可测性,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促进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智 慧行为构思。 ④弈棋是髙度斗智斗勇的脑力劳动,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并要承受失败的心理 压力,一盘棋每一步都将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先手与后手、大棋与小棋、进攻 与防守、死棋与活棋、虚地与实地、舍弃和夺取、缓手与急索、正着与变着、轻 灵与滞重、优势与劣势等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不仅仅是棋艺水平的问题, 而且与一个人的素养、品格以及临战心理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弈者要有大将风度, 遇事不慌,丛容不迫,无论出现多复杂的局面,都要沉着冷静:遇到强手时需要 自信;局势不利时,需要顽强;进入中盘僵持状态时,需要韧性。正是这些培养 了对弈者拼搏的精神及承受的能力。 ⑤下围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所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就是这个 意思。胜不骄、败不馁,以不争为争。下棋经常使人感受到因轻敌、自满、马虎 而满盘皆输的教训和痛楚,因此,它能培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这 就是围棋修身养性的作用。 3.材料二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围棋又叫方圆、黑白、鹭乌,其中黑白棋子象征着阴阳。 B.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哲理。 C.围棋的对奕时常孤注一掷,绞杀大龙,可谓高手。 D.古人称第九品棋手为“守拙”, 表示棋力低下,不与人斗巧。 材料二 ①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挑战韩国李世石九段,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围棋 热。据统计,“人机大战”五番棋每局都有 1 亿人在观看直播。网络平台全方位 直播“人机大战”。央视的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都在关注“人机大 战”,五盘棋有四盘棋的报道出现于《新闻联播》,享受重大国内外时事待遇。 常振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都在热聊“人机大战”。就连李克强总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答记者问上,亦主动提及“人机大战”。为什 么人们对围棋青睐有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围棋对弈中,每下一步棋都有许多种招数可供选择,而每种招数又需深谋远 虑,有时需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正是这种极富于计算的特点, 锻炼了人的计算能力。对弈中战场多是千姿百态,扑朔迷离。当敌强我弱时,是 选择以攻为守,还是突破重围;当兵临城下时,是采用“围魏救赵”战术,还是 “调虎离山”之计,都要对弈者迅速而准确的通过计算运用逻辑推理,审时度势, 判断分析后当机立断,采取最有效的对策对付对手的攻击打压,从而取得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围棋的创造性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被称为最高战略思维的 体育。对局双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不断思索,精确计算,反复比较,选择最 佳的着棋点,时时进行形势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从而压迫和消灭敌 人,保存并扩大自己的实“地”。围棋每一局都是新的,每一次选点的不唯一性、 不确定性、不可测性,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促进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智 慧行为构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弈棋是高度斗智斗勇的脑力劳动,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并要承受失败的心理 压力,一盘棋每一步都将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先手与后手、大棋与小棋、进攻 与防守、死棋与活棋、虚地与实地、舍弃和夺取、缓手与急索、正着与变着、轻 灵与滞重、优势与劣势等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不仅仅是棋艺水平的问题, 而且与一个人的素养、品格以及临战心理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弈者要有大将风度, 遇事不慌,从容不迫,无论出现多复杂的局面,都要沉着冷静;遇到强手时需要 自信;局势不利时,需要顽强;进入中盘僵持状态时,需要韧性。正是这些培养 了对弈者拼搏的精神及承受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围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所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就是这个 意思。胜不骄、败不馁,以不争为争。下棋经常使人感受到因轻敌、自满、马虎 而满盘皆输的教训和痛楚,因此,它能培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这 就是围棋修身养性的作用。 3.材料二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深谋远虑 B.千姿百态 C.审时度势 D.从容 不迫 4.请结合②-⑤段的内容,下列所拟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标题:锻炼计算能力,提髙逻辑推理能力 B.第③段标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C.第④段标题:培养拼搏精神 D.第⑤段标题: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 材料三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 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4:1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 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 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 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 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 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 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 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 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 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 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 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 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 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 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 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 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 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 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奧妙, 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 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 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 (节选2016年03月19日华夏时报) 5.下列对“材料三”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6.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3分) A.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A. 深谋远虑 B.千姿百态 C.审时度势 D.从容 不迫 4.请结合②-⑤段的内容,下列所拟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第②段标题:锻炼计算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B.第③段标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C.第④段标题:培养拼搏精神 D.第⑤段标题: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 材料三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 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 4:1 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 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 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一 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 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 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 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 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 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 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 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 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 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 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 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 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 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 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 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奥妙, 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 “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 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 (节选 2016 年 03 月 19 日 华夏时报) 5.下列对“材料三”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6.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3 分) A. 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B.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7.请分别为每一个材料拟一个标题。(6分) 、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赠黄生序 袁枚 唐以词赋取士,而昌黎下笔大惭。夫词赋犹惭,其不如词赋者可知也。 然昌黎卒以成进士,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异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为者, 黄生也。或且目笑之曰:“《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吾代 黄生对曰:“昔管仲遇盗,得二人焉。盗可以得人,而上不必悬盜以为的也 论者语塞。 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亦不敢谓为古文者之足以明圣道 也。然访某某者,必询其邻人,为其居之稍近也。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其 士之所为古文也,与圣道近。近,斯得之矣。宋以后制艺道兴,古文道衰。士 既非此不进,往往靡岁月,耗神明,以精其能而售乎时。出身后重欲云云,则嘘 唏服臆,忽忽老矣。 予喜生年甚少,意甚锐,不徇于今,其于古可仰而冀也。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 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既又告之曰:天下有不为而贤 于其为之者,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无他,成与不成而已。不为而不成,其可 为者自在也;为之而不成,人将疑其本不可为,而为者绝矣。今天下不为古文 子为之,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生自揣不能 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①下笔大惭:曾对程式化的应试文字深表不满,并为自己应试所作的词赋深感惭 愧 ②制艺:八股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 薄:轻薄 B.往往靡岁月,耗神明 靡:耗费 C.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 羞:供应(食物)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 的:目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 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 B.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 又虞其家之贫 C.其于古可仰而冀也 天下有不为而贤于其为之者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 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 以《四书》文选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贤才,对他们恐怕不能轻率否定。 B.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 我不敢说荐举、征辟和科举考试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罗一空。 C.出身后重欲云云,则嘘唏服臆,忽忽老矣
B. 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 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7.请分别为每一个材料拟一个标题。(6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4 题。 赠黄生序 袁枚 唐以词赋取士,而昌黎下笔大惭①。夫词赋犹惭,其不如词赋者可知也。 然昌黎卒以成进士,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异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为者, 黄生也。或且目笑之曰:“《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吾代 黄生对曰:“昔管仲遇盗,得二人焉。盗可以得人,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 论者语塞。 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亦不敢谓为古文者之足以明圣道 也。然访某某者,必询其邻人,为其居之稍近也。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其 士之所为古文也,与圣道近。近,斯得之矣。宋以后制艺②道兴,古文道衰。士 既非此不进,往往靡岁月,耗神明,以精其能而售乎时。出身后重欲云云,则嘘 唏服臆,忽忽老矣。 予喜生年甚少,意甚锐,不徇于今,其于古可仰而冀也。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 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既又告之曰:天下有不为而贤 于其为之者,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无他,成与不成而已。不为而不成,其可 为者自在也;为之而不成,人将疑其本不可为,而为者绝矣。今天下不为古文, 子为之,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生自揣不能 一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①下笔大惭:曾对程式化的应试文字深表不满,并为自己应试所作的词赋深感惭 愧。 ②制艺:八股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 薄:轻薄 B.往往靡岁月,耗神明 靡:耗费 C.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 羞:供应(食物)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 的:目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 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 B.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 又虞其家之贫 C.其于古可仰而冀也 天下有不为而贤于其为之者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 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 以《四书》文选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贤才,对他们恐怕不能轻率否定。 B.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 我不敢说荐举、征辟和科举考试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罗一空。 C.出身后重欲云云,则嘘唏服臆,忽忽老矣
等到做官后,再想要如何如何,却已叹息不已、胸怀郁结,感叹衰老了。 D.不为而不成,其可为者自在也 不做就不成功,那么做这件事的人就会感觉轻松自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韩愈虽靠词赋中进士、但惭于词赋重古文,意在表明自己推崇古文的思 想 B.宋以后八股文兴起,士既非此不进,可一旦考中,则只有叹息,仍表明对古文 的推崇。 C.全文主旨在于勉励黄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重视古文道统,学好古文。 D.在勉励黄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古文的极力推 崇 12.下列有关文中信息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这种文体,一般用于亲朋好友间,多为推重、赞许或勉 励之辞。 B.韩愈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 务去陈言 C.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 话》等。 D.“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 心内容。 13.请把文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14.简答题(4分) 文章结尾引用孟子的话:“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荑稗, ti bai,即“稊稗”。稊:象稗的草,结实如小米;稗:稗子,一种田 间有害杂草)。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引用这句话的目的? 三、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哀郢°(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 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 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②灵均: 屈原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 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 气象依旧
等到做官后,再想要如何如何,却已叹息不已、胸怀郁结,感叹衰老了。 D.不为而不成,其可为者自在也。 不做就不成功,那么做这件事的人就会感觉轻松自在。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写韩愈虽靠词赋中进士、但惭于词赋重古文,意在表明自己推崇古文的思 想。 B.宋以后八股文兴起,士既非此不进,可一旦考中,则只有叹息,仍表明对古文 的推崇。 C.全文主旨在于勉励黄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重视古文道统,学好古文。 D.在勉励黄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古文的极力推 崇。 12.下列有关文中信息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这种文体,一般用于亲朋好友间,多为推重、赞许或勉 励之辞。 B.韩愈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倡导 “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 务去陈言。 C.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 话》等。 D.“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 心内容。 13.请把文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14.简答题(4 分) 文章结尾引用孟子的话:“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荑稗,tí bài,即“稊稗”。稊:象稗的草,结实如小米;稗:稗子,一种田 间有害杂草)。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引用这句话的目的? 三、本大题共 4 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8 题。 哀郢①(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 1166 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 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 1170 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 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②灵均: 屈原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 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 气象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