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4年高三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里。②翻阅书卷,书中 的人物乙。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 力。③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 里总装着一个秋天。④人生短暂,刻不容缓,走进书房,你将会摆脱平庸,充实 心灵 1.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甲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读中外奇书B.聚天地精华 C.凝笔墨之香 落笔撼五岳 2.将下列各词填入文中横线乙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熙熙攘攘 B.纷至沓来 C.摩肩接 D.应接不暇 3.文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鞭策 B.荷(he)笔当锄C.短暂(zhn)D.刻不 容缓 4.“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填入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B.② D.④ 根据下面情境,完成5-8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学校举办了戏剧节,学生们表演了经典剧目《窦娥冤》《哈姆莱特》和课本剧《项 链》《鸿门宴》 5.戏剧节给嘉宾的邀请函正文如下,请找出不得体的一句(2分) ①今特邀您莅临戏剧节。②为我们的演出做观众。③相信您能享受到最具特色的 演出。④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 B D.④ 6.下列是与戏剧节表演剧目相关的文学常识,其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脱胎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此情节充满浪漫主义 色彩。 B.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讲述了一个复仇故事,“生存还是毁灭”的话题贯 穿全剧 C.《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真如作者感慨的那样,被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改 变了。 D.刘邦在谋士范增的帮助下逃离了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在与项羽的交锋中先胜 筹 7.戏剧节闭幕式上,嘉宾发表感想,其表述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以前总听说学校戏剧节搞得红红火火,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看了演出还 真是如此。学生们的表演不温不火,可见咱们的孩子为戏剧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下了很多功夫,真应了那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北京市昌平区 2014 年高三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4 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①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甲。②翻阅书卷,书中 的人物 乙。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 力。③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 里总装着一个秋天。④人生短暂,刻不容缓,走进书房,你将会摆脱平庸,充实 心灵。 1. 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甲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 分) A.读中外奇书 B.聚天地精华 C.凝笔墨之香 D. 落笔撼五岳 2. 将下列各词填入文中横线乙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熙熙攘攘 B. 纷至沓来 C. 摩肩接 踵 D.应接不暇 3. 文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鞭策 B.荷(hè)笔当锄 C.短暂 (zhàn) D.刻不 容缓 4.“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填入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下面情境,完成 5-8 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学校举办了戏剧节,学生们表演了经典剧目《窦娥冤》《哈姆莱特》和课本剧《项 链》《鸿门宴》。 5. 戏剧节给嘉宾的邀请函正文如下,请找出不得体的一句(2 分) ①今特邀您莅临戏剧节。②为我们的演出做观众。③相信您能享受到最具特色的 演出。④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 A.① B.② C.③ D.④ 6. 下列是与戏剧节表演剧目相关的文学常识,其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脱胎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此情节充满浪漫主义 色彩。 B.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讲述了一个复仇故事,“生存还是毁灭”的话题贯 穿全剧。 C.《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真如作者感慨的那样,被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改 变了。 D.刘邦在谋士范增的帮助下逃离了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在与项羽的交锋中先胜一 筹。 7. 戏剧节闭幕式上,嘉宾发表感想,其表述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以前总听说学校戏剧节搞得红红火火,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看了演出还 真是如此。学生们的表演不温不火,可见咱们的孩子为戏剧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下了很多功夫,真应了那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不温不火 C.九牛二虎之 力 D.玉不琢不成器 8.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在校园网上发贴,其中对传统称谓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2分) A.舍妹在戏剧节上获大奖,多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们。 B.令郎不愧是戏剧世家子弟,他的演出让人过目不忘,真可说是后生可畏呀! C.您家母在戏剧节上的感言,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听来真令人感慨不已。 D.我的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说,演戏如同做人,戏里戏外均要认真。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宰苗晋卿之女也。夫人有鉴,特选韦秀才日:“此人之贵,无以比。 既以女妻之。 不二三岁,以韦郎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张公悔之,至于无礼。一门婢仆亦渐轻 怠,唯苗氏待之常厚。以人多贱视,悒恒而不能制遏也。其妻垂泣而言曰:“韦 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 韦乃告辞东游。妻罄妆奁赠送。延赏喜其往也,遗以七驴驮物。每之一驿,则附 递一驮而还。行经七驿,所送之物,尽归之矣。其所有者,其妻张氏所赠妆奁及 布囊书册而已。延赏莫之测也。 后执陇右军事,会德宗行幸奉天,皋以勤王之功持节西川,而代延赏。乃改易姓 名,以“韦”作“韩”,以“皋”作“翱”,左右莫敢言之也。至天回驿,去府 城三十里,有人特报延赏曰:“替相公者,乃韦皋将军,非韩翱也。”苗夫人曰: “若是韦皋,必韦郎也。”延赏笑曰:“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韦生应已委弃沟 壑,岂能乘吾位乎?妇女之言,不足云尔。”苗夫人又曰:“韦郎前虽贫贱,然 气凌霄汉。每以相公所谈,未尝以一言屈媚,因而见疏。成事立功,必此人也。 旦日入州,方知不误。延赏忧惕,莫敢瞻视,曰:“吾不识人。”西门而出,凡 旧时婢仆,曾无礼者,皆面有惭色。独苗氏夫人无愧于韦郎。贤哉乎!韦公侍奉 外姑,过于布素之时。海内贵门,不敢忽于贫贱之婿。所以郭氏诗曰:宣父从 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取材于《苗夫人》) 注释:①俦:chou,匹敌②外姑:岳母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夫人有鉴 察.官 韦乃告辞东游游:外出求学,求 C.乃韦皋将军 乃:表判断 是 D.因而见疏 见:被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B. 不温不火 C. 九牛二虎之 力 D.玉不琢 不成器 8. 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在校园网上发贴,其中对传统称谓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2 分) A.舍妹在戏剧节上获大奖,多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们。 B.令郎不愧是戏剧世家子弟,他的演出让人过目不忘,真可说是后生可畏呀! C.您家母在戏剧节上的感言,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听来真令人感慨不已。 D.我的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说,演戏如同做人,戏里戏外均要认真。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张延赏,蒲州人也,累代为官。延赏常宴宾客,选子婿,莫有入意者。其妻苗氏, 太宰苗晋卿之女也。夫人有鉴,特选韦皋秀才曰:“此人之贵,无以比俦①。” 既以女妻之。 不二三岁,以韦郎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张公悔之,至于无礼。一门婢仆亦渐轻 怠,唯苗氏待之常厚。以人多贱视,悒悒而不能制遏也。其妻垂泣而言曰:“韦 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 韦乃告辞东游。妻罄妆奁赠送。延赏喜其往也,遗以七驴驮物。每之一驿,则附 递一驮而还。行经七驿,所送之物,尽归之矣。其所有者,其妻张氏所赠妆奁及 布囊书册而已。延赏莫之测也。 后执陇右军事,会德宗行幸奉天,皋以勤王之功持节西川,而代延赏。乃改易姓 名,以“韦”作“韩”,以“皋”作“翱”,左右莫敢言之也。至天回驿,去府 城三十里,有人特报延赏曰:“替相公者,乃韦皋将军,非韩翱也。”苗夫人曰: “若是韦皋,必韦郎也。”延赏笑曰:“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韦生应已委弃沟 壑,岂能乘吾位乎?妇女之言,不足云尔。”苗夫人又曰:“韦郎前虽贫贱,然 气凌霄汉。每以相公所谈,未尝以一言屈媚,因而见疏。成事立功,必此人也。” 旦日入州,方知不误。延赏忧惕,莫敢瞻视,曰:“吾不识人。”西门而出,凡 旧时婢仆,曾无礼者,皆面有惭色。独苗氏夫人无愧于韦郎。贤哉乎!韦公侍奉 外姑③,过于布素之时。海内贵门,不敢忽于贫贱之婿。所以郭氏诗曰:宣父从 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取材于《苗夫人》) 注释:①俦:chóu,匹敌 ②外姑:岳母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夫人有鉴 鉴:明 察 B.韦乃告辞东游 游:外出求学,求 官 C.乃韦皋将军 乃:表判断, 是 D.因而见疏 见:被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悒悒而不能制遏也 愁闷之情无法抑制 B.妻罄妆奁赠送 妻子将自己的嫁妆首饰全都送给了他 C.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 那个韦皋应该已经死在沟谷里了 D.过于布素之时 过着与布衣之时一样的朴素生活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从韦皋之妻张氏劝说夫婿和赠送嫁妆首饰的行为能看出她对丈夫情深意重。 B.韦皋是个有骨气的铮铮男儿,离家后,他一并送还了张家赠送的所有物品 C.张延赏因为女婿韦皋性格清髙、不拘小节而觉得他不合时宜,难成大事。 D.“苗氏因识佳婿而被敬”的故事使当时轻视贫贱之婿的社会风气有所改观。 12.结合本文,概括韦皋离开张家的原因。(4分) 13.“苗夫人识佳婿”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本与生 活实际或阅读经历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4.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元丰中,丞相曾鲁公卒尚书省百官谥之始囯忠献礼官刘挚驳曰丞相位居三事不闻 荐冖十安得谓之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谓之献众不能夺其议改谥曰宣靖 (取材于《渑水燕谈录》 1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②③题。(9分) 春雪 春雪 (唐·韩 愈) (唐·刘方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 芽空白花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 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注释:①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A.悒悒而不能制遏也 愁闷之情无法抑制 B.妻罄妆奁赠送 妻子将自己的嫁妆首饰全都送给了他 C.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 那个韦皋应该已经死在沟谷里了 D.过于布素之时 过着与布衣之时一样的朴素生活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从韦皋之妻张氏劝说夫婿和赠送嫁妆首饰的行为能看出她对丈夫情深意重。 B.韦皋是个有骨气的铮铮男儿,离家后,他一并送还了张家赠送的所有物品。 C.张延赏因为女婿韦皋性格清高、不拘小节而觉得他不合时宜,难成大事。 D.“苗氏因识佳婿而被敬”的故事使当时轻视贫贱之婿的社会风气有所改观。 12.结合本文,概括韦皋离开张家的原因。(4 分) 13.“苗夫人识佳婿”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本与生 活实际或阅读经历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 200 字)(12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4.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部分断句。(5 分) 元丰中,丞相曾鲁公卒尚书省百官谥之始曰忠献礼官刘挚驳曰丞相位居三事不闻 荐一士安得谓之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谓之献众不能夺其议改谥曰宣靖。 (取材于《渑水燕谈录》) 1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②③题。(9 分) 春 雪 春雪 (唐·韩 愈) (唐·刘方 平)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 芽。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 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花。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①。 注释:①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隐含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②雪本无情,但韩诗中却说白雪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下列 诗句描绘雪与其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雪却输梅一段香 B.一尺中庭白玉尘 燕山雪花大如 席 D.已惊岩下雪如尘 ③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 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分) 1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不同人眼中的秋景不尽相同。有明丽的,如“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有萧瑟的,如“风急天高猿啸 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壮美的,如“落霞 与孤鹜齐飞, 。诗人也常常借秋景抒发无限情思。既有浓重的羁 旅乡愁, ,芳草无情 也有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 氛围中的身世之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些均让我们感受到 文人们的生命情怀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用空气造汽油 用空气造汽油,听起来就像将石头变成黄金一样不靠谱。但英国《每日电讯报》 报道了这一事实,位于英国的“空气燃料合成公司”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 术,该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能合成汽油 研究人员将两个月前花110万英镑用空气造出的5升汽油在汽车上作了现场演 示。演示表明,“空气合成汽油”闻起来和看起来都和汽油一样,没有任何杂质, 能够立即用到汽车上,且汽车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而且和从石油中提取出的汽 油相比,它具有更加清洁、更加耐用的优点。这项“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还没有 引起主流石油公司的兴趣,但却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空气捕获”技术,能从大气中有效提取出二氧化碳,再将其和氢氧化钠溶液 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接着,“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会对碳酸钠 溶液进行电解,生产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此同时,机器还会通过电解水蒸 气提取出氢气。最后,制造设备会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甲醇。当甲醇再 经过一个“汽油燃料反应器”后,就会变成可以使用的汽油了。 开发“空气合成汽油”的费用有点承受不起,因此公司除了利用空气中提取出来 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外,还使用工业来源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通过“空气捕 获”技术提取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仍然十分昂贵,但公司对研究的未来前景十分 看好,并计划未来15年内,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精炼厂级别的汽油工厂,生 产的“空气合成汽油”能让许多英国家庭的汽车使用。 【相关资料】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隐含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②雪本无情,但韩诗中却说白雪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下列 诗句描绘雪与其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雪却输梅一段香 B. 一尺中庭白玉尘 C. 燕山雪花大如 席 D. 已惊岩下雪如尘 ③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 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 分) 1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 不同人眼中的秋景不尽相同。有明丽的,如“看万山红遍, ; 漫江碧透, ”;有萧瑟的,如“风急天高猿啸 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壮美的,如“落霞 与孤鹜齐飞, ” 。诗人也常常借秋景抒发无限情思。既有浓重的羁 旅乡愁,“ ,芳草无情, ”;也有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 氛围中的身世之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些均让我们感受到 文人们的生命情怀。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用空气造汽油 用空气造汽油,听起来就像将石头变成黄金一样不靠谱。但英国《每日电讯报》 报道了这一事实,位于英国的“空气燃料合成公司”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 术,该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能合成汽油。 研究人员将两个月前花 110 万英镑用空气造出的 5 升汽油在汽车上作了现场演 示。演示表明,“空气合成汽油”闻起来和看起来都和汽油一样,没有任何杂质, 能够立即用到汽车上,且汽车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而且和从石油中提取出的汽 油相比,它具有更加清洁、更加耐用的优点。这项“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还没有 引起主流石油公司的兴趣,但却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空气捕获”技术,能从大气中有效提取出二氧化碳,再将其和氢氧化钠溶液 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接着,“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会对碳酸钠 溶液进行电解,生产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此同时,机器还会通过电解水蒸 气提取出氢气。最后,制造设备会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甲醇。当甲醇再 经过一个“汽油燃料反应器”后,就会变成可以使用的汽油了。 开发“空气合成汽油”的费用有点承受不起,因此公司除了利用空气中提取出来 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外,还使用工业来源的二氧化碳制造汽油。通过“空气捕 获”技术提取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仍然十分昂贵,但公司对研究的未来前景十分 看好,并计划未来 15 年内,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精炼厂级别的汽油工厂,生 产的“空气合成汽油”能让许多英国家庭的汽车使用。 【相关资料】
①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莱克纳教授对突破这一新技术充满了乐观 的态度,他认为任何新技术的高成本都会随着时间而急剧下降。在过去一个世纪 的时间中,生产一个电灯泡的成本也下降了7000倍。 ②英国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行政总裁斯蒂芬·泰特勒对这项“空气合成汽油” 技术作了极高评价:为减少碳排放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英 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③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化学安全、燃料与环境小组的硏究人员卡彭特认为,碳氢 燃料是“一个储存能量的好办法”,但将新的汽油生产技术和再生能源挂钩是站 不住脚的。 (取材于《用空气造汽油》 17.根据文意,下列关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气捕获技术”能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提取出来,之后与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通过分别对碳酸钠溶液、水蒸气进行电解,可以 制造出二氧化碳气体、提取出氢气 C.“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的甲醇经过“汽油 燃料反应器”后,可以变成汽油 D.“空气合成汽油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是通过“空气捕捉”提取二氧化碳成 本昂贵且技术不成熟。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英国某公司己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术,这项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 能合成汽油。 B.实验证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中的汽油具有更加清洁耐用的特点,能立即 用到汽车上。 C.“空气合成汽油”技术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已引起了主流石油 公司的兴趣。 D.新技术成本会随时间而下降,15年内,由空气合成的汽油能满足英国家庭汽 车的需求。 E.用“空气合成汽油”的技术,能有效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会 有深远影响。 19.你认为“用空气制造汽油”的技术未来前景如何,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 由。(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 塔里木感怀 ①驱车进入塔里木,戈壁沙洲绵延千里,边塞风光扑面而来 ②塔里木河与我意想中的模样大有区别: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 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 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③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 没有流入大海,而是在岁月深处,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所以,塔里 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
①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莱克纳教授对突破这一新技术充满了乐观 的态度,他认为任何新技术的高成本都会随着时间而急剧下降。在过去一个世纪 的时间中,生产一个电灯泡的成本也下降了 7000 倍。 ②英国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行政总裁斯蒂芬·泰特勒对这项“空气合成汽油” 技术作了极高评价:为减少碳排放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英 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③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化学安全、燃料与环境小组的研究人员卡彭特认为,碳氢 燃料是“一个储存能量的好办法”,但将新的汽油生产技术和再生能源挂钩是站 不住脚的。 (取材于《用空气造汽油》) 17.根据文意,下列关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空气捕获技术”能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提取出来,之后与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通过分别对碳酸钠溶液、水蒸气进行电解,可以 制造出二氧化碳气体、提取出氢气。 C.“空气合成汽油”制造设备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造出的甲醇经过“汽油 燃料反应器”后,可以变成汽油。 D.“空气合成汽油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是通过“空气捕捉”提取二氧化碳成 本昂贵且技术不成熟。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英国某公司已掌握了一项“空气捕获”技术,这项技术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就 能合成汽油。 B.实验证明“空气合成汽油”技术中的汽油具有更加清洁耐用的特点,能立即 用到汽车上。 C.“空气合成汽油”技术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已引起了主流石油 公司的兴趣。 D.新技术成本会随时间而下降,15 年内,由空气合成的汽油能满足英国家庭汽 车的需求。 E.用“空气合成汽油”的技术,能有效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会 有深远影响。 19.你认为“用空气制造汽油”的技术未来前景如何,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 由。(5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0—22 题。 塔里木感怀 ①驱车进入塔里木,戈壁沙洲绵延千里,边塞风光扑面而来。 ②塔里木河与我意想中的模样大有区别: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 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 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③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 没有流入大海,而是在岁月深处,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所以,塔里 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