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漳长度测量技术 第一节长度测量概述 第二节尺寸测量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测量 第五节线位移测量 第六节绝对距离测量 上泽充通大¥
1 第五章 长度测量技术 第一节 长度测量概述 第二节 尺寸测量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测量 第五节 线位移测量 第六节 绝对距离测量
第一节长度测量概述 一、长度检测的意义 1、长度是生产实践中最常遇的被测量之一 零 形 件 误 寸 机构位移 ®o@ 品 2、长度检测是常规计量项目中的基本项目 十大计量项目:长度、热量、力学、电磁、电子、时间频率、光 学、辐射、声学、化学 3、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 体积=长*宽*高 速度=位移/时间 上泽充夏大¥ 2
2 第一节 长度测量概述 一、长度检测的意义 1、长度是生产实践中最常遇的被测量之一 2、长度检测是常规计量项目中的基本项目 3、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 零 件 尺 寸 机 构 位 移 形 位 误 差 十大计量项目:长度、热量、力学、电磁、电子、时间频率、光 学、辐射、声学、化学 体积=长*宽*高 速度=位移/时间 ……
第一节长度测量概述 二、长度的单位与基准 1、长度的单位与国际基准 国际单位制一“米”(m),这是长度的法定单位 米的定义:·18世纪末:“1米等于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 ·1889年在法国巴黎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 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一根中性面(刻线) 作为统一的国际长度单位量值, 称之为“国际米原器”(铂铱合金)。 28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1米是 “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 称为“米的国际基准”。 上泽充通大¥ 3
3 第一节 长度测量概述 二、长度的单位与基准 1、长度的单位与国际基准 国际单位制-“米”(m),这是长度的法定单位 米的定义: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 1米是 “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 , 称为“米的国际基准” 。 • 18世纪末:“1米等于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 • 1889年在法国巴黎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 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一根 作为统一的国际长度单位量值, 称之为“国际米原器”(铂铱合金)
第一节长度测量概述 二、长度的单位与基准 2、长度的实用基准 (1)光波波长:5种激光(He-Ne)波长 (②)量块:形状:金属长方体 材料: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 以及不易变形的合金钢材料 量值:单值量具,两个工作面的距离, 可以组合 (3)线纹尺:带有刻线的尺 光栅、磁栅、容栅、 。。。。 上游充夏大¥ 4
4 第一节 长度测量概述 二、长度的单位与基准 2、长度的实用基准 光栅、磁栅、容栅、…… (3) 线纹尺: (2) 量块: (1) 光波波长: 材料: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 以及不易变形的合金钢材料 量值:单值量具,两个工作面的距离, 可以组合 5种激光(He-Ne)波长 形状:金属长方体 带有刻线的尺
下湖平面 套 总块 数 级别 尺寸系列/mm 间隔/mm 块数 1 91 00,0,1 0.5 1 1 1 1.001,1.002,..,1.009 0.001 9 1.01,1.02 …,1.49 0.01 49 1.5,1.6, .…,1.9 0.1 J 2.0,2.5,..,9 0.5 16 10,20,…,100 10 10 上海充大¥ 5
5 套别 总块数 级别 尺寸系列/mm 间隔/mm 块数 1 91 00,0,1 0.51 1.001,1.002,……,1.009 1.01,1.02,……,1.49 1.5,1.6, ……,1.9 2.0,2.5, ……,9. 10,20, ……,100 0.001 0.01 0.1 0.5 10 119 495 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