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优先重点突破全面升格 从09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衡阳县一中 聂仲生 2009年高考已渐行渐远,新课改的第一次大考已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在新理念指导下 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怎样有针对性地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效率,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 经验告诉我们,“稳中求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2010年的高考作文必然会在吸取 09高考作文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融注课改新理念,体现作文新思想。因此,有必要对09高 考作文进行分析,以明确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建立新一届高三作文训练的整体架构, 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 09高考作文分析 (一)09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 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共十八道。纵观2009年18套高考作文试题,可以发现 以下突出特点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主宰天下 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销声匿迹。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 野的新材料作文,已群星灿烂。全国卷一、全国卷二、上海、安徽、浙江、辽宁、江西共 7份。另外大半舞台由命题作文占据,共11份。分别是,北京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为题,江苏以“品味时尚”为题,海南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山东以“见证”为题,重庆 以“我与故事”为题,湖南以“踮起脚尖”为题,天津以“我说九零后”为题,广东以“对 常识的认识”为题,四川以“熟悉”为题,湖北以“站在的门口”为题,福建以“这也 是一种”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北京江苏海 南山东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湖南天津广东四川等。再次出现半命题作文,如湖北 福建题 2.命题思想: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现实生活,注重理性思辨,凸显自我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 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一一注 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一一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一一人文 体验,自我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 所蓄之情感人。特别是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体验(如广 东卷的“对常识的认识”)、发展(湖南卷“踮起脚尖”)、成长(如重庆卷的“我与故事”) 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海南卷的“诚信和善良”)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 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 “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而且所有考题都与现实社会背景相关,全国卷(一) 关涉如何培养教育人的问题,北京卷涉及人格塑造,江西、辽宁卷直接把现实社会生活拿来, 山东重庆四川卷或与奧运或与地震或与建国60周年暗暗相合,这些问题既具有密切联系实 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 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古人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继续保持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内容指向上,高度开放
主题优先 重点突破 全面升格 ——从 09 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衡阳县一中 聂仲生 2009 年高考已渐行渐远,新课改的第一次大考已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在新理念指导下 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怎样有针对性地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效率,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 经验告诉我们,“稳中求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2010 年的高考作文必然会在吸取 09 高考作文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融注课改新理念,体现作文新思想。因此,有必要对 09 高 考作文进行分析,以明确 2010 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建立新一届高三作文训练的整体架构, 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平。 一 09 高考作文分析 (一) 09 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 09 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共十八道。纵观 2009 年 18 套高考作文试题,可以发现 以下突出特点: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主宰天下 自 1998 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销声匿迹。而 2006 年第一次投入视 野的新材料作文,已群星灿烂 。全国卷一、全国卷二、上海、安徽、浙江、辽宁、江西共 7 份。另外大半舞台由命题作文占据,共 11 份。分别是,北京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为题,江苏以“品味时尚”为题,海南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山东以“见证”为题,重庆 以“我与故事”为题,湖南以“踮起脚尖”为题, 天津以“我说九零后”为题,广东以“对 常识的认识”为题,四川以“熟悉”为题,湖北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福建以“这也 是一种____”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北京江苏海 南山东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湖南天津广东四川等。再次出现半命题作文,如湖北 福建题。 2.命题思想: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现实生活,注重理性思辨,凸显自我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 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 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 体验,自我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 所蓄之情感人。特别是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体验(如广 东卷的“对常识的认识”)、发展(湖南卷“踮起脚尖”)、成长(如重庆卷的“我与故事”)、 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海南卷的“诚信和善良”)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 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 “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而且所有考题都与现实社会背景相关,全国卷(一) 关涉如何培养教育人的问题,北京卷涉及人格塑造,江西、辽宁卷直接把现实社会生活拿来, 山东重庆四川卷或与奥运或与地震或与建国 60 周年暗暗相合,这些问题既具有密切联系实 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 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古人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继续保持。 2009 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内容指向上,高度开放
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材料作文,指向宽泛,考生可以多向解读, 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命题作文,文题本身具有多义性,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如湖南 卷“踮起脚尖”,北京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湖北福建的半命题作文更便于考生自 由驰骋。在形式要求上,保持限制。18道文题,辽宁和山东限制写成诗歌,江西要求必须 写议论文。其他虽都不限文体,但材料本身或文题格调已暗含一定限制。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在全国的整体风格上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 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存在各考区借鉴参照的意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 续性更为明显,富有弹性的多义性考题渐成时尚 (二)09年高考“两极”作文共性 1.满分作文特性。 09年高考出现了众多满分作文。如四川:熟悉一一依然,广东:知之·行之·思之 福建:这也是一种芬芳(爱、力量、问题、承诺),浙江:归依那份敬畏,湖北:古体长诗 《站在黄花岗的门口》,河南:兔非鱼:其他如《青山一路同风雨》《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等等。这些满分作文尽管主旨不同,材料各异,结构有别,但有很多共性 (1)审题严谨,立意高远。满分考生都能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大背景,对多向性的材料或 文题进行理性思考,从人文的角度切入社会热点,表现深刻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主旨 (2)材料丰富,时代感强。满分作文的材料关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文理分科、抗震 救灾、北京奧运、海军护航、建国大庆、兔首拍卖、家庭教育、善良人性、自我认识、留守 儿童、和平崛起等等,也不乏文化底蕴丰厚的其他典型材料。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 我新”。 (3)结构有式,语言优美。09满分作文在结构上都很规范,表现出了严密的思维逻辑 性。在语言的运用上,规范、准确、生动,简洁、连贯、得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 特色:记叙文语言流畅自如、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叙事有传神的细节,如《默默乡情》 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散文语言叙议结合,委婉含蓄,文采优美,有 意境。给人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美感。 2.零分作文内因 09高考也有零分作文。如上海的《不敢“创新”的创新》,北京的《孩子穿上这双阿迪 王,你就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网络就是我隐形的翅膀》,江苏“我不知道‘三点一线 的高中生活能有多少时间去品味时尚?尊敬的出题老师,我实事求是的对你说:你的题目让 我很纠结,纠结!纠结到蛋疼!蛋疼你明白吗?这也是一种时尚。”“看清楚!我骂的是装 逼的白领!可能会说很多脏话!所以阅卷老师请见谅!好1。2。3。开骂!!!!”这样的 作文之所以得零分,是因为它们犯了高考作文之大忌。 (1)思想内容不健康。有的对国家制度愤愤不平,有的语言肮脏不堪,有的对老师很不 尊敬,如此等等。如广东高考0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开篇就是“老师你有没有 常识啊?俗话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一个考试时代的人族子民,每天去上学 让我感到非常无语,我总是哀学生之多灾多难。这种感觉,有时候让人宁愿回到石器时代, 那个时代,谁不让我睡觉,我捡一块石头就可以表达我的强烈不满了。每当晚自习放学走出 学校,抬头看见天空一轮凄凉的明月,我不禁发出千古一问: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难道
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材料作文,指向宽泛,考生可以多向解读, 如全国卷 I 和全国巷Ⅱ;命题作文,文题本身具有多义性,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如湖南 卷“踮起脚尖”,北京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湖北福建的半命题作文更便于考生自 由驰骋。在形式要求上,保持限制。18 道文题,辽宁和山东限制写成诗歌,江西要求必须 写议论文。其他虽都不限文体,但材料本身或文题格调已暗含一定限制。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在全国的整体风格上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 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存在各考区借鉴参照的意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 续性更为明显,富有弹性的多义性考题渐成时尚。 (二)09 年高考“两极”作文共性 1.满分作文特性。 09 年高考出现了众多满分作文。如四川: 熟悉——依然, 广东:知之·行之·思之, 福建:这也是一种芬芳(爱、力量、问题、承诺) ,浙江:归依那份敬畏,湖北:古体长诗 《站在黄花岗的门口》 ,河南:兔非鱼; 其他如《青山一路同风雨》《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等等。这些满分作文尽管主旨不同,材料各异,结构有别,但有很多共性。 (1)审题严谨,立意高远。满分考生都能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大背景,对多向性的材料或 文题进行理性思考,从人文的角度切入社会热点,表现深刻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主旨。 (2)材料丰富,时代感强。满分作文的材料关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文理分科、抗震 救灾、北京奥运、海军护航、建国大庆、兔首拍卖、家庭教育、善良人性、自我认识、留守 儿童、和平崛起等等,也不乏文化底蕴丰厚的其他典型材料。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 我新”。 (3)结构有式,语言优美。09 满分作文在结构上都很规范,表现出了严密的思维逻辑 性。在语言的运用上,规范、准确、生动,简洁、连贯、得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 特色:记叙文语言流畅自如、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叙事有传神的细节,如《默默乡情》; 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散文语言叙议结合,委婉含蓄,文采优美,有 意境。给人一种 “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美感。 2.零分作文内因。 09 高考也有零分作文。如上海的《不敢“创新”的创新》,北京的《孩子穿上这双阿迪 王,你就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网络就是我隐形的翅膀》,江苏“我不知道‘三点一线’ 的高中生活能有多少时间去品味时尚?尊敬的出题老师,我实事求是的对你说:你的题目让 我很纠结,纠结!纠结到蛋疼!蛋疼你明白吗?这也是一种时尚。”“看清楚!我骂的是装 逼的白领!可能会说很多脏话!所以阅卷老师请见谅!好 1。2。3。开骂!!!!”这样的 作文之所以得零分,是因为它们犯了高考作文之大忌。 (1)思想内容不健康。有的对国家制度愤愤不平,有的语言肮脏不堪,有的对老师很不 尊敬,如此等等。如广东高考 0 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开篇就是“老师,你有没有 常识啊?俗话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一个考试时代的人族子民,每天去上学 让我感到非常无语,我总是哀学生之多灾多难。这种感觉,有时候让人宁愿回到石器时代, 那个时代,谁不让我睡觉,我捡一块石头就可以表达我的强烈不满了。每当晚自习放学走出 学校,抬头看见天空一轮凄凉的明月,我不禁发出千古一问: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难道
你不知道是人都要睡觉的吗?竟然不让我在课堂上睡觉。”面对这样的文字,任何一个阅卷 老师都会痛苦地给它零分的。 (2)题意不明,东拉西扯,胡编滥造,一盘散沙。如四川高考0分作文《熟悉》 你放心,我会让你死不瞑目的!”春哥一招纯爷们霸气波打了过来,肛肛瞬间就被秒杀 了。”以此开头,接着就叙述一个武林故事,完了却与“熟悉”无关,读完不知所云。合肥 高考作文《弯道超越》也是如此 (3)材料贫乏,语言干涩。如“通过两次弯道超车的经验,我得出两条真理,有美女在 前面的时候,该追就得追,哪怕追到才发现她是个棒槌。还有一条真理就是:交警拦你的时 候,该跑就得跑,因为自己的钱包比别人的面子更重要。够800字了,不写了。祝阅卷老师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北京一考生重复排列“他们却不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福建 《这也是一种烦恼》全文仅仅如此:晚上睡觉白天烦,只因念书不能玩:外面世界再精彩, 没上大学都免谈。白天瞌睡晚上烦,作业没完别上床:夜深人静猫儿叫,手握笔头心发惶 高考临近更加烦,家长也来瞎着忙:就怕营养跟不上,加餐麦乳葡萄糖。考试过后心更烦, 七上八下闹得慌:录取通知传佳音,全家喜庆笑满堂 二.2010年高考作文趋势 分析09高考作文,可以看到2010年高考作文趋势。 1.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将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命题题型主流。从命题立意看,将更加 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这会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之一。.限制会有所 增加。但可能开诗禁 2.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命题背景:全球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历史使命感、人生岔道口、身 心成长时 考査角度: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 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 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 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 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 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文化交流,如中华文化的世界化、现代化等。这些角 度,常考常新 3.主旨范围:实现梦想、感悟青春、拥有幸福、健康心灵、迎接挑战、辩证生活、 关心社会、认识自我。 表达重点:主题之一:健康成长体验反思:主题之二:自我修炼自我实现 主题之三:和谐个性崇尚理性;主题之四:投入生活评论现实 主题之五:感悟自然保护自然 主题之六:感悟经典交流 文化 主题之七:忧患意识悲悯情怀:主题之八:雄伟抱负 实干精神 4.高分要求:强调个性。其个性表现为:高立意,新材料,活结构,美语言:有文气、 正气、大气、才气。文章亮点:内容充实、有时代感、针对性强、思想有深度
你不知道是人都要睡觉的吗?竟然不让我在课堂上睡觉。”面对这样的文字,任何一个阅卷 老师都会痛苦地给它零分的。 (2)题意不明,东拉西扯,胡编滥造 ,一盘散沙。如四川高考 0 分作文《熟悉》 “你放心,我会让你死不瞑目的!”春哥一招纯爷们霸气波打了过来,肛肛瞬间就被秒杀 了。”以此开头,接着就叙述一个武林故事,完了却与“熟悉”无关,读完不知所云。合肥 高考作文《弯道超越》也是如此。 (3)材料贫乏,语言干涩。如“通过两次弯道超车的经验,我得出两条真理,有美女在 前面的时候,该追就得追,哪怕追到才发现她是个棒槌。还有一条真理就是:交警拦你的时 候,该跑就得跑,因为自己的钱包比别人的面子更重要。够 800 字了,不写了。祝阅卷老师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北京一考生重复排列“他们却不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福建 《这也是一种烦恼》全文仅仅如此:晚上睡觉白天烦,只因念书不能玩;外面世界再精彩, 没上大学都免谈。白天瞌睡晚上烦,作业没完别上床;夜深人静猫儿叫,手握笔头心发惶。 高考临近更加烦,家长也来瞎着忙;就怕营养跟不上,加餐麦乳葡萄糖。考试过后心更烦, 七上八下闹得慌;录取通知传佳音,全家喜庆笑满堂。 二.2010 年高考作文趋势 分析 09 高考作文,可以看到 2010 年高考作文趋势。 1.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将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命题题型主流。从命题立意看,将更加 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这会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之一。.限制会有所 增加。但可能开诗禁。 2.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命题背景:全球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社会转型期 、历史使命感、人生岔道口、身 心成长时 考查角度: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 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 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 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 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 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文化交流,如中华文化的世界化、现代化等。这些角 度,常考常新。 3. 主旨范围:实现梦想、感悟青春、拥有幸福、健康心灵、 迎接挑战、辩证生活、 关心社会、认识自我。 表达重点: 主题之一:健康成长 体验反思; 主题之二:自我修炼 自我实现 主题之三:和谐个性 崇尚理性; 主题之四:投入生活 评论现实 主题之五:感悟自然 保护自然; 主题之六:感悟经典 交流 文化 主题之七:忧患意识 悲悯情怀; 主题之八:雄伟抱负 实干精神 4..高分要求:强调个性。其个性表现为:高立意,新材料,活结构,美语言;有文气、 正气、大气、才气。文章亮点:内容充实、有时代感、针对性强、思想有深度
5.低分原因:文章有致命硬伤。如恋“老区”,挤“闹区”,钻“盲区”,闯“禁区”,踏 “雷区”。讲形式耍花枪: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无人无事,无论无议。 三.新一届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构想 基本思想是:主题优先、重点突破、全面升格 (一)主题优先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也好 一千首诗歌也好,主题所向:时也,事也!出题目的人也好,做文章的人也好,主题所 向,也是时也,事也!出题人与考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之中,享同一个“时”,想同 桩“事”。他们应该“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说,优先从主题入手训练,针对性会更强 效果当更好。 可作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主题意识阶段。如前所述,进入高三,即按八大主题分类设置作文练习 这个阶段,每次练习,只规定表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命题,自选文体,自由作文。如 1.写一篇“人对自然应充分尊重与敬畏”的文章(自然观) 2.写一篇“对生命的尊重及生命价值观”的文章(生命话题) 3.写一篇“装饰精神后花园”的文章(义利观) 4.写一篇“青年成长”的文章(人格论) 5.写一篇“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文章(文化话题) 第二阶段:主题探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可充分利用课本,采用课内外衔接教学法 对课本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探究,读写结合,吸收别人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最好的 训练形式是读后感写作。如09年全国卷(一、二)、上海卷、海南卷、浙江卷都可以划归 此列。 第三阶段:多向立意阶段。通过前两段的练习,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思想 应该更丰富更深刻,此时可以提供内涵丰富的弹性材料,进行立意的单项训练。如:苏东 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 苏东坡首先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毫说:“学士像一尊佛。”接着又反问他:“你 看老僧像什么?”苏东坡想了又想,说:“和尚活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听了,默然不语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回到家里,得意地把他与佛印斗禅的经讲给他的妹 妺。苏小妹听后说:“哥哥今天输光了矣!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 你看自己是什么。”苏东坡一怔,揪着胡子只顾发愣。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这则材料可多向理解。它讲的不是科学真理,而是生活智慧:谈的不是如何改变世 界,而是如何改变自己。以此为题作文不是要你阐释佛理禅意,而是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心美了,世界就美了”,这不是唯心不唯心,这是一种境界。据此可立 意为①请给别人以掌声(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大家都这样,人际关系就会更和谐) 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③心如明镜台(心 湖澄澈)(心如莲花开)你有一个怎样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有美的心灵才能 发现美,享受美好。④你是我的倒影(他人如镜映照自己)透过你如何对待别人,可以照 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站在这面镜子前,人看见的是人,狗看见的是狗:心中有爱看这世界 处处美好,一片祥和:心中有恨这世界一无是处,灰暗一片,外在世界难道不是内心世界的 反映吗?人人都是一面镜子,照着别人,照着自己,照着三千世界。当我们对着生活这面镜 子微笑的时候,生活也会回馈我们微笑:他人是我们的另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反观自我
5.低分原因:文章有致命硬伤。如恋“老区”,挤“闹区”,钻“盲区”,闯“禁区”,踏 “雷区”。讲形式耍花枪;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无人无事,无论无议。 三. 新一届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构想 基本思想是:主题优先 、重点突破 、全面升格 (一) 主题优先。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也好, 一千首诗歌也好,主题所向:时也,事也!出题目的人也好,做文章的人也好,主题所 向,也是时也,事也!出题人与考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之中,享同一个“时”,想同一 桩“事”。他们应该“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说,优先从主题入手训练,针对性会更强, 效果当更好。 可作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主题意识阶段。如前所述,进入高三,即按八大主题分类设置作文练习。 这个阶段,每次练习,只规定表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命题,自选文体,自由作文。如 1. 写一篇“人对自然应充分尊重与敬畏”的文章(自然观) 2. 写一篇“对生命的尊重及生命价值观”的文章(生命话题) 3. 写一篇“装饰精神后花园”的文章(义利观) 4. 写一篇“青年成长”的文章(人格论) 5. 写一篇“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文章(文化话题) 第二阶段:主题探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可充分利用课本,采用课内外衔接教学法, 对课本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探究,读写结合,吸收别人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最好的 训练形式是读后感写作。如 09 年全国卷(一、二)、上海卷、海南卷、浙江卷都可以划归 此列。 第三阶段:多向立意阶段。通过前两段的练习,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思想 应该更丰富更深刻,此时可以提供内涵丰富的弹性材料,进行立意的单项训练。如:苏东 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 苏东坡首先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毫说:“学士像一尊佛。”接着又反问他: “你 看老僧像什么?”苏东坡想了又想,说:“和尚活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听了,默然不语。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回到家里,得意地把他与佛印斗禅的经讲给他的妹 妹。苏小妹听后说:“哥哥今天输光了矣! 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 你看自己是什么。”苏东坡一怔,揪着胡子只顾发愣。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这则材料可多向理解。它讲的不是科学真理,而是生活智慧;谈的不是如何改变世 界,而是如何改变自己。以此为题作文不是要你阐释佛理禅意,而是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心美了,世界就美了”,这不是唯心不唯心,这是一种境界。据此可立 意为 ①请给别人以掌声(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大家都这样,人际关系就会更和谐) 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③心如明镜台(心 湖澄澈)(心如莲花开)你有一个怎样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有美的心灵才能 发现美,享受美好。④你是我的倒影 (他人如镜映照自己)透过你如何对待别人,可以照 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站在这面镜子前,人看见的是人,狗看见的是狗;心中有爱看这世界 处处美好,一片祥和;心中有恨这世界一无是处,灰暗一片,外在世界难道不是内心世界的 反映吗?人人都是一面镜子,照着别人,照着自己,照着三千世界。当我们对着生活这面镜 子微笑的时候,生活也会回馈我们微笑;他人是我们的另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反观自我
时时处处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善良的人看到的是别人的善良和优点,心胸狭窄的人看到的 是别人的小肚鸡肠,宽容的人看到的是广博的世界。他人是另一个自我。记住,当你用手指 着别人时,有三个手指是指向自己的。⑤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了 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了全新的生活,美好的人生。你给世界一个微笑,世界会还你一个微 笑。人心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客观情形,也有不同的反应。半杯水,知足常乐者会说,“我 至少还有半杯水。”怨天尤人者,“我怎么就剩了半杯水呢?”心态改变,则事实就会改变 心中是什么,则世界就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良好的心态是多么重要。⑥心中有佛。 生活就是如此,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它就会回报你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倘若我们能 够时刻做到“心中有佛”,让仁慈、善良、快乐、慷慨和爱在心底生根发芽,世界就会变得 无比美好。心中有善,才能看到善:心中有爱才能感到爱: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美!⑦相由心 生。生活中,你心中有善,你就能成为好人:你心中有恶,你就会成为恶人。从本质上讲,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自己的心灵造就的。⑧小聪明与大智慧。苏东坡在心的修持上境界 远不及佛印。在这个故事里,东坡与佛印都只是一个符号。东坡:天下第一才子,世俗影 响文人相轻,恃才傲物,尖酸刻薄,占便宜,争强好胜,得意张扬,喜欢耍小聪明 佛印:修炼者,觉者,明心见性,境界明澈,内敛,人格完满,大智慧。⑨锦心与绣口 语言是一面镜子。你有怎样的表达,一般来说就会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君子所见无不善,小 人所见无不恶。心中有佛,说出的是美语,心中有垢,吐出的是脏言。魔鬼眼里是魔鬼,上 帝眼中是上帝。】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多思深思的良好习惯,掌握一些思维方法。 (二)重点突破 高三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议论文写作。其常规训练已在高二完成,则高三训练的突破口应 是分步纠误。措施有二,一是优作导引,二是病文修改 1.立规矩,纠思路混乱之误 有一个东西令人困惑。议论文的思路结构本来不是问题。比如,你去问一个小孩:家 里面你喜欢谁?回答:爸爸。再问: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小孩就会列举几件事来说明喜欢的 理由。接着问:你真的喜欢爸爸吗?小孩会说:是的,我喜欢!这个“三段论”过程,清晰 有序。叫人奇怪的是,小时候就掌握的思维形式,在高三写议论文时屡出问题。表现为: 思路混乱,结构不清,没有条理,佶屈聱牙。这个思路问题,不仅限于段与段的衔接中,而 且在段落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并列展开、层进展开都存在,让人看着烦躁不堪。 出现思路混乱的基本原因是,学生对议论文的思路结构不十分清楚,所谓“心中无式”。 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 也是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在文 展形制上立规立矩,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具体来说,立规矩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欣赏满分作文明了整体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模式: 提出问题(引论)—风头 提:提出论题、论点 分析问题(本论) 证:证明观点的正确 解决问题(结论) 豹尾 联: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证 结:收束全文 (2)修改问题作文突出局部(本论) 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A、并列式(把论点分为几个分论点) B、对比式(正反对照)
时时处处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善良的人看到的是别人的善良和优点,心胸狭窄的人看到的 是别人的小肚鸡肠,宽容的人看到的是广博的世界。他人是另一个自我。记住,当你用手指 着别人时,有三个手指是指向自己的。⑤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了 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了全新的生活,美好的人生。你给世界一个微笑,世界会还你一个微 笑。人心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客观情形,也有不同的反应。半杯水,知足常乐者会说,“我 至少还有半杯水。”怨天尤人者,“我怎么就剩了半杯水呢?”心态改变,则事实就会改变。 心中是什么,则世界就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良好的心态是多么重要。⑥心中有佛。 生活就是如此,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它就会回报你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倘若我们能 够时刻做到“心中有佛”,让仁慈、善良、快乐、慷慨和爱在心底生根发芽,世界就会变得 无比美好。心中有善,才能看到善;心中有爱才能感到爱;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美!⑦相由心 生。生活中,你心中有善,你就能成为好人;你心中有恶,你就会成为恶人。从本质上讲,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自己的心灵造就的。⑧小聪明与大智慧。苏东坡在心的修持上境界 远不及佛印。在这个故事里,东坡与佛印都只是一个符号。东坡:天下第一才子 , 世俗影 响文人相轻, 恃才傲物, 尖酸刻薄, 占便宜,争强好胜,得意张扬, 喜欢耍小聪明; 佛印:修炼者,觉者, 明心见性,境界明澈, 内敛,人格完满,大智慧。⑨锦心与绣口。 语言是一面镜子。你有怎样的表达,一般来说就会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君子所见无不善,小 人所见无不恶。心中有佛,说出的是美语,心中有垢,吐出的是脏言。魔鬼眼里是魔鬼,上 帝眼中是上帝。】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多思深思的良好习惯,掌握一些思维方法。 (二) 重点突破 高三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议论文写作。其常规训练已在高二完成,则高三训练的突破口应 是分步纠误。措施有二,一是优作导引,二是病文修改。 1.立规矩,纠思路混乱之误。 有一个东西令人困惑。议论文的思路结构本来不是问题。比如,你去问一个小孩:家 里面你喜欢谁?回答:爸爸。再问: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小孩就会列举几件事来说明喜欢的 理由。接着问:你真的喜欢爸爸吗?小孩会说:是的,我喜欢!这个“三段论”过程,清晰 有序。叫人奇怪的是,小时候就掌握的思维形式,在高三写议论文时屡出问题。表现为: 思路混乱,结构不清,没有条理,佶屈聱牙。这个思路问题,不仅限于段与段的衔接中,而 且在段落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并列展开、层进展开都存在,让人看着烦躁不堪。 出现思路混乱的基本原因是,学生对议论文的思路结构不十分清楚,所谓“心中无式”。 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 也是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在文 展形制上立规立矩,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具体来说,立规矩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⑴欣赏满分作文明了整体: •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模式: • 提出问题(引论)------凤头 提:提出论题、论点; 分析问题(本论)------猪肚 证:证明观点的正确; 解决问题(结论)------豹尾 联: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证; • 结:收束全文。 ⑵修改问题作文突出局部(本论): 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A、并列式(把论点分为几个分论点) B、对比式(正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