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卷。其中第 I卷为第1页至第4页,共36分;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共114分。两卷合 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拥趸/打盹梁山泊/淡泊明志屏障/敛声屏气 B.鹬蚌/鬻爵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 C.杂沓/挞伐血淋淋/呕心沥血牵强/强词夺理 D.殷红/氤氲练习簿/日薄西山觐见/场面劲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抱不平箭拔弩张口慧而实不至 B.蛰伏捉迷藏罔然若失如堕五里雾中 C.皴裂设陷阱以逸待劳真金不怕火炼 D.泄漏拉拉队搬师回朝在其位谋其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A.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中,“人民”一词出现频度之高,着眼民生的话题之多, 都昭示了日后施政的重要方向。 B.时至今日,“酒鬼酒事件”浮出水面,而中国酒业协会当日下午更在官网发表 申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C.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D.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 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 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 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 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 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 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人们热议和思考。网 友口中的“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 治这一现象? B.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
2013.1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卷。其中第 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共 36 分;第Ⅱ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共 114 分。两卷合 计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拥趸./打盹. 梁山泊./淡泊.明志 屏.障/敛声屏.气 B.鹬.蚌/鬻.爵 独角.戏/钩心斗角. 奢靡./所向披靡. C.杂沓./挞.伐 血.淋淋/呕心沥血. 牵强./强.词夺理 D.殷.红/氤.氲 练习簿./日薄.西山 觐.见/场面劲.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家具 抱不平 箭拔弩张 口慧而实不至 B.蛰伏 捉迷藏 罔然若失 如堕五里雾中 C.皴裂 设陷阱 以逸待劳 真金不怕火炼 D.泄漏 拉拉队 搬师回朝 在其位谋其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中,“人民”一词出现频度之高,着眼民生的话题之多, 都昭.示.了日后施政的重要方向。 B.时至今日,“酒鬼酒事件”浮出水面,而中国酒业协会当日下午更在官网发表 申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C.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 ....,肃然起敬。 D.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 ...., 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 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 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 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 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 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人们热议和思考。网 友口中的“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 治这一现象? B.当被问及 《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
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 C.歼一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 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配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由于煤灰没有严格意义的熔点,衡量其熔融过程的温度变化,通常用三个特 征温度:即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一一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 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 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 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 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就连现代玛雅人、危 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 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 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 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 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 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历史上,1556年1月23 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 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 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 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 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 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 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 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 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 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 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 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 份”做法。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 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 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
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 C.歼—15 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 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配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由于煤灰没有严格意义的熔点,衡量其熔融过程的温度变化,通常用三个特 征温度:即变形温度 (DT)、软化温度 (ST)、和流动温度 (FT)。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 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 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 10000 多条, 其中只有一条谈到 2012 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 187.2 万 个日子来到 2012 年 12 月 21 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就连现代玛雅人、危 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 2012 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 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 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 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 9 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 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 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历史上,1556 年 1 月 23 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 8.0 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 83 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 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 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 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 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 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 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 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 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 1000 公里斯瓦尔 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 450 万种约 20 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 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 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 “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 份”做法。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 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 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
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 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 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 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 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 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 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 1期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 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 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 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 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 项是( A.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 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B.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 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 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目前金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 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年”将是 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 而进入新的文明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 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 得“世界末日”犹存。 C.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 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 入“世界末日”。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 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 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 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 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 450 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 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 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 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 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 年第 1 期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 载有 10000 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 2012 年。 B.“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 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 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 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 一项是( ) A.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 9 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 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B.历史上,1556 年 1 月 23 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 8.0 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 83 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 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目前金球有 450 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 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 年”将是一 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 而进入新的文明。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 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 得“世界末日”犹存。 C.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 450 万种约 20 亿粒主 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 入“世界末日”。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 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 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 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 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 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 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伍子胥,子胥 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 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 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 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 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 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十来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 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 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 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 知时。 饥马盈厩,嘆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噶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 不可禁。乱世之民,噶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 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 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一首时》略 有改动) 【注】①嘆(mo):静默无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 搏: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 贵:重视,崇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因说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子胥乃修法制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C.之秦之道 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 故内惑于郑袖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 种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 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 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 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 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伍子胥,子胥 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 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 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 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 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 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来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 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 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 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 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 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 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 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 有改动)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 搏: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 贵:重视,崇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请因.说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子胥乃.修法制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C.之.秦之道 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 故内惑于.郑袖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 ②退而耕于野 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④水冻方固,后稷不 种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 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 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 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 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 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 时机。 第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 辞之。(4分)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3分) (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3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赤 壁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 集序》)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 王阁序》) 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 骚》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 相》)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屈 原列传》)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 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 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 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 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 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 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 时机。 第 II 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 辞之。(4 分)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3 分) (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 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3 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赤 壁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 集序》)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 王阁序》) 民生各有所乐兮, 。 (屈原《离 骚》)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 相》)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司马迁《屈 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