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10-201学年下学期期末 高二语文试卷 第I卷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旭羸(ying)连袂(mei)揹(ken)勒褡(da)裢 B、熟稔(ren)确凿(zao)发酵(jio)戎马倥偬( kong zong) C、眇眇(mio)踯躅( chi chu)鹧鸪( zhe gu)潦(liao)缩 D、绸缪( chou mou 聒(guo)噪车毂(g)一叶扁(bian)舟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疏粝修葺裨草琼筵不落窠臼 B、莳秧寂寞俳优逦迤钟鼓撰玉 C、溽暑恣欢谑龌龊鳏寡孤独鼎铛玉石 D、箜篌栽脏嘎然而止咬文嚼字豆蔻年华 3、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终于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描写了 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表现了极其丰 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其“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很明显。语言做到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B、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的总称。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 又称“古诗”或“古风”,唐代兴盛的律诗就属于“古体诗”。律诗的用韵、平仄、对仗都有 许多讲究 C、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 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通过对春江月夜优美景色的描绘,创造了幽美渺远的意境,给人以 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D、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 史诗。作品中塑造的白灵和鹿兆鹏两个人物形象是真正的反叛者,他们是白鹿原最优秀的儿 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近来,到医院铅中毒专科就诊的孩子骤然增多,许多孩子因铅中毒导致行为异常,家长 对此忧心忡忡 C、爱拼才会贏,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 D、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 们的衣衫 B、我校这次为舟曲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 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近四万余元 C、一项研究表明:近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珠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 极端的观点
乌鲁木齐市第 101 中学 2010-2011 学年下学期期末 高二语文试卷 第 Ⅰ 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尪羸.(yíng) 连袂.(mèi) 掯.(kèn)勒 褡.(dā)裢 B、 熟稔.(rěn) 确凿.(záo) 发酵.(jiào) 戎马倥偬..(kǒng zǒng) C、 眇眇.(miǎo) 踯躅..(chí chú) 鹧鸪..(zhè gū) 潦.(liáo)缩 D、 绸缪..(chóu móu) 聒.(guō)噪 车毂.(gū) 一叶扁.(biǎn)舟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疏粝 修葺 裨草 琼筵 不落窠臼 B、莳秧 寂寞 俳优 逦迤 钟鼓撰玉 C、溽暑 恣欢谑 龌龊 鳏寡孤独 鼎铛玉石 D、箜篌 栽脏 嘎然而止 咬文嚼字 豆蔻年华 3、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终于公元 280 年晋武帝灭吴,描写了 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表现了极其丰 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其“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很明显。语言做到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B、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的总称。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 又称“古诗”或“古风”,唐代兴盛的律诗就属于“古体诗”。律诗的用韵、平仄、对仗都有 许多讲究。 C、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的名作《春江花月夜》 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通过对春江月夜优美景色的描绘,创造了幽美渺远的意境,给人以 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D、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一部渭河平原 50 年变迁的雄奇 史诗。作品中塑造的白灵和鹿兆鹏两个人物形象是真正的反叛者,他们是白鹿原最优秀的儿 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 ....,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近来,到医院铅中毒专科就诊的孩子骤然增多,许多孩子因铅中毒导致行为异常,家长 对此忧心忡忡 ....。 C、爱拼才会赢 .....,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 D、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 .......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 们的衣衫。 B、我校这次为舟曲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 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近四万余元。 C、一项研究表明:近 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珠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 极端的观点
D、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备受关注的随州烈士父母状告获救者父母案,近日终于划上 了句号 6、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①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②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③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④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 ⑤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 A、①⑤②④③ B、③①⑤②④ C、⑤②④③①D、③⑤②④①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毎移 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増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7、对这段文字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 B、修葺前的项脊轩旧、小、破、漏、暗,简直不堪人居,作者对它厌恶至极。 C、修葺后的项脊轩美化、幽静,充满诗情画意,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 挚的眷恋之情。 D、“三五之夜……珊珊可爱”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 8、对“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翻译准确通达的一项是: A、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悲伤时就放声痛哭,寂寞时就独自端坐,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B、借来的书摆满书架,仰天唱歌,面地而坐,万般无奈才发出一些响声。 C、前来借书的人站满藤架下,他们时歌时坐,每个人都在报怨 D、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端坐,倾听大自然各种 各样的声音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 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 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
D、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备受关注的随州烈士父母状告获救者父母案,近日终于划上 了句号。 6、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 。 。 。 。 ①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②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③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④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 ⑤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 A、①⑤②④③ B、③①⑤②④ C、⑤②④③① D、③⑤②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8 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 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7、对这段文字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 B、修葺前的项脊轩旧、小、破、漏、暗,简直不堪人居,作者对它厌恶至极。 C、修葺后的项脊轩美化、幽静,充满诗情画意,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 挚的眷恋之情。 D、“三五之夜……珊珊可爱”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 8、对“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翻译准确通达的一项是: A、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悲伤时就放声痛哭,寂寞时就独自端坐,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B、借来的书摆满书架,仰天唱歌,面地而坐,万般无奈才发出一些响声。 C、前来借书的人站满藤架下,他们时歌时坐,每个人都在报怨。 D、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端坐,倾听大自然各种 各样的声音。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 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 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
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 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 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奋日:“若归,试私从 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 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曰:“趣入侍,天 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 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 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患帝日:“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 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顆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 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 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 下俱称其美矣。(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颟 giang):明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制止 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 D、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反取酒张坐饮 良乃入,具告沛公 B、秦时为沛狱掾 参代何为汉相国 至何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l1、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 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 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 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 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曰:“趣入侍,天 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 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 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 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 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 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 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 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顜(jiǎng):明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制止 C、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 D、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反取酒张坐饮 良乃.入,具告沛公 B、秦时为.沛狱掾 参代何为.汉相国 C、至何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 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 饮醇厚的美酒。 C.曹参起初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 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第Ⅱ卷 13、把上文中划线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1)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2)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三、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8分) 14、按课文原文填写空缺的文字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明主旨呈现诗眼的句子是 (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抒怀》) (4)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戍卒叫,函谷举 (杜牧《阿房宫赋》) (7)不有佳咏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 建芳馨兮庑门。(屈原《湘夫人》) 四、古诗词阅读鉴赏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 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世界(节选 铁凝 (1)这是一个梦。 (2)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 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 饮醇厚的美酒。 C.曹参起初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 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第Ⅱ卷 13、把上文中划线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2)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三、默写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4、按课文原文填写空缺的文字 (1)、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明主旨呈现诗眼的句子是 (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抒怀》) (4)、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戍卒叫,函谷举, , 。(杜牧《阿房宫赋》) (7)不有佳咏,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 ,建芳馨兮庑门。(屈原《湘夫人》) 四、古诗词阅读鉴赏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 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世 界 (节选) 铁凝 (1)这是一个梦。 (2)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3)就这样,母亲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 鼓绷绷的行囊。 (4)许久许久,城市已被抛在了身后,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似的天空锅似的闷 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 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岀一阵山崩地裂似地摇撼。她的头颅猛烈的撞在车窗上,玻璃无 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窗外。 (5)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阵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 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 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着自己微笑着。 (6)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岀超常的勇 气。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 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漓。她并不觉得疼 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7)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 颤。天空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已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张空白的表盘。 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已是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的身上,开始大声地嚎啕 (8)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9)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 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10)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 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而完好。 (11)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依然崩溃
(3)就这样,母亲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 鼓绷绷的行囊。 (4)许久许久,城市已被抛在了身后,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似的天空锅似的闷 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 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似地摇撼。她的头颅猛烈的撞在车窗上,玻璃无 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窗外。 (5)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阵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 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 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着自己微笑着。 (6)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 气。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 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漓。她并不觉得疼 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7)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 颤。天空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已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 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已是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的身上,开始大声地嚎啕。 (8)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9)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 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10)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 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而完好。 (11)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依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