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基础题(第1—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虎兕(si) 孝悌(di) 枷锁 逸兴遄飞( chuai) B.汗涔涔(cen) 墓碣(jie) 勖勉 薄利可图(b6) C.镂刻(lou) 缄默(jian) 彩笺 (qian 丰草绿褥(ru) D.崔嵬(wei) 缴械 (jie 镣铐(liao) 不屈不挠(ra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对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升级,测试年级逐步 覆盖全市三、五、八年级所有学生,测试范围从部分区县起动,最终含盖全市所 有区县和学校。 B.听善于表达的人说话,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人 获得精神的享受;反之,枯躁干瘪的语言使人感到无味而生厌,官腔套话更是在 糟塌语言。 C.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本月17日凌晨,江北宁慈公路上邵村附近发生一起恶性交通肇事逃佚案,事 故场面之惨烈甚至让一些久经事故处理的交警倍感震憾。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要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它们构成诗 后,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遂形成如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 B.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 学化或体育化了。 C.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D.你多年来一直战战兢兢地为航天事业工作,如果首飞时没有选中你,而是选 择了其他同志,你会为你的选择后悔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事实上,很多老年人虽然还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 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 B.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发展、运用和继承,积淀 了丰富的象征意蕴 C.不少中国顾客指出,麦当劳吸引他们来就餐是因为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的原 因 D.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 《北京人》等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 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第 1—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虎兕(sì) 孝悌(dì) 枷锁 (jiā) 逸兴遄飞(chuái) B.汗涔涔(cén) 墓碣(jié) 勖勉 (xù) 薄利可图(bó) C.镂刻(lòu) 缄默(jiān) 彩笺 (qiān) 丰草绿褥(rǔ) D.崔嵬(wéi) 缴械 (jiè) 镣铐(lià o) 不屈不挠(rá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对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升级,测试年级逐步 覆盖全市三、五、八年级所有学生,测试范围从部分区县起动,最终含盖全市所 有区县和学校。 B.听善于表达的人说话,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人 获得精神的享受;反之,枯躁干瘪的语言使人感到无味而生厌,官腔套话更是在 糟塌语言。 C.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本月 17 日凌晨,江北宁慈公路上邵村附近发生一起恶性交通肇事逃佚案,事 故场面之惨烈甚至让一些久经事故处理的交警倍感震憾。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要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它们构成诗 后,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遂形成如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 B.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 学化或体育化了。 C.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D.你多年来一直战战兢兢地为航天事业工作,如果首飞时没有选中你,而是选 择了其他同志,你会为你的选择后悔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事实上,很多老年人虽然还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 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 B.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发展、运用和继承,积淀 了丰富的象征意蕴。 C.不少中国顾客指出,麦当劳吸引他们来就餐是因为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的原 因。 D.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5.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 《北京人》等。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 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C.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的作者依 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和莫泊桑。[来源:学#科#网]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 语录体散文。 二、邀游阅读的天空:(18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每题2分,共8分)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一一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 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痛苦)哦 周朴园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 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待萍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 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一一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一一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 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 件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一一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C.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的作者依 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和莫泊桑 。 [来源:学#科#网]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 语录体散文。 二、遨游阅读的天空:(18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6—9 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 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 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痛苦)哦! 周朴园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 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待萍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 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 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 件,——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一一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6.请用三个词语概括选段中周朴园情感变化的过程 7.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怀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人之常情,不管鲁侍萍是生是死,周朴园对她的感情始终是一致的 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 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 庭很不如意。 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 8.对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A.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B.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C.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D.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9.体会下面一段对话,指出括号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A.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关于无锡的人和事)干什么?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掩盖,用“我们”而不用“我”) B.鲁侍萍:亲戚?(哪里是什么亲戚,全是鬼话〕 周朴园:嗯,一一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掩盖自己的罪行,也带有 丝忏悔) C.鲁侍萍:哦,一一那用不着了。(人还活着,修什么墓呢〕 周朴园:怎么?(不解 D.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你想和她叙旧吗 周朴园:(惊愕)什么?(那太好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 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一—文章憎命达! ③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 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 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代诗史再现 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 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 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 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6.请用三个词语概括选段中周朴园情感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 _______。 7.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怀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人之常情,不管鲁侍萍是生是死,周朴园对她的感情始终是一致的。 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 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 庭很不如意。 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 胁。 8.对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A.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B.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C.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D.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9.体会下面一段对话,指出括号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A.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关于无锡的人和事〕干什么?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掩盖,用“我们”而不用“我”〕 B.鲁侍萍:亲戚?〔哪里是什么亲戚,全是鬼话〕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掩盖自己的罪行,也带有 一丝忏悔〕 C.鲁侍萍:哦,——那用不着 了。〔人还活着,修什么墓呢〕 周朴园:怎么? 〔不解〕 D.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你想和她叙旧吗〕 周朴园:(惊愕)什么?〔那太好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0 分)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 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③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 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 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 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 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 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 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
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 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④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 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 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岀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 想色彩一一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 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 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 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 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一锦城一夔州 覃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⑤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 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 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 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 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 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 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⑥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0.从文章第③段看,根据你的理解,草堂可能在诉说什么?请写出两点。(3 分) 11.这篇文章出现了多组对比,请写出两组。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对比写法的 好处。(4分) 12.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憎命达”的含义。(3分) 三、古诗文鉴赏(10分) (一)、古诗词鉴赏 阅读晏殊的《蝶恋花》,回答13-15题。 蝶恋花 晏殊
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 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④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 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 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 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 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 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 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 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 —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⑤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 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 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 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 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 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 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⑥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0.从文章第 ③段看,根据你的理解,草堂可能在诉说什么?请写出两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这篇文章出现了多组对比,请写出两组。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对比写法的 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憎命达”的含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鉴赏(10 分) (一)、古诗词鉴赏 阅读晏殊的《蝶恋花》,回答 13—15 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3.请写出本词在写法上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苏轼《水调歌头》)相类似的句子。(2分) 14.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赏析“凋”字的妙处。(4分) 15.这首词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 色。请结合全词,举例说明这两个特点。(4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 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 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夫子 相:辅佐 B.无 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C.陈力就列 任 D.不患寡而患不均患:忧虑,担忧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何以伐为为:呢,助 B.危而不 持 而:而且,连词 C.既来之,则安之则:就,连词 D.是谁 之过与 之:的,助词 18.请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2 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3.请写出本词在写法上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苏轼《水调歌头》)相类似的句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赏析“凋”字的妙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词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 色。请结合全词,举例说明这两个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 0 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16—20 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 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 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相夫子 相:辅佐 B.无 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C.陈力就列 就:担 任 D.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忧虑,担忧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何以伐为 为:呢,助 词 B.危而不 持 而:而且,连词 C.既来之,则安之 则:就,连词 D.是谁 之过与 之:的,助词 18.请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