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改变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即变化与Nernst公式预期的理论值相似 (二)动作电位 L.概念细胞受刺激后在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倒转和复原,称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 (图2-10 兴奋(excitation):产生AP 兴奋性(excitability):接受刺激产生AP的能力 上升支去极化(-70mV到0mv) 「峰电位 招射(0mV到+30mW) 下古 复极化(+30rmV到-70mV) 去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 后电位 超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 翠 2.Action Potential,产生机制 去极化膜内外Na+不均匀分布(外高内低) 膜突然对+通透增大(+通道开放) 内流达平衡电位 复极化:阳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K+外流 证据: (1)ernst公式 ENa=59.5 Log [Na+]o/[Na+]i (mV) 超射值B (2)改变细胞外波的Na+浓度,AP变化与Nernst公式预期的理论值相似 图2-12降低细胞外液的十浓度对 AP的响w (3)河豚毒(tetrodotoxin.,TTX)阻断钠通道,AP不再产生 (4)电压钳或膜片钳测定不同离子膜电流和膜通透性变化
2、改变细胞外液中的 K+浓度,RP 变化与 Nernst 公式预期的理论值相似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细胞受刺激后在 RP 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倒转和复原,称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图 2-10) 兴奋(excitation):产生 AP 兴奋性(excitability):接受刺激产生 AP 的能力 2. Action Potential,产生机制 去极化 膜内外 Na+不均匀分布(外高内低) 膜突然对 Na+通透增大( Na+通道开放) Na+内流达 Na+平衡电位 复极化 :Na+通道关闭, K+通道开放, K+外流 证据: (1)Nernst 公式 ENa= 59.5 Log [Na+]o/[Na+]i (mV) 超射值= ENa (2)改变细胞外液的 Na+浓度,AP 变化与 Nernst 公式预期的理论值相似 (3)河豚毒(tetrodotoxin,TTX)阻断钠通道,AP 不再产生 (4)电压钳或膜片钳测定不同离子膜电流和膜通透性变化
E 2 图2-13电压钳实验布置示意图 图2-14神经AP和膜Na+、K+ 电导改变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3. 钠通透性变化的本质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 ,图215膜片谢实验布置示意图: A:咨中p万正录到的单通道电流,VCMD决定设定的膜电位数值, B:在大鼠胚胎骨路肌细胞膜片上记录到的由ACH激活的单通道。 离子电流,强度为A(皮安)级
3. 钠通透性变化的本质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