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说出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各脅血细胞的功能 3.观察血管和心脏,区分不同类塑的血管,分析各种血管与其功能相 适应的特点 4.辩认心脏各部分结构,阐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5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人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需要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并排岀代谢废物。营养物 质和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 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循环系统是怎样将人 体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和氧运送到组织细胞的?又是怎样运走细胞产生的二 氧化碳等废物的呢? 第1节血液 人体的血液( blood)是一种红色黏稠的液体 医生在诊断某些疾病时,常常对病人的血液遘行化验。以下是一位病人一 次血液化验的部分检查结果(图9-1) 北市XX医院血液化验单 名:XXX性割:万年:35验日期:2011年1用17日 红息RB42×10个 白WB70X1个 业小板D15X10个道 血红蛋们8g 图9-1医院中的血液分析报告单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这个病人被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呢?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 常的指标,并了解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 演示 观察血液的组成 取1支量筒,在量筒内加入几滴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可以防止 血液凝固)溶液。取家兔(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l0mL注λ量筒,轻轻摇 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 后,观察血液的特点。 观察要点 量筒中的血液有几 静置 种颜色? 2.根据量筒内血液的 颜色,可以将血液分为几 部分,各部分占总体积的 比例约多少? 图92血液的组成 从上面的演示实验可以看到量筒中 的血液明显分为两部分,上层是淡黄色 血浆 半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浆,约占血液的血液 红细胞 55%。下层呈深红色,这是红细胞。两层 血细胞+白细胞 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 和血小板。 血小板 血浆血浆( blood plasma)中含有大量的水(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 (约占7%)、葡萄糖(约占0.1%、无机盐(约占0.9%和代谢废物等。血浆的主要 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 观察血细胞 目的要求 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生物学 材料用具 显微镜、人血涂片。 方法步骤 1.将人血涂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区分红鈿胞与白细胞 2.绘制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图。 讨论 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什么细胞有关? 2.比较红细胞与白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 erythrocyte)没有细胞核,呈两 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平均直径 为7μm。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 数量约为5.0×102个几L,女子 约为4.2×102个几。红细胞寿 命一般为120d。骨的红骨髓可 0 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衰老或 被破坏的红细胞。 图9-3红细胞 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 hemoglobin)。成年男子血 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成年女子为110~150g/L。血红蛋白在氧 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 种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另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呈鲜红色,这种血叫做动脉血; 当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血液中含氧少,呈暗红色,这种血叫做静脉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做贫血。贫血使血 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 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检查治疗,一般 的贫血患者平时需要多吃一些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白细胞( leukocyte)有多种,都有细胞核。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为 (4~10)×10°个/L。白细胞的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只有几个小时,有的长达几 年。白细胞也是由红骨髓产生的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有些白细胞能像变形虫 那样运动。当身体某一部分 受到病菌感染时,局部出 现红肿、发热的现象叫做 发炎。人体出现炎症时,白 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白细 胞可以穿出毛细血管壁,集 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 菌。所以,白细胞对人体具 图9-4白细胞 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吞噬病 菌后的白细胞会死亡,在伤 白细胞 口周围的脓液中含有死亡的 白细胞。 血小板血小板( blood 毛细血管 Platelet)形状不规则,比红细 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 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 病菌 量为(1~3)×10个/L。 白细胞 当人受伤流血时,血小 板会在血管的损伤处聚集成 团,堵塞血管而止血:同 病菌 时,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一些 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促进 图9-5白细胞吞噬病菌示意图 受损血管处的血液凝固。可 见,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变成固体的纤维蛋 白,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构成了血块。血液凝固后,可以看见血块周围出现 一些黄色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不仅颜色与血浆不同,而且其中没有纤维蛋白 原,称为血清。 我们已经了解了血液中各种成分及其作用,也知道了血液除具有运输氧和 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 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活 分析图9-1×××的化验单 利用学过的有关血液的知识,对图9-1中×××的化验单进行分析。 指出哪些指标不正常。据此判断他可能患的是什么疾病。 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 血量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人约有 血液4500mL。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人一次 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9%(约400mL),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正 常。一次失血若超过30%1200~1500mL),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输血和血型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是将献血者 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 型和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 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小资料 血型的发现 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妇产科医生博龙戴尔(J. Blundell,1791-1878) 为一名失血过多的产妇输血,使这位产妇得救,成为人与人之间成功输血 的第一实例。但在这以后,输血这个治疗手段并不总能取得成功,一些受 血者出现了严重的生理反应而加速了死亡。因此许多科学家考虑到这样 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输进别人的血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却会出现不良反 应,甚至死亡? 1900年,奧地利医生兰德施泰纳(K. Landsteiner,1868-1943)用几位同 事的血液交叉混合,发现一些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 浆能使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但对另外一些人的红细胞没有这种作用 经过研究,兰德施泰纳和他的学生发现了人类血液的A型、B型 O型和AB型四种血型,确立了ABO血型系统。1930年,兰德施泰纳由于在 血型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结果 对于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