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卷七唐本纪第七 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 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 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病。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 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卷七唐本纪第七 愍帝废帝 愍皇帝,明宗第五子从厚也。为人形质丰厚,寡言好礼。明宗以其貌类己,特爱之 天成二年,以检校司徒拜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孔 循女也。安重诲怒循以女妻从厚 三年,罢循枢密使。出从厚为宣武军节度使 明年,徙镇河东。 长兴元年,封从厚宋王。徙镇成德 二年,徙镇天雄,累加兼中书令 四年十一月,秦王从荣伏诛。明宗病甚,遣宦者孟汉琼召王于邺,而明宗崩,秘其丧六日。十 二月癸卯朔,发丧于西宫,皇帝即位于柩前,群臣见于东阶,复于丧位。丙午,成服于西宫。二代 五君,于此始见嗣君即位、服丧之事,先君得其终,嗣君得其始,而免祸乱于臣民。于篡乱之世, 稀见之事也,故特详言之。庚戌,登光政门楼,存问军民。辛亥,杀司衣王氏。癸丑,始听政。乙 卯,杀司仪康氏。丁巳,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 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兵部尚书李璘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左仆射权判河南府卢质为 桥道顿递使。丁卯,禪 应顺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视朝于广寿殿。著非礼也。乙亥,契丹使都督没辣于来。戊寅,大赦, 改元,用乐。回鹘可汗王仁美遣使者来。沙州、瓜州遣使者来。乙未,朱弘昭、冯贇献钱助作山陵 闰月丙午,册皇太后。不书姓氏,不曰“册某人为太后”者,母尊不可斥,其事自见于传也。甲寅 册太妃王氏。北京留守石敬瑭献银绢助作山陵。二月庚寅,视作山陵。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反。辛 卯,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静难军节度使药彦俦为副。三月丙辰,思同兵溃,严卫指 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以其军叛降于从珂。辛酉,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弘实。癸亥,河阳 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为副。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降于从珂,思同奔归于 京师,不克,死之。丁卯,京城巡检使安从进叛,杀冯贇。朱弘昭自杀。从进传其二首于从珂。戊 辰,如卫州。不书帝崩者,当于《废帝纪》书,弑鄂王也 废帝,镇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贱。母魏氏少寡,明宗为骑将过平山,掠得之。魏氏 有子阿三,已十余岁,明宗养以为子,名曰“从珂”。及长,状貌雄伟,谨信寡言,而骁勇善战。明 宗甚爱之。自晋兵战梁于河上,从珂常立战功,庄宗呼其小字曰:“阿三不徒与我同年,其敢战亦类 我。” 同光二年,为卫州刺史、突骑指挥使,戍于石门。明宗讨赵在礼,自魏反兵而南,从珂率戍兵 自曲阳盂县驰出常山以追明宗,明宗之南也。兵少,得从珂兵在后,而军声大振,明宗入立拜从珂 河中节度使,封潞王。是时,明宗春秋已高,王于诸子次最长,枢密使安重诲患之,乃矫诏河中裨 将杨彦温使图之。王阅马于黄龙庄,彦温即闭门拒之,王止于虞乡,以闻。明宗召王还京师,居之 清化里第,重诲数请行军法,明宗不听。后重诲见杀,乃起王为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 长兴三年,为凤翔节度使。王子重吉自明宗时典禁兵,为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朱弘昭、冯 贇用事,乃罢重吉兵职,出为亳州团练使。又徙王为北京留守,不降制书而宣授。又以李从璋为代。 初,安重诲得罪,罢河中以从璋为代,而重诲见杀,故王益自疑,遂据城反。愍帝遣王思同会诸镇 兵讨之,思同战败,走。诸镇兵皆溃。 清泰元年三月丁巳,王以兵东。庚申,次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于唐,来降。甲子,次华 第16页
新五代史卷七 唐本纪第七 第 16 页 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 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 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病。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 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卷七 唐本纪第七 愍帝 废帝 愍皇帝,明宗第五子从厚也。为人形质丰厚,寡言好礼。明宗以其貌类己,特爱之。 天成二年,以检校司徒拜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孔 循女也。安重诲怒循以女妻从厚。 三年,罢循枢密使。出从厚为宣武军节度使。 明年,徙镇河东。 长兴元年,封从厚宋王。徙镇成德。 二年,徙镇天雄,累加兼中书令。 四年十一月,秦王从荣伏诛。明宗病甚,遣宦者孟汉琼召王于邺,而明宗崩,秘其丧六日。十 二月癸卯朔,发丧于西宫,皇帝即位于柩前,群臣见于东阶,复于丧位。丙午,成服于西宫。二代 五君,于此始见嗣君即位、服丧之事,先君得其终,嗣君得其始,而免祸乱于臣民。于篡乱之世, 稀见之事也,故特详言之。庚戌,登光政门楼,存问军民。辛亥,杀司衣王氏。癸丑,始听政。乙 卯,杀司仪康氏。丁巳,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 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兵部尚书李璘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左仆射权判河南府卢质为 桥道顿递使。丁卯,禫。 应顺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视朝于广寿殿。著非礼也。乙亥,契丹使都督没辣于来。戊寅,大赦, 改元,用乐。回鹘可汗王仁美遣使者来。沙州、瓜州遣使者来。乙未,朱弘昭、冯贇献钱助作山陵。 闰月丙午,册皇太后。不书姓氏,不曰“册某人为太后”者,母尊不可斥,其事自见于传也。甲寅, 册太妃王氏。北京留守石敬瑭献银绢助作山陵。二月庚寅,视作山陵。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反。辛 卯,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静难军节度使药彦俦为副。三月丙辰,思同兵溃,严卫指 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以其军叛降于从珂。辛酉,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弘实。癸亥,河阳 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为副。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降于从珂,思同奔归于 京师,不克,死之。丁卯,京城巡检使安从进叛,杀冯贇。朱弘昭自杀。从进传其二首于从珂。戊 辰,如卫州。不书帝崩者,当于《废帝纪》书,弑鄂王也。 废帝,镇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贱。母魏氏少寡,明宗为骑将过平山,掠得之。魏氏 有子阿三,已十余岁,明宗养以为子,名曰“从珂”。及长,状貌雄伟,谨信寡言,而骁勇善战。明 宗甚爱之。自晋兵战梁于河上,从珂常立战功,庄宗呼其小字曰:“阿三不徒与我同年,其敢战亦类 我。” 同光二年,为卫州刺史、突骑指挥使,戍于石门。明宗讨赵在礼,自魏反兵而南,从珂率戍兵 自曲阳盂县驰出常山以追明宗,明宗之南也。兵少,得从珂兵在后,而军声大振,明宗入立拜从珂 河中节度使,封潞王。是时,明宗春秋已高,王于诸子次最长,枢密使安重诲患之,乃矫诏河中裨 将杨彦温使图之。王阅马于黄龙庄,彦温即闭门拒之,王止于虞乡,以闻。明宗召王还京师,居之 清化里第,重诲数请行军法,明宗不听。后重诲见杀,乃起王为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 长兴三年,为凤翔节度使。王子重吉自明宗时典禁兵,为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朱弘昭、冯 贇用事,乃罢重吉兵职,出为亳州团练使。又徙王为北京留守,不降制书而宣授。又以李从璋为代。 初,安重诲得罪,罢河中以从璋为代,而重诲见杀,故王益自疑,遂据城反。愍帝遣王思同会诸镇 兵讨之,思同战败,走。诸镇兵皆溃。 清泰元年三月丁巳,王以兵东。庚申,次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于唐,来降。甲子,次华
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 州,执药彦稠。丙寅,次灵宝,河中安彦威、陕州康思立叛于唐,来降。己巳,次陕。康义诚叛于 唐,来降。杀宣徽使孟汉琼,愍帝出居于卫州。夏四月壬申,入京师。冯道率百官迎王于蒋桥,王 辞不见。入哭于西宫,遂见群臣道拜,王答拜。入居于至德宫。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为鄂王,命 王监国。乙亥,皇帝即位。丙子,率河南民财以赏军。丁丑,借民房课五月以赏军。戊寅,弑鄂王。 义与“弑济阴王”同。慈州刺史宋令询死之。乙酉,大赦,改元。戊子,杀康义诚及药彦俦。义诚 叛于愍帝,罪宜曰“诛”,而废帝同恶相杀,故书曰“杀”。五月丙午,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 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庚戌,冯道罢。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为枢密使。甲寅, 赐劝进选人、宗子官。六月庚辰,幸范延光及索自通第。秋七月辛亥,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巳,立沛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八月辛未,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许御署官选。“御署官”,疑是废帝初举兵时所置之官。以其非吏部正授,故须有旨方得选 此于事无劝戒,不必书。以旧史不详,故存所不知,慎传疑也。九月,契丹寇边。冬十月戊寅,李 愚、刘昫罢。十二月乙亥,雄武军节度使张延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寇云州。庚寅, 幸龙门。旱。 春二月甲戌,范延光罢。己丑,追尊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非嫡母,故详其爵氏。三 月辛丑,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为枢密使。夏五月辛卯,宣徽南院使刘延皓为枢密使。契丹寇边。 月癸未,群臣献添都马。“都”者,军伍之名。秋七月丁酉,回鹘可汘王仁美使其都督陈福海来。刘 延皓罢。九月己酉,刑部尚书房暠为枢密使。乙卯,渤海遣使者来 年春正月乙未,百济遣使者来。丁未,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丙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 胤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 原四面都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为副。戊申,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降于石敬瑭。己酉,振武 戍将安重荣叛降于石敬瑭。壬子,天雄军屯驻捧圣都虞候张令昭逐其节度使刘延皓。六月癸亥,以 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权知天雄军事。佗命官不书“以”,此书“以”者,明令昭犹可“以”。甲戌, 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秋七月戊申,克魏州。壬子,张令昭伏诛。癸丑,彰圣 指挥使张万迪叛降于石敏瑭。八月戊午,契丹使梅里来。九月甲辰,张敬达及契丹战于太原,败绩。 契丹围敬达于晋安。戊申,如河阳。冬十月壬戌,括马。籍民为兵。十一月戊子,卢龙军节度使赵 德钧为行营都统。丁酉,契丹立晋。闰月甲子,杨光远杀张敬达,以其军叛降于契丹。敬达不书“死 之”而书“杀”者,敬达,大将。宜以义责光远而诛之,虽不果而见杀,犹为得死。乃讽光远杀己 以叛,故书之如其志。甲戌,契丹及晋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阳。辛巳,皇帝崩。年五十一, 帝自焚死。晋高祖命葬其烬骨于徽陵域中。 呜呼!君臣之际可谓难哉。盖明者虑于未萌,而前知:暗者告以将及,而不惧。故先事而言, 则虽忠而不信,事至而悔,其可及乎?重诲区区,独见潞王之祸,而谋之不臧。至于殒身赤族,其 隙自兹。及愍帝之亡也,穴于徽陵,其土一垅,路人见者皆为之悲。使明宗为有知,其有愧于重诲 矣,哀哉! 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 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敬瑭, 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也。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永宁公主。由是常 隶明宗帐下,号左射军。 庄宗已得魏,梁将刘郣急攻清平,庄宗驰救之,兵未及阵,为郣所掩。敬瑭以十余骑横槊驰击, 取之以旋。庄宗拊其背而壮之,手啖以酥。啖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动军中。 十五年,庄宗战于胡柳,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以左射军从明宗,复击败梁兵。明宗战胡卢套 杨村,为梁兵所败。敬瑭常脱明宗于危。赵在礼之乱,明宗讨之。至魏,而兵变。明宗初欲自归于 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瑭献计曰:“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 第17页
新五代史卷八 晋本纪第八 第 17 页 州,执药彦稠。丙寅,次灵宝,河中安彦威、陕州康思立叛于唐,来降。己巳,次陕。康义诚叛于 唐,来降。杀宣徽使孟汉琼,愍帝出居于卫州。夏四月壬申,入京师。冯道率百官迎王于蒋桥,王 辞不见。入哭于西宫,遂见群臣道拜,王答拜。入居于至德宫。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为鄂王,命 王监国。乙亥,皇帝即位。丙子,率河南民财以赏军。丁丑,借民房课五月以赏军。戊寅,弑鄂王。 义与“弑济阴王”同。慈州刺史宋令询死之。乙酉,大赦,改元。戊子,杀康义诚及药彦俦。义诚 叛于愍帝,罪宜曰“诛”,而废帝同恶相杀,故书曰“杀”。五月丙午,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 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庚戌,冯道罢。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为枢密使。甲寅, 赐劝进选人、宗子官。六月庚辰,幸范延光及索自通第。秋七月辛亥,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巳,立沛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八月辛未,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许御署官选。“御署官”,疑是废帝初举兵时所置之官。以其非吏部正授,故须有旨方得选。 此于事无劝戒,不必书。以旧史不详,故存所不知,慎传疑也。九月,契丹寇边。冬十月戊寅,李 愚、刘昫罢。十二月乙亥,雄武军节度使张延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寇云州。庚寅, 幸龙门。旱。 二年春二月甲戌,范延光罢。己丑,追尊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非嫡母,故详其爵氏。三 月辛丑,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为枢密使。夏五月辛卯,宣徽南院使刘延皓为枢密使。契丹寇边。六 月癸未,群臣献添都马。“都”者,军伍之名。秋七月丁酉,回鹘可汗王仁美使其都督陈福海来。刘 延皓罢。九月己酉,刑部尚书房暠为枢密使。乙卯,渤海遣使者来。 三年春正月乙未,百济遣使者来。丁未,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丙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 胤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 原四面都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为副。戊申,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降于石敬瑭。己酉,振武 戍将安重荣叛降于石敬瑭。壬子,天雄军屯驻捧圣都虞候张令昭逐其节度使刘延皓。六月癸亥,以 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权知天雄军事。佗命官不书“以”,此书“以”者,明令昭犹可“以”。甲戌, 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秋七月戊申,克魏州。壬子,张令昭伏诛。癸丑,彰圣 指挥使张万迪叛降于石敬瑭。八月戊午,契丹使梅里来。九月甲辰,张敬达及契丹战于太原,败绩。 契丹围敬达于晋安。戊申,如河阳。冬十月壬戌,括马。籍民为兵。十一月戊子,卢龙军节度使赵 德钧为行营都统。丁酉,契丹立晋。闰月甲子,杨光远杀张敬达,以其军叛降于契丹。敬达不书“死 之”而书“杀”者,敬达,大将。宜以义责光远而诛之,虽不果而见杀,犹为得死。乃讽光远杀己 以叛,故书之如其志。甲戌,契丹及晋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阳。辛巳,皇帝崩。年五十一, 帝自焚死。晋高祖命葬其烬骨于徽陵域中。 呜呼!君臣之际可谓难哉。盖明者虑于未萌,而前知;暗者告以将及,而不惧。故先事而言, 则虽忠而不信,事至而悔,其可及乎?重诲区区,独见潞王之祸,而谋之不臧。至于殒身赤族,其 隙自兹。及愍帝之亡也,穴于徽陵,其土一垅,路人见者皆为之悲。使明宗为有知,其有愧于重诲 矣,哀哉! 新五代史卷八 晋本纪第八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 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敬瑭, 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也。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永宁公主。由是常 隶明宗帐下,号左射军。 庄宗已得魏,梁将刘鄩急攻清平,庄宗驰救之,兵未及阵,为鄩所掩。敬瑭以十余骑横槊驰击, 取之以旋。庄宗拊其背而壮之,手啖以酥。啖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动军中。 十五年,庄宗战于胡柳,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以左射军从明宗,复击败梁兵。明宗战胡卢套 杨村,为梁兵所败。敬瑭常脱明宗于危。赵在礼之乱,明宗讨之。至魏,而兵变。明宗初欲自归于 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瑭献计曰:“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
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 如速行。恳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与之骁骑 百,渡黎阳为前锋,明宗遂入汴。庄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溃去。庄宗西还,明宗以敬瑭为 前锋,趣汜水且收其散卒。庄宗遇弑,明宗入,立拜敬瑭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兼六军诸卫副使。在陕为政以廉闻。是时,诸侯多不奉法,邓州陶圮、亳州李邺皆以赃污论死。明 宗下诏书,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张万进、耀州孙岳等,以讽天下,而以敬瑭为首。 天成二年十月,从幸汴州,为御营使。拜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六军副使 如故。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三年四月,徙镇天雄,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五月,拜 驸马都尉。董璋反东川,为行营都招讨使,不克而还。复兼六军诸卫副使,徙镇河阳三城,未行。 而契丹、吐浑、突厥皆入寇。是时,秦王从荣统六军,敬瑭疑其必及祸,不欲为其副,乃自请行。 及制出,不落副使,辄复辞行。明宗数责大臣,问谁可行者,范延光、赵延寿等卒以敬瑭为请。乃 拜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落六军副使,乃行。 明年,明宗崩。愍帝即位,加中书令。三月,徙镇成德 清泰元年五月,复镇太原,来朝京师。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愍帝岀奔,遇敏瑭于道,敬瑭杀帝 从者百余人,幽帝于卫州而去。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天福元年五月,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谓其属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无故而迁,是 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 然。乃上表论废帝不当立,请立许王从益为明宗嗣。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 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 约为父子。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于《废帝本纪》书“契丹立晋”,据所见也。于此书“皇帝即位” 以自立为文,原其心也。晋高祖之反,无契丹之助,亦必自立。盖其志在于为帝,故使自任其恶也。 国号晋。以幽、涿、蓟、檀、顺、瀛、漠、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州入于契丹。己 亥,大赦,改元。掌书记桑维翰为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使事。闰月丙寅,翰林学士承旨 尚书户部侍郎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甲戌,赵德钧及其 子延寿叛于唐来降。契丹锁之以归。己卯,次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叛于唐来降。是日,废帝由在。 辛巳,至自太原。卢文纪、姚顗罢。甲申,大赦。杀张延朗、刘延朗,赦房暠。十二月乙酉,如河 阳。追降王从珂为庶人。“王从珂”,从晋人本语。丁亥,司空冯道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己丑,曹州指挥使石重立杀其刺史郑玩。辛卯,御札求直言。癸巳,镇州牙内都虞候秘琼逐其节度 副使李彦琦。同州裨将门铎杀其将杨汉宾。庚子,天平军节度使王建立杀其副使李彦贇。旱 二年春正月癸亥,安远军节度使卢文进叛,降于吴。丁卯,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杀齐州防御使 秘琼。戊寅,兵部侍郎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鄙公为 二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唐宗室子,史失其名,书之以见二王后。三恪犹存,不必著其人也。 月丁酉,契丹使皇太子解里来。三月庚辰,如汴州。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赋。赵莹使于契丹。 辛卯,宣武军节度使杨光远进助国钱。契丹使宫苑使李可兴来。五月壬戌,御札求直言。丁丑,追 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璟谥曰“孝安”,庙号靖祖;祖妣秦氏谥曰“孝安”。曾祖郴谥曰“孝 简”,庙号肃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祖昱谥曰“孝平”,庙号睿祖:祖妣来氏谥曰“孝平献”。 考绍雍谥曰“孝元”,庙号献祖:妣何氏谥曰“孝元懿”。六月癸未,契丹使夷离毕来。天雄军节度 使范延光反。丁酉,传箭于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丁未,杨光远为魏府四面行营都部署。东都巡检 张从宾反,留守判官李遐死之。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讨之。从宾寇河阳,杀皇 子重乂;寇河南,杀皇子重信。秋七月,从宾陷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壬子,右卫大将军尹晖 叛,奔于吴。不克伏诛。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降于张从宾。义成军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 挥使白奉进。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执符彦饶归于京师,命杀之于赤冈。彦饶,虽有纵军之罪, 被诬以反,而见杀,故不书“诛”。曰“命杀”,嫌万擅杀。乙卯,杨光远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辛 酉,杜重威克汜水关。张从宾投河死,故不书伏诛。壬申,杨光远克博州。丙子,安州屯防指挥使 王晖杀其节度使周瓌。右卫大将军李金全讨之。金全未至,而晖走,见杀。故不书晖反、不书克安 第18页
新五代史卷八 晋本纪第八 第 18 页 如速行。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与之骁骑三 百,渡黎阳为前锋,明宗遂入汴。庄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溃去。庄宗西还,明宗以敬瑭为 前锋,趣汜水且收其散卒。庄宗遇弑,明宗入,立拜敬瑭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兼六军诸卫副使。在陕为政以廉闻。是时,诸侯多不奉法,邓州陶圮、亳州李邺皆以赃污论死。明 宗下诏书,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张万进、耀州孙岳等,以讽天下,而以敬瑭为首。 天成二年十月,从幸汴州,为御营使。拜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六军副使 如故。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三年四月,徙镇天雄,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五月,拜 驸马都尉。董璋反东川,为行营都招讨使,不克而还。复兼六军诸卫副使,徙镇河阳三城,未行。 而契丹、吐浑、突厥皆入寇。是时,秦王从荣统六军,敬瑭疑其必及祸,不欲为其副,乃自请行。 及制出,不落副使,辄复辞行。明宗数责大臣,问谁可行者,范延光、赵延寿等卒以敬瑭为请。乃 拜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落六军副使,乃行。 明年,明宗崩。愍帝即位,加中书令。三月,徙镇成德。 清泰元年五月,复镇太原,来朝京师。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愍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杀帝 从者百余人,幽帝于卫州而去。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天福元年五月,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谓其属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无故而迁,是 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 然。乃上表论废帝不当立,请立许王从益为明宗嗣。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 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 约为父子。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于《废帝本纪》书“契丹立晋”,据所见也。于此书“皇帝即位”, 以自立为文,原其心也。晋高祖之反,无契丹之助,亦必自立。盖其志在于为帝,故使自任其恶也。 国号晋。以幽、涿、蓟、檀、顺、瀛、漠、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州入于契丹。己 亥,大赦,改元。掌书记桑维翰为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使事。闰月丙寅,翰林学士承旨、 尚书户部侍郎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甲戌,赵德钧及其 子延寿叛于唐来降。契丹锁之以归。己卯,次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叛于唐来降。是日,废帝由在。 辛巳,至自太原。卢文纪、姚顗罢。甲申,大赦。杀张延朗、刘延朗,赦房暠。十二月乙酉,如河 阳。追降王从珂为庶人。“王从珂”,从晋人本语。丁亥,司空冯道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己丑,曹州指挥使石重立杀其刺史郑玩。辛卯,御札求直言。癸巳,镇州牙内都虞候秘琼逐其节度 副使李彦琦。同州裨将门铎杀其将杨汉宾。庚子,天平军节度使王建立杀其副使李彦贇。旱。 二年春正月癸亥,安远军节度使卢文进叛,降于吴。丁卯,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杀齐州防御使 秘琼。戊寅,兵部侍郎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酅公为 二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唐宗室子,史失其名,书之以见二王后。三恪犹存,不必著其人也。二 月丁酉,契丹使皇太子解里来。三月庚辰,如汴州。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赋。赵莹使于契丹。 辛卯,宣武军节度使杨光远进助国钱。契丹使宫苑使李可兴来。五月壬戌,御札求直言。丁丑,追 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璟谥曰“孝安”,庙号靖祖;祖妣秦氏谥曰“孝安”。曾祖郴谥曰“孝 简”,庙号肃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祖昱谥曰“孝平”,庙号睿祖;祖妣来氏谥曰“孝平献”。 考绍雍谥曰“孝元”,庙号献祖;妣何氏谥曰“孝元懿”。六月癸未,契丹使夷离毕来。天雄军节度 使范延光反。丁酉,传箭于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丁未,杨光远为魏府四面行营都部署。东都巡检 张从宾反,留守判官李遐死之。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讨之。从宾寇河阳,杀皇 子重乂;寇河南,杀皇子重信。秋七月,从宾陷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壬子,右卫大将军尹晖 叛,奔于吴。不克伏诛。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降于张从宾。义成军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 挥使白奉进。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执符彦饶归于京师,命杀之于赤冈。彦饶,虽有纵军之罪, 被诬以反,而见杀,故不书“诛”。曰“命杀”,嫌万擅杀。乙卯,杨光远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辛 酉,杜重威克汜水关。张从宾投河死,故不书伏诛。壬申,杨光远克博州。丙子,安州屯防指挥使 王晖杀其节度使周瓌。右卫大将军李金全讨之。金全未至,而晖走,见杀。故不书晖反、不书克安
新五代史卷九晋本纪第九 州、不书伏诛。八月丙申,静难军节度使安叔千进添都马。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张从宾、符彦饶、 王晖余党。九月,杨光远进粟。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三年春二月戊戌,诸镇皆进物以助国。残民以献其上,君臣同欲,贿赂公行,至此而不胜其多 矣。故总言诸镇,此后不复书矣。三月壬戌,回鹘可汗王仁美使翟全福来。丁丑,禁私造铜器。秋 七月辛酉,以皇业钱作受命宝。“作宝”不必书,“皇业钱”者,私钱也。天子畜私钱,故书。八月 戊寅,冯道及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壬午,澶州刺史冯晖降。丙戌,许御署官选。己丑,蠲水 旱民税。辛丑,归伶官于契丹。高祖以父事契丹,其有所求,不曰“与”而曰“归”者,若输之也 九月己酉,赦范延光。初,延光请降,高祖不许,延光遂坚壁,攻之,久不克,卒悔而赦之,故不 书降。己未,归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于阗使马继荣来。回 鹘使李万金来。己巳,赦魏州,蠲民税。是月,宣徽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冬十月戊寅,契丹使 中书令韩颊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帝”。庚辰,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戊 子,右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使于契丹。己未,契丹使梅里来。戊戌,大赦。庚子,封李圣天为大宝 于阗国王。十一月辛亥,升广晋府为邺都。壬戌,除铸钱令。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贵为郑王 四年春正月,盗发唐愍皇帝墓。愍帝附于明宗徽陵域中。无陵名,故曰“墓”。晋高祖即位,追 谥为愍皇帝。五代诸帝谥号不可为法,皆不足道,惟愍帝宜书者,嫌尝降为鄂王也。而国亡礼阙, 旧史、实录皆无奏谥、上册月日,故虽当书而不得,因书而见于此尔。辛亥,澶州防御使张从恩为 枢密副使,旌表深州民李自伦门闾。三月乙巳,回鹘使其都督拽里敦来。丙辰,颁《调元历》。灵州 戍将王彦忠以怀远城反。己未,彦忠降。供奉官齐延祚杀之。夏四月辛巳,封回鹘可汗王仁美为奉 化可汗。甲申,废枢密使。秋七月丙辰,复禁铸钱。闰月壬申,桑维翰罢。八月己亥朔,河决博平 西戎寇泾州。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败之,执其首领野离罗虾独。九月丁丑,契丹使粘木孤来。癸未, 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后。丙戌,高丽王建使其广评侍郎邢顺来。冬十二月乙亥,立唐高祖、 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京。戊子,契丹使遥折来。吐蕃罢延族来附。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民公私债。己丑,回鹘使石海金来。夏四月甲子,契丹兴化王来 五月丙戌,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六月癸卯,李升遣其将李承裕入于安州,金全奔于唐 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及承裕战,败之。丁巳,克安州。承裕奔于云梦,全节执而杀之。秋八月丁酉 阅稼于西郊。己未,西京留守杨光远杀太子太师范延光。九月丁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 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巳,阅稼于沙台。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舍利来。十一月丙子冬 至始用二舞。 六年春正月戊寅,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骀为昌宁公。二月戊申,停买宴钱。三月,除民二年 至四年以前税。见时敛重,而民不堪。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来。五月,吐浑首领白承福来。秋 七月壬午,突厥使薛同海来。八月壬辰,如邺都。开封尹郑王重贵留守东京。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东 京内外兵马都监。壬寅,大赦。甲寅,光禄卿张澄使于契丹。九月乙亥,前安国军节度使杨彦询使 于契丹。丁丑,吐浑使白可久来。河决中都,入于沓河。冬十月,河决滑、濮、郓、澶州。山南东 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以讨之。十二月丙戌朔,郑王 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先锋都指挥使郭海金及安从进战于唐州,败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反。 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镇州行营招讨使。丙申,契丹遣使者来。戊戌,杜重威及安重荣战于宗城,败 之 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镇州,安重荣伏诛,赦广晋。庚午,契丹使达剌来。三月,归德军节度使 安彦威塞决河于滑州。闰月,天兴蝗,食麦。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刘氏为太后。高祖所生母也 六月丙辰,吐浑使念丑汉来。乙丑,皇帝崩于宝昌殿。年五十 新五代史卷九晋本纪第九 出帝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 第19页
新五代史卷九 晋本纪第九 第 19 页 州、不书伏诛。八月丙申,静难军节度使安叔千进添都马。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张从宾、符彦饶、 王晖余党。九月,杨光远进粟。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三年春二月戊戌,诸镇皆进物以助国。残民以献其上,君臣同欲,贿赂公行,至此而不胜其多 矣。故总言诸镇,此后不复书矣。三月壬戌,回鹘可汗王仁美使翟全福来。丁丑,禁私造铜器。秋 七月辛酉,以皇业钱作受命宝。“作宝”不必书,“皇业钱”者,私钱也。天子畜私钱,故书。八月 戊寅,冯道及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壬午,澶州刺史冯晖降。丙戌,许御署官选。己丑,蠲水 旱民税。辛丑,归伶官于契丹。高祖以父事契丹,其有所求,不曰“与”而曰“归”者,若输之也。 九月己酉,赦范延光。初,延光请降,高祖不许,延光遂坚壁,攻之,久不克,卒悔而赦之,故不 书降。己未,归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于阗使马继荣来。回 鹘使李万金来。己巳,赦魏州,蠲民税。是月,宣徽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冬十月戊寅,契丹使 中书令韩颊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帝”。庚辰,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戊 子,右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使于契丹。己未,契丹使梅里来。戊戌,大赦。庚子,封李圣天为大宝 于阗国王。十一月辛亥,升广晋府为邺都。壬戌,除铸钱令。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贵为郑王。 四年春正月,盗发唐愍皇帝墓。愍帝附于明宗徽陵域中。无陵名,故曰“墓”。晋高祖即位,追 谥为愍皇帝。五代诸帝谥号不可为法,皆不足道,惟愍帝宜书者,嫌尝降为鄂王也。而国亡礼阙, 旧史、实录皆无奏谥、上册月日,故虽当书而不得,因书而见于此尔。辛亥,澶州防御使张从恩为 枢密副使,旌表深州民李自伦门闾。三月乙巳,回鹘使其都督拽里敦来。丙辰,颁《调元历》。灵州 戍将王彦忠以怀远城反。己未,彦忠降。供奉官齐延祚杀之。夏四月辛巳,封回鹘可汗王仁美为奉 化可汗。甲申,废枢密使。秋七月丙辰,复禁铸钱。闰月壬申,桑维翰罢。八月己亥朔,河决博平。 西戎寇泾州。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败之,执其首领野离罗虾独。九月丁丑,契丹使粘木孤来。癸未, 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后。丙戌,高丽王建使其广评侍郎邢顺来。冬十二月乙亥,立唐高祖、 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京。戊子,契丹使遥折来。吐蕃罢延族来附。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民公私债。己丑,回鹘使石海金来。夏四月甲子,契丹兴化王来。 五月丙戌,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六月癸卯,李升遣其将李承裕入于安州,金全奔于唐。 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及承裕战,败之。丁巳,克安州。承裕奔于云梦,全节执而杀之。秋八月丁酉, 阅稼于西郊。己未,西京留守杨光远杀太子太师范延光。九月丁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 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巳,阅稼于沙台。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舍利来。十一月丙子冬, 至始用二舞。 六年春正月戊寅,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骀为昌宁公。二月戊申,停买宴钱。三月,除民二年 至四年以前税。见时敛重,而民不堪。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来。五月,吐浑首领白承福来。秋 七月壬午,突厥使薛同海来。八月壬辰,如邺都。开封尹郑王重贵留守东京。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东 京内外兵马都监。壬寅,大赦。甲寅,光禄卿张澄使于契丹。九月乙亥,前安国军节度使杨彦询使 于契丹。丁丑,吐浑使白可久来。河决中都,入于沓河。冬十月,河决滑、濮、郓、澶州。山南东 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以讨之。十二月丙戌朔,郑王 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先锋都指挥使郭海金及安从进战于唐州,败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反。 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镇州行营招讨使。丙申,契丹遣使者来。戊戌,杜重威及安重荣战于宗城,败 之。 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镇州,安重荣伏诛,赦广晋。庚午,契丹使达剌来。三月,归德军节度使 安彦威塞决河于滑州。闰月,天兴蝗,食麦。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刘氏为太后。高祖所生母也。 六月丙辰,吐浑使念丑汉来。乙丑,皇帝崩于宝昌殿。年五十一。 新五代史卷九 晋本纪第九 出帝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
新五代史卷九晋本纪第九 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 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为契丹所立,谋以一子留守太原,契丹使尽出诸子自择之,指重贵 曰:“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东节度事 天福二年九月,召拜左金吾卫上将军。 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六年,高祖幸邺,留守东京。已而,为广晋尹,徙封齐王 七年六月乙丑,高祖崩,皇帝即位于枢前。庚午,使右骁卫将军石德超以御马二,扑祭于相州 之西山,夷狄之礼也。如京。使李仁廓使于契丹。契丹使梅李来。丙子,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 门下侍郎窦贞固为副。太常卿崔棁为礼仪使、户部侍郎吕琦为卤簿使、御史中丞王易简为仪仗使。 旧史、实录无桥道顿递使,疑不置或阙书。汉高祖亦然。己卯,四方馆使朱崇节、右金吾卫大将军 梁言使于契丹。秋七月壬辰,皇祖母刘氏崩,辍视朝三日。高祖所生母也。高祖时尊为皇太后矣。 其崩也,丧葬不用后礼,见恩礼之薄。不书曰“皇太后”者,于帝为祖母也。曰“崩”,正其名也 丁酉,使石德超扑马于相州之西山。前已备见,故文省。庚子,大赦。甲辰,契丹使通事来。八月 戊午,高行周克襄州。安从进自焚死,故不书伏诛。庚申,天平军节度使景延广、义成军节度使李 守贞、彰德军节度使郭谨进钱粟助作山陵。甲子,契丹使郎五来。庚午,葬皇祖母于魏县。癸酉, 契丹使其客省使张九思来。九月辛丑,李守贞为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冬十月己未,契丹使舍利来 庚午,回鹘遣使者来。十一月,契丹使大卿来。庚寅,葬圣文章武孝皇帝于显陵。陵在河南寿安县, 五代之乱,至此七君而不得其死者五。明宗虽善终,而愍帝不克葬。至废帝时,始克葬,故皆不书。 至此始见子得葬其父,故并拊庙详书之。己亥,牛羊使董殷使于契丹。庚子,祢高祖神主于太庙。 辛丑,蠲高祖灵车所过民租之半。十二月庚午,北京留守刘知远进百头穹庐。穹庐,夷狄之用也 契丹于越使令骨支来。辛未,又使野里巳来。丙子,于阗使都督刘再升来。沙州曹元深、瓜州曹元 忠皆遣使附再升以来。旱、蝗 八年春正月,契丹于越使乌多奥来。二月壬子,景延广为御营使。己未,如东京。赦广晋府囚 庚申,次澶州。赦囚。乙丑,至自邺都。庚午,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焚衣,野 祭之类,皆闾巷人之事也。用之天子,见礼乐坏甚。三月己卯朔,赵莹罢。晋昌军节度使桑维翰为 侍中。辛丑,引进使、太府卿孟承诲使于契丹。蝗。夏四月庚午,董殷使于契丹。供奉官张福率威 顺军捕蝗于陈州。五月,泰宁军节度使安审信捕蝗于中都。丁亥,追封皇伯敬儒为宋王。癸卯,冯 道罢。甲辰,以旱蝗大赦。六月庚戌,祭蝗于皋门。癸亥,供奉官七人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辛未, 括借民粟,杀藏粟者。秋七月甲午,册皇太后。丁酉,射于南庄。契丹使梅里等来。甲辰,供奉官 李汉超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八月丁未朔,募民捕蝗,易以粟。辛亥,检民青苗。九月戊寅,尊秦 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丙申,幸大年庄及景延广第。冬十月戊申,立冯氏为皇后。冯氏,于帝为叔 母。壬子,畋于近郊。幸沙台。丙寅,契丹使通事刘胤来。庚午,括借民粟。十一月己卯,董殷使 于契丹。甲申,幸八角,阅马牧。乙未,契丹使梅里来。戊戌,齐州刺史杨承祚奔于青州。辛丑, 高丽使其广评侍郎金仁逢来。十二月癸丑,给事中边光范、登州刺史郭彦威使于契丹。甲寅,高丽 使太相来。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反,淄州刺史翟进宗死之。 开运元年春正月甲戌朔,契丹寇沧州。己卯,陷贝州。庚辰,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 都部署。契丹入雁门,寇代州。辛巳,殿直王班使于契丹,至于邺都,不得进而复。晋自高祖以父 事契丹甚谨,而岁时遣使。旧史、实录皆不书。至出帝立,使者旁午不绝,不可胜数。故其官卑者 皆略而不书。班以不得进,故书。大饥。壬午,前静难军节度使李同留守东京。景延广为御营使。 乙酉,北征。丙戌,契丹寇黎阳。辛卯,讲武于澶州。契丹屯于元城,赵延寿寇南乐。甲午,刘知 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括马。丙申,契丹寇黎阳。辛丑,刘知远及契丹伟王战于秀容,败之。博 州刺史周儒叛降于契丹。二月戊申,前军都虞候李守贞及契丹战于马家渡,败之。癸丑,北面行营 都虞候马全节及契丹战于北平,败之。三月癸酉,及契丹战于戚城,契丹去。战而两各伤失,收兵 徐去,晋不能追,故以“自去”为文。己丑,冀州刺史白从晖及契丹战于衡水,败之。癸巳,籍民 第20页
新五代史卷九 晋本纪第九 第 20 页 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 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为契丹所立,谋以一子留守太原,契丹使尽出诸子自择之,指重贵 曰:“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东节度事。 天福二年九月,召拜左金吾卫上将军。 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六年,高祖幸邺,留守东京。已而,为广晋尹,徙封齐王。 七年六月乙丑,高祖崩,皇帝即位于枢前。庚午,使右骁卫将军石德超以御马二,扑祭于相州 之西山,夷狄之礼也。如京。使李仁廓使于契丹。契丹使梅李来。丙子,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 门下侍郎窦贞固为副。太常卿崔棁为礼仪使、户部侍郎吕琦为卤簿使、御史中丞王易简为仪仗使。 旧史、实录无桥道顿递使,疑不置或阙书。汉高祖亦然。己卯,四方馆使朱崇节、右金吾卫大将军 梁言使于契丹。秋七月壬辰,皇祖母刘氏崩,辍视朝三日。高祖所生母也。高祖时尊为皇太后矣。 其崩也,丧葬不用后礼,见恩礼之薄。不书曰“皇太后”者,于帝为祖母也。曰“崩”,正其名也。 丁酉,使石德超扑马于相州之西山。前已备见,故文省。庚子,大赦。甲辰,契丹使通事来。八月 戊午,高行周克襄州。安从进自焚死,故不书伏诛。庚申,天平军节度使景延广、义成军节度使李 守贞、彰德军节度使郭谨进钱粟助作山陵。甲子,契丹使郎五来。庚午,葬皇祖母于魏县。癸酉, 契丹使其客省使张九思来。九月辛丑,李守贞为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冬十月己未,契丹使舍利来。 庚午,回鹘遣使者来。十一月,契丹使大卿来。庚寅,葬圣文章武孝皇帝于显陵。陵在河南寿安县, 五代之乱,至此七君而不得其死者五。明宗虽善终,而愍帝不克葬。至废帝时,始克葬,故皆不书。 至此始见子得葬其父,故并祔庙详书之。己亥,牛羊使董殷使于契丹。庚子,祔高祖神主于太庙。 辛丑,蠲高祖灵车所过民租之半。十二月庚午,北京留守刘知远进百头穹庐。穹庐,夷狄之用也。 契丹于越使令骨支来。辛未,又使野里巳来。丙子,于阗使都督刘再升来。沙州曹元深、瓜州曹元 忠皆遣使附再升以来。旱、蝗。 八年春正月,契丹于越使乌多奥来。二月壬子,景延广为御营使。己未,如东京。赦广晋府囚。 庚申,次澶州。赦囚。乙丑,至自邺都。庚午,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焚衣,野 祭之类,皆闾巷人之事也。用之天子,见礼乐坏甚。三月己卯朔,赵莹罢。晋昌军节度使桑维翰为 侍中。辛丑,引进使、太府卿孟承诲使于契丹。蝗。夏四月庚午,董殷使于契丹。供奉官张福率威 顺军捕蝗于陈州。五月,泰宁军节度使安审信捕蝗于中都。丁亥,追封皇伯敬儒为宋王。癸卯,冯 道罢。甲辰,以旱蝗大赦。六月庚戌,祭蝗于皋门。癸亥,供奉官七人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辛未, 括借民粟,杀藏粟者。秋七月甲午,册皇太后。丁酉,射于南庄。契丹使梅里等来。甲辰,供奉官 李汉超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八月丁未朔,募民捕蝗,易以粟。辛亥,检民青苗。九月戊寅,尊秦 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丙申,幸大年庄及景延广第。冬十月戊申,立冯氏为皇后。冯氏,于帝为叔 母。壬子,畋于近郊。幸沙台。丙寅,契丹使通事刘胤来。庚午,括借民粟。十一月己卯,董殷使 于契丹。甲申,幸八角,阅马牧。乙未,契丹使梅里来。戊戌,齐州刺史杨承祚奔于青州。辛丑, 高丽使其广评侍郎金仁逢来。十二月癸丑,给事中边光范、登州刺史郭彦威使于契丹。甲寅,高丽 使太相来。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反,淄州刺史翟进宗死之。 开运元年春正月甲戌朔,契丹寇沧州。己卯,陷贝州。庚辰,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 都部署。契丹入雁门,寇代州。辛巳,殿直王班使于契丹,至于邺都,不得进而复。晋自高祖以父 事契丹甚谨,而岁时遣使。旧史、实录皆不书。至出帝立,使者旁午不绝,不可胜数。故其官卑者, 皆略而不书。班以不得进,故书。大饥。壬午,前静难军节度使李同留守东京。景延广为御营使。 乙酉,北征。丙戌,契丹寇黎阳。辛卯,讲武于澶州。契丹屯于元城,赵延寿寇南乐。甲午,刘知 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括马。丙申,契丹寇黎阳。辛丑,刘知远及契丹伟王战于秀容,败之。博 州刺史周儒叛降于契丹。二月戊申,前军都虞候李守贞及契丹战于马家渡,败之。癸丑,北面行营 都虞候马全节及契丹战于北平,败之。三月癸酉,及契丹战于戚城,契丹去。战而两各伤失,收兵 徐去,晋不能追,故以“自去”为文。己丑,冀州刺史白从晖及契丹战于衡水,败之。癸巳,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