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外币业务 析 本章考情分 本章2002年的试题分数为4分左右,2003年的试题分数为1.5分,2004年一综合题与本章有关。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分数适中。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客观题 考核的是一些与外币业务有关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1)汇兑损益的计算:(2)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会 计处理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考核的是外币业务与借款费用的结合,涉及外币业务日常的会计处理、借款 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因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等。综合题考核的是外币与建造合同 相结合的业务。 和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未发生变化。针对2005年考试,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各 种情况下汇兑损益的计算 (2)外币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特别是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业务的账务处理 (3)外币业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4)我国现行外币会计报表的具体折算方法,主要是外币会计报表中的具体项目在折算时所采用的折 算汇率 (5)外币业务与借款费用的结合等。 第一节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外币业务的账户设置及会计处理程序 (一)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经济业务 会计上核算的外币与我们平时所谈到的外币不是一回事,会计上核算的外币是针对记账本位币而言的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美元,那么以美元以外的就是外币。 (二)外币账户企业需要设置的外币账户主要有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及用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 账户。外币现金、外币存款、外币债权债务都要双重币种记录,要反映原币,要反映按一定的汇率计算的 记账本位币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将外币金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可以采用外 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 时,对于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将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外币兑换业务包括企业购入外汇业务和企业卖出外汇业务。外币兑换业务平时可能产生汇兑损益。 P273例1: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将50000美元到银行兑 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应当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记录美元的减少,同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售出的美元折算 为人民币,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对应的人民币账户记录美元减少: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 人民币账户记录人民币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的财务费用。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412500(50000×8.25)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50000美元) 17500(50000×8.35) 如果市场汇率选择的是当日的市场汇率,一般用的是当日的平均价。按照我们现在的标价方式,将外 币作为一个基准的单位,折算为本国币,卖出价币比买入币要高 假如外币折算为人民币,人民币买入价是100美元买入是826元,卖出是828元,则当日价是827元 这是说银行如果卖出的100美元,给企业的是826元,反过来企业从银行买100美元要付银行828元 例2: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
第十二章 外币业务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 2002 年的试题分数为4分左右,2003 年的试题分数为 1.5 分,2004 年一综合题与本章有关。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分数适中。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客观题 考核的是一些与外币业务有关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1)汇兑损益的计算;(2)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会 计处理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考核的是外币业务与借款费用的结合,涉及外币业务日常的会计处理、借款 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因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等。综合题考核的是外币与建造合同 相结合的业务。 和 2004 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未发生变化。针对 2005 年考试,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各 种情况下汇兑损益的计算; (2)外币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特别是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业务的账务处理; (3)外币业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4)我国现行外币会计报表的具体折算方法,主要是外币会计报表中的具体项目在折算时所采用的折 算汇率; (5)外币业务与借款费用的结合等。 第一节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一、外币业务的账户设置及会计处理程序 (一)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经济业务。 会计上核算的外币与我们平时所谈到的外币不是一回事,会计上核算的外币是针对记账本位币而言的,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美元,那么以美元以外的就是外币。 (二)外币账户企业需要设置的外币账户主要有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及用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 账户。外币现金、外币存款、外币债权债务都要双重币种记录,要反映原币,要反映按一定的汇率计算的 记账本位币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将外币金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可以采用外 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 时,对于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将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二、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外币兑换业务包括企业购入外汇业务和企业卖出外汇业务。外币兑换业务平时可能产生汇兑损益。 P273 例 1: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将 50000 美元到银行兑 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 1 美元=8.25 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5 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应当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记录美元的减少,同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售出的美元折算 为人民币,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对应的人民币账户记录美元减少;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 人民币账户记录人民币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的财务费用。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412500(50000×8.25) 财务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50000 美元) 417500(50000×8.35) 如果市场汇率选择的是当日的市场汇率,一般用的是当日的平均价。按照我们现在的标价方式,将外 币作为一个基准的单位,折算为本国币,卖出价币比买入币要高。 假如外币折算为人民币,人民币买入价是 100 美元买入是 826 元,卖出是 828 元,则当日价是 827 元。 这是说银行如果卖出的 100 美元,给企业的是 826 元,反过来企业从银行买 100 美元要付银行 828 元。 例 2: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
10000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40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0元人民币 本例中,应对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作增加记录,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对该银行存款相对 应的人民币账户作增加记录:按照实际付出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账户作减少的记录。两者之间的差额 作为当期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10000美元)83000(10000×8.30) 财务费用 l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4000(10000×8.40 (二)外币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P274例3: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境外购入不需要安装的 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250000美元,购入该设备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2087500 贷:应付账款一一美元户(250000美元 2087500 4: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 从美国购入某种工业原料500吨,每吨价格为4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进口 关税为1660000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31042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 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826000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104200 贷:应付账款一一美元户(2000000美元) 16600000 银行存款 4764200 例5: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销售商品12000件,销售合同规定的销 售价格为每件25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货款尚未收到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一一美元户(3000000美元)247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750000 (12000×250×8.25) (三)外币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P274例6: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中国银行借入港币 1500000元,期限为6个月,借入的外币暂存银行。借入时的市场汇率为1港元=1.10元人民币。会计分 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一一港元户(1500000元)1650000(150000×1.10) 贷:短期贷款—一港币户(1500000港元) 1650000 6个月后,乙股份有限公司按期向中国银行归还借入的港币1500000元。归还借款时时的市场汇率为1 港元=1.08元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一一港币户(1500000港元) 1620000 贷:银行存款一一港元户(1500000港元 1620000 (四)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会计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 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对于实收资本的入账,有两种情况: (1)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折算金 额作为实收资本的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按约定汇率折算的金额与按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之间的差 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2)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应说明的是,对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业务,无论企业的记账汇率如何选择,对收到的外币款项,只能按
10000 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 1 美元=8.40 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0 元人民币。 本例中,应对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作增加记录,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对该银行存款相对 应的人民币账户作增加记录;按照实际付出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账户作减少的记录。两者之间的差额 作为当期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 美元) 83000(10000×8.30)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84000(10000×8.40) (二)外币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P274 例 3: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境外购入不需要安装的 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 250000 美元,购入该设备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5 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2087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250000 美元) 2087500 例 4: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 从美国购入某种工业原料 500 吨,每吨价格为 4000 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 元人民币,进口 关税为 1660000 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 3104200 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 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82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104200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2000000 美元) 16600000 银行存款 4764200 例 5: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销售商品 12000 件,销售合同规定的销 售价格为每件 250 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5 元人民币。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货款尚未收到。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3000000 美元) 247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750000 (12000×250×8.25) (三)外币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P274 例 6: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中国银行借入港币 1500000 元,期限为 6 个月,借入的外币暂存银行。借入时的市场汇率为 1 港元=1.10 元人民币。会计分 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港元户(1500000 港元) 1650000(1500000×1.10) 贷:短期贷款——港币户(1500000 港元) 1650000 6 个月后,乙股份有限公司按期向中国银行归还借入的港币 1500000 元。归还借款时时的市场汇率为 1 港元=1.08 元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港币户(1500000 港元) 1620000 贷:银行存款——港元户(1500000 港元) 1620000 (四)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会计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 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对于实收资本的入账,有两种情况: (1)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折算金 额作为实收资本的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按约定汇率折算的金额与按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之间的差 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2)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应说明的是,对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业务,无论企业的记账汇率如何选择,对收到的外币款项,只能按
收款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P275例7:甲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外方投资200000美元,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 元人民币。投资合同规定的汇率为1美元=8.00元人民币 本例中,甲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收到的外币资本投资,一方面应按照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记相应的资产账户,并按照美元的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另一方面应按照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折算的 人民币作为股本入账:对于两者由于折算汇率不同所产生的折算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一—美元户(200000美元)165000(2000008.25) 贷:股本 1600000(200000×8.00) 资本公积 50000 沿用例7的资料。除假设投资合同中没有约定汇率外,其他条件与上例同。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20000美元)1650000(200000×8.25) 贷:股 650000 例8:乙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中规定外商分次投入外币资本,在投资合同中没有约定 折算汇率。乙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000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 民币: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00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0元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30000美元)2475000(300000×8.25) 贷:股本 2475000 第二次收到外币资本时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300000美元)24900000(300000×8.3) 贷:股本 2490000 【例题1】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20万美元,当日的 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另发生运杂费2万元人民 币,进口关税5万元人民币,安装调试费3万元人民币。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人民币。(2001 B.170 C.174 【解析】该设备的入账价值=20×8.25+2+5+3=175万元 【例题2】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 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2002年考题)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答案】D 【例题3】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但未约定折算汇率 中、外投资者分别于2001年1月1日和3月1日投入3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2001年1月1日、3月1 日、3月31日和12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分别为1:8.20、1:8.25、1:8.24和1:8.30。假定该 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汇率折算。该企业2001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 “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万元 A.3280
收款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P275 例 7:甲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外方投资 200000 美元,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5 元人民币。投资合同规定的汇率为 1 美元=8.00 元人民币。 本例中,甲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收到的外币资本投资,一方面应按照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登 记相应的资产账户,并按照美元的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另一方面应按照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折算的 人民币作为股本入账;对于两者由于折算汇率不同所产生的折算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200000 美元) 1650000(200000×8.25) 贷:股本 1600000(200000×8.00) 资本公积 50000 沿用例 7 的资料。除假设投资合同中没有约定汇率外,其他条件与上例同。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200000 美元) 1650000(200000×8.25) 贷:股本 1650000 例 8:乙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中规定外商分次投入外币资本,在投资合同中没有约定 折算汇率。乙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 300000 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5 元人 民币;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 300000 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0 元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00000 美元) 2475000(300000×8.25) 贷:股本 2475000 第二次收到外币资本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00000 美元) 24900000(300000×8.3) 贷:股本 2490000 【例题 1】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 20 万美元,当日的 市场汇率为 l 美元=8.25 元人民币。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 1 美元=8.20 元人民币。另发生运杂费 2 万元人民 币,进口关税 5 万元人民币,安装调试费 3 万元人民币。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人民币。(2001 年考题) A.164 B.170 C.174 D.175 【答案】D 【解析】该设备的入账价值=20×8.25+2+5+3=175 万元 【例题 2】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 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 )。(2002 年考题)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答案】D 【例题 3】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为 400 万美元,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但未约定折算汇率。 中、外投资者分别于 2001 年 1 月 1 日和 3 月 1 日投入 300 万美元和 100 万美元。2001 年 1 月 1 日、3 月 1 日、3 月 31 日和 12 月 31 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分别为 1:8.20、1:8.25、 l:8.24 和 1:8.30。假定该 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汇率折算。该企业 2001 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 “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 )万元。 A.3280
B.3296 D.3320 【答案】C 【解析】该企业2001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300×8.2+100×8.25=3285万元 【例题4】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2年 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 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2002年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入 的该240万美元于2002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2003年考题) A.2.40 C.7.20 【答案】C 【解析】2002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240×(8.25-8.21)-240×(8.22-8.21)=7.2万元。 【例题5】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 0年6月20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500万美元,货款尚款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 元=8.21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7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 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BC 【答案】C 【解析】因按月计算损益,只需将7月底汇价与6月底相比,美元价格升高为损失,所以汇兑损失=(8.23 8.22)×500=5万元。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一)汇兑损益的形成 1.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与入账价值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2.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而产生的 汇兑损益。外币货币性资产在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收益,反之,产生汇兑损失,外币货币性负债则相反。 二)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对于筹建期间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于生产经营开始当月一次 摊销: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对于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相关的汇兑损益 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P276例9: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1 年11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04元人民币。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见表12-1。 项目 外币账户金额(美元) 汇率 己账本位币金额(人民币 银行存款 200000 1680000 应收账款 100000 8.4 840000 应付账款 50000 420000 甲股份有限公司12月份发生如下外币业务(假设不考虑有关税费) (1)12月5日,对外赊销产品1000件,每件单价2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E
B.3296 C.3285 D.3320 【答案】C 【解析】该企业 2001 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300×8.2+100×8.25=3285 万元。 【例题 4】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2 年 3 月 20 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 240 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 1 美元= 8.25 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 率为 1 美元=8.21 元人民币。2002 年 3 月 31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2 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入 的该 240 万美元于 2002 年 3 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2003 年考题) A.2.40 B.4.80 C.7.20 D.9.60 【答案】C 【解析】2002 年 3 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240×(8.25-8.21)-240×(8.22-8.21)=7.2 万元。 【例题 5】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 ×0 年 6 月 20 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 500 万美元,货款尚款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 元=8.21 元人民币。6 月 30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2 元人民币。7 月 31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3 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 7 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 A.-10 B.-5 C.5 D.10 【答案】C 【解析】因按月计算损益,只需将 7 月底汇价与 6 月底相比,美元价格升高为损失,所以汇兑损失=(8.23 —8.22)×500=5 万元。 三、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一)汇兑损益的形成 1.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与入账价值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2.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而产生的 汇兑损益。外币货币性资产在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收益,反之,产生汇兑损失,外币货币性负债则相反。 (二)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对于筹建期间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于生产经营开始当月一次 摊销;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对于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相关的汇兑损益, 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P276 例 9: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1 年 11 月 30 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04 元人民币。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见表 12-1。 项目 外币账户金额(美元) 汇率 记账本位币金额(人民币 元) 银行存款 200000 8.4 1680000 应收账款 100000 8.4 840000 应付账款 50000 8.4 420000 甲股份有限公司 12 月份发生如下外币业务(假设不考虑有关税费): (1)12 月 5 日,对外赊销产品 1000 件,每件单价 200 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 元人民 币;
解析:12月5日,该公司对外赊销的销售收入应按当日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确认相应的债权 同时按照美元数登记外币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一一美元户(200000美元)16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60000 以应收账款账户为例说明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第二,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1)应收账款账户汇兑损益 200000×835-[(100000×8.4+200000×8.3)-10000×8.35]=5000(元) (2)应付账款汇兑损益 210000×8.35-(50000×8.4+160000×8.35)=-2500(元) (3)银行存款账户汇兑损益 0000×8.35—[(2000008.4+180000×8.3+100000×8.35)(2200008.3+180000X8.35)]=-12000 (元) (4)短期借款账户汇兑损益 180000×8.35-180000×8.3=9000(元) 该公司12月份汇兑损益=5000+(-12000)-(-2500)-9000=-13500(元) 第三,期末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2500 财务费用 13500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12月31日,编制会计报表时有关外币账户和记账本位币余额如表12-2 表12-2 项目 外币账户金额(美元)汇率 记账本位币金额(人民币 银行存款 8.35 668000 账款 200000 1670000 短期借款 8.35 应付账款 210000 8.35 1753500 先计算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然后将其乘以月末市场汇率计算记账本位币余额,将所计算的记账本位 币余额减去调整前的记账本位币余额,即为该外币账户期末调整时产生的汇兑损益。按此方法计算,若结 果为正数,则在外币账户正常余额方向调整(资产账户在借方调整,负债账户在贷方调整):若结果为负数, 则在外币账户正常余额的反方向调整(资产账户在贷方调整,负债账户在借方调整) 如应收账款账户汇兑损益=200000×8.35-[(100000×8.4+20008.3)-100000×8.35]=5000(元) 其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在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调整,此项产生汇兑收益5000元 【例题6】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 的市场汇率折算,按季计算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 (1)甲公司2003年第四季度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①10月6日,收到国外乙公司追加的外币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 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甲公司与乙公司的投资合同于2003年7月10日签订。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 本投资的约定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签约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18元人民币。 ②l1月8日,出口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120万美元。该商品销售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款项尚未 收到。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
解析:12 月 5 日,该公司对外赊销的销售收入应按当日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确认相应的债权; 同时按照美元数登记外币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200000 美元) 16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60000 以应收账款账户为例说明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第二,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1)应收账款账户汇兑损益 200000×8.35-[(100000×8.4+200000×8.3)-100000×8.35]=5000(元) (2)应付账款汇兑损益 210000×8.35-(50000×8.4+160000×8.35)=-2500(元) (3)银行存款账户汇兑损益 80000×8.35-[(200000×8.4+180000×8.3+100000×8.35)(220000×8.3+180000×8.35)]=-12000 (元) (4)短期借款账户汇兑损益 180000×8.35-180000×8.3=9000(元) 该公司 12 月份汇兑损益=5000+(-12000)-(-2500)-9000=-13500(元) 第三,期末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5000 应付账款 2500 财务费用 135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短期借款 9000 12 月 31 日,编制会计报表时有关外币账户和记账本位币余额如表 12-2 表 12-2 项目 外币账户金额(美元) 汇率 记账本位币金额(人民币 元) 银行存款 80000 8.35 668000 应收账款 200000 8.35 1670000 短期借款 0 8.35 0 应付账款 210000 8.35 1753500 先计算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然后将其乘以月末市场汇率计算记账本位币余额,将所计算的记账本位 币余额减去调整前的记账本位币余额,即为该外币账户期末调整时产生的汇兑损益。按此方法计算,若结 果为正数,则在外币账户正常余额方向调整(资产账户在借方调整,负债账户在贷方调整);若结果为负数, 则在外币账户正常余额的反方向调整(资产账户在贷方调整,负债账户在借方调整)。 如应收账款账户汇兑损益=200000×8.35-[(100000×8.4+200000×8.3)-100000×8.35]=5000(元), 其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在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调整,此项产生汇兑收益 5000 元。 【例题 6】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 的市场汇率折算,按季计算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 (1) 甲公司 2003 年第四季度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①10 月 6 日,收到国外乙公司追加的外币资本投资 1000 万美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 率为 1 美元=8.24 元人民币。甲公司与乙公司的投资合同于 2003 年 7 月 10 日签订。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 本投资的约定汇率为 1 美元=8.20 元人民币。签约当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18 元人民币。 ②11 月 8 日,出口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 120 万美元。该商品销售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款项尚未 收到。当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4 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