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木技术,使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结合生产实际系统地进行一周课程实习,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微生物学检验的本领。一、目的与要求()目的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各种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和试验方法。2.加强学生对临床常见病原菌鉴定本领的操作训练。3.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方法。().要求1.加强课程实习教学的组织工作,教师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要引导学生用综合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2.要求学生要认真抓住课程实习的实践机会,熟悉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每一步实验要认真对待,对实验结果要仔细分析,认真记录,实习结束前要认真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3.要求学生在进行兽医微生物课程实习前,重温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及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参见附录三)。严格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注意事项》、《避免传染的须知》、《高压蒸汽消毒器》等中的各条款执行。白:必备参考资料1.《兽医微生物学》陆承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姚火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3.《兽医微生物课程实习指导》微生物课程组编二、课程实习内容与步骤(). 内容1.对提供的1、2"检验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这包括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生理生化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致病菌的系统鉴定与诊断。这些菌包括: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 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木技术,使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把理论和实践 有机地统一,结合生产实际系统地进行一周课程实习,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微生物学 检验的本领。 一、目的与要求 ㈠.目的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各种生理生 化试验的原理和试验方法。 2.加强学生对临床常见病原菌鉴定本领的操作训练。 3.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㈡.要求 1.加强课程实习教学的组织工作,教师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要引导学生用综 合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2.要求学生要认真抓住课程实习的实践机会,熟悉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每一步实验要认 真对待,对实验结果要仔细分析,认真记录,实习结束前要认真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 3. 要求学生在进行兽医微生物课程实习前,重温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及各实验仪 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参见附录三)。严格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注意事项》、《 避免传染的须 知》、《高压蒸汽消毒器》等中的各条款执行。 ㈢.必备参考资料 1.《兽医微生物学》陆承平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姚火春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3.《兽医微生物课程实习指导》 微生物课程组编 二、课程实习内容与步骤 ㈠.内容 1.对提供的 1 #、2 #检验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这包括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生理 生化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致病菌的系统鉴定与诊断。 这些菌包括:
①.引起禽霍乱、牛出败、猪肺疫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代表生长要求较高一级的菌群);②.引起人和动物肠炎的沙门氏菌属细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代表肠杆菌科致病性沙门氏菌);③.引起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④.兽医上重要的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2.从提供的3检验材料中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感染、毒素检测等。兽医上重要的梭菌病,如致羔羊疾、羊肠毒血症,出血性肠炎的产气荚膜梭菌(CL.perfringenes)(代表厌养菌群);.步骤1.分组及接收任务:首先由指导教师给每组1"、2、3三份病料(其中1"、2为未知致病菌菌、3为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同时附有1"、2病料发病动物临床症状或死后剖检变化简要说明。2.对被检材料的初步检验:各组在接到病料、被检材料后,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分辨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是球状菌还是杆状菌?是大杆菌、中等大小杆菌、还是球杆菌?菌体能否看到芽胞、荚膜,或菌体呈两极着色或有异染颗粒?同时采集3”病料肠内容物备用。3.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所观察到的主要菌体的染色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并结合所给病料情况,每组可以初步把自己的思考范围缩小到某一个或二个菌属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有:①.可疑这个菌属具有什么生物学特性(需氧菌还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条件、温度,pH等);②.分离培养这类群细菌需要制作哪些培养基?从实际出发,应用于一个细菌分离与鉴别培养试验数目保持在一个最低限度,列出培养基清单(参考附录一、二),交负责教师审查;③.从实际出发,鉴定这类菌最低限度需要制作哪几种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和有鉴别意义的糖培养基(可参考各类细菌检索的主要生理、生化项目),列出培养基清单(参考附录一、二),交负责教师审查:④.动物致病性试验时,最敏感的动物是什么?注射量和注射途径?列出动物实验计划及所
①.引起禽霍乱、牛出败、猪肺疫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 mul tocida)(代表生长要求较高 一级的菌群); ②.引起人和动物肠炎的沙门氏菌属细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代表肠杆菌 科致病性沙门氏菌); ③.引起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 i); ④.兽医上重要的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2.从提供的 3 #检验材料中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感染、毒素检测等。 兽医上重要的梭菌病,如致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出血性肠炎的产气荚膜梭菌 (CL.perfringenes )(代表厌养菌群); ㈡.步骤 1.分组及接收任务: 首先由指导教师给每组 1 #、2 #、3 #三份病料(其中 1 #、2 #为未知致病菌菌、3 #为致病菌产 气荚膜梭菌),同时附有 1 #、2 #病料发病动物临床症状或死后剖检变化简要说明。 2.对被检材料的初步检验: 各组在接到病料、被检材料后,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分辨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 氏阴性菌?是球状菌还是杆状菌?是大杆菌、中等大小杆菌、还是球杆菌?菌体能否看到芽 胞、荚膜,或菌体呈两极着色或有异染颗粒?同时采集 3 # 病料肠内容物备用。 3.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所观察到的主要菌体的染色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并结合所给病料情况,每组可以初步 把自己的思考范围缩小到某一个或二个菌属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其 内容有: ①.可疑这个菌属具有什么生物学特性(需氧菌还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条件、 温度,pH 等); ②.分离培养这类群细菌需要制作哪些培养基?从实际出发,应用于一个细菌分离与鉴别培 养试验数目保持在一个最低限度,列出培养基清单(参考附录一、二),交负责教师审查; ③.从实际出发,鉴定这类菌最低限度需要制作哪几种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和有鉴别意义 的糖培养基(可参考各类细菌检索的主要生理、生化项目),列出培养基清单(参考附录一、 二),交负责教师审查; ④.动物致病性试验时,最敏感的动物是什么?注射量和注射途径?列出动物实验计划及所
需动物、器械清单,交负责教师审查4.制备培养基:根据本组列出并经指导教师审查批准的培养基清单进行培养基制备。包括分离培养用培养基和各项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注意先制备分离与移植用培养基,后制备生化鉴定5.被检材料的病理剖检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1、2"、3"病料表面灭菌后从深部取材划线接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平板上,37℃孵育24-48h,从中选出孤立单个菌落,经染色涂片检查与初次组织抹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的菌体形态和染色特性一致的单一菌,再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固体琼脂斜面或鲜血琼脂斜面2管和液体培养基2管37℃孵育24h,取出即为纯培养物。(注意在对3病料取材进行分离培养的同时进行肠内容物的采集,4℃保存备用。)6.分离菌培养特性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1):用上述1"、2*病料固体斜面纯培养物接种于各种不同的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上,37℃孵育24一48h,甚至可延长72一96h,观察和记录各项试验结果。观察分离培养菌在固体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表现和溶血性,观察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和运动性、排列、以及大小的测定。(2).用1"、2"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八和附录三《药敏药片的制备》)(3).用上述3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培养物毒素检测,包括溶血试验、坏死试验、致死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十八)7.动物实验:(1)、用1"、2"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实验动物感染试验。(2).对采集到的3病料肠内容物进行肠内容物毒素检测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十八、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附录四)8.报告试验结果:根据各项试验结果,分析判断你组从1"、2"病料中分离鉴定的菌是什么菌并由此可确诊所发生疫病名称,写出微生物学诊断报告、提出用药方案,并向全班汇报各组鉴定结果三、日期安排与分组1.由于课程实习时间仅一周(五天),要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必须要有具体的安排和分工。2.6人为一组,选组长一人。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确保被检材料新鲜、充足。备用菌种要纯,不能污染,试验所用平血、试管等提前灭菌好。4.各组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要自己亲自动手配制。第二天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当天下午和实验室工作人
需动物、器械清单,交负责教师审查; 4.制备培养基: 根据本组列出并经指导教师审查批准的培养基清单进行培养基制备。包括分离培养用培 养基和各项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注意先制备分离与移植用培养基,后制备生化鉴定 5.被检材料的病理剖检和细菌的分离培养。 将 1 #、2 #、3 #病料表面灭菌后从深部取材划线接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平板上,37℃孵 育 24-48 h,从中选出孤立单个菌落,经染色涂片检查与初次组织抹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的菌 体形态和染色特性一致的单一菌,再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固体琼脂斜面或鲜血琼脂斜面 2 管 和液体培养基 2 管 37℃孵育 24 h,取出即为纯培养物。(注意在对 3 #病料取材进行分离培养的 同时进行肠内容物的采集,4℃保存备用。) 6.分离菌培养特性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 ⑴.用上述 1 #、2 #病料固体斜面纯培养物接种于各种不同的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上,37℃ 孵育 24—48 h,甚至可延长 72—96 h,观察和记录各项试验结果。观察分离培养菌在固体琼 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表现和溶血性,观察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和运动性、排 列、以及大小的测定。 ⑵.用 1 #、2 #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 学实验指导》实验八和附录三《药敏药片的制备》) ⑶.用上述 3 #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培养物毒素检测,包括溶血试验、坏死试验、致死 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7.动物实验: ⑴、用 1 #、2 #病料的液体纯培养物,进行实验动物感染试验。 ⑵.对采集到的 3 #病料肠内容物进行肠内容物毒素检测试验。(参照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 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十八、姚火春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附录四) 8.报告试验结果: 根据各项试验结果,分析判断你组从 1 #、2 #病料中分离鉴定的菌是什么菌并由此可确诊 所发生疫病名称,写出微生物学诊断报告、提出用药方案,并向全班汇报各组鉴定结果。 三、日期安排与分组 1. 由于课程实习时间仅一周(五天),要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必须要有具体的安排和分工。 2. 6 人为一组,选组长一人。 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确保被检材料新鲜、充足。备用菌种要纯,不能污染,试验所用平皿、试管等提 前灭菌好。 4.各组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要自己亲自动手配制。第二天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当天下午和实验室工作人
员连系,及时准备5.各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使用完毕后必须保持清洁、完好,放回原处
员连系,及时准备。 5.各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使用完毕后必须保持清洁、完好,放回原处
日期安排与分组(一)、日期安排日期节次内容星期一1-2由带实习教师,讲清实习目的;介绍实习教师;分组、产生组长。1.7/62.安排实习内容分发病料简介;3.仔细阅读实习指导内容,熟悉实习内容;4.熟悉常用仪器使用5.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实验方案3-4体育5-61.分发1病料标本、剖检,观察病理变化,记录2.分组进行病料涂片,染色镜检3.根据染色镜检结果,讨论鉴定方案,制备分离用培养基星期二1-21.对1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于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上8/637℃培养。2.做题注:进行分离培养时,要求两人一组,互相配合进行 3-4英语1.对2"病料(为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动物剖检,记录病理变化;5-62.对2”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于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上37℃培养);注:要求两人一组,互相配合进行。3.采集2病料肠内容物,4℃保存备用福4对2病料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记录结果星期三1-21.挑取单个菌落,染色镜检9/62.接种于固体斜面和平板上3.接种于液体培养基4.做题3-4毒理5-61.对采集到的2”病料肠内容物进行肠内容毒素检测(1/22.做题星期四1-2英语10/63-41.观察分离菌在固体琼脂平板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表现;5-62.用1病料的纯培养固体斜面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接种和动物致病性试验;3.用2"病料的纯培养液体培养物进行培养物毒素检测试验;溶血试验致死试验@4.对用过的器械进行灭菌、清洗处理。星期五1-2毒理11/63-61.进行各项生理生化试验;2.实验动物剖检、取材、染色、镜检(时间根据实验动物情况定);3.对用过的器械进行灭菌、清洗处理;4.各组分别讨论鉴定结果;5.总结教学实习、分组汇报实习结果与收获
日期安排与分组 ㈠、日期安排 日期 节次 内容 星期一 7/6 1-2 1. 由带实习教师,讲清实习目的;介绍实习教师;分组、产生组长。 2. 安排实习内容分发病料简介; 3. 仔细阅读实习指导内容,熟悉实习内容; 4. 熟悉常用仪器使用 5. 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实验方案 3-4 体育 5-6 1.分发 1 #病料标本、剖检,观察病理变化,记录 2.分组进行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3.根据染色镜检结果,讨论鉴定方案,制备分离用培养基 星期二 8/6 1-2 1.对 1 #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于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上 37℃培养。 2.做题 注:进行分离培养时,要求两人一组,互相配合进行。 3-4 英语 5-6 1.对 2 # 病料(为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动物剖检,记录病理变化; 2.对 2 # 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于种于适宜地分离用培养基上 37℃培养);注:要求两人一组,互相配合进行。 3. 采集 2 # 病料肠内容物,4℃ 保存备用。 4.对 2 # 病料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记录结果。 星期三 9/6 1-2 1.挑取单个菌落,染色镜检 2.接种于固体斜面和平板上 3.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4.做题 3-4 毒理 5-6 1. 对采集到的 2 # 病料肠内容物进行肠内容毒素检测(1/2) 2. 做题 星期四 10/6 1-2 英语 3-4 5-6 1.观察分离菌在固体琼脂平板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表现; 2. 用 1 # 病料的纯培养固体斜面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接种和动物致病性 试验; 3.用 2 # 病料的纯培养液体培养物进行培养物毒素检测试验; 溶血试验④ 致死试验⑥ 4.对用过的器械进行灭菌、清洗处理。 星期五 11/6 1-2 毒理 3-6 1.进行各项生理生化试验; 2.实验动物剖检、取材、染色、镜检(时间根据实验动物情况定); 3.对用过的器械进行灭菌、清洗处理; 4.各组分别讨论鉴定结果; 5.总结教学实习、分组汇报实习结果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