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5分)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下列对于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隐沦”指代韦九山人,“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 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 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他山 行之中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 C.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喜爱之情。“谁作主”,两句一问一答。 “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尾联以议论作结,“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山林,是天性使然 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 15.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 分) 答 三)16.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3题,6分)
- 6 -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5 分)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下列对于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隐沦”指代韦九山人,“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 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 B. 颔联 “唯”、“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他山 行之中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 C. 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喜爱之情。“谁作主”,两句一问一答。 “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 尾联以议论作结,“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山林,是天性使然, 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 15.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 分) 答: (三)16.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 3 题,6 分) ( 1 ) . 《 赤 壁 赋 》 中 用
7
- 7 - , 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 2). 《离骚》体现诗人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