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可能包括一年内一季或多季的生产。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直接反映 了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气候土地生产力、农业要素水平、集约化水平、科 技水平,也间接反映了经营管理水平、投入水平等。其中,对提高年土地生产率 最直接相关因素是良种、肥料、灌溉和多熟制。这项指标对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 区更为重要。 劳动生产率:这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农产品多少的指 标,它的量化主要表现在“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上,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主要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 平、经营规模度、专业化度,也与科技的应用状况、投入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有 关。在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往往以劳动生产率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指某国或某地所生产的主要动、植物产品按总人口平均 的占有量。如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肉蛋奶量。这个指标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对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满足程度,它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中农产品 生产大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有些小国意义不大,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农民多 的国家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2.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 科技贡献率:指的是与物质投入相对而言的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 献的比重。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科技贡献率逐步提高,物质贡献率 相对减少。这是重要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科技、教育、人才、 技术推广、农民素质等水平,也间接反映了工艺技术的物化水平。 农民知识化度:农民是现代农业的运作者,农民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是农业现 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以成年农民受教育的年限作为农民知识化的指标。 3.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农业生产与经营答理是现代农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现代农业与传统 农业区别的重要标志。主要指标有: 农产品商品率到:指的是农产品数量中作为商品出售部分的比例。在传统农业 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数量少,往往以自给为主,商品率 很低。现代农业却不同,农业生产主要以市场化的商品生产为目的,商品量与商 6
品率大为提高。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农业生产对杜会的贡献以及与市场联 系紧密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集约化、规模化、市场 化与专业化程度。 农作制结构合理化度: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林、 牧、渔和农产品加工业各得其所,均衡发展。 经济效: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这是经济学的基本法则,农业生 产与经营都要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供求分析、成本利润分析、比较效 益分析和边际效益分析,力求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规模化度与专业化度:农业经营规模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生产经 营效益: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是生产分工与技术进步的表现,规模化与专业化 区域化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 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度: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是开放型农业生产和经 营,各个农业单位(农户、农场、企业)密切与社会相联系,实行市场化、合作化、 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化)以至全球化。 非农化度:现代农业不但强调农业本身的现代化,而且重视农业生产系统的 延续与升级,发展加工、流通事业,发展乡镇第二、三产业,扩展农户兼业化。 对于人多地少规模较小的国家和地区,非农化度是农业现代化的外延,也是农村 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4.农业资源环境良化 现代农业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传统农业时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消耗更多的资 源,对环境可能造成更多的麻烦。为此,农业资源环境良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并 重,就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指标有: 资源利用率:为了保护节约资源,要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自然与人 工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光、热、水、肥、土地、机具、能源、资金、人力的利 用效率、农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程度等。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率:指的是对土地、水资源、空气、海洋、森林、草原、 湿地、自然景现、农村环境等保护的程度,以及早涝灾害、水土流失、沙化、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