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有可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国际[15]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的一个决议中说,在反帝 反封建的同时要反对资产阶级。[16]这个决议没有区别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部 分,甚至认为中间派比蒋介石更危险。当时的“左”倾冒险分子执行了这条错误 路线,结果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这个决议也没有区别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所以立三路线[17]就提出,一省或数省胜利之日,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 们不懂得,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之日,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这一段有问题。这里讲“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和过去的殖民地国家中,工人阶 级通过议会和平地取得政权是有现实的可能性的。”[18]这里说“某些”究竞是 哪一些呢?欧洲的主要国家,北美洲的国家,现在都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能让你 和平地取得政权吗?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共产党和革命力量都要有两手准备: 一手是和平方法取得胜利,一手是暴力斗争取得政权,缺一不可。而且要看到, 总的趋势来说,资产阶级不愿意让步,不愿意放弃政权,他们要挣扎。资产阶级 在要命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用武力?十月革命,是准备了两手的。俄国一九 七年七月以前,列宁也曾经想用和平的方法取得胜利。七月事件[19)说明,把政 权和平地转到无产阶级手里己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转过来进行了三个月的武装 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还想用和 平的方法,用赎买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资本主义。但是,资产阶级 勾结十四个国家,发动了反革命的武装暴动和武装干涉。在俄国党的领导下,进 行了三年的武装斗争,才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至于中国革命,我们是用了革 命的两手政策来对付反动派的反革命两手政策的。 说中国的阶级斗争不尖锐,这不合平实际。中国革命可尖锐呢。我们连续打 了二十二年的仗。我们用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接着没收了在整个资本主义 经济中占百分之八十的官僚资本,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对占百分之二十的民族资 本,采取和平的方式,逐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利用他们的经济、文化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改造过程中,还经过了“三反”、“五反”[20]那样激 烈的斗争。 列宁指出的那句话很对。一直到现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资本主义 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只有东德和捷克:其他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都比较低
们就有可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国际[15]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的一个决议中说,在反帝 反封建的同时要反对资产阶级。[16]这个决议没有区别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部 分,甚至认为中间派比蒋介石更危险。当时的“左”倾冒险分子执行了这条错误 路线,结果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这个决议也没有区别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所以立三路线[17]就提出,一省或数省胜利之日,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 们不懂得,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之日,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这一段有问题。这里讲“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和过去的殖民地国家中,工人阶 级通过议会和平地取得政权是有现实的可能性的。”[18]这里说“某些”究竟是 哪一些呢?欧洲的主要国家,北美洲的国家,现在都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能让你 和平地取得政权吗?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共产党和革命力量都要有两手准备: 一手是和平方法取得胜利,一手是暴力斗争取得政权,缺一不可。而且要看到, 总的趋势来说,资产阶级不愿意让步,不愿意放弃政权,他们要挣扎。资产阶级 在要命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用武力?十月革命,是准备了两手的。俄国一九一 七年七月以前,列宁也曾经想用和平的方法取得胜利。七月事件[19]说明,把政 权和平地转到无产阶级手里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转过来进行了三个月的武装 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还想用和 平的方法,用赎买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资本主义。但是,资产阶级 勾结十四个国家,发动了反革命的武装暴动和武装干涉。在俄国党的领导下,进 行了三年的武装斗争,才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至于中国革命,我们是用了革 命的两手政策来对付反动派的反革命两手政策的。 说中国的阶级斗争不尖锐,这不合乎实际。中国革命可尖锐呢。我们连续打 了二十二年的仗。我们用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接着没收了在整个资本主义 经济中占百分之八十的官僚资本,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对占百分之二十的民族资 本,采取和平的方式,逐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利用他们的经济、文化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改造过程中,还经过了“三反”、“五反”[20]那样激 烈的斗争。 列宁指出的那句话很对。一直到现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资本主义 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只有东德和捷克;其他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都比较低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革命都没有革起来。列宁曾经说过,革命首 先从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突破[21]。十月革命时的俄国是这样的薄弱环节, 十月革命后的中国也是这样的薄弱环节。俄国和中国的共同点是:都有相当数量 的无产阶级,都有大量的农民群众,都是大国。 这一段[22]值得研究,对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没有讲清楚。十月革 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它附带地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十月革命一开始, 就宜布了土地国有令,但是完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革命胜利以后还用了一段 时间。我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差不多,而封建经济则是 更大量地存在。我们经过解放战争,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我们立即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运输业固定资产百分之八十的官僚资本,转为 全民所有。同时,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国的土地改革。如果因此说全国解放 以后,“革命在最初阶段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只是后来才逐渐地发 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不对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长时期内是反帝反封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 们又提出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 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 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过去有一种说法,民主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革命阶段,是不对的: 但只就反对官僚资本来说,是可以的。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 我们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解放以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是逼出来的。我们打 倒了蒋介石,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三反”、“五反”, 实现了合作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逼着民族 资产阶级不能不走上接受改造的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23]规定了各种 经济成分各得其所,使资本家有利可图的政策:宪法又给了他们一张选票、一个 饭碗的保证,这些又使他们感到接受改造就能保持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 上、文化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现在,在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实际上已经成了国家的雇员,对企业没有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革命都没有革起来。列宁曾经说过,革命首 先从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突破[21]。十月革命时的俄国是这样的薄弱环节, 十月革命后的中国也是这样的薄弱环节。俄国和中国的共同点是:都有相当数量 的无产阶级,都有大量的农民群众,都是大国。 这一段[22]值得研究,对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没有讲清楚。十月革 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它附带地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十月革命一开始, 就宣布了土地国有令,但是完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革命胜利以后还用了一段 时间。我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差不多,而封建经济则是 更大量地存在。我们经过解放战争,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我们立即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运输业固定资产百分之八十的官僚资本,转为 全民所有。同时,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国的土地改革。如果因此说全国解放 以后,“革命在最初阶段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只是后来才逐渐地发 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不对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长时期内是反帝反封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 们又提出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 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 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过去有一种说法,民主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革命阶段,是不对的; 但只就反对官僚资本来说,是可以的。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 我们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解放以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是逼出来的。我们打 倒了蒋介石,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三反”、“五反”, 实现了合作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逼着民族 资产阶级不能不走上接受改造的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23]规定了各种 经济成分各得其所,使资本家有利可图的政策;宪法又给了他们一张选票、一个 饭碗的保证,这些又使他们感到接受改造就能保持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 上、文化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现在,在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实际上已经成了国家的雇员,对企业没有
实际上的管理权。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是拉住它,又整住它。中国民族资本家从 来没有统一过,解放前有什么上海帮、广东帮、天津帮之类行会性的组织,解放 以后我们帮助他们成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把他们统一起来,又对资本家区别不 同情况,分而治之。这几年每年还给他们一亿二千万元定息[24],实行大规模的 收买,收买整个阶级,收买他们整个阶级的几百万人,包括家属在内。 教科书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问题,说得不对。它 只说了我们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政策,没有说我们对官僚资本的没收政策。对于民 族资本,也没有说我们是经过了三个步骤,即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来实现对它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每个步骤来讲,如加工定货,也是逐步前进的。 公私合营也经过了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程。由于我们的 国家一方面掌握了原料,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市场,同时又对资本家贷给流动资金, 这样就使民族资本家不能不接受改造。实行这样的改造政策,不仅生产没有受到 破坏,而且有些私营工厂在过去几年中还进行了部分的扩建。资本家由于在过去 几年中有利可图,有些人也还自愿地向工厂进行投资。我们在处理资产阶级的问 题上,有很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例如,公私合营以后给资本家定 息,就是一个新经验。 教科书的这个提法[25]不妥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能够走上社会主义 的道路,主要是由于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国 内的因素是主要的。已经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帮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它不能决定我们能不能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只能影响我们在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以后是前进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有帮助可以快一些,没有帮 助会慢一些。所谓帮助,包括他们经济上的援助,同时也包括我们对他们成功和 失败的、正面和反面的经验的学习。 教科书承认我们搞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的,但是,它没有写清楚我国的国家资 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它也没有吸收我们所说的公私合营是四分之三的社会 主义这个意思。现在来说,已经不是四分之三,而是十分之九,甚至更多了。 我们是联合农民来反对资本家。而列宁在一个时期曾经说过,宁愿同资本家 打交道,想把资本主义变成国家资本主义,来对付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26]。 这种不同的政策,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实际上的管理权。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是拉住它,又整住它。中国民族资本家从 来没有统一过,解放前有什么上海帮、广东帮、天津帮之类行会性的组织,解放 以后我们帮助他们成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把他们统一起来,又对资本家区别不 同情况,分而治之。这几年每年还给他们一亿二千万元定息[24],实行大规模的 收买,收买整个阶级,收买他们整个阶级的几百万人,包括家属在内。 教科书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问题,说得不对。它 只说了我们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政策,没有说我们对官僚资本的没收政策。对于民 族资本,也没有说我们是经过了三个步骤,即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来实现对它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每个步骤来讲,如加工定货,也是逐步前进的。 公私合营也经过了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程。由于我们的 国家一方面掌握了原料,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市场,同时又对资本家贷给流动资金, 这样就使民族资本家不能不接受改造。实行这样的改造政策,不仅生产没有受到 破坏,而且有些私营工厂在过去几年中还进行了部分的扩建。资本家由于在过去 几年中有利可图,有些人也还自愿地向工厂进行投资。我们在处理资产阶级的问 题上,有很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例如,公私合营以后给资本家定 息,就是一个新经验。 教科书的这个提法[25]不妥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能够走上社会主义 的道路,主要是由于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国 内的因素是主要的。已经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帮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它不能决定我们能不能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只能影响我们在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以后是前进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有帮助可以快一些,没有帮 助会慢一些。所谓帮助,包括他们经济上的援助,同时也包括我们对他们成功和 失败的、正面和反面的经验的学习。 教科书承认我们搞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的,但是,它没有写清楚我国的国家资 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它也没有吸收我们所说的公私合营是四分之三的社会 主义这个意思。现在来说,已经不是四分之三,而是十分之九,甚至更多了。 我们是联合农民来反对资本家。而列宁在一个时期曾经说过,宁愿同资本家 打交道,想把资本主义变成国家资本主义,来对付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26]。 这种不同的政策,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 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 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 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27]这个提法好。一八四八年有一个《共产党宣言》,在一百一十年以后,又有 一个“共产党宜言”,这就是一九五七年各国共产党的莫斯科宣宜言[28]。在这个 宣言中,就讲到了普遍规律和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问题。 我们的情况和他们不同,一条是有苏联的存在和帮助,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但是,主要是国内的因素。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根据地政权工作,积累了根据地 管理经济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管理经济的干部,同农民建立了联盟,从他们那里 得到了粮食和原料。所以,在全国解放以后,很快地进行和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 作。接着,我们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9],把主要力量放在社会主义革命 方面,同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0]的建设。由于我们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 验,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不能不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到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方法的问 题,在一九五八年正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31]。 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 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一九 五六年春,同三十几个部长谈话,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凑,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32]。当时还看了斯大林一九四六年选举演说[33],苏联在一九二一年产钢四百 多万吨,一九四O年增加到一千八百万吨,二十年中增加了一千四百万吨。当时 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快点多点,是不是可 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后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
三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 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 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 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27]这个提法好。一八四八年有一个《共产党宣言》,在一百一十年以后,又有 一个“共产党宣言”,这就是一九五七年各国共产党的莫斯科宣言[28]。在这个 宣言中,就讲到了普遍规律和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问题。 我们的情况和他们不同,一条是有苏联的存在和帮助,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但是,主要是国内的因素。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根据地政权工作,积累了根据地 管理经济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管理经济的干部,同农民建立了联盟,从他们那里 得到了粮食和原料。所以,在全国解放以后,很快地进行和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 作。接着,我们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9],把主要力量放在社会主义革命 方面,同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0]的建设。由于我们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 验,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不能不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到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方法的问 题,在一九五八年正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31]。 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 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一九 五六年春,同三十几个部长谈话,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凑,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32]。当时还看了斯大林一九四六年选举演说[33],苏联在一九二一年产钢四百 多万吨,一九四○年增加到一千八百万吨,二十年中增加了一千四百万吨。当时 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快点多点,是不是可 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后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
种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多快好省,提出了“促进委员会”,要当社会主义的促进 派,不当促退派。还搞了一个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34]。此外没提其他的具体措 施。 恩格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 [35]这是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平衡是通过危机达到的。社会主义 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对必要比例的 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教科书说“自发性和自流性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是不相 容的”[36],可以这样说。但是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没有自发性和自流性。 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实际工作告诉我们,在一个时期内, 可以有这样的计划,也可以有那样的计划:可以有这些人的计划,也可以有那些 人的计划。不能说这些计划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实际上是,有些计划合乎规律, 或者基本上合乎规律,有些计划不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不合乎规律。 认为对比例关系的认识,不要有个过程,不要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比较,不要 经过曲折的发展,这都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并根据对必然的 认识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必然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看透的。世界上没有天生 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为什么教科书过去 没有出版,为什么出版了以后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还不是因为过去认识不清楚, 现在也还认识不完善吗?拿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开始我们也不懂得搞社会主义, 以后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认识。认识了一些,也不能说认识够了。如果认识够了, 那就没有事做了。 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过去我们计划规 定沿海省份不建设新的工业,一九五七年以前没有进行什么新建设,整整耽误了 七年的时间。一九五八年以后,才开始在这些省份进行大的建设,两年中得到很 快的发展。这就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 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这段[37]讲得好。“社会主义计划化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这个当作 任务来提,是对的。问题在于能否掌握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掌握到什么程度:在 于是否善于利用这个规律,能利用到什么程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但是不
种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多快好省,提出了“促进委员会”,要当社会主义的促进 派,不当促退派。还搞了一个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34]。此外没提其他的具体措 施。 恩格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 [35]这是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平衡是通过危机达到的。社会主义 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对必要比例的 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教科书说“自发性和自流性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是不相 容的”[36],可以这样说。但是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没有自发性和自流性。 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实际工作告诉我们,在一个时期内, 可以有这样的计划,也可以有那样的计划;可以有这些人的计划,也可以有那些 人的计划。不能说这些计划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实际上是,有些计划合乎规律, 或者基本上合乎规律,有些计划不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不合乎规律。 认为对比例关系的认识,不要有个过程,不要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比较,不要 经过曲折的发展,这都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并根据对必然的 认识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必然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看透的。世界上没有天生 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为什么教科书过去 没有出版,为什么出版了以后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还不是因为过去认识不清楚, 现在也还认识不完善吗?拿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开始我们也不懂得搞社会主义, 以后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认识。认识了一些,也不能说认识够了。如果认识够了, 那就没有事做了。 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过去我们计划规 定沿海省份不建设新的工业,一九五七年以前没有进行什么新建设,整整耽误了 七年的时间。一九五八年以后,才开始在这些省份进行大的建设,两年中得到很 快的发展。这就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 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这段[37]讲得好。“社会主义计划化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这个当作 任务来提,是对的。问题在于能否掌握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掌握到什么程度;在 于是否善于利用这个规律,能利用到什么程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