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棒:双翅目昆虫后翅退化成很小的棒状构造,称为平衡棒。 缨翅:要翅目昆虫的翅很狭长,边缘生有很多长毛,称为缨翅。 毛翅:毛翅日昆虫的翅上生有很多毛,称为毛翅。 膜翅:膜翅目昆虫的前后翅,双翅目昆虫的前翅等膜质透明,称为膜翅 前缘 基角 顶角 基褶 腋 臀前区 臀 褶 轭褶 臀区 外 臀角 图14翅的缘、角和分区 四、作业 1.绘制东亚飞蝗体驱侧面观图,标出各部分名称。 2.昆虫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的构造有何异同? 9
实验二昆虫的生物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昆虫变态的主要类型。 2.了解昆中卵、幼中、通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浸渍标本:菜粉蝶幼虫、叶峰幼虫、金龟甲幼虫、叩头甲幼虫、家蝇幼虫、象甲幼 虫、牛虻幼虫:金龟甲蛹、菜粉螺蛹、家蝇蛹。 2.盒装标本:卵的类型、小地老虎生活史、蟋蝶生活史。 3.针插标本:小地老虎(雌、雄),异色瓢虫(雌、雄中不同色斑的个体)。 4.挂图:昆虫完全变态图、不 全变态图、卵的类型图、 幼虫的类型图 5.用具:实体显敛镜、贯子、拔针、线玻片、昆虫针、镜头纸。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昆虫的变态类型 1.完全变态:观察小地老虎生活史盒装标本。其特点为具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 虫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明显不同,如幼虫无复眼、无翅,除有胸足外还有腹足;成虫有 复眼、有翅,仅有胸足而无腹足。因此,幼虫要转变为成虫必须经过蛹期。 2.不完全变态:观察蟋库生活史盒装标本。其特点为具有卵、幼虫、成虫3个虫期, 无蛹期。幼虫与成虫在外形上基本相似,幼虫体型小只有翅芽,成虫体型大有发达的翅。这 类变态的幼虫一般称作若虫 (二)卵的类型 取卵的类型盒装标本、观察各种昆虫卵粒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有无保护物等。 1.卵的形状:品虫卵的形状各种各样,认识卵的形态特征是做好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的 内容之一 (1)椭圆形一如蝼 、大黑金龟子卵 (2)半球形一如小地老虎、棉铃虫卵。 (3)肾脏形一如东亚飞蝗卵。 (4)长茄形一如飞虱卵。 (5)袋形一如三点盲椿的 (6)双辫形一如豌豆象卵 (7)瓶形一端部紧缩,近中端外膨大,底部略平扁。如菜粉蝶,瓢虫卵 (8)桶形一形似腰鼓,上下两端略平扁。如稻绿蝽卵。 (9)纺锤形一两端均匀缩小。如多种鞘翅目和双翅日昆虫的卵。 10)柄形一卵本身为长圆形,卵的下端有丝状长柄,用以固定在植物上。如草蛉、木 虱的卵。 10
2.卵的挂列:昆虫卵有单粒散产,还有块状聚产:卵粒的排列有的规则排列成行(如蝽 象、天幕毛虫的卵粒),有的随机聚集成块(如家蚕的卵)。 3.卵的保护:卵常有卵鞘、卵囊或覆盖绒毛状物来保护。卵鞘是由附腺分泌物硬化成 状而形成的。 卵囊是由附腺分泌物与土粒缀合而成的。如蜚蠊、蟑的卵鞘,蝗虫的卵囊 甜菜夜娥卵块上的绒毛状物等。 (三)幼虫的类型 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又无腹足。根据头的发达程度又可分为显头、半头和无头无足 型3类 象甲幼虫:身体柔软,肥胖而稍弯曲,头发大,无胸足和腹足。属显头无足型 牛虻幼虫:体长形,两端尖,头部不明显或十分退化,无胸足和腹足,婿动而行。在解 剖镜下仔细观察前端,具有不发达的头部,前半部交映,后半部较软,并缩入胸部。属半头 无足型。 家蝇幼虫:体长形,前端尖而后端粗,全体乳白色,无头无足,在解剖镜下仔细观察前 端,可以看到 色的口钩。属无头无足型 2.寡足型:幼虫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 金龟甲幼虫:头壳发达,身体粗壮,弯曲成“C”形。有胸足,发达或不发达,不太活 泼,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称“蛴塘”。 叩头甲幼虫:头部明显,身体细长,胸足较短或不发达。 3.多足型:幼虫除具有3对胸足外,还有腹足 菜粉蝶幼虫:头部明显,胸部每节生有1对胸足,腹部第36节和第10节上各有1对 腹足,腹足有趾钩。 叶蜂幼虫:头部明显,胸部每节生有1对胸足,腹部第2~8节和第10节上各有1对腹 足,腹足无趾钩。 1油菜茎象甲幼虫 2.金甲幼虫 3.即头甲幼虫 4.菜粉烬幼虫 5.麦叶蜂幼虫 (四)蛹的类型 被蛹:观察菜粉螺蛹的特征。在头部可以明显地看见复眼和触角:胸部可以看见由背面 斜向腹面的翅、足。所有各部分均被一层透明的胶质膜所包被,不能自由活动。 裸蛹(离蛹):观察金龟甲蛹的特征。头、胸、腹各体段明显可见,附肢如翅、足、触 角等构造可以自由活动
围蛹:观察家蝇蛹的特征。蛹体被一层坚硬的蛹壳包围,内部为一与蛹壳分离的裸蛹。 (五)昆虫的性二型及多型现象 性二型:观察小地老虎成虫雌、雄触角的区别。雌虫触角丝状或线状,雄虫触角双栉状 或羽状。 多型现象:取异色瓢虫雌、雄标本,观察雌、雄精翅上各白色斑的变化。 四、作业 1列表比较所观察昆虫蛹所属的类型和特征 昆虫名称 类型 特征 菜粉蝶 被蛹 外被胶膜,附肢不能自由活动。 金龟甲 家蝇 2列表比较所观察昆虫幼虫所属的类型和特征 昆虫名称 头发达程度 胸足 腹足 类型 菜粉蝶 发达 3对 5对 多足型 黄粉甲 家蝇 叶蜂 叩头甲 象甲 3.列表比较蟋蟀和小地老虎所属的变态类型和特征 昆虫名称 变态类型 特征 小地老虎 蟋蟀 12
实验三昆虫的分类(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昆虫纲分日的概况,掌握昆虫纲主要日(缨翅目、直翅日、半翅目、同翅日、鞘 翅目、鳞翅日、双翅日、膜翅日、脉翅日)成虫的识别特征和蜱螨日的识别特征。 2学握缕翅日、直翅日、半翅日、同翅日重要科成虫的识别特征。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椭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脉翅目成虫盒装标本: 缨翅目和蜱螨目玻片标本。 2麦蓟马、州蓟马、蚜虫玻片标本;蛟姑、始虫、条撕、蟋蝶、斑须蝽、盲蝽、姬猎蝽、 梨网蝽、叶蝉、蝉 飞虱针插标本 3.挂图:缨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主要科特征图。 4用具:实体显微镜、泡沫板、镜头纸、显微镜、昆虫针。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观察所给十个目昆虫标本,对比昆虫纲与蜱螨目及昆虫纲主要目的识 别特征。 1,直翅日(Orthoptera):口器咀增式:前翅为覆翅,皮苹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批足或 后足跳跃足:雌虫有发达的产卵器。不完全变态。 2.翻翔日(Ths ptca):个体微小,口器锉吸式:翅狭长,边缘有长的缨状缘毛: 虫产卵器能状或无。不完全 3.半翅日(Hemiptera):口器刺吸式,由头前方伸出:前翅基部苹质,端部膜质,为半 鞘翅。胸部腹面后足基节附近有臭腺开口,能分泌挥发性油,散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不完 全变态。 4.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刺吸式,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前翅质地均匀:多数种 类有蜡腺。不完全变态。 5.第翅日(Coleoptera):口器咀式:前翅为鞘翅。完全变态 6.鳞翅日(Lepidoptera):口器虹吸式:体,翅、和附肢均密被鳞片。完全变态。 7.膜翅目(Hymenoptera):口器咀爵式;2对翅膜质,前翅大,后翅小;有的腹基部常 缢缩,第一腹节常与后胸合并成并胸腹节。完全变态。 &.脉翅日(Neuroptera):口器咀嚼式:2对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和翅脉相似,脉 纹网状。完全变态。 9.双翅目(Diptera):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而翅发达,膜质,后翅退化为1对平衡棒 完全变态。 10.螂螨日(Acarina):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三段之分;无翅;无复眼;无触 角,有鳌肢:足4对,由基节、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跗节6节组成。变态经过卵、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