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 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 二森林植物群落种类组成 三Ecotone与边缘效应 四森林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五演替模式和类型 六演替顶极的概念及理论 七森林经营与演替
第四章 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 一 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 二 森林植物群落种类组成 三 Ecotone与边缘效应 四 森林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五 演替模式和类型 六 演替顶极的概念及理论 七 森林经营与演替
4.1森株植物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 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 利用有关。 典型森林植物群落层次: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 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层间植物:群落中,有一 乔木 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 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 立的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 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本植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2024年3月21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4年3月21日 ❑群落的垂直结构 ➢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 利用有关。 ➢典型森林植物群落层次: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 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4.1 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 ➢层间植物:群落中,有一 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 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 立的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 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群落分层的意义 ·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减缓了竞争 >动物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往往有不同 的栖息空间,如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 而林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2024年3月21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4年3月21日 ➢群落分层的意义 ▪ 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 减缓了竞争 ➢动物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往往有不同 的栖息空间,如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 而林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
口生长型结构 常用的生活型系统 一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 提出的分类系统。选择以休眼芽或枝梢在不良季 节(寒温带的冬季、热带的旱季)所处的位置, 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2024年3月21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4年3月21日 ❑生长型结构 ➢常用的生活型系统——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 提出的分类系统。选择以休眠芽或枝梢在不良季 节(寒温带的冬季、热带的旱季)所处的位置, 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休眠芽位于距地面较 高的位置,一般25cm以上。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休眠芽位于土壤表面 之上,25m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休眠芽位于近地面 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 多为多年生草本植 物。 > 隐芽植物(Cryptophytes)休眠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 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 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 (Therophytes)以种子形式渡过不利季 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4年3月21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4年3月21日 ➢ 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休眠芽位于距地面较 高的位置,一般25㎝以上。 ➢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 休眠芽位于土壤表面 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 休眠芽位于近地面 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 物。 ➢ 隐芽植物(Cryptophytes) 休眠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 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 或水生植物。 ➢ 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 以种子形式渡过不利季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