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一2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效应1、Tyndall(丁达尔)1869年Tyndall发现胶体系统有光散射现象丁达尔效应:在暗室里,将一束聚集的光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
§12-2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1、Tyndall(丁达尔)效应 1869年 Tyndall发现胶体系统有光散射现象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里,将一束聚集的光投射到胶体系统 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柱, 其中有微粒闪烁
光散射现象当光束通过分散系统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系统,由于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系统呈现混浊(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光散射现象 当光束通过分散系统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 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见光的波长约在 400~700 nm之间。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系统,由于粒子大于入射 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系统呈现混浊。 (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 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 (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 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光散射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溶胶时,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发生位移而产生偶极子,这种偶极子向各个方向发射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光,这就是散射光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真溶液和胶体溶液如果溶胶对可见光中某一波长的光有较强的选择性吸收,贝则透过光中该波长段将变弱,这时透射光将呈该波长光的补色光
光散射的本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溶胶时,分子中的电子 分布发生位移而产生偶极子,这种偶极子向各个方 向发射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光,这就是散射光。 如果溶胶对可见光中某一波长的光有较强的选择 性吸收,则透过光中该波长段将变弱,这时透射光将 呈该波长光的补色光。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 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真溶液和胶体溶液
h公式2. Rayleigh对于非导电的、球形粒子的、稀溶胶系统单位体积溶胶的散射强度:I= 9p 'v?c a0an?- n.(i + cos "a )412n 221+2n0I:散射光强;Is:入射光强;V:分散相粒子的体积:C: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no: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分散相的折射率a:散射角;【:观测距离入:入射光波长
2. Rayleigh 公式 I :散射光强 ; I0 : 入射光强; V :分散相粒子的体积; C :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 n : 分散相的折射率; n0: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a :散射角; l : 观测距离 λ:入射光波长 对于非导电的、球形粒子的、稀溶胶系统: 单位体积溶胶的散射强度:
2:0V2Cae9p4(I + cos ?a ):412212n-0由Rayleigh公式可知:1) I V2可用来鉴别小分子真溶液与胶体溶液:如已知n、no,可测I求粒子大小V。2)1□ 1/□4散射越强。蓝、紫色光散射作用强波长越短的光,例:用白光照射溶胶,散射光呈蓝色,透射光呈红色
由 Rayleigh 公式可知: 1) I V 2 可用来鉴别小分子真溶液与胶体溶液; 如已知 n 、n0 ,可测 I 求粒子大小V 。 2) I 1/ 4 波长越短的光,散射越强。蓝、 紫色光散射作用强。 例:用白光照射溶胶,散射光呈蓝色,透射光呈红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