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劳尔·普雷维什等认为:(1)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工业化国家:(2)初 级产品出口国贸易条件较差,且在继续恶化;(3)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导致悲惨的增长 另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初级产品的价格是随世界经济发展与波动而变化的。它既不是 直线下降,也不会直线上升。大萧条促成了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但是朝鲜战争又导致初级 产品价格的上升。尽管如此,一些初级产品的价格确实是持续下降的。据统计,1920年至 970年,天然橡胶的价格几乎是直线下降的 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这些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不利于其经济的持续发展,难以提高这些 国家的福利水平。因此,发展中国家提出要支持初级产品的价格,以利于其收入水平的稳定 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那一个工业国响应这一号召。因为从直观来看,保持或提高初级 产品价格无异于来资助或援助发展中国家。但是直接的援助方式可能更容易使发展中国家 “知情报恩” (二)稳定初级产品价格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初级 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的变动;二是供给变动。要保持初级产品 价格的稳定,需要有相对稳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1.需求变动与价格稳定 所谓需求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是指,由于对某种初级产品需求变动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 化,从而造成的价格波动。具体情况我们用图10-1加以说明 P Pe Q4 Q1 Q5 Q2 Q3 图10 137
家劳尔·普雷维什等认为:(1)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工业化国家;(2)初 级产品出口国贸易条件较差,且在继续恶化;(3)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导致悲惨的增长。 另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初级产品的价格是随世界经济发展与波动而变化的。它既不是 直线下降,也不会直线上升。大萧条促成了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但是朝鲜战争又导致初级 产品价格的上升。尽管如此,一些初级产品的价格确实是持续下降的。据统计,1920 年至 1970 年,天然橡胶的价格几乎是直线下降的。 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这些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不利于其经济的持续发展,难以提高这些 国家的福利水平。因此,发展中国家提出要支持初级产品的价格,以利于其收入水平的稳定。 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那一个工业国响应这一号召。因为从直观来看,保持或提高初级 产品价格无异于来资助或援助发展中国家。但是直接的援助方式可能更容易使发展中国家 “知情报恩”。 (二)稳定初级产品价格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初级 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的变动;二是供给变动。要保持初级产品 价格的稳定,需要有相对稳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1. 需求变动与价格稳定 所谓需求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是指,由于对某种初级产品需求变动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 化,从而造成的价格波动。具体情况我们用图 10—1 加以说明。 ` O Pe P1 P2 Q S D′ D P Q4 Q1 Q5 Q2 Q3 图 10—1 137
在图10-1中,曲线D和S分别表示某种初级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如图所示,均 衡价格为P1。现在假定由于某种外界原因,需求增加,图中需求曲线D右移至D,相应地 初级产品价格升至P2,需求量也由Q增加到Q2。初级产品的价格从较低的水平跃升到较高 的水平,从短期看,对产品的供应者是一件好事。但是从长远看,如果本次价格的上升带来 下一轮的价格下降,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就很难稳定。只有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才更 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如果要保持价格的稳定,就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价格。该价格既有利于需求方以相 对低的价格获得原材料或食品,又有助于供应方获得稳定的收入。目标价格一般要高于最低 价格,低于可以预见到的市场变动造成的最高价格。在图10-1中,假设目标价格定为P, 在此情况下,如果是第一种供求情况,目标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 QAQ,需要有关价格干预机构来买进。在第二种情况下,目标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供求之间 存在QQ3的差额,此时为维持价格的稳定,干预机构要卖出这么多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 需要,否则市场价格还会上升 2.供应变动与价格稳定 当供给发生变动时,同样会引起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要保持初级产品价格的稳定也需 要借助干预机制,其方式与上面相同,这里不再具体说明。 谁获利 维持稳定的初级产品价格对买卖双方是否有利呢?对此学者们的看法有所不同。一些学 者认为,维持价格当然对供应方更有利: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需求方(假设需求方是生产者, 即其生产需要一些原材料的投入)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风险,当然对需求方有利。还有 些学者认为,价格干预会扭曲价格机制,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从干预的目的来看,价格 稳定或价格干预有助于初级产品生产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获得稳 定发展的外部环境。而对那些原材料的需求方也是有利的。 4.谁承担干预所需资金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国际价格干预机制利大于弊,但是建立这样一个机制需要可观的一笔资 金。特别是,谁来承担那部分买进商品、储存商品,并且以较低的价 138
在图 10—1 中,曲线 D 和 S 分别表示某种初级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如图所示,均 衡价格为 P1。现在假定由于某种外界原因,需求增加,图中需求曲线 D 右移至 D′ ,相应地 初级产品价格升至 P2,需求量也由 Q1增加到 Q2。初级产品的价格从较低的水平跃升到较高 的水平,从短期看,对产品的供应者是一件好事。但是从长远看,如果本次价格的上升带来 下一轮的价格下降,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就很难稳定。只有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才更 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如果要保持价格的稳定,就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价格。该价格既有利于需求方以相 对低的价格获得原材料或食品,又有助于供应方获得稳定的收入。目标价格一般要高于最低 价格,低于可以预见到的市场变动造成的最高价格。在图 10—1 中,假设目标价格定为 Pe, 在此情况下,如果是第一种供求情况,目标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 Q4Q5,需要有关价格干预机构来买进。在第二种情况下,目标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供求之间 存在 Q5Q3 的差额,此时为维持价格的稳定,干预机构要卖出这么多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 需要,否则市场价格还会上升。 2. 供应变动与价格稳定 当供给发生变动时,同样会引起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要保持初级产品价格的稳定也需 要借助干预机制,其方式与上面相同,这里不再具体说明。 `3.谁获利 维持稳定的初级产品价格对买卖双方是否有利呢?对此学者们的看法有所不同。一些学 者认为,维持价格当然对供应方更有利;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需求方(假设需求方是生产者, 即其生产需要一些原材料的投入)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风险,当然对需求方有利。还有 一些学者认为,价格干预会扭曲价格机制,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从干预的目的来看,价格 稳定或价格干预有助于初级产品生产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获得稳 定发展的外部环境。而对那些原材料的需求方也是有利的。 4.谁承担干预所需资金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国际价格干预机制利大于弊,但是建立这样一个机制需要可观的一笔资 金。特别是,谁来承担那部分买进商品、储存商品,并且以较低的价 138
格抛出商品的费用呢?对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看法,发展中国家认为,应该由 发达国家来承担。但是发达国家认为,既然是发展中国家切身感到价格稳定的重要性,因此 这笔资金应该由发展中国家承担 比较合理的原则是谁获利,谁承担。即当价格变动主要是由供给方造成的时,由供给 方出资:当价格变动主要是由需求方造成时,由需求方出资。但实际操作则极为困难 初级产品支持价格机制难以长期贯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支持会造成生产或供 应无限增长的趋势。因为稳定的价格将刺激厂商不断增加产品的生产,而不顾及商品是否 能够销售出去。随之而来的是被支持的初级产品长期地供过于求,因而需要不断地注入干 预资金。因而可能造成干预机构及有关国家不堪重负,从而最终放弃价格支持机制。所以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初级产品价格干预机制的成功经验几乎没有。 四、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各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制订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其 贸易政策。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可分为两种:进口替代战略(有时又称为内向 型经济)和出口导向战略(有时又称为外向型经济)。 (一)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 Import Subutitute)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 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主要由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20世 纪6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率先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适合发展中 国家,他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益更多地表现为静态利益,而规模经济等动态利益则较 少体现,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用不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后果(如“悲惨增长”)。普 雷维什更进一步将整个世界分为两类国家,一类是处于‘中心“地位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另 类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边缘国家是中心国家经济上的附属,为中心国家的 经济增长服务。中心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了边缘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本身难以发展 因此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的道 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另一个理由是某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谓二元经济是指,在 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 业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的一般特点是:(1)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它 部门高:(2)工业部门的高产出率使该部门的工资率明显地高于其它部门:(3)尽管工资率 较高,但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4)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它部门,与其 它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5)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正因为此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希望在政府的保护之下,排出来自先进国家的竞争,独占本国市场。同 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又需要本国的工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化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代 替进口的同类产品。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家比较容易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成功 的把握也比较大。因为,发展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避开了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 金的难题,另一方面,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可以进行较小规模的生产
139 进口替代工业化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代 替进口的同类产品。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比较容易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成功 的把握也比较大。因为,发展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避开了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 金的难题,另一方面,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可以进行较小规模的生产, 格抛出商品的费用呢?对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看法,发展中国家认为,应该由 发达国家来承担。但是发达国家认为,既然是发展中国家切身感到价格稳定的重要性,因此 这笔资金应该由发展中国家承担。 比较合理的原则是谁获利,谁承担。即当价格变动主要是由供给方造成的时,由供给 方出资;当价格变动主要是由需求方造成时,由需求方出资。但实际操作则极为困难。 初级产品支持价格机制难以长期贯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支持会造成生产或供 应无限增长的趋势。因为稳定的价格将刺激厂商不断增加产品的生产,而不顾及商品是否 能够销售出去。随之而来的是被支持的初级产品长期地供过于求,因而需要不断地注入干 预资金。因而可能造成干预机构及有关国家不堪重负,从而最终放弃价格支持机制。所以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初级产品价格干预机制的成功经验几乎没有。 四、 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各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制订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其 贸易政策。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可分为两种:进口替代战略(有时又称为内向 型经济)和出口导向战略(有时又称为外向型经济)。 (一)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Import Subutitute)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 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主要由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20 世 纪 60 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率先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适合发展中 国家,他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益更多地表现为静态利益,而规模经济等动态利益则较 少体现,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用不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后果(如“悲惨增长”)。 普 雷维什更进一步将整个世界分为两类国家,一类是处于‘中心“地位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另 一类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边缘国家是中心国家经济上的附属,为中心国家的 经济增长服务。中心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了边缘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本身难以发展。 因此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的道 路。 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另一个理由是某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谓二元经济是指,在一 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 业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的一般特点是:(1)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它 部门高;(2)工业部门的高产出率使该部门的工资率明显地高于其它部门;(3)尽管工资率 较高,但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4)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它部门,与其 它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5)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正因为此,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希望在政府的保护之下,排出来自先进国家的竞争,独占本国市场。同 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又需要本国的工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 替进口的同类产品 般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比较容易进
替进口的同类产品。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比较容易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成功的把握也比 较大。因为,发展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避开了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难题,另一方面 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可以进行较小规模的生产,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所以 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工资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较低成本生产出这类产品,进 而代替同类的进口产品。这类工业包括纺织品原料、服装、鞋类以及其它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进口替代的第二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耐用消费品、重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代替进口 品。一般而言进入这一阶段需要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并且取得成功的国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该国的国内市场 比较大。较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较有保障的市场,以便使这些行业迅速实 现规模经济,比较快地成长起来:其次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国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 丰富的劳动力供应;第三是“二元经济”,因为二元经济可以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现 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幼稚工业论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贸易保护是进口替代战略的 核心工具,具体政策措施包括: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并配合以外汇管制和高估的汇率政 東 进口替代战略的成效如何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大问题。实践是最有力的论据。现 实中,采取或曾经采取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主要有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以 及印度等。东亚的韩国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发展战略,后来作了调整。从总的情况看,一些 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其轻纺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了。例如巴西 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时期,发展了本国的汽车装配和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钢铁工业。印 度的重化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 或准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困难。首先,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与当初的愿望相反,对国内产业的高保护导致国内企业竞争意识不强, 生产成本过高,当遇到外部冲击时,自然的反应就是寻求政府的保护,保护代价越来越高 其次,加重了外汇短缺,70年代实行进口替代的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再者 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倾冋,而这种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战略不利于借助外部的资源 和技术发展自身的经济。一些学者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比较利益原则, 通过人为的干预,将资源或生产要素转向自己比较劣势的部门或产业,因而经济发展的速度 不但不会加快,反而会减缓。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 Export-led)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 发展经济的战略
替进口的同类产品。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比较容易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成功的把握也比 较大。因为,发展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避开了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难题,另一方面, 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可以进行较小规模的生产,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所以 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工资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较低成本生产出这类产品,进 而代替同类的进口产品。这类工业包括纺织品原料、服装、鞋类以及其它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进口替代的第二个阶段是用国内生产的耐用消费品、重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代替进口 品。一般而言进入这一阶段需要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并且取得成功的国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该国的国内市场 比较大。较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较有保障的市场,以便使这些行业迅速实 现规模经济,比较快地成长起来;其次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国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 丰富的劳动力供应;第三是“二元经济”,因为二元经济可以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现 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幼稚工业论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贸易保护是进口替代战略的 核心工具,具体政策措施包括: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并配合以外汇管制和高估的汇率政 策。 进口替代战略的成效如何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大问题。实践是最有力的论据。现 实中,采取或曾经采取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主要有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以 及印度等。东亚的韩国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发展战略,后来作了调整。从总的情况看,一些 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其轻纺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了。例如巴西, 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时期,发展了本国的汽车装配和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钢铁工业。印 度的重化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 或准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困难。首先,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与当初的愿望相反,对国内产业的高保护导致国内企业竞争意识不强, 生产成本过高,当遇到外部冲击时,自然的反应就是寻求政府的保护,保护代价越来越高; 其次,加重了外汇短缺,70 年代实行进口替代的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再者, 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倾向,而这种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战略不利于借助外部的资源 和技术发展自身的经济。一些学者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比较利益原则, 通过人为的干预,将资源或生产要素转向自己比较劣势的部门或产业,因而经济发展的速度 不但不会加快,反而会减缓。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Export-led)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 发展经济的战略。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