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植物界中各类群的 基本特征。通过实验课与实验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能够用植物形态学术语准确描述所观察植物形 态特征:学会花的解剖,并用花程式描述所解剖花的结构组成:学会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检索并识别 植物: 同时学会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临时装 片制作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显微读片技术等植物 实验技能:分类实验的具体教学进程安排,应尽量根据教学大纲结合不同季节植物生长发有特点灵 活安排相应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精物学、植物形态解别学、植物分举学竿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植物界的多样性简介: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科学发展荷 史:植物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学习植物生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植物学的研究 范围,识记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通 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课后看精物与生活的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激发学习植物学的兴趣: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交流 难 点: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与植物学的未来研究趋势 第一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说出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的主要区别: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双名法组成: 孰采植物分类拾索麦的绵制原则、类型:堂探植物分类拾索表的绵制原则 教学内容: 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与作业练习相结合,要求学生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分类方 法和系统,掌握植物分类各级单位的基本含义: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命名原则:能够运 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检索未知植物或编制植物检索表。 点: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的命名法、植物分类检素表的使用 点:植物分类检索表的 牛制与使用 弟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4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熟悉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内容: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 物)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不同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识记不同植物类群的生活史 及识别要 能够分辨常见植物类群及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通过对各大类群的生 习性、生活史特征的系统分析,建立植物演化的进化观点。 点: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 难 点: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区别和进化关系。 第音被子精物主要分科概(6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描述常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单、双子叶 物纲及其重要分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教学内容: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 物:单子叶植物) 教学要求:理解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掌握被子植物识别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冀握被子植物 重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常见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植物分类 一般原则、被子植 物起源和进化,以及主要的几种植物分类系统 点: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主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代表植物。 难点:不同科植物的花器官的形态学特征
26 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植物界中各类群的 基本特征。通过实验课与实验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能够用植物形态学术语准确描述所观察植物形 态特征;学会花的解剖,并用花程式描述所解剖花的结构组成;学会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检索并识别 植物;同时学会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技术、徒手切片技术、显微读片技术等植物 实验技能;分类实验的具体教学进程安排,应尽量根据教学大纲结合不同季节植物生长发育特点灵 活安排相应教学内容。 绪论(1 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等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植物界的多样性简介;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科学发展简 史;植物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学习植物生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植物学的研究 范围,识记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通 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课后看植物与生活的相 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激发学习植物学的兴趣;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交流 难 点: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与植物学的未来研究趋势 第一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 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说出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的主要区别;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双名法组成; 熟悉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类型;掌握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与作业练习相结合,要求学生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分类方 法和系统,掌握植物分类各级单位的基本含义;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命名原则;能够运 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检索未知植物或编制植物检索表。 重 点: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的命名法、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难 点: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4 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熟悉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内容: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 物)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不同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识记不同植物类群的生活史 及识别要点,能够分辨常见植物类群及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通过对各大类群的生活 习性、生活史特征的系统分析,建立植物演化的进化观点。 重 点: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 难 点: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区别和进化关系。 第三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6 学时)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描述常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单、双子叶植 物纲及其重要分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教学内容: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 物;单子叶植物) 教学要求:理解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掌握被子植物识别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掌握被子植物 重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常见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被子植 物起源和进化,以及主要的几种植物分类系统。 重 点: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主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代表植物。 难 点:不同科植物的花器官的形态学特征
第四章植物细胞(2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细响的分裂、分化和死亡 教学要求 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叶绿体、 线粒体等结枸, 了解细胞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了解植物 细胞的后含物类型及主要植物后含物的鉴定方法:掌握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 器、胞质运动、纹孔、胞间连丝、后含物、细胞周期、细胞的全能性、生长、发育和分 化等概念。 面 点: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细胞壁结构组成与各部分基本功能 难 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及区别 第五章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属性:理解植物组织的类型、结构特征与其所执行功能的统一性: 掌握各类植物组织的类型、组成组织的细胞结构特征。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形成和特点:植物组织系统 教学要求: 通过 的学习, 生能够说出组织的概念 :熟悉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特征,能 在显微镜下分辨出不同的组织类型,概述不同组织的功能: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性。 重 点:冬种组织的特征、分布、功能:维管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功能。 难点:各种组织的发生关系:输导组织的类型、分布、功能。 第六章根的形态与结构(4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根的形态: 态结构: 解剖结料 根瘤与菌根 教学婴求:了解主根、侧根的发生与生长特性,能够说出常见植物根系的类型、形态特征以及与农 业生产的关系:理解根的形态、结构组成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掌握根尖分区各部 分结构的组成细胞特征:掌握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以及双子叶植物根 的次生结构。 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根的解剖结构 难 点:根的发育与形态结构建成。 第七章茎的形态与结构(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茎的形态及相关描述术语:掌握茎的解剖结构:理解木材的结构组成:能够运用所 学的有关茎的生长特性解释农林现象。 教学内容:茎的形态特征:芽和茎的分枝方式:茎的解剖结构 教学要求 解茎和枝条的概 、形态 生 能:理解茎和枝条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 统一性:学会描述茎的分枝方式的形成过程、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芽的特征和功能: 掌握茎尖分区各部分结构的组成细胞特征:熟悉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以及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结构的特点。 重 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艺的解剖结构 点:茎的发育与形态结构建成。 第八章叶的形态与结构(1.5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掌握叶的结构组成:理解叶的结构与所处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叶的解剖结构: 数学要求:了解叶的发有过程、叶的基本组成、叶的主要功能:理解叶的形态结构与其所处的环境 的形态特征 重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21
27 第四章 植物细胞(2 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 教学要求: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了解细胞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了解植物 细胞的后含物类型及主要植物后含物的鉴定方法;掌握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 器、胞质运动、纹孔、胞间连丝、后含物、细胞周期、细胞的全能性、生长、发育和分 化等概念。 重 点: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细胞壁结构组成与各部分基本功能。 难 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及区别。 第五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2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属性;理解植物组织的类型、结构特征与其所执行功能的统一性; 掌握各类植物组织的类型、组成组织的细胞结构特征。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形成和特点;植物组织系统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组织的概念;熟悉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特征,能够 在显微镜下分辨出不同的组织类型,概述不同组织的功能;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性。 重 点:各种组织的特征、分布、功能;维管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功能。 难 点:各种组织的发生关系;输导组织的类型、分布、功能。 第六章 根的形态与结构(4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根的形态;掌握根的结构。 教学内容:根的形态结构;根的解剖结构;根瘤与菌根 教学要求:了解主根、侧根的发生与生长特性,能够说出常见植物根系的类型、形态特征以及与农 业生产的关系;理解根的形态、结构组成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掌握根尖分区各部 分结构的组成细胞特征;掌握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以及双子叶植物根 的次生结构。 重 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根的解剖结构。 难 点:根的发育与形态结构建成。 第七章 茎的形态与结构(4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茎的形态及相关描述术语;掌握茎的解剖结构;理解木材的结构组成;能够运用所 学的有关茎的生长特性解释农林现象。 教学内容:茎的形态特征;芽和茎的分枝方式;茎的解剖结构; 教学要求:了解茎和枝条的概念、形态组成、生理功能;理解茎和枝条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 统一性;学会描述茎的分枝方式的形成过程、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芽的特征和功能; 掌握茎尖分区各部分结构的组成细胞特征;熟悉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以及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结构的特点。 重 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难 点:茎的发育与形态结构建成。 第八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1.5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掌握叶的结构组成;理解叶的结构与所处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叶的解剖结构; 教学要求:了解叶的发育过程、叶的基本组成、叶的主要功能;理解叶的形态结构与其所处的环境 及所执行的生理功能的间的统一性;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能够从叶 的形态特征、叶的解剖特征两方面区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叶。 重 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难点:叶的发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第九章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与相关性(0.5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变态器官的概念:理解植物根、茎、叶发育过程的局部性与植物各器官发育的 致性 掌握根 、叶的不同变态器官类型 教学内容:营养器官的变态与变态器官:不同生境中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营养器官结构和 整体性与相关性。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实例说明根、茎、叶的各种不同的变态类型:了解根、 茎、叶适应于不同生境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植物根、茎、叶的各种变态类型,同功器 官与同源器官的概念: 能够利用所学习的有关变态器官以及植物营养器官与生境的关系 解释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 重点: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营养器官对水生、早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不同类型变态器官的辨别:根、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 第十音花的形态与结构(4学时) 教学目标:熟悉花的组成与类型:掌握雄蕊与雌蕊的结构:能够运用本章内容解释农业生产中常见 的与生殖相关的现象 教学内容:花的组成与发生:雄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雄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教学要求:了解花器官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花芽分化过程:理解花的概念,熟悉 花药和胚囊的发育过程:掌握幼期和成熟期花药、子房、胚囊的结构组成。 点:花的组成:花药和子房的结构:双受精。 点:花药和胚囊的发有 第十一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胚囊和胚乳的不同发育类型:掌握种子、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教学内容:种子的发有与结构:种子与幼苗:果实的发有、结构和传播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的胚乳发有类型、胚乳的发有动态以及胚发有过程中的不定胚和多胚现象,了 解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含义: 了解各种不同的果实类型, 能够区别无籽果实与单性结实 的区别:能够描述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与生活史循环间的关系:掌握 的发有过程以及核型胚乳的发有过程,熟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能 够从发育过程上说出真果与假果的区别。 点: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类型。 点:种子的发有:果实的发有。 3、实验 被子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实验内容:不同类型根系、茎的形态观察:叶的基本形态及叶序类型观察:花的初步解剖:各种花 序类型及其形态特征观察:各种花冠、雄蕊、雌蕊类型及组成特征观察:心皮数目、胎 多米型及子房位置的到别:花程式、花图式的应用。 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校园观察及实验室解剖观察,能够初步辨别根、茎、叶、花、花序的不同类型,应 用植物形态学术语描述植物特征:初步掌握解剖镜的使用,熟悉花的解剖,了解心皮数 目、胎座类型及子房位置的判别方法:掌握用花程式描述植物的花,了解花图式的应用 方法 野外植物调查与识别 实验内容:校园常见植物的根、茎、叶、花和花序的形态观察:农田植物的根、茎、叶、花和花序 的形态观察: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分类鉴定校园常见植物和农田植物。 8
28 难 点:叶的发育、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第九章 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与相关性(0.5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变态器官的概念;理解植物根、茎、叶发育过程的局部性与植物各器官发育的 一致性;掌握根、茎、叶的不同变态器官类型。 教学内容:营养器官的变态与变态器官;不同生境中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营养器官结构和 整体性与相关性。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实例说明根、茎、叶的各种不同的变态类型;了解根、 茎、叶适应于不同生境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植物根、茎、叶的各种变态类型,同功器 官与同源器官的概念;能够利用所学习的有关变态器官以及植物营养器官与生境的关系 解释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 重 点: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营养器官对水生、旱生环境的适应。 难 点:不同类型变态器官的辨别;根、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 第十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4 学时) 教学目标:熟悉花的组成与类型;掌握雄蕊与雌蕊的结构;能够运用本章内容解释农业生产中常见 的与生殖相关的现象。 教学内容:花的组成与发生;雄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雌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教学要求:了解花器官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花芽分化过程;理解花的概念,熟悉 花药和胚囊的发育过程;掌握幼期和成熟期花药、子房、胚囊的结构组成。 重 点:花的组成;花药和子房的结构;双受精。 难 点:花药和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第十一章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2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胚囊和胚乳的不同发育类型;掌握种子、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教学内容:种子的发育与结构;种子与幼苗;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的胚乳发育类型、胚乳的发育动态以及胚发育过程中的不定胚和多胚现象,了 解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含义;了解各种不同的果实类型,能够区别无籽果实与单性结实 的区别;能够描述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与生活史循环间的关系;掌握胚 的发育过程以及核型胚乳的发育过程,熟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能 够从发育过程上说出真果与假果的区别。 重 点: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类型。 难 点: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发育。 3、实验 被子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实验内容:不同类型根系、茎的形态观察;叶的基本形态及叶序类型观察;花的初步解剖;各种花 序类型及其形态特征观察;各种花冠、雄蕊、雌蕊类型及组成特征观察;心皮数目、胎 座类型及子房位置的判别;花程式、花图式的应用。 学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校园观察及实验室解剖观察,能够初步辨别根、茎、叶、花、花序的不同类型,应 用植物形态学术语描述植物特征;初步掌握解剖镜的使用,熟悉花的解剖,了解心皮数 目、胎座类型及子房位置的判别方法;掌握用花程式描述植物的花,了解花图式的应用 方法。 野外植物调查与识别 实验内容:校园常见植物的根、茎、叶、花和花序的形态观察;农田植物的根、茎、叶、花和花序 的形态观察;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分类鉴定校园常见植物和农田植物
学时:3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校园常见植物和农田植物的调查,能够初步通过观寥根、茎、叶、花和花序的特征 对校园常见植物 至少25种)和农田植物(至少15种)进行分类鉴定,能准确分类鉴 定到料。 被子植物代表科的解剖与检索 实验内容:观察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十字花科、蝶形花科、蔷薇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和菊 科常见桔物的形态特征:观察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百合科、兰科、莎草科和禾本科常 见植物的形态特征:解剖并观察不同科植物的花器官,书写花程式:植物分类检索表的 进一步训练。 学 时: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结合校园常见植物类群植物观察,熟悉双子叶植物纲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解剖植 物的花器官的步,学会用解剖镜观察花器官的结构特征, 了解花程式的书写方法:能 较熟练地根据植物形态特征、花器官的结构 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将植物检索到科。 细胞与组织 实验内容:洋葱鳞叶表皮临时玻片制作及细胞基本结构观察:胞间连丝、纹孔、质体观察:徒手切 片的制作及主要后含物观察:三类分生组织和五类成熟组织的观察。 学时.6 实哈性质,院合性实哈 实验要求: 熟悉光学显微镜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下辨认植物细胞的各部分显微结构:理解 物细胞细跑壁的层次、结构:学会制作徒手切片,门了解质体及主要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基 本形态:掌握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组成细胞特征。 根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内容:根系形态观察与比较:根尖分 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单子叶植物 根初生结构观察:各种根的变态类型比较 学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实物及永久装片观察,了解根系类型、根尖分区及各区细胞特征:观察并比较双子 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特点:观察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特点,并比较其 与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异同:了解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生长过程和根的各种变态类型 茎的形态与解结构观祭 实验内容:茎的形态及分枝方式: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 观察:各种茎的变态类型观察。 学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实物观察及永久装片观察,了解枝条形态、分枝方式、 芽的类型与结构:观察并日 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了解双子叶植 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各种变态类型:掌握木材及树皮的结构组成。 叶的形态与解制结构观察 实验内容:叶柄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观察:各种叶的变态类型观察。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点:观察并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 9
29 学 时:3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校园常见植物和农田植物的调查,能够初步通过观察根、茎、叶、花和花序的特征, 对校园常见植物(至少 25 种)和农田植物(至少 15 种)进行分类鉴定,能准确分类鉴 定到科。 被子植物代表科的解剖与检索 实验内容:观察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十字花科、蝶形花科、蔷薇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和菊 科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观察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百合科、兰科、莎草科和禾本科常 见植物的形态特征;解剖并观察不同科植物的花器官,书写花程式;植物分类检索表的 进一步训练。 学 时:5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结合校园常见植物类群植物观察,熟悉双子叶植物纲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解剖植 物的花器官的步骤,学会用解剖镜观察花器官的结构特征,了解花程式的书写方法;能 较熟练地根据植物形态特征、花器官的结构,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将植物检索到科。 细胞与组织 实验内容:洋葱鳞叶表皮临时玻片制作及细胞基本结构观察;胞间连丝、纹孔、质体观察;徒手切 片的制作及主要后含物观察;三类分生组织和五类成熟组织的观察。 学 时:6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熟悉光学显微镜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下辨认植物细胞的各部分显微结构;理解植 物细胞细胞壁的层次、结构;学会制作徒手切片,了解质体及主要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基 本形态;掌握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组成细胞特征。 根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内容:根系形态观察与比较;根尖分区;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单子叶植物 根初生结构观察;各种根的变态类型比较。 学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实物及永久装片观察,了解根系类型、根尖分区及各区细胞特征;观察并比较双子 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特点;观察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特点,并比较其 与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异同;了解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生长过程和根的各种变态类型。 茎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内容:茎的形态及分枝方式;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 观察;各种茎的变态类型观察。 学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实物观察及永久装片观察,了解枝条形态、分枝方式、芽的类型与结构;观察并比 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了解双子叶植 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各种变态类型;掌握木材及树皮的结构组成。 叶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内容:叶柄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观察;各种叶的变态类型观察。 学 时:3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点;观察并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
结构的异同:了解植物叶的变态类型。 生殖器官 实验内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结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结构观察:不同类型种子和果实形 态结构观察: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观察 学 时:6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掌握被子植物雌、雄蕊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种子和果实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发育过 程。 程实验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占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为50%, 四、课程考核 期末采取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等)(30%)=总成绩 执笔人:徐小颖张顺仓 审定人:金银根 二零一五年二月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22290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用专业: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草业科学专业 学 分: 学时:96其中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32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 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 它在分 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 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 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现代生物化与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学科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 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莫定基础。本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 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包括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含氮化合物代谢以及生 物氧化 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包括DWA的生物合成、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以及基因表达调控。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 杨荣武主编《生物化学》(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必读书目
30 结构的异同;了解植物叶的变态类型。 生殖器官 实验内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结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结构观察;不同类型种子和果实形 态结构观察;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观察。 学 时:6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掌握被子植物雌、雄蕊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种子和果实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发育过 程。 课程实验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占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为 50%。 四、课程考核 期末采取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等)(30%)=总成绩 执笔人:徐小颖 张顺仓 审定人:金银根 二零一五年二月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22290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草业科学专业 学 分:5 总 学 时:96 其中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32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 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 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 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现代生物化学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学科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 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奠定基础。本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 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包括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含氮化合物代谢以及生 物氧化;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包括 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以及基因表达调控。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 杨荣武主编《生物化学》(第一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 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