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 课程编号 0BL05505 学分 3 总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经济学史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笔人 周脉伏 审核人 杨颗梅 先修课程 经济学导论 一、 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学说史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 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 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谢源,为 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演进的历史。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掌握经济学的方法,熟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 内 容 基本要求 学时 第一章经济学的史前时期 1.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掌学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 张:了解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经济思 4 12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 想。 13重商主义 第二章古典经济学发韧 2.1概述 了解英国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 22古典经济学在英国的发韧 叶思想家的经济思想:掌握重农主 义的理论和政笛主张 2.3重农主义 第三章亚当·斯密 3.1时代生平和著作 了解斯密的生平与著作:掌握分工 3 3.2分工与父换 理论、价值规律、收入分配理论: 3.3价值 重点掌握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边界理 分配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大卫李嘉图和他同时代的人 41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掌握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掌握马 4.2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萨伊定律 8 4.3萨伊的经济学说 了解西斯蒙第的经济思想。 4.4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14 《经济学说史》 课程编号 0BL05505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课程名称 经济学史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 笔 人 周脉伏 审 核 人 杨颖梅 先修课程 经济学导论 一、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学说史”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 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 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为 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演进的历史。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掌握经济学的方法,熟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 内 容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一章 经济学的史前时期 1.1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1.2 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 1.3 重商主义 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 张;了解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4 2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发轫 2.1 概述 2.2 古典经济学在英国的发轫 2.3 重农主义 了解英国 17 世纪中叶到 18 世纪中 叶思想家的经济思想;掌握重农主 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4 3 第三章 亚当﹒斯密 3.1 时代生平和著作 3.2 分工与交换 3.3 价值规律 3.4 收入分配和资本积累 3.5 经济自由主义 了解斯密的生平与著作;掌握分工 理论、价值规律、收入分配理论; 重点掌握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边界理 论。 4 4 第四章 大卫李嘉图和他同时代的人 4.1 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4.2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4.3 萨伊的经济学说 4.4 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掌握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掌握马 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掌握萨伊定律; 了解西斯蒙第的经济思想。 8
序号 内 容 基本要求 学时 内资到的·斯·穆粉 2约斯,穆勒的综合 斯 .穆勒的综合 4 第六章李斯特和历史学派 掌握李斯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理 解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刀 6 6.1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6.2历史 63瓦格纳和桑巴特 理解桑巴特的资本主义精神。 第七章边际革命 7 71背景与先驱 分析方法与两派的区:套提边际 了解边际革命及其意。 ”歌尔经客的地位特占上 方法:掌握其需求与供给理论、均 4 Q3的合价牧理:春 衡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 84收入分配理 第九章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 9 9.1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掌提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掌 了解制度学派 4 9.2费雪的经济理论 握费雪的货币理论: 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9.3制度学派 第十章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和修正 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 10 10.1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垄断理论的贡献:了解希克斯的贡 10.2华断竞争理论 13.3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补充 。 第十三章凯恩斯经济学 13.1《通论》与凯恩斯革命 了解凯恩斯革命:掌握其就业理论 理解其利息理 掌握有效需求不 4 足理论:掌握其经济政策主张 合计 48 五、说明 本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调整。另外要求学生阅读部分原著。提倡学生广泛 阅读参考书,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 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考核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作业+平时考核)30%+期末考试70%。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西方经济学说史》,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参考书: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 序号 内 容 基本要求 学时 5 第五章 从西尼尔到约﹒斯﹒穆勒 5.1 西尼尔为资本辩护 5.2 约﹒斯﹒穆勒的综合 了解西尼尔的经济理论;重点掌握 约﹒斯﹒穆勒的综合理论与政策主 张 4 6 第六章 李斯特和历史学派 6.1 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6.2 历史学派 6.3 瓦格纳和桑巴特 掌握李斯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理 解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 法。 理解桑巴特的资本主义精神。 4 7 第七章 边际革命 7.1 背景与先驱 7.2 奥国学派 7.3 数理学派 了解边际革命及其意义;掌握边际 分析方法与两派的区别。 4 8 第八章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8.1 马歇尔经济学的方法和特点 8.2 需求与供给理论 8.3 均衡价格理论 8.4 收入分配理论 了解马歇尔经济学的地位、特点与 方法;掌握其需求与供给理论、均 衡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 4 9 第九章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 9.1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9.2 费雪的经济理论 9.3 制度学派 掌握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掌 握费雪的货币理论;了解制度学派 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4 10 第十章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和修正 10.1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10.2 垄断竞争理论 13.3 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补充 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 垄断理论的贡献;了解希克斯的贡 献。 4 11 第十三章 凯恩斯经济学 13.1《通论》与凯恩斯革命 13.2 就业理论 13.3 利息理论 13.4 工资与物价论 13.5 经济政策主张 了解凯恩斯革命;掌握其就业理论; 理解其利息理论;掌握有效需求不 足理论;掌握其经济政策主张。 4 合计 48 五、说明 本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调整。另外要求学生阅读部分原著。提倡学生广泛 阅读参考书,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 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考核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作业+平时考核)30%+期末考试 70%。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西方经济学说史》,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 月。 参考书:1.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E雷坎特伯里,经济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经济学说史”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 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 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为 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History of econmic thought is business schoo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economics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s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economic school of thought in every age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e study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he main economic views,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soa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 theory history origin,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of further studying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professional research 《经济学著作导读(二)》 课程编号 0BS05528 学分 总学时 1周 实验/上机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经济学著作导读(二) 英文名称 Economic works Reading i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笔人 孙玉履 审核人 李雁玲 先修课程 经济学著作导读(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为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教有层次实践环节的必修课程。木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 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了解经济学的思想精华、理论贡献,把握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培养学 生的经济学思维,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专业知识与能力:终身学习:国际视野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 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和最新动态,培养对经济学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从事经济研 究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文献的阅读技巧 16
16 2. E·雷·坎特伯里,经济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经济学说史”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 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 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为 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s business schoo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economics.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s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economic school of thought in every age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e study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he main economic view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so a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ory history origin, 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of further studying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professional research. 《经济学著作导读(二)》 课程编号 0BS05528 学 分 1 总 学 时 1 周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 0 学时,上机:0 学时 课程名称 经济学著作导读(二) 英文名称 Economic Works Reading Ⅱ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 笔 人 孙玉霞 审 核 人 李雁玲 先修课程 经济学著作导读(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为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层次实践环节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 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了解经济学的思想精华、理论贡献,把握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培养学 生的经济学思维,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专业知识与能力;终身学习;国际视野。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 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和最新动态,培养对经济学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从事经济研 究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文献的阅读技巧
和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经济学文献的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生活中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思维 能够针对推荐读物有计划开展阅读,并 4 撰写读书笔记 2 古典经济学著作选读 能够有计划开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作选读 能够有计划开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指导学生针对经济学著作阅读展开讨 具备理解经济学文献的能力,建立初步 4. 2 论 经济学思维,并适当运用经济学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 5 指导学生撰写经济学著作阅读报告 进一步阅读书籍,按要求撰写阅读报告 五、说明 本课程指导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著作导读(一)和其他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选读经 济学经典著作,使之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对现实经济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思 考能力。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建议根据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文献阅读报告以及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等评定成绩。成 绩实行五级分级制。 七、建议参考书 1刘明明、马云泽编,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罗卫东等编著,经济学基础文献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杨春学编,经济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 4.保罗海恩,史晨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本课程为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教有层次实践环节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 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了解经济学的思想精华、理论贡献,把握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培养学 生的经济学思维,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莫定基础。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文 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和最新动态,培养 对经济学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从事经济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文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经济学文献的能力,能够理
17 和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经济学文献的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生活中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思维 能够针对推荐读物有计划开展阅读,并 撰写读书笔记 4 2 古典经济学著作选读 能够有计划开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4 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作选读 能够有计划开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4 4 指导学生针对经济学著作阅读展开讨 论 具备理解经济学文献的能力,建立初步 经济学思维,并适当运用经济学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 2 5 指导学生撰写经济学著作阅读报告 进一步阅读书籍,按要求撰写阅读报告 2 五、说明 本课程指导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著作导读(一)和其他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选读经 济学经典著作,使之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对现实经济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思 考能力。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建议根据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文献阅读报告以及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等评定成绩。成 绩实行五级分级制。 七、建议参考书 1.刘明明、马云泽编,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年。 2.罗卫东等编著,经济学基础文献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3.杨春学编,经济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 年。 4.保罗∙海恩,史晨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 13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本课程为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层次实践环节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 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了解经济学的思想精华、理论贡献,把握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培养学 生的经济学思维,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文 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和最新动态,培养 对经济学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从事经济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文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经济学文献的能力,能够理
解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The curriculum is a compulsory practice course at the basic subject education stage for the students of economics major.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classics of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thought,theoretical contribution,grasp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ext,cultivate economic thinking.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professional study.The purpose of this curriculum is to train students'abilit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to expand students'knowledge,an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 and updates.The curriculum can cultivate the economics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the thinking ability in order to lay a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economic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reading skills and methods,improve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reading ability understand and theories toanalyze real problems 《中国经济史》 课程编号 0RL05518 学分 总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要程名称 中国经济史 英文名称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笔人 张舒 审核人 吕娜 先修课程 经济学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任选课。该门课程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 识结构的完整起着比较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程既可为其他经济学理论学科的学习提供相应 的史实基础,又可为其他应用学科的学习提供资料帮助。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各经济部门发展的实 际状况,加深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分析地把握中国经济现实状况, 加深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脉络,把握重点经济制度安排及变迁,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落 后的原因
18 解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The curriculum is a compulsory practice course at the basic subject education stage for the students of economics major.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classics of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though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grasp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ext, cultivate economic thinking,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professional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curriculum is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to expand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 and updates. The curriculum can cultivate the economics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the thinking ability in order to lay a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economic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reading skills and methods, improve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reading ability, understand and use economic theories to analyze real economic problems. 《中国经济史》 课程编号 0RL05518 学 分 2 总 学 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 学时,上机: 学时 课程名称 中国经济史 英文名称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贸易) 执 笔 人 张舒 审 核 人 吕娜 先修课程 经济学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任选课。该门课程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 识结构的完整起着比较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程既可为其他经济学理论学科的学习提供相应 的史实基础,又可为其他应用学科的学习提供资料帮助。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各经济部门发展的实 际状况,加深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分析地把握中国经济现实状况, 加深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脉络,把握重点经济制度安排及变迁,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落 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