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2016年2月1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 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巫术:人类文明无法摆脱的神秘影子 巫术这个词在中国己经等同邪恶,在卡通片里巫婆是丑恶的象征。其实,早从中 古时代起,那些被指为女巫或巫师的人,会被人烧死或砸死,显示人们对毒咒 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巫术是邪恶、欺诈的代名词,是与现代文明随行的,令人 憎恶的影子。 但是,所有研究古文明史的人都无法否认,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国 语》记载有观射父论“巫”之言。大意说,古时候民和神不混杂,神明就降临到精 神专注不二、恭敬中正且聪明的人身上,这便是巫觋,巫觋制订各种典章制度 选贤能任五官,各司其职,社会不相杂乱。这为我们认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 治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关键的启示 远古的观象授时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则直接说明,观射 父讲的“民神不杂”的有序社会状态,正是考定星历的结果;而历数失序,则民不 堪命。由此可见历法的兴废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这也证明了只有巫术,才 能孕育出后代发达的天文历法,以及人类文明的雏形。 如果说巫术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也一点不为过。只有巫术中包含的科学成分, 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只有巫术的权威,才足以赢得信赖 才可以获得政治权威,亦即我们所说的公共权力。而只有公共权力形成,国家才 会出现,也代表文明时代的到来。不但如此,巫术同时也是宗教、哲学思想产生 的源泉。中国本土的道教产生,无疑和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的;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直接脱胎于远古的巫术 总之,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它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个民族的远 古史册里。但是,自从巫术完成引导文明诞生的使命之后,就被视为妖孽、邪恶 的象征,并且被置放在文明对立的位置。像中国汉朝的张天师,清代的白莲教、 义和团等,都是巫术的变种。在今天,巫术仍以种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阴暗层 里 西方早在中世纪后,巫术就成为一种邪恶的象征,被排斥在文明时代之外。文明 与野蛮蒙昧的对立,在宗教上往往表现为基督教与巫术的对立。但这种对立,和 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一样,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但它却成了西方基督徒的固有 的观念。而实际上,基督教的经验和巫术的经验相差无几,同样诉诸无法以理性 和常识加以分析的想象和情感。 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描写的是十七世纪发生在今美国 马萨诸塞州一场宗教迫害事件。一个居住着虔诚的清教徒的小镇,几个居民被人 控告在行巫,紧接着,更多的巫婆神汉被人揭发出来,而控告者和揭发者自己又
湖北省 2016 届高三联考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 2016 年 2 月 1 日 上午 9:00—11:30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 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巫术:人类文明无法摆脱的神秘影子 巫术这个词在中国已经等同邪恶,在卡通片里巫婆是丑恶的象征。其实,早从中 古时代起,那些被指 为女巫或巫师的人,会被人烧死或砸死,显示人们对毒咒 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巫术是邪恶、欺诈的代名词,是与现代文明随行的,令人 憎恶的影子。 但是,所有研 究古文明史的人都无法否 认,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国 语》记载有观射父论“巫”之言。大意说,古时候民和神不混杂,神明就降临到精 神专注不二、恭敬中正且聪明的人身上,这便是巫觋,巫觋制订各种典章制度, 选贤能任五官,各司其职,社会不相杂乱。这为我们认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 治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关键的启示。 远古的观象授时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则直接说明,观射 父讲的“民神不杂”的有序社会状态,正是考定星历的结果;而历数失序,则民不 堪命。由此可见历法的兴废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这也证明了只有巫术,才 能孕育出后代发达的天文历法,以及人类文明的雏形。 如果说巫术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也一点不为过。只有巫术中包含的科学成分, 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只有巫术的权威,才足以赢得信赖, 才可以获得政治权威,亦即我们所说的公共权力。而只有公共权力形成,国家才 会出现,也代表文明时代的到来。不但如此,巫术同时也是宗教、哲学思想产生 的源泉。中国本土的道教产生,无疑和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的;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直接脱胎于远古的巫术。 总之,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它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个民族的远 古史册里。但是,自从巫术完成引导文明诞生的使命之后,就被视为妖孽、邪恶 的象征,并且被置放在文明对立的位置。像中国汉朝的张天师,清代的白莲教、 义和团等,都是巫术的变种。在今天,巫术仍以种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阴暗层 里。 西方早在中世纪后,巫术就成为一种邪恶的象征,被排斥在文明时代之外。文明 与野蛮蒙昧的对立,在宗教上往往表现为基督教与巫术的对立。但这种对立,和 文明与野蛮的 对立一样,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但它却成了西方基督徒的固有 的观念。而实际上,基督教的经验和巫术的经验相差无几,同样诉诸无法以理性 和常识加以分析的想象和情感。 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描写的是十七世纪发生在今美国 马萨诸塞州一场宗教迫害事件。一个居住着虔诚的清教徒的小镇,几个居民被人 控告在行巫,紧接着,更多的巫婆神汉被人揭发出来,而控告者和揭发者自己又
被他人控告或揭发,到后来,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都有可能是巫师。而殖民当局 最初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来恢复信仰和秩序,于是,对被控告为巫觋的清教徒 进行审判。先杀了19人。但后来人们惊恐地发现,每一个基督徒身上都隐藏着 个巫或觋的影子。于是,总督下令停止审判,宣布该审判为冤案。如今,这桩 冤案反倒变成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警示全人类宝贵的反面教材。 由此,我们认识到,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且应该把巫术视为文明的 起源,并加以善意的对待。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文明忤逆的自由,而到头来又身 受其害。巫术和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相对的矛盾并不说明它们一定互相排斥, 有时正是紧密无间的体现。 巫术,永远是人类文明随行的神秘影子,巫术也是我们心灵中无法摆脱的超自然 力量,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不管我们是在史前的篝火旁,还 是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之间,或者是在未来全智能生活空间,我们都无法摆脱来 自远古巫术的影响,也许巫术就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摘自《新浪网》,2015年12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社会,自中古时代以来,出于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那些 会玩弄巫术的女巫或巫师,会被人处死 B.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从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它“考定星历”,巫觋 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C.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都有它的身影。直 至今天,巫术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的相关内容说明,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 个巫或觋的影子,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对矛盾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巫术最开始包含有科学、文明的因素,但随着科学的产生巫术逐渐走向了文 明的对立面,从而受到了唾弃。 B.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中国本土道教的源起,可以说,没有巫术,也就不会有 后来的道教。巫术甚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 C.在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中,基督教与巫术是对立的,但和文明与野蛮的 对立一样,这种对立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来源 Z xx K. Com] D.文明人与野蛮人、基督教与巫术之间原本似乎明确的界线其实是模糊的,法 庭审判和处决的与其说是巫觋,还不如说是基督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术处在善良、诚实的对立面,尽管是人们对巫术的认识不够甚至误解造成 的,但是,在文明髙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它很难摆脱这种看法。 B.巫术中包含有科学成分,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 问题,否则,它不会成为权威,不会获得人们的信赖。 C.从古到今以至未来,人类都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可以说,它 像影子一样永远与人类文明随行。 D.我们应善待巫术,不仅要正视其历史价值,还它以历史的地位,还应该加强 研究,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当代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被他人控告或揭发,到后来,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都有可能是巫师。而殖民当局 最初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来恢复信仰和秩序,于是,对被控告为巫觋的清教徒 进行审判。先杀了 19 人。但后来人们惊恐地发现,每一个基督徒身上都隐藏着 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于是,总督下令停止审判,宣布该审判为冤案。如今,这桩 冤案反倒变成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警示全人类宝贵的反面教材。 由此,我们认识到,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且应该把巫术视为文明的 起源,并加以善意的对待。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文明忤逆的自由,而到头来又身 受其害。巫术和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相对的矛盾并不说明它们一定互相排斥, 有时正是紧密无间的体现。 巫术,永远是人类文明随行的神秘影子,巫术也是我们心灵中无法摆脱的超自然 力量,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不管我们是在史前的篝火旁,还 是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之间,或者是在未来全智能生活空间,我们都无法摆脱来 自远古巫术的影响,也许巫术就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摘自《新浪网》,2015 年 12 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社会,自中古时代以来,出于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那些 会玩弄巫术的女巫或巫师,会被人处死。 B.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从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它“考定星历”,巫觋 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C.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都有它的身影。直 至今天,巫术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的相关内容说明,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 一个巫或觋的影子,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 对矛盾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巫术最开始包含有科学、文明的因素,但随着科学的产生巫术逐渐走向了文 明的对立面,从而受到了唾弃。 B.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中国本土道教的源起,可以说,没有巫术,也就不会有 后来的道教。巫术甚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 C.在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中,基督教与巫术是对立的,但和文明与野蛮的 对立一样,这种对立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来源:Z_xx_k.Com] D.文明人与野蛮人、基督教与巫术之间原本似乎明确的界线其实是模糊的,法 庭审判和处决的与其说是巫觋,还不如说是基督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巫术处在善良、诚实的对立面,尽管是人们对巫术的认识不够甚至误解造成 的,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它很难摆脱这种看法。 B.巫术中包含有科学成分,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 问题,否则,它不会成为权威,不会获得人们的信赖。 C.从古到今以至未来,人类都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可以说,它 像影子一样永远与人类文明随行。 D.我们应善待巫术,不仅要正视其历史价值,还它以历史的地位,还应该加强 研究,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当代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 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 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 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 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 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 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 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丛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 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 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 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 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 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 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 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祖悟/许 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片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储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祖悟片许 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 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 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刘基属于大 夫阶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来源学科网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 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 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 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 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 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 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 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 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 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 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 拜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 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 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 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 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 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其龙 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 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 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 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 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 刘基属于大 夫阶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来源:学科网]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 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 非常嚣张。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 大败陈友谅。 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 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 拒绝皇帝给他提髙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 的功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5分)[来源:学科网]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9题 昭君怨 马洪 路远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8.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6分) 9.结合全词,简析“三径易生苔,早归来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 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2)《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3)《论语》中,孔子说: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 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题和四题中任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推迟会议 周波 东沙上任后的第三天,办公室主任进来请示:镇长,什么时候开会?当时, 东沙正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一言不发地拿眼瞧了瞧主任,心里思忖:我才到岗 几天啊,开会可不是随便想开就能开的。既然已是镇长,上台就要讲有分量的话, 可脑袋空空讲什么好呢。他觉着自己的状态和傻瓜没啥区别。东沙见主任还等着, 应付道:再说吧。 换岗到乡镇工作,对东沙来说,确实有许多事还不很明白。可他又不敢多去问别 人,怕人家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在县城工作时候他是干得顶呱呱的,否则上 级也不会派他来乡镇。头一回去乡镇工作,得给人一种鲜亮的感觉,他突然发现 自己也有痛苦的心事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 非常嚣张。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 大败陈友谅。 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 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 拒绝皇帝给他提高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 的功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5 分)[来源:学科网]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 8~9 题 昭君怨 马洪 路远 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 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8.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6 分) 9.结合全词,简析“三径易生苔,早归来”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 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2)《登高》中寄寓了作者 飘零之感和 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 。” (3)《论语》中,孔子说:“ ,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 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题和四题中任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推迟会议 周波 东沙上任后的第三天,办公室主任进来请示:镇长,什么时候开会?当时, 东沙正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一言不发地拿眼瞧了瞧主任,心里思忖:我才到岗 几天啊,开会可不是随便想开就能开的。既然已是镇长,上台就要讲有分量的话, 可脑袋空空讲什么好呢。他觉着自己的状态和傻瓜没啥区别。东沙见主任还等着, 应付道:再说吧。 换岗到乡镇工作,对东沙来说,确实有许多事还不很明白。可他又不敢多去问别 人,怕人家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在县城工作时候他是干得顶呱呱的,否则上 级也不会派他来乡镇。头一回去乡镇工作,得给人一种鲜亮的感觉,他突然发现 自己也有痛苦的心事
这几天,一到晚上东沙就窝在家里上网。老婆如晶笑着问:才去乡镇几天,像换 了个人,懂学习了呢。他长叹一口气:不学怎么行,前天学土地法,昨天学招投 操作,今晚硏究一下咱们市里的社保问题。如晶抿嘴一笑,说:这个可以请教别 人。东沙苦笑着说:我何尝不想这样,就怕别人误解。 那天,大概一个星期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还像上回 样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抬起头,思索了一阵,说:再缓缓吧。然后,东沙起 身出门。 那天他特意去拜见几位前任镇长,想讨教几招。不过,大家的意见很快让他糊掉 了脑子。一个说只要牵住工业牛鼻子就行;另一个说要抓旅游;还有一个说镀镀 金就行了,别把自己身体折腾坏了;当然也有老镇长劝他照自己的心路走。他心 烦意乱地打电话给如晶:晚上不回家了。 半个月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当时刚从下面村里调研 回来才进办公室。他看了看主任,微微一笑说:等忙过这阵子吧。主任走后, 他心里想:我快不傻了,等不傻了再说吧。[来源学*科*网Z*X*X+K] 第三个星期的时候,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那天,东沙的心情 格外的好,东沙说:你可以准备了。主任显得很开心:讲话稿我早就写好了,您 看看。东沙却把讲话稿放在一边,问:下面有啥反应没有?主任说:大家都在议 论,这么久了,新来的镇长还没开干部大会。东沙又问:还有啥情况?主任说: 都说您在调研,看来有的放矢,接下来估计有大动作。东沙笑着说:嗯,好,你 先去吧。 主任走后,东沙就提着茶杯靠在窗台前。阳光很灿烂。他想起自己刚当科长那会, 原先科长位置有很多人竞争,最后,领导把机会给了他。他当时就有预感,自 己有可能要接副局长班了。于是,他更加认真地工作。不出所料,两年后很顺利 地当了副局长。他于是认准了,凡事总有因果,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第四个星期来临的时候,东沙更加积极地下村入企进行调研。他对同去的主 任说:你写的讲话稿我看过了。主任紧张地问:镇长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东沙说: 不用修改,会议通知可以下了,放在下周一上午吧 东沙上任后的第一次大会终于如期而至。当他精神饱满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 时,他感受了众人充满期待的目光。大家起立鼓掌,迎接他们的新镇长。有那么 会,东沙感到有一阵心虚,不过很快改变过来了。在那个充满神奇的上午,东 沙对着麦克风一口气脱稿讲了两个多小时。所讲内容非常“接地气”,针对性很强, 句句切中肯綮,博得阵阵掌声。期间,他多次起身激动地挥臂振呼,全场气氛 次次被引向高潮。此时,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讲话稿则静静地一直摆放在桌台上, 会议结束的时候,主任来东沙办公室。东沙说:你坐,下面反应怎样?主任两只 手不断地搓来搓去,轻着说:镇长,你真厉害!脱稿居然讲得这么精彩。东沙笑 着说:你讲稿写的有文采,什么时候写的?主任说:按照惯例,你一到我就写好 了。东沙泡了杯茶,说:我没按你的讲话稿念。主任不好意思地说:这样反而好, 但我有压力。东沙不解地问:你有什么压力,有压力的应该是我。主任说:像 你这样有水平的镇长,我这个主任不好当。东沙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心里想: 我终于不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23期,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这几天,一到晚上东沙就窝在家里上网。老婆如晶笑着问:才去乡镇几天,像换 了个人,懂学习了呢。他长叹一口气:不学怎么行,前天学土地法,昨天学招投 操作,今晚研究一下咱们市里的社保问题。如晶抿嘴一笑,说:这个可以请教别 人。东沙苦笑着说:我何尝不想这样,就怕别人误解。 那天,大概一个星期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还像上回 一样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抬起头,思索了一阵,说:再缓缓吧。然后,东沙起 身出门。 那天他特意去拜见几位前任镇长,想讨教几招。不过,大家的意见很快让他糊掉 了脑子。一个说只要牵住工业牛鼻子就行;另一个说要抓旅游;还有一个说镀镀 金就行了,别把自己身体折腾坏了;当然也有老镇长劝他照自己的心路走。他心 烦意乱地打电话给如晶:晚上不回 家了。 半个月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当时刚从下面村里调研 回来才进办公室。他看了看主任,微微一笑说:等忙过这阵子吧。 主任走后, 他心里想:我快不傻了,等不傻了再说吧。[来源:学*科*网 Z*X*X*K] 第三个星期的时候,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那天,东沙的心情 格外的好,东沙说:你可以准备了。主任显得很开心:讲话稿我早就写好了,您 看看。东沙却把讲话稿放在一边,问:下面有啥反应没有?主任说:大家都在议 论,这么久了,新来的镇长还没开干部大会。东沙又问:还有啥情况?主任说: 都说您在调研,看来有的放矢,接下来估计有大动作。东沙笑着说:嗯,好,你 先去吧。 主任走后,东沙就提着茶杯靠在窗台前。阳光很灿烂。他想起自己刚当科长那会, 原先科长位置有很多人竞争,最后,领导把机会给 了他。他当时就有预感,自 己有可能要接副局长班了。于是,他更加认真地工作。不出所料,两年后很顺利 地当了副局长。他于是认准了,凡事总有因果,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第四个星期来临的时 候,东沙更加积极地下村入企进行调研。他对同去的主 任说:你写的讲话稿我看过了。主任紧张地问:镇长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东沙说: 不用修改,会议通知可以下了,放在下周一上午吧。 东沙上任后的第一次大会终于如期而至。当他精神饱满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 时,他感受了众人充满期待的目光。大家起立鼓掌,迎接他们的新镇长。有那 么 一会,东沙感到有一阵心虚,不过很快改变过来了。在那个充满神奇的上午,东 沙对着麦克风一口气脱稿讲了两个多小时。所讲内容非常“接地气”,针对性很强, 句句切中肯綮,博得阵阵掌声。期间,他多次起身激动地挥臂振呼,全场气氛一 次次被引向高潮。此时,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讲话稿则静静地一直摆放在桌台上。 会议结束的时候,主任来东沙办公室。东沙说:你坐,下面反应怎样?主任两只 手不断地搓来搓去,轻着说:镇长,你真厉害!脱稿居然讲得这么精彩。东沙笑 着说:你讲稿写的有文采,什么时候写的?主任说:按照惯例,你一到我就写好 了。东沙泡了杯茶,说:我没按你的讲话稿念。主任不好意思地说:这样反而好, 但我有压力。东沙不解地问:你有什么压力,有压力的应该是我。主任说 :像 你这样有水平的镇长,我这个主任不好当。东沙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心里想: 我终于不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 年第 23 期,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