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 定义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 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 值骨量 此后会逐渐减少,正常的骨量减少称为 骨贫或骨质缺乏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骨量的快速丢失的病 变称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定义 ⚫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 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 值骨量 ⚫ 此后会逐渐减少,正常的骨量减少称为 骨贫或骨质缺乏 ⚫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骨量的快速丢失的病 变称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o1885年由欧洲病理学家Pome提出的,其 意为骨质减少的疾病,组织学上可见布满 了孔隙的骨骼 正常的骨骼 骨质疏松的骨 骨小梁较厚, 骼:骨小梁变 能提供足够 薄、变细、出 的强度和弹 现断裂,因此 性 很容易发生骨 折
骨质疏松症 1885年由欧洲病理学家Pomme提出的,其 意为骨质减少的疾病,组织学上可见布满 了孔隙的骨骼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提出 成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正常:前臂远端、脊椎、髖骨骨密度(BMD) 或骨矿含量(BMC)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平均 值1个标准差(s)以内为正常 骨量减少:BMD或BMC值低于正常年轻人平 均值1~2.5s范围内 ●骨质疏松症:BMD或BMC低于正常年轻人平 均值2.5s或以下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提出 成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 正常:前臂远端、脊椎、髋骨骨密度(BMD) 或骨矿含量(BMC)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平均 值1个标准差(s)以内为正常 ⚫ 骨量减少:BMD或BMC值低于正常年轻人平 均值1~2.5s范围内 ⚫ 骨质疏松症:BMD或BMC低于正常年轻人平 均值2.5s或以下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提出 成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严重骨质疏松症:BM或BMC低于正常年 轻人平均值2.5s以下并伴有一处或多处 脆性骨折 同时认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为低于年轻人平均骨量3个标准差以下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提出 成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 严重骨质疏松症:BMD或BMC低于正常年 轻人平均值2.5s以下并伴有一处或多处 脆性骨折 ⚫ 同时认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为低于年轻人平均骨量3个标准差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