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授课科目:病理学 授课内容:肿瘤 授课学时:4学时 授课对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教师:杜华贞 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肿瘤的异型性 3.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4.掌握良、恶性肿瘤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 5.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 6.熟悉肿瘤的肉眼、形态特点 熟悉常见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 8.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学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8X50分钟) 1.肿瘤的肉眼形态30min 2.肿瘤的异型性40min 3.肿瘤的生长方式30min 4.肿瘤的转移50min
肿 瘤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授课科目:病理学 授课内容:肿 瘤 授课学时:4 学时 授课对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教师:杜华贞 病理学教研室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肿瘤的一些基本概念 2. 掌握肿瘤的异型性 3. 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4. 掌握良、恶性肿瘤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 5. 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 6. 熟悉肿瘤的肉眼、形态特点 7. 熟悉常见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 8. 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学 二、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8X50 分钟) 1. 肿瘤的肉眼形态 30min 2. 肿瘤的异型性 40 min 3. 肿瘤的生长方式 30 min 4. 肿瘤的转移 50 min
5.肿瘤的分级分期10min 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5min 7.良、恶性肿瘤的区别20mi 8.肿瘤的命名与分类20min 9.常见肿瘤70min 10.病因发病学30min 11.恶性淋巴瘤40min 12.白血病20min 1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10min 14.小结5min 三、讲授重点 1.肿瘤的异型性 2.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4.癌与肉瘤的区别 四、讲授难点 1.肿瘤异型性 2.肿瘤的生长动力学 3.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4.肿瘤的发病学 五、教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 紧密结合临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具
5. 肿瘤的分级分期 10 min 6.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5 min 7.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20 min 8.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20 min 9. 常见肿瘤 70 min 10.病因发病学 30min 11.恶性淋巴瘤 40 min 12.白血病 20 min 1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10 min 14.小结 5 min 三、讲授重点 1. 肿瘤的异型性 2.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3.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4. 癌与肉瘤的区别 四、讲授难点 1. 肿瘤异型性 2. 肿瘤的生长动力学 3.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4. 肿瘤的发病学 五、教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 紧密结合临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具
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粉笔、黑板刷、激光教鞭、洁净白大衣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李甘地主编,《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107 2.曾益新主编.《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1,P10 3.李桂源主编.《肿瘤学基础》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P15 4.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7 5. Donald West King. General Pathology. 1983, UAS 良性、恶性? 恶性程度? 早期、晚期? 节概念和一般形态 、概念 肿瘤( tumor, 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因常形成局部肿块而得名。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 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可分为良、恶性两大类 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点 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具相对的自主性生长:与机体不协调,有害无 益 非肿瘤性增生(生理、炎症及损伤修复等病理状态) 正常代谢的细胞更新:针对一定刺激或损伤的反应,为机体所需,且有一定限度,原因消除后不再继 续;分化成熟 二、一般形态和结构 (一)肉眼形态 1.数目、大小 2.形状 3.颜色 4.硬度
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粉笔、黑板刷、激光教鞭、洁净白大衣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李甘地主编,《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107 2.曾益新主编. 《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1.11, P10 3.李桂源主编. 《肿瘤学基础》 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 P15 4.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7 5.Donald West King. General Pathology. 1983, UAS 肿 瘤? 良性、恶性? 恶性程度? 早期、晚期? 第一节 概念和一般形态 一、概念 肿瘤(tumor,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因常形成局部肿块而得名。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 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可分为良、恶性两大类。 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点: 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具相对的自主性生长;与机体不协调,有害无 益。 非肿瘤性增生(生理、炎症及损伤修复等病理状态): 正常代谢的细胞更新;针对一定刺激或损伤的反应,为机体所需,且有一定限度,原因消除后不再继 续;分化成熟。 二、一般形态和结构 (一)肉眼形态 1.数目、大小 2.形状 3.颜色 4.硬度
(二)组织结构 1.实质 parenchyma 2.间质 mesenchyma, stroma 第二节异型性 Atypia 定义: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区别异型性的 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间变( anaplasia): 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分化( differentiation): 种幼稚的、无特殊功能的组织或细胞向着成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组织和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一)瘤细胞的多形性 (二)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二)组织结构 1.实质 parenchyma 2.间质 mesenchyma, stroma 第二节 异型性(Atypia) 定义: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区别异型性的 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间变(anaplasia): 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分化(differentiation): 一种幼稚的、无特殊功能的组织或细胞向着成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组织和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一)瘤细胞的多形性 (二)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核大,核浆比增大(正常1:4~6,恶性1:1),畸形怪状,核深染,核膜厚,核仁大数目增多,病 理性核分裂像。 (三)瘤细胞胞浆的改变 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 第三节生长与扩散 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能力 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1.倍增时间 2.生长分数( growth fraction) 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的比例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肿瘤生长速度决定于生长分数和瘤生成与丢失之比,而与倍增时间关系不大 抗癌药针对处于增殖期的细胞,高生长分数瘤对化疗敏感 (二)肿瘤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因子( angiogenesis factor): VEGF, b-FGF
核大,核浆比增大(正常 1:4~6,恶性 1:1),畸形怪状,核深染,核膜厚,核仁大数目增多,病 理性核分裂像。 (三)瘤细胞胞浆的改变 二、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 第三节 生长与扩散 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能力。 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1.倍增时间 2.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 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S 期+G2 期)的细胞的比例。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肿瘤生长速度决定于生长分数和瘤生成与丢失之比,而与倍增时间关系不大。 抗癌药针对处于增殖期的细胞,高生长分数瘤对化疗敏感。 (二)肿瘤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 factor): VEGF,b-F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