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19261927 1926年,郭沬 若发表《革命与文 郭沬若的故事之四 学》一文,提出了 “无产阶级的社会 主义的写实主义文 学”的口号。尽管 当时有人著文响应, 但革命文学的讨论 并没有广泛展开
第三阶段:1926——1927 • 1926年,郭沫 若发表《革命与文 学》一文,提出了 “无产阶级的社会 主义的写实主义文 学”的口号。尽管 当时有人著文响应, 但革命文学的讨论 并没有广泛展开
二、革命文学倡导及论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是 由创造社、太阳社发起的。 ·1928年8月,创造社的主要成员 除了郭沫若、成仿吾外,又增加了 刚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 彭康、朱镜我等人,实力又有了 增加。 李初梨 太阳社,是1928年在党的领导下 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主要成员 有蒋光慈、钱杏邨(阿英)等人
二、革命文学倡导及论争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是 由创造社、太阳社发起的。 • 1928年8月,创造社的主要成员, 除了郭沫若、成仿吾外,又增加了 刚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 彭康、朱镜我等人,实力又有了 增加。 • 太阳社,是1928年在党的领导下 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主要成员 有蒋光慈、钱杏邨(阿英)等人。 李初梨
当时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文章 主要有冯乃超的《艺术 与生活》,成仿吾的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 学》,蒋光慈的《关于 零 革命文学》,李初梨的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蒋光慈
当时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文章 • 主要有冯乃超的《艺术 与生活》,成仿吾的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 学》,蒋光慈的《关于 革命文学》,李初梨的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等。 蒋光慈
其主要观点包括: ·(1)指出革命文学的产生,决定于社会经 济基础的变动。(2)提出了文学是有阶级 性的,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革命文学要为 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张。(3)要求革命 文学家必须“获得辫证法的唯物论”, “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要求 革命文学“以工农大众”为“对象”。(4 明确规定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其主要观点包括: • (1)指出革命文学的产生,决定于社会经 济基础的变动。(2)提出了文学是有阶级 性的,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革命文学要为 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张。(3)要求革命 文学家必须“获得辩证法的唯物论”, “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要求 革命文学“以工农大众”为“对象”。(4) 明确规定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理论和行动有明显的错误: (1)错误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不承认 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认为,中国革命的 性质,已经不是单纯的民族或民权的革命 了。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五四文学革 命的性质,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 鲁迅的创作,作出了错误的评价。如阿英 《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
理论和行动有明显的错误: (1)错误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不承认 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认为,中国革命的 性质,已经不是单纯的民族或民权的革命 了。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五四文学革 命的性质,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 鲁迅的创作,作出了错误的评价。如阿英 《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