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概说 公文的定义 公文,有称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 开展公务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形成的体式完备、内 容系统、程序规范的各种书面材料。 二、公文的历史 公文的使用由来已久,它是随着文字的产生、阶级的出 现、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在我国,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 到公元前11世纪时期,奴隶主已使用甲骨文、金文等记录 国家的重大活动,传达奴隶主的命令。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文已经开始用印,有了虎符、玺等印 章,而且当时的文书已经开始由专门的史官掌管。六经之一 的《尚书》中,收入了唐、虞、夏、商、周各代的训、诰、 誓等文献,也就是我国早期的公文。 到了汉代,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政 务日益频繁,在继承和发展秦代公文体制的基础上,汉代公 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常用的,仅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公 文就有制、诰、诏、敕、册、策、谕、令、檄等多种。有些 文种,比如俗称“圣旨”的皇帝专用的令文,一直沿用到清 朝末年。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 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典章文物,粲然大备。公务文书品目繁
公文概说 一、 公文的定义 公文,有称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 开展公务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形成的体式完备、内 容系统、程序规范的各种书面材料。 二、 公文的历史 公文的使用由来已久,它是随着文字的产生、阶级的出 现、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在我国,大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 到公元前 11 世纪时期,奴隶主已使用甲骨文、金文等记录 国家的重大活动,传达奴隶主的命令。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文已经开始用印,有了虎符、玺等印 章,而且当时的文书已经开始由专门的史官掌管。六经之一 的《尚书》中,收入了唐、虞、夏、商、周各代的训、诰、 誓等文献,也就是我国早期的公文。 到了汉代,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政 务日益频繁,在继承和发展秦代公文体制的基础上,汉代公 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常用的,仅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公 文就有制、诰、诏、敕、册、策、谕、令、檄等多种。有些 文种,比如俗称“圣旨”的皇帝专用的令文,一直沿用到清 朝末年。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 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典章文物,粲然大备。公务文书品目繁
多,制作严格、精当。公文处理已发展到要求一文一事,而 且,对公文的用纸、折叠、眷写、帖黄、签押、判署、封装、 编号、收发、登记、催办等都已经有了严密的规定。 元、明、清三代,为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公文也 有了很大改进。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1912年1月6日,中华民国南京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个公文程式条例,规定了公文的名称和使 用范围,废除了历代封建王朝使用的一系列公务文书的名 称,但这个时期的公文写作仍然使用文言文。1934年国民党 政府颁布了新的公文程式,具体规定了公文的种类和用法, 在文体上开始使用半文半白的间杂体,在古文中夹用白话文 制作公文。 全国解放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公 文处理暂行办法》,这个文件比以往更全面、更具体地对我 国公文处理的原则、公文种类、公文体式及撰写要求都作了 规定。 1987年2月18日、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 先后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最新的《国家行政机 关公文处理办法》,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 《办法》中规定了目前我国通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13 种:命令、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
多,制作严格、精当。公文处理已发展到要求一文一事,而 且,对公文的用纸、折叠、誊写、帖黄、签押、判署、封装、 编号、收发、登记、催办等都已经有了严密的规定。 元、明、清三代,为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公文也 有了很大改进。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 1912 年 1 月 6 日,中华民国南京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个公文程式条例,规定了公文的名称和使 用范围,废除了历代封建王朝使用的一系列公务文书的名 称,但这个时期的公文写作仍然使用文言文。1934 年国民党 政府颁布了新的公文程式,具体规定了公文的种类和用法, 在文体上开始使用半文半白的间杂体,在古文中夹用白话文 制作公文。 全国解放后,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公 文处理暂行办法》,这个文件比以往更全面、更具体地对我 国公文处理的原则、公文种类、公文体式及撰写要求都作了 规定。 1987 年 2 月 18 日、1993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 先后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2000 年 8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了最新的《国家行政机 关公文处理办法》,并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新的 《办法》中规定了目前我国通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 13 种:命令、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
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公文的分类 从公文的作者性质分,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 会团体公文、各企事业公文等 2、从公文的不同来源分,有收文和发文两类。 3、从公文的行文方向分: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属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 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共8种)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如:报告、 请示(共2种) 平行文: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来往文件。 如:函、议案(共2种) 4、从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分: 特急件:指内容特别紧急,必须随到随时优先迅速传递 处理的文件。 急件:指内容紧急,必须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 理的文件。 平件:指无特殊的时间要求,可按工作常规传递处理的 文件。 5、从公文内容的机密程度分 绝密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 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 公文的分类 1、 从公文的作者性质分,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 会团体公文、各企事业公文等 2、 从公文的不同来源分,有收文和发文两类。 3、 从公文的行文方向分: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属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 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共 8 种)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如:报告、 请示(共 2 种) 平行文: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来往文件。 如:函、议案(共 2 种) 4、 从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分: 特急件:指内容特别紧急,必须随到随时优先迅速传递 处理的文件。 急件:指内容紧急,必须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 理的文件。 平件:指无特殊的时间要求,可按工作常规传递处理的 文件。 5、 从公文内容的机密程度分: 绝密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 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机密公文: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 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 秘密公文: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 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 普通公文:指可以公开发布或在机关组织内部使用的公 文 6、从公文的性质作用分: (1)命令性公文:是国家和地方两到机关发布的有强制 性、领导性、指挥性规定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发布法律、 法规,规定重大的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的工作人员等。 公文内容明确,约束力强,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贯彻执 行。主要文种有命令和一些带有命令性质的通知等。 (2)指导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工作指导 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提出具 体的工作目标等。下级机关受文之后可以作为开展工作、安 排计划的依据。主要文种有意见、批复等;在不相隶属机关 之间,一些带有指示性的通知、函等 (3)决定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作 出决策或安排使用的公文,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 实行。主要文种有决定。 (4)知照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广大群众有 关人员告知某些事项传递某些信息或者应当遵守的事项使
机密公文: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 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 秘密公文: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 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 普通公文:指可以公开发布或在机关组织内部使用的公 文。 6、 从公文的性质作用分: (1)命令性公文:是国家和地方两到机关发布的有强制 性、领导性、指挥性规定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发布法律、 法规,规定重大的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的工作人员等。 公文内容明确,约束力强,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贯彻执 行。主要文种有命令和一些带有命令性质的通知等。 (2)指导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工作指导 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提出具 体的工作目标等。下级机关受文之后可以作为开展工作、安 排计划的依据。主要文种有意见、批复等;在不相隶属机关 之间,一些带有指示性的通知、函等。 (3)决定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作 出决策或安排使用的公文,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 实行。主要文种有决定。 (4)知照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广大群众\有 关人员告知某些事项,传递某些信息或者应当遵守的事项使
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通知、通报和某些带有通知性质的函等; 有些文种还可以登报、广播和张贴如公告、通告等 (5)呈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或建议答复询问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 有报告、请示,以及一些带有请求批准事项的函、议案等。 (6)商洽性公文。是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 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函。 (7)记录性公文。是机关内用于记录、归纳、传达会议 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会议纪要 7、从阅知范围分: (1)机密公文:需要保守秘密,并且限定阅读范围的 公文。 (2)内部公文:虽非秘密公文,但只在内部阅读,仍 然需要注意保存的公文。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使 用的公文,大部分属于内部公文。 (3)周知性公文:需要向国内外宜布或在一定范围内 公布应当普遍遵守事项的公文。主要以登报、广播和张贴等 形式发布,以便做到家喻户晓 四、公文的特点 1、权威性:公文是制作者根据法定职权制作和发布 的,代表了某一政党,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机关、单位、团 体的意志,在它所辖的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
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通知、通报和某些带有通知性质的函等; 有些文种还可以登报、广播和张贴,如公告、通告等. (5)呈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或建议,答复询问,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 有报告、请示,以及一些带有请求批准事项的函、议案等。 (6)商洽性公文。是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 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函。 (7)记录性公文。是机关内用于记录、归纳、传达会议 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会议纪要。 7、从阅知范围分: (1) 机密公文:需要保守秘密,并且限定阅读范围的 公文。 (2) 内部公文:虽非秘密公文,但只在内部阅读,仍 然需要注意保存的公文。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使 用的公文,大部分属于内部公文。 (3) 周知性公文:需要向国内外宣布或在一定范围内 公布应当普遍遵守事项的公文。主要以登报、广播和张贴等 形式发布,以便做到家喻户晓。 四、 公文的特点 1、 权威性:公文是制作者根据法定职权制作和发布 的,代表了某一政党,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机关、单位、团 体的意志,在它所辖的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