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船用钢材的标注方法,船用钢材的连接方法,横骨架式、纵骨架式以及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的不同图解了解:船用钢材的种类;各主要构件及次要构件的名称教学内容要点1.船用钢材的种类:一般强度船体结构钢(A、B、D、E),高强度船体结构钢;2.钢材的应用类型:钢板、型钢、铸钢、锻钢;3.船体构件的连接方法:铆接、焊接及其特点,焊缝质量检查;4.三种船体骨架形式所研究的对象上甲板、航侧以及船底,注意,不包括首尾部。5.横骨架式与纵骨架式船体结构的对比定义,强度、建造难易度、舱容损失、空船重量,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6.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的特点主要注意其横向构件的连续性(横向框架完整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1.以PPT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2.充分结合插图;3.必要时课堂提问;4.作业(每章结束时);5.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1.补充资料(每次提供电子材料,见第一页);2.思考:船舶所受的力、力矩以及剪力有何特点?3.要求反复看图,吃透三张结构类型的示意图;4.可选择做作业中的第1题;5.有时间有条件的同学请看一下另一个全英文的PPT
熟悉:船用钢材的标注方法,船用钢材的连接方法,横骨架式、纵骨架式以及混合骨架式船 体结构的不同图解 了解:船用钢材的种类;各主要构件及次要构件的名称 教学内容要点 1. 船用钢材的种类: 一般强度船体结构钢(A、B、D、E),高强度船体结构钢; 2. 钢材的应用类型:钢板、型钢、铸钢、锻钢; 3. 船体构件的连接方法:铆接、焊接及其特点,焊缝质量检查; 4. 三种船体骨架形式所研究的对象 上甲板、舷侧以及船底,注意,不包括首尾部。 5. 横骨架式与纵骨架式船体结构的对比 定义,强度、建造难易度、舱容损失、空船重量,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6. 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的特点 主要注意其横向构件的连续性(横向框架完整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1. 以 PPT 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充分结合插图; 3. 必要时课堂提问; 4. 作业(每章结束时); 5. 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1. 补充资料(每次提供电子材料,见第一页); 2. 思考:船舶所受的力、力矩以及剪力有何特点? 3. 要求反复看图,吃透三张结构类型的示意图; 4. 可选择做作业中的第 1 题; 5. 有时间有条件的同学请看一下另一个全英文的 PPT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一次课一个教案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谨记! 2第3周;课次5;学时数教学要求掌握:外板名称、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外板编号,甲板板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双层底的作用及其结构特点,熟悉:外板、甲板板的连接方式,龙骨、船底塞及其作用。了解:单底结构特点,甲板板的编号。教学内容要点1.外板的概念:布置、边接(边接缝)端接(端接缝)并板2.外板名称:按部位不同的名称;外板编号如K、SC6、PB5的含义?3.外板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船长方向、船宽方向4.甲板板:布置、厚度分布特点,甲板板的编号5.双层底的作用(6个方面)6.纵骨架式双层底与横骨架式双层底内的构件名称及作用7.内底板及内底边板8.龙骨与船底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1.以PPT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2.充分结合插图;3.必要时课堂提问;4.作业(每章结束时);5.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 一次课一个教案 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 谨记! 第 3 周;课次 5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外板名称、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外板编号,甲板板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双层底的 作用及其结构特点, 熟悉:外板、甲板板的连接方式,舭龙骨、船底塞及其作用。 了解:单底结构特点,甲板板的编号。 教学内容要点 1. 外板的概念: 布置、边接(边接缝)、端接(端接缝)、并板 2. 外板名称: 按部位不同的名称;外板编号如 K、SC6、PB5 的含义? 3. 外板宽度及厚度分布特点:船长方向、船宽方向 4. 甲板板:布置、厚度分布特点,甲板板的编号 5. 双层底的作用(6 个方面) 6. 纵骨架式双层底与横骨架式双层底内的构件名称及作用 7. 内底板及内底边板 8. 舭龙骨与船底塞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1. 以 PPT 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充分结合插图; 3. 必要时课堂提问; 4. 作业(每章结束时); 5. 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1.补充资料(每次提供电子材料,见第一页);2.建议先行自学“外板展开图”一节;3.可选择性作些有关的习题。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一次课一个教案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谨记!第3周;课次6;学时数2教学要求掌握:甲板结构中的主要构件及其作用;肋骨的名称及其编号,眩墙的作用与要求,槽形舱壁结构,深舱与边舱熟悉:舱口围板的作用;侧构件名称及作用,边形式及其连接方式,舱壁的作用与分类;了解:支柱的作用及悬臂梁。纵骨架式侧结构与横骨架式眩侧结构的不同。教学内容要点1.纵骨架式甲板结构与横骨架式甲板结构中构件的名称及作用2.舱口围板及其作用3.肋骨名称与作用:按受力大小分、按部位名称不同分;强肋骨;4.肋骨编号的作用及编号方法;5.侧结构的纵向构件名称及其作用;6.边形式(两种)及边连接方式(三种);7. 眩墙的作用与要求;8.舱壁的作用及其分类,平面舱壁与槽形舱壁;9.深舱与边舱的概念及要求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1. 补充资料(每次提供电子材料,见第一页); 2. 建议先行自学“外板展开图”一节; 3. 可选择性作些有关的习题。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 一次课一个教案 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 谨记! 第 3 周;课次 6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甲板结构中的主要构件及其作用;肋骨的名称及其编号,舷墙的作用与要求,槽形舱 壁结构,深舱与边舱 熟悉:舱口围板的作用;舷侧构件名称及作用,舷边形式及其连接方式,舱壁的作用与分类; 了解:支柱的作用及悬臂梁。纵骨架式舷侧结构与横骨架式舷侧结构的不同。 教学内容要点 1. 纵骨架式甲板结构与横骨架式甲板结构中构件的名称及作用 2. 舱口围板及其作用 3. 肋骨名称与作用:按受力大小分、按部位名称不同分;强肋骨; 4. 肋骨编号的作用及编号方法; 5. 舷侧结构的纵向构件名称及其作用; 6. 舷边形式(两种)及舷边连接方式(三种); 7. 舷墙的作用与要求; 8. 舱壁的作用及其分类,平面舱壁与槽形舱壁; 9. 深舱与边舱的概念及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1.以PPT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2.充分结合插图;3.必要时课堂提问;4.作业(每章结束时);5.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阅读:《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第二篇;思考:拆船底塞时船方应该至少有哪些人到场?(建议从最后一章中去寻求答案)作业:可选择性作些有关的习题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一次课一个教案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谨记!第4周;课次7;学时数文2教学要求掌握:船首部、尾部结构各自的特点及其结构加强的措施;熟悉:船首结构加强的区域,首尾结构加强的相似性,冰区加强;了解:船首形状与船尾形状的主要种类,IC法、IIC法以及IIC法的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1. 以 PPT 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充分结合插图; 3. 必要时课堂提问; 4. 作业(每章结束时); 5. 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阅读:《CCS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006》第二篇; 思考:拆船底塞时船方应该至少有哪些人到场? (建议从最后一章中去寻求答案) 作业:可选择性作些有关的习题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 一次课一个教案 以海员之优秀品质来约束自己和要求学生 谨记! 第 4 周;课次 7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船首部、尾部结构各自的特点及其结构加强的措施; 熟悉:船首结构加强的区域,首尾结构加强的相似性,冰区加强; 了解:船首形状与船尾形状的主要种类,IC 法、IIC 法以及 IIC 法的要求
教学内容要点1.船首结构及首部结构的加强措施.首柱;首尖舱内的结构加强.升高肋板,强胸横梁、眩侧纵桁、开孔平台,制荡舱壁;·首尖舱后眩侧的结构加强;首部双层底内的结构加强;2.船尾结构及首部结构的加强措施首尾结构加强的相似性;斜横梁与斜肋骨;3.轴隧、尾轴管与轴包架轴隧的设置及其作用(保护尾轴、维修、管系、逃生、通风)4.船舶航行冰区的结构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1.以PPT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2.充分结合插图;3.必要时课堂提问;4.作业(每章结束时);5.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阅读:《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第二篇;思考:规范的新规定与教材内容有何不同?作业:可选择性做些有关的习题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
教学内容要点 1. 船首结构及首部结构的加强措施 ⚫ 首柱;首尖舱内的结构加强, 升高肋板,强胸横梁、舷侧纵桁、开孔平台,制荡舱壁; ⚫ 首尖舱后舷侧的结构加强;首部双层底内的结构加强; 2. 船尾结构及首部结构的加强措施 首尾结构加强的相似性;斜横梁与斜肋骨; 3. 轴隧、尾轴管与轴包架 轴隧的设置及其作用(保护尾轴、维修、管系、逃生、通风) 4.船舶航行冰区的结构加强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1. 以 PPT 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充分结合插图; 3. 必要时课堂提问; 4. 作业(每章结束时); 5. 预习、复习及自学相结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阅读:《CCS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006》第二篇; 思考:规范的新规定与教材内容有何不同? 作业:可选择性做些有关的习题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