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概述第1节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基本要求1)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计算车速、交通组成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和投资等因素确定。2)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一方的通畅,其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考虑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坡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并对称地布置于交叉点的两侧,紧接该段的纵坡应小于3%,特殊情况下应不大于5%。3)平面交又范围内必须通视,有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清除。应保证必要的停车视距及信号(或标志)的识别距离。当条件受限制时,必须采取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4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根据交织长度、左转车道长度、视距及识别距离等因素确定。间距应尽量地大,以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安全当间距较小且密度较大路段应采取修建辅道适当合并交叉或设分离式立体交叉等措施以减少平面交义的数量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基本要求 1)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计算车速、交通组成及其在 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和投资等因素确定。 2)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一方的通畅,其几何 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考虑。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 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坡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 长的规定,并对称地布置于交叉点的两侧,紧接该段的纵坡应小于3%, 特殊情况下应不大于5%。 3)平面交叉范围内必须通视,有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清除。应保证 必要的停车视距及信号(或标志)的识别距离。当条件受限制时,必须采取 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 4)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根据交织长度、左转车道长度、视距及 识别距离等因素确定。间距应尽量地大,以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当间距较小且密度较大路段应采取修建辅道适当合并交叉或设分离式立 体交叉等措施以减少平面交叉的数量。 第1节 概述
5)当乡村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时,交又应选在视距良好的地点。500ug元wgE公主乡村道路
5)当乡村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时,交叉应选在视距良好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