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谦程编码:1603604102 课程名称(中/英文):流行病学/Epidemiolog四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5 学时:96(66+30) 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 适用专业层次:预防医学和统计学专业本科层次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程是向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程在医学载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三个领城中景具平衡和杠杆作用。主要诱授流行病学研究 理,方法等方而的知识,培养进行造行病学调查的技能和预防为主的思缝。流行物学是一种思想,是协同促进人群键康的一种理金,也是医 学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医学中有着特殊地位,本课程是卫生统计学的后续课程,为科学研究设计、循证医学实践等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本课程益了经典流行病学方法。纳了新的研究透晟。要求记忆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病分布的特点和描迷疾病频率的 了解和应的前沿扩展知识,比如我国现行计划免;规划的内容,实施情况和嘉义:循证医学的萃本思想,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系统评 价。为学习预防医学各类卫生专业谋程英定流行病学理论恭础,也为今后在卫生防疫实际工作中成共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 法莫定基稳。 能力目标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既要掌提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阅学生的视野,以达到应用 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督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授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素质(德育)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率业发展雪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人为 本,厦行疾扇顶防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及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具体各讲的思政教育如下所示: 章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称 思政教有 第1讲 绪论 树立关爱人群健廉的情怀理念,培养学生立足流行病学预防为主的观点。透而提升学生社区板 防保健服务的能力。 第2讲 病的分 注意讲解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同题,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每助学生应用疾病在地区、时问和 人群中的综合描逐,树立流行病学的群体观点。 第3讲 描述性研完 帮助学生理解描述疾病分布的思维方式,开是人科调查的现场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力,具备 开展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时,对人基本要有的公正公平及牌重原则的理念形成。 第讲 队列研究 带助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立足病 因研究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兼问别的层次
《流行病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603604102 课程名称(中/英文):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5 学时:96 (66+30) 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 适用专业层次:预防医学和统计学专业本科层次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三个领域中最具平衡和杠杆作用。主要讲授流行病学研究原 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技能和预防为主的思维。流行病学是一种思想,是协同促进人群健康的一种理念,也是医 学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医学中有着特殊地位,本课程是卫生统计学的后续课程,为科学研究设计、循证医学实践等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程后,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状态: 知识目标 本课程涵盖了经典流行病学方法,吸纳了新的研究进展。要求记忆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疾病分布的特点和描述疾病频率的 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设计和实施方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类型和病因推断 的原则。 了解相应的前沿扩展知识,比如我国现行计划免疫规划的内容、实施情况和意义;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系统评 价。为学习预防医学各类卫生专业课程奠定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卫生防疫实际工作中或其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 法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既要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达到应用 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督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使学生在工作中运用群体的观点、整体的方法独立进行现场调查的设计、资料收集、总结分析 及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德育)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人为 本,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及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具体各讲的思政教育如下所示: 章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称 思政教育 第1讲 绪论 树立关爱人群健康的情怀理念,培养学生立足流行病学预防为主的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社区预 防保健服务的能力。 第2讲 疾病的分布 注意讲解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人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应用疾病在地区、时间和 人群中的综合描述,树立流行病学的群体观点。 第3讲 描述性研究 帮助学生理解描述疾病分布的思维方式,开展人群调查的现场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力,具备 开展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时,对人基本要有的公正公平及尊重原则的理念形成。 第4讲 队列研究 帮助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立足病 因研究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
第5讲 培养病例对研究的科学思维方式,学习探索复杂病因和影响因素的方法,培养学生病因预 病例对照研究 的观点。 第6讲 实矜流行病学 随机对照试登部分,注意讲解希望同学们严格道守医学伦理。 第7讲 香茶 具有正确的施格试验的价值判断,尊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湖因及其发现 第8讲 和推 病因推断部分,强调理性客观的科学研究态度, 第9讲 预防策$ 帮助学生形成预防策略和措施制定的思维方式。 第10话 公共卫生监测 讲解公共卫生监测一般指标时,注意讲解养成实率求是的工作作风, 第11诱 传染病流行剂 讲解消海天菌工作时,注意蛋调履行职责。严格按短原则隔离防护的工作作风 学 第12讲 养学生树立使康生活的思维理念,养成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慢性流行病学 第13济 伤害流行病学 讲解相关伤害现实情况时,注讲解严格守法律,不伤他人的基本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关 心关爱亲人别友,在颅防自乘方而做出贡献。 突发公共卫生 第14讲 以“非奥”为例,注意讲解老一车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率件流行病学 的思维模式。 第15讲 循证医学与系 统综 帮助学生培养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 第16 性传疾病 透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生命和康带未的严重威,树立正确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并以积极地心态应对传染病,藏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拿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 理论 实我 第1讲 绪论 第2讲 疾病的分布 第3拼 描迷性研究 6
第5讲 病例对照研究 培养病例对照研究的科学思维方式,学习探索复杂病因和影响因素的方法,培养学生病因预防 的观点。 第6讲 实验流行病学 随机对照试验部分,注意讲解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医学伦理。 第7讲 筛检 具有正确的筛检试验的价值判断,尊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第8讲 病因及其发现 和推断 病因推断部分,强调理性客观的科学研究态度。 第9讲 预防策略 帮助学生形成预防策略和措施制定的思维方式。 第10讲 公共卫生监测 讲解公共卫生监测一般指标时,注意讲解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第11讲 传染病流行病 学 讲解消毒灭菌工作时,注意强调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原则隔离防护的工作作风。 第12讲 慢性流行病学 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思维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13讲 伤害流行病学 讲解相关伤害现实情况时,注意讲解严格遵守法律,不伤害他人的基本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关 心关爱亲人朋友,在预防自杀方面做出贡献。 第14讲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流行病学 以“非典”为例,注意讲解老一辈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思维模式。 第15讲 循证医学与系 统综述 帮助学生培养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 第16讲 性传播疾病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生命和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树立正确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并以积极地心态应对传染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称 学时分配 备注 (自学) 理论 实践 第1讲 绪论 3 0 第2讲 疾病的分布 3 3 第3讲 描述性研究 6 3
第4 队列研究 第5讲 病例对照研究 第6讲 实验流行病学 第7讲 检 第8讲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第9诉 预防策略 第10讲 公共卫生监测 第山讲 传染病流行病半 第12讲 慢性病流行病学 第13讲 伤害流行病学 第14讲 突发公共卫生率件流行病平 第15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第16讲 性传播浅病 合计 66 注: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结核病、医院感染等章节内容自学。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第一诉绪论 【越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误(合研计)3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亿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用逢及重要观点:了解流行病学发展筒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关票、临床 学生行将学预方主的观么。提升学生#区预防保健务的能力。 【教内容】 第一节流行病学筒史 上.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2,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 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诠程
第4讲 队列研究 6 3 第5讲 病例对照研究 6 3 第6讲 实验流行病学 6 3 第7讲 筛检 6 3 第8讲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3 3 第9讲 预防策略 3 0 第10讲 公共卫生监测 3 3 第11讲 传染病流行病学 6 3 第12讲 慢性病流行病学 3 0 第13讲 伤害流行病学 3 0 第14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3 3 第15讲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3 0 第16讲 性传播疾病 3 0 合 计 66 30 注: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结核病、医院感染等章节内容自学。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第一讲绪论 【总学时】 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忆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用途及重要观点;了解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关系、临床 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了解系统及生态流行病学等前沿拓展知识。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医学科研问题。 素质目标:树立关爱人群健康的情怀理念,培养学生立足流行病学预防为主的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1.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2.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1)流行满学研究内裳的三个层次 (2)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3)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4)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第三节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2实际应用 ()疾病防和康促进 (2)疾病监测 (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4)在病的自然电 (5)炭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流行病华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描述流行病学 (2)分折流行病学 2空验法 (1)临床试验 (2)现场试验 (3)社区试验 3.数理法 第五节流行病华特征 (1)群体的特征 (2)对比的特管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任 (4)社会心理的特任 (5)颅防为主的特智 (6)发展的特征 第六节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理 L1.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2.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教学重点】 流行病学定义,学科特点及主要用论。 【教学难点】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案设计】 有完出贡献的率件引出流行病华,介绍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 earning,C)、论法 【课后学习】 谋后查阅经典的加mo伦我霍乱暴发的现场流行神学调查案例,继续自学加深对流行病学用接的理解,同时制作12-16张PpT上课10分 第二疾病的分布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2)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3)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4)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2.实际应用 (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2)疾病监测 (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4)疾病的自然史 (5)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描述流行病学 (2)分析流行病学 2.实验法 (1)临床试验 (2)现场试验 (3)社区试验 3.数理法 第五节 流行病学特征 (1)群体的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心理的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第六节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1.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教学重点】 流行病学定义,学科特点及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案设计】 以21世纪医学领域十大有突出贡献的事件引出流行病学,介绍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讨论法。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 【课后学习】 课后查阅经典的John snow伦敦霍乱暴发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继续自学加深对流行病学用途的理解,同时制作12-16张PPT上课10分 钟阐述。 第二讲 疾病的分布
【总学时】6学时 【华时分配】讲课(合研计)3学时/实我3学时 【目的要象】 了解DL、花 ,用途及计算:酸发、暴发、流行的概念:移民流行病学的念及移民流行病学的结果判断 能力目标:能板揭实际研究目的,结合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如识,合理运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全面系统的描迷疾病的三问分布特点,具 备开展人群健康和疾病调查的能力。 带助学生应用疾病在地区、时问和人群中的综合指述,树立流行病学的群体观点。 【学内 第一节疾剂频率测量指桐 上.发病机率测量指标 (1)发病率 (2)患率 (3)使发率 之.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1)惠病率 (②)感柒 (3)要儿死亡率 (4)生存华 第二节病流行度 (3)流行 (4)大流行 第三节疾病的分布 人群分布 1)年给 (2)性别 和民 (6)行为生活方式 (7)流动人口 (2)城乡分吉 (3)地区聚果性 方性 )短期波动 (2)委节性 (3)周期性 地区、时问分布的综合描 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及疤义:来病三间分布的描迷。 【教学难点 研究方法分析人群的疾病分布特点
【总学时】 6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 学时/实践 3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忆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及计算;散发、暴发、流行的概念;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及移民流行病学的结果判断; 了解DALY、PYLL的概念及用途等前沿拓展知识。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研究目的,结合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合理运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全面系统的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具 备开展人群健康和疾病调查的能力。 素质目标:帮助学生应用疾病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综合描述,树立流行病学的群体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率 (2)罹患率 (3)续发率 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1)患病率 (2)感染率 3.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 (1)死亡率 (2)病死率 (3)婴儿死亡率 (4)生存率; 4.疾病负担指标 (1)潜在减寿年数(DALY) (2)伤残调整寿命年(PYLL)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 (2)暴发 (3)流行 (4)大流行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1.人群分布 (1)年龄 (2)性别 (3)职业 (4)种族和民族 (5)婚姻与家庭 (6)行为生活方式 (7)流动人口 (8)宗教信仰; 2.地区分布 (1)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 (2)城乡分布 (3)地区聚集性 (4)地方性疾病; 3.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 (2)季节性 (3)周期性 (4)长期趋势 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教学重点】 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及意义;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 【教学难点】 用出生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人群的疾病分布特点。 【教学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