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导入疾病分布的概念,进而介细挟剂分布的特点。 【后华习】 完成实习指导涉及频串测量指标计算的作业,并以任一慢性病为例。试述流行病学三同分布特征, 第三读描述性研究 【总学时】9学时 【华时分配】讲课(金研讨)6半时/实践3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忆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方法和特点。现况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英型,生态学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类型:了解现况研究的设计和 人基本要有的公正公平及尊重原则的理念形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迷 L,播述性研究的概念 2.描述性研究的种到 1)现况研究 (5)历史资料分所 遥球秘严家的用流 第二节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的 2)特点 (3)研究类型 1.现元研究的优缺点 第三节生态学研究 ,用、研究类型、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的概念、研究类型,现况研究概念、特点、设计与实施,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 现况研究常见偏待及控制。生态学研究的分类。 【教学方案设计】 讲授法】 新学手身:饭书。多域体速件 【课后柴习】 利用所学现况满查研究的方法,自拟题目进行一项现况满查研究方案设计 第四语队列研究 【总学时】9学时 【学时分配】讲谋(野计)6单时/实3学时 【目的要求】
以案例导入疾病分布的概念,进而介绍疾病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讨论法。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 【课后学习】 完成实习指导涉及频率测量指标计算的作业,并以任一慢性病为例,试述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征。 第三讲 描述性研究 【总学时】 9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6 学时/实践 3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忆描述性研究的概念、方法和特点,现况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类型,生态学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类型;了解现况研究的设计和 实施过程,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措施。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研究目的,合理运用现况调查和生态学研究方法描述疾病的分布,具备基本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能力。 素质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描述疾病分布的思维方式,开展人群调查的现场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力,具备开展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时,对 人基本要有的公正公平及尊重原则的理念形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2.描述性研究的种类 (1)现况研究 (2)病例报告 (3)病例系列分析 (4)个案研究 (5)历史资料分析 (6)随访研究 (7)生态学研究 3.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4.描述性研究的用途 第二节 现况研究 1.现况研究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类型 (4)用途 2.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4.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第三节 生态学研究 概念、特点、用途、研究类型、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研究类型,现况研究概念、特点、设计与实施,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 现况研究常见偏倚及控制,生态学研究的分类。 【教学方案设计】 以案例分析导入描述性研究,并介绍描述性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讨论法。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 【课后学习】 利用所学现况调查研究的方法,自拟题目进行一项现况调查研究方案设计。 第四讲 队列研究 【总学时】 9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6 学时/实践 3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记忆队列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整理分析中所包括的累计发剂率、发剂密度、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等指标 、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了解队列研究实施步骤、样本大小的估计,随访方法,人时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研究目的,合理运用队列研究方法探索疾病的病因】 素质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醉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立足病因研究授离观察、理解和解决 第一节概述 1.凝念:风列、暴露、队列研究 2,蒸本原理 检验病因假设 (2)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3)研究疾病的自然 (4)新药的上市后监测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双向性队列研究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地 L碎定研家因素 2定研究结局 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L碎定样太量 5.资料的收果与随 对象与方 (4)观察终止时问 (5)随访问两 (6)随访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率的计算 (1)寒计发满中 (1)相对危险度(欧) (2)归因危险发(R A 《)人归危度百分比PA) 第四节常见偏倚及其控 上 3.混来偏 第五节队列研究的优块点 L优点 队列研究原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教学难点】 资料的整理与分
知识目标:记忆队列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整理分析中所包括的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等指标 的计算及其流行病学意义、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了解队列研究实施步骤、样本大小的估计、随访方法、人时 的计算、率的显著性检验。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研究目的,合理运用队列研究方法探索疾病的病因。 素质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立足病因研究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 健康问题的层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概念:队列、暴露、队列研究 2.基本原理 3.研究目的 (1)检验病因假设 (2)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3)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4)新药的上市后监测 4.研究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双向性队列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因素 2.确定研究结局 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1)研究现场 (2)暴露人群 (3)对照人群 4.确定样本量 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1)随访对象与方法 (2)随访内容 (3)观察终点 (4)观察终止时间 (5)随访间隔 (6)随访者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率的计算 (1)累计发病率 (2)发病密度 (3)标化比 2.效应的估计 (1)相对危险度(RR) (2)归因危险度(AR)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第四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1.选择偏倚 2.信息偏倚 3.混杂偏倚 第五节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 2.局限性 【教学重点】 队列研究原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教学难点】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学方案设计】 以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为例引出队列研究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