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版保 (中庸》节选2 庸 出 版 公旅 大 件食a立msia飞iO
本课件内容出自陕西旅游 出版社2004 年3 月版《大 学∙ 中庸》
9四978ao三 知人论世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东周敬 七年会元前483年), 周威 四年公元前402年 年八十二岁。着秋战国时著名的 思想家。子思营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 的思想学说的曾参传 升和为金子。大把子思、金子 的门人再 道绕的传承电 重要地位。 A图O把7是%器吴A不全 制作: inspiration 湖布踏一七!叫 高二僖文件蘖列
制作:inspiration 湖南靖州一中 高二语文课件系列 一,知人论世 •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 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 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 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 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 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 重要地位
9四978ao三 知人论世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 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 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 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 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 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 而尊他为“述圣 A图O把7是%器吴A不全 制作: inspiration 湖布踏一七!叫 高二僖文件蘖列
制作:inspiration 湖南靖州一中 高二语文课件系列 一,知人论世 •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 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 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 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 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 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 而尊他为“述圣
9四978ao三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康之道, 的主要内并现 所普遍理解 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申 应值明班之,第行 也包 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送道”(君 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 友之交也)和“三达德 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 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A7是熟器吴9不全熟慧 制作: inspiration 湖布靖一七!q叫 高二僖文件蘖列
制作:inspiration 湖南靖州一中 高二语文课件系列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 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 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 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 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 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 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 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 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9四978ao三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 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 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 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 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 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 境界。 A图是%A不画全为 制作: inspiration 湖布踏一七!叫 高二僖文件蘖列
制作:inspiration 湖南靖州一中 高二语文课件系列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 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 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 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 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 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