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际际 《论语》选读之14 中庸之道 浙江省温州二中程永超(原创
《论语》选读之14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原创)
第1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中為德 程子日: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至德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第1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中庸-释义
何调中? 第2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 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116 过犹不及\=折中之道
第2章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 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11•16) 何谓中庸? 过犹不及 =折中之道
第8章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 中庸非中折 中庸有原则 第7章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1324)
第8章 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 ”(17•13) 第7章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13•2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P39(1434)5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 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则:爱憎分明!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P39 (14•34) [译文]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 说: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 原则:爱憎分明!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