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低纸 9 黨錮列傳序 後漢書 并范滂傅 心年
後漢書 黨錮列傳序并范滂傳 •
(題解】 本文選自《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 據中華書局1982年版點校本 《後漢書》作者范曄(398-445),字蔚宗’南 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曾任尚書吏部郎 宣城太守’遷左衛將軍丶太子詹事,參與國家 機要。後因參與密謀擁立彭城王劉義康爲帝 而被牽連人獄處死’所著書只完成紀傳部分。 《後漢書》記東漢一朝195年史事’有帝紀9卷 后紀1卷,列傳80卷。今書中之志30卷是梁劉 昭作注時·取司馬彪《續漢書》之志而合入者
【題解】 •本文選自《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 據中華書局1982年版點校本。 •《後漢書》作者范曄(398—445),字蔚宗,南 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曾任尚書吏部郎、 宣城太守,遷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參與國家 機要。後因參與密謀擁立彭城王劉義康爲帝, 而被牽連入獄處死,所著書只完成紀傳部分。 •《後漢書》記東漢一朝195年史事,有帝紀9卷, 后紀1卷,列傳80卷。今書中之志30卷是梁劉 昭作注時,取司馬彪《續漢書》之志而合入者
范曄著書較《三國志》晚,上距東漢之 亡已200多年,忌諱既少’而可資參考的史書 又多,故得以後來居上。該書優點’一是敘 人物多以類相從,不以年代先後爲序 是敘事中扣勢利·薄公卿’褒黨人’尊獨行’ 有進步意義。三是能據實書事’事多簡明 周全。范書問世後·其他諸家後漢史書陸續 散佚°本書紀傳部分有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各志則爲梁劉昭注°清末王先謙作《後漢書 集解》·所收資料,最爲詳備
范曄著書較《三國志》晚,上距東漢之 亡已200多年,忌諱既少,而可資參考的史書 又多,故得以後來居上。該書優點,一是敍 述人物多以類相從,不以年代先後爲序。二 是敍事中抑勢利,薄公卿,褒黨人,尊獨行, 有進步意義。三是能據實書事,敍事多簡明 周全。范書問世後,其他諸家後漢史書陸續 散佚。本書紀傳部分有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各志則爲梁劉昭注。清末王先謙作《後漢書 集解》,所收資料,最爲詳備
黨錮之禍’是東漢後期發生的一場激烈的政 鬥爭。當時宦官專權·政治黑暗’士大夫和太學生 憤趄抗爭。延熹九年(166)和建寧二年(169)·宦官兩 次興起黨獄打擊和鎮壓重視氣節的士大夫’以箝 制社會輿論。到光和七年(184)’黃巾大趄義爆發 才宣佈赦免黨人’赶用黨人鎮壓農民赶義。這篇列 傳,包括序言和21個黨人的傳記。本文節錄了序和 范滂傳 篥錮列傳》是用駢體文寫成的。所調薰銅,是 梾止黨人岀仕及與人交通往來。序文中詳薤黨錮之 禍的始末,表彰了黨人的氣節。《范滂傳》則記其 中一位被迫害而死的黨人的氣節和遭遇。是研究東 漢政治史和社會史的重要資料
黨錮之禍,是東漢後期發生的一場激烈的政治 鬥爭。當時宦官專權,政治黑暗,士大夫和太學生 憤起抗爭。延熹九年(166)和建寧二年(169),宦官兩 次興起黨獄,打擊和鎮壓重視氣節的士大夫,以箝 制社會輿論。到光和七年(184),黃巾大起義爆發, 才宣佈赦免黨人,起用黨人鎮壓農民起義。這篇列 傳,包括序言和21個黨人的傳記。本文節錄了序和 范滂傳。 《黨錮列傳》是用駢體文寫成的。所謂黨錮,是 禁止黨人出仕及與人交通往來。序文中詳述黨錮之 禍的始末,表彰了黨人的氣節。《范滂傳》則記其 中一位被迫害而死的黨人的氣節和遭遇。是研究東 漢政治史和社會史的重要資料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 本同,而遷染之塗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 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 節其所俑’雖情旵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侩 其道一也。叔末澆託’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 憑義以濟功。舉中於理’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 則厮台解情。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彊者以決勝爲雄’弱者 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說而錫琛 瑞。或赶徒步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土之飾 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尚 相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 本同,而遷染之塗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 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 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俗, 其道一也。叔末澆訛 ,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 憑義以濟功。舉中於理,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 則廝台解情。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彊者以決勝爲雄,弱者 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說而錫琛 瑞。或起徒步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飾 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尚 相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