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后抑外家 通 臣 事本末
通鑒紀事本末 馬后抑外家 •
(題解】 本文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六下,據中華書局 1955年版。 《通鑒紀事本末》爲南宋袁樞所作 袁樞(1131-1205),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以試禮部詞賦第一’登進士 第。被任爲太學錄。以後歷任嚴州教授,太府丞兼 國史院修’大理少唧,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右 文殿修撰,江陵知府等職
【題解】 •本文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六下,據中華書局 1955年版。 •《通鑒紀事本末》爲南宋袁樞所作。 •袁樞(1131-1205),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以試禮部詞賦第一,登進士 第。被任爲太學錄。以後歷任嚴州教授,太府丞兼 國史院編修,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右 文殿修撰,江陵知府等職
他所處的時代’政治比較穩定’但民族矛盾和 階級矛盾卻外馳內張。袁樞憂國憂民,明辨是非 經常直言極諫,與奷佞之徙和貪赃官吏作鬥爭。在 對金政策上,{力主養精蓄銳’以復金仇,反對放 棄兩淮、保守長江的錯誤政策。他做地方官時’關 心民閒疾苦,竭力幫助百姓解決困難 袁樞酷愛《資治通鑒》’敬佩司馬光的爲人 他有威於《資治通鑒》的繁富’爲了使之更加普及 在嚴州教授任時(1173)他終於完成了計劃已久的 《通鑒紀事本末》的寫作。該書將《通鑒》全書的 主要內容·歸納爲239個重要事件’按事件集中抄錄 《通鑒》中的材料,每事標一個題目,總爲42卷。 從而創立了以事件爲中心的紀事本末史體
他所處的時代,政治比較穩定,但民族矛盾和 階級矛盾卻外馳內張。袁樞憂國憂民,明辨是非, 經常直言極諫,與奸佞之徙和貪赃官吏作鬥爭。在 對金政策上,他力主養精蓄銳,以復金仇,反對放 棄兩淮、保守長江的錯誤政策。他做地方官時,關 心民閒疾苦,竭力幫助百姓解決困難。 袁樞酷愛《資治通鑒》,敬佩司馬光的爲人。 他有感於《資治通鑒》的繁富,爲了使之更加普及, 在嚴州教授任時(1173),他終於完成了計劃已久的 《通鑒紀事本末》的寫作。該書將《通鑒》全書的 主要內容,歸納爲239個重要事件,按事件集中抄錄 《通鑒》中的材料,每事標一個題目,總爲42卷。 從而創立了以事件爲中心的紀事本末史體
該書撰成以後’立即受到朝野重視。宋孝宗“讀 而嘉歎”,認爲“治道盡在是矣”!詔令嚴州刻印 以之賜給“東宮及江上諸帥”。清代史學家章學誠 更稱其爲“化臭腐爲神奇”的佳作 本文所記,爲東漢明德馬皇后吸取西漢外戚專權 的教訓·謙恭節儉’注重母儀’扣制其家弟兄封爵 和子弟不法的事迹
該書撰成以後,立即受到朝野重視。宋孝宗“讀 而嘉歎” ,認爲“治道盡在是矣”!詔令嚴州刻印, 以之賜給“東宮及江上諸帥”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 更稱其爲“化臭腐爲神奇”的佳作。 本文所記,爲東漢明德馬皇后吸取西漢外戚專權 的教訓,謙恭節儉,注重母儀,抑制其家弟兄封爵 和子弟不法的事迹
漢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貴人馬氏 爲皇后◎,皇子炟爲太子。后,援之女也,光武 時,以選入太子宮,能奉承陰后,傍接同列, 禮則脩備,上下安之,遂見寵異。及帝即位, 爲貴人。時后前母姊女賈氏亦以選入,生皇子 炟。帝以后無子,命養之,謂曰:“人未必當 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后於是盡心撫育 勞悴過於所生。太子亦孝性淳篤,母子慈愛, 始終無纖介之間。后常以皇嗣未廣,薦達左右, 若恐不及。後宮有進見者,每加慰納。若數所 寵引,輒增隆遇。及有司奏立長秋宮。帝未有 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
漢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貴人馬氏 爲皇后◎,皇子炟爲太子。后,援之女也,光武 時,以選入太子宮,能奉承陰后,傍接同列, 禮則脩備,上下安之,遂見寵異。及帝即位, 爲貴人。時后前母姊女賈氏亦以選入,生皇子 炟。帝以后無子,命養之,謂曰:“人未必當 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后於是盡心撫育, 勞悴過於所生。太子亦孝性淳篤,母子慈愛, 始終無纖介之間。后常以皇嗣未廣,薦達左右, 若恐不及。後宮有進見者,每加慰納。若數所 寵引,輒增隆遇。及有司奏立長秋宮。帝未有 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