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Y⊙ 叶澜主编 12 叶澜白益民 10 王枬陶志琼著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JIAOSHI JUESE YU JIAOSHI FAZHAN XINTAN 教肓舯了社
鸬霧 为了基础教育的明天 叶澜 “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硏究”丛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用 “终于”一词,是因为从策划到丛书中第一批著作的出版,足足经过 了五年时间,这完全不是因出版社的拖拉,恰恰相反,是教育科学出 版社的耐心与期望,促成了这套丛书在两个世纪的交界之年诞生,使 丛书的冠名获得了时间上的真实。在此我要深谢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领 导与责任编辑。用“终于”一词,还因为我如获重释。近五年内本人 先后担任了两套丛书的主编,前一套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 育学科元研究”丛书,它是为“教育学科的明天”而作的六本著作的 集合,被我称之为理论研究的“上天工程”;后一套就是这-“世纪 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它是为“基础教育的明天”而作 的七本著作的集合,被我称之为实践硏究的“入地工程”。就其策划 的时间而言,两大“工程”有前后,但就最终交稿的日期而言,则都 在2000年的下半年。这意味着我在合作研究者的鼎力支持下,实现 了教育研究“上天入地”的心愿。我将以充实而轻快的步伐,跨入 21世纪。这怎能不让我呼一口长气,说一声“终于”呢 在这套丛书编写的五年中,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了喜人的发展,它 不只是表现在数量的达标和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表现是一支为基础 教育的明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明天去探索、创造的
队伍正在日益壮大。我们,参与这套丛书编写的研究人员,只是这支 大军中的一个小分队,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学术领域中的奋斗 者。我们还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是“为了基础教育的明天 再一次走到一起来了。这套丛书也可看做是我们对母校培育的一份答 谢,用不卷地学习、探索和创造写下的时代教育问题的答卷。丛书的 出版正值华东师范大学迎50周年大庆之际,请母校接受我们这份用 心血凝成的奉献。 本套丛书的七本著作涉及基础教育不同层次和诸多领域的改革 大致可分为三组。《新基础教育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 命》两本著作是从总体上,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长“时间镜头”对 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究,可视为一组。《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及《重 建学校精神家园》两书又是一组,它们涉及的是学校教育中两个最为 重要和基本的方面。关于学生与教师的研究组成了第三组。《学生自 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一书旨在揭示学生发展中作为内在力量的“自 我”之形成,这是21世纪基础教育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生存意识和 能力的人,所必然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问题;对于教师,未来新的基 础教育的真实创造者,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新探》,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作 了时代的诠释。《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则是为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而 作。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这套丛书中的每一本都是为教师而写 的。我们深信,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 而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会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才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 本丛书的撰稿人都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上,在体现立定 现实、面向未来、锐意改革的精神意向上,体现该丛书之共性。我们 现在能说的只是“都已尽力了”。我们期待着丛书的面世能引来志同 道合者、批评者和帮助者。但愿我们的丛书能给读者送去新意和心 意,能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添上一把力,抹上一缕新世纪的亮光
JIAOSHI JUESE YU JIAOSHI FAZHAN XINTAA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项目
目录 导纶斯世纪教师角色形象的真思考 第一编教师德性纶 第一章从“教师是谁?”到“教师德性是什么?”的追问…(31) 、教师是谁?…………… …(31) 教师德性是什么?……………… (41) 第二章教师德性的核心构成 (47) 、教师善… ……(47) 、教师公正 (50) 教师责任感…… (55) 第三章教师德性的养成 、教育实践是形成教师德性的基础 (59) 反思与自我修养 (60) 教师德性的价值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