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教师口语教程 主编程培元 副主编卢凤华邱颂平 编写者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喜伶卢凤华孙慧玲 邱颂平金丽藻禹明华 黄国城程培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教师口语教程 主 编 程培元 副主编 卢凤华 邱颂平 编写者 (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喜伶 卢凤华 孙慧玲 邱颂平 金丽藻 禹明华 黄国城 程培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 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 迅猛进步,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 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教师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挑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素质 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和提高,最终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适应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工作进行了长 时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仲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 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部在于“十五” 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创教师培养的新格 局,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教育部印发的供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 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億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 织制订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规格,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制定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试行)》,组 织编写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当务之急是组织教育 科研机构、高等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师专、地方学院的教师联合编 写出一套高水平、规范化的、专为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使用的教材。 编写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时代性与前瞻性。教材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 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贴近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基础性与专业性。教材要体现高等专科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同 时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 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 迅猛进步,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 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教师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挑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素质 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和提高,最终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适应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工作进行了长 时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建设高质量 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部在 《关于 “十五” 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开创教师培养的新格 局,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 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中指出: “教育部将组 织制订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规格,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制定 《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 (试行)》,组 织编写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当务之急是组织教育 科研机构、高等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师专、地方学院的教师联合编 写出一套高水平、规范化的、专为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使用的教材。 编写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时代性与前瞻性。教材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 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贴近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二、基础性与专业性。教材要体现高等专科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同 时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总序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力求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 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综合性与学有专长。教材要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 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 时,根据小学教育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文理 兼通,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要根据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 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 和科学实验,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充分体现教材的权威性、专业性、通用性和创新性。以教育部制 定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为编写依据,以本、专科通用为目的,培养、 培训沟通,在教材体系框架、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开拓创新,加大改革 力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从能用、好用上升到教 师、学生喜欢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以上原则分别组织编写了 有关教材,经过专家审定,我们向各地推荐这套教材,请有关学校和单位 酌情选用。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2004年2月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力求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 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综合性与学有专长。教材要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 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 时,根据小学教育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文理 兼通,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要根据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 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 和科学实验,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充分体现教材的权威性、专业性、通用性和创新性。以教育部制 定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为编写依据,以本、专科通用为目的,培养、 培训沟通,在教材体系框架、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开拓创新,加大改革 力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从能用、好用上升到教 师、学生喜欢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以上原则分别组织编写了 有关教材,经过专家审定,我们向各地推荐这套教材,请有关学校和单位 酌情选用。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2004年 2月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总序
■前言/ 绪论教师口语概说 第一章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一节口语交际原则 12 第二节口语交际对象 32 第三节口语交际环境 ……44 第四节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基本技巧… 第五节口语表达基本形式 81 第六节倾听能力 第七节思维能力… 107 第二章教学口语训练 第一节教学口语概说 ……………………………………………120 第二节导入语及其训练…… 125 第三节讲授语及其训练 133 第四节提问语及其训练 ……………140 第五节结束语及其训练 149 第六节应变语及其训练 153 第七节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课堂教学 159
■前言/Ⅰ 绪论 教师口语概说 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 ………………………………………………… 12 第二节 口语交际对象 ………………………………………………… 32 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 ………………………………………………… 44 第四节 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基本技巧 ……………………………… 60 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 …………………………………………… 81 第六节 倾听能力 ……………………………………………………… 97 第七节 思维能力 ……………………………………………………… 107 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 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 ………………………………………………… 120 第二节 导入语及其训练 ……………………………………………… 125 第三节 讲授语及其训练 ……………………………………………… 133 第四节 提问语及其训练 ……………………………………………… 140 第五节 结束语及其训练 ……………………………………………… 149 第六节 应变语及其训练 ……………………………………………… 153 第七节 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课堂教学 ……………………… 159
第三章教育口语训练 第一节教育口语概说 …168 第二节沟通的方法及其训练…………………………………………175 第三节说服与启迪的方法及其训练… 第四节表扬和鼓动的方法及其训练…… …194 第五节批评的方法及其训练 205 第六节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谈话交流()……………217 第四章教师交际口语训练 第一节教师交际口语概说 第二节家庭访问… 233 第三节接触领导 242 第四节同事相处 …………………………250 第五节联络社区 259 第六节座谈调研 263 第七节家长会议 ……………271 第八节教师交际口语综合训练——谈话交流二) 277 第五章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第一节教师口语常见问题概说… 289 第二节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292 第三节言语编码发送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314 第六章教师口语风格 第一节教师口语风格概说 324 第二节教学口语风格 ……………………………340 第三节教育口语风格… 356 ■参考文献… …………………………………367
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 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说 ………………………………………………… 168 第二节 沟通的方法及其训练 ………………………………………… 175 第三节 说服与启迪的方法及其训练………………………………… 183 第四节 表扬和鼓动的方法及其训练………………………………… 194 第五节 批评的方法及其训练 ………………………………………… 205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谈话交流 (一) ……………… 217 第四章 教师交际口语训练 第一节 教师交际口语概说 …………………………………………… 227 第二节 家庭访问 ……………………………………………………… 233 第三节 接触领导 ……………………………………………………… 242 第四节 同事相处 ……………………………………………………… 250 第五节 联络社区 ……………………………………………………… 259 第六节 座谈调研 ……………………………………………………… 263 第七节 家长会议 ……………………………………………………… 271 第八节 教师交际口语综合训练——谈话交流 (二) …………… 277 第五章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第一节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概说……………………………………… 289 第二节 言语编码形成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 292 第三节 言语编码发送过程中常见的教师口语问题 ……………… 314 第六章 教师口语风格 第一节 教师口语风格概说 …………………………………………… 324 第二节 教学口语风格 ………………………………………………… 340 第三节 教育口语风格 ………………………………………………… 356 ■参考文献 ……………………………………………………………… 367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