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世界至繁, 天地至简,这小小的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 心无旁骛,独品一刻之(闲/静)。 我们需要的生活,其实比想象的更加简单,所谓“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 厦千间,夜眠七尺”。身无长物,是一种让人(羡衫/艳羡)的状态。也许我们本 来就无须为太多的念头埋单,美丽的风景,看过就好。庞杂的愿望中往往夹杂着 太多的不切实际,付账时常常随着别人的风向,有时忘了自己的。加法生活里充 满了太多多余的对比和(奢想/向往),不如试试减法生活,如这四壁白雪,保留 自然给予的一点天真和质朴。放轻松,抛开重负,世界还是一样美好。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隽(jun)永万千思绪B.给(j)予心无旁骛 C.身无长(zhng)物付账D.广厦sh)千间埋单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闲羡慕向往B.静羡慕奢想 C.静艳羡向往D.闲艳羡奢想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要解决长假岀行拥堵问题:一是修路架桥并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二是落实 好带薪休假制度,让错峰出游成为现实,事实上,后者远比前者效果更快更好。 B.1962年拍摄的电影《甲午风云》中,管带邓世昌高高屹立在舰桥上,双手握 拳高举、头戴“暖式”顶戴花翎一一民族英雄的壮烈形象打动了几代中国观众。 C.节日“堵”在路上、“人在囧途”的尴尬、诸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以“千 元大虾”为典型的消费猫腻……黄金周虽已结束,但一个个“假日印记”却格外 鲜明。 D.书展7天的热闹过后,剩下的358天怎么办?对于上海书展来说,如何“热 热闹闹一周,长长久久一年”?成为书展组委会着力思考的问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 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B.上级领导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才能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树立好 的榜样 从而使基层干部上行下效,为转变作风提供动力和压力
山东省烟台市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l~2 题。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世界至繁, 天地至简,这小小的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 ....。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 心无旁骛 ....,独品一刻之(闲/静)。 我们需要的生活,其实比想象的更加简单,所谓“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 厦千间 ...,夜眠七尺”。身无长物 ....,是一种让人(羡衫/艳羡)的状态。也许我们本 来就无须为太多的念头埋单..,美丽的风景,看过就好。庞杂的愿望中往往夹杂着 太多的不切实际,付账时常常随着别人的风向,有时忘了自己的。加法生活里充 满了太多多余的对比和(奢想/向往),不如试试减法生活,如这四壁白雪,保留 自然给予..的一点天真和质朴。放轻松,抛[来源:学+科网ZXK]开重负,世界还是一样美好。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隽.(juàn)永 万千思绪 B.给.(jǐ)予 心无旁骛 C.身无长.(zhǎng)物 付账 D.广厦.(shà)千间 埋单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闲 羡慕 向往 B.静 羡慕 奢想 C.静 艳羡 向往 D.闲 艳羡 奢想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要解决长假出行拥堵问题:一是修路架桥并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二是落实 好带薪休假制度,让错峰出游成为现实,事实上,后者远比前者效果更快更好。 B.1962 年拍摄的电影《甲午风云》中,管带邓世昌高高屹立在舰桥上,双手握 拳高举、头戴“暖式”顶戴花翎——民族英雄的壮烈形象打动了几代中国观众。 C.节日“堵”在路上、“人在囧途”的尴尬、诸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以“千 元大虾”为典型的消费猫腻……黄金周虽已结束,但一个个“假日印记”却格外 鲜明。 D.书展 7 天的热闹过后,剩下的 358 天怎么办?对于上海书展来说,如何“热 热闹闹一周,长长久久一年”?成为书展组委会着力思考的问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 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B.上级领导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才能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树立好 的榜样, 从而使基层干部上行下效 ....,为转变作风提供动力和压力
C.数天前,孙艺在万般无奈之下卖光了中国中车的股票,她50余万元的积蓄 也化为乌有,这位有着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被波动的股市折磨得心劳日 拙 D.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 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宫鲁鸣率领的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中以全胜战绩夺冠,终于圆了困扰中国 男篮多年的“亚洲篮坛霸主”情结,同时也鼓舞着更多年轻人融入篮球运动。 B.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 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C.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 球范围内使用,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D.由我市12个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的采访组,将深入农村牧区,深入百姓生 活,多方搜集能够反映呼伦贝尔农牧业更强、农牧区更美、农牧民更富的新闻素 材。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面对欣赏对象时,我们对于形制的重视还是倾向于大江大河,峻岭崇山, 长篇巨制,富丽堂皇。由于形制巨大,决眦而入,砉然映现,使人大为震惊。今 日之欣赏语言常有“太震撼了”一词,用来表达内在情感的一时之震动。如果是 小形态,小丘小壑,小虫小草,断然不会有如此惊兀。譬如观齐白石笔下小昆虫, 那么细微而薄的翅羽,那么细腻的触须,是不会惊呼震撼的,只是暗暗叫绝,对 如此笔调细细把玩 大小只是空间形式,物质形制而己。明人谢榛认为:“大篇约为短章,涵蓄 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可见,大未必佳,小未必不佳,不可执著于 外在的恢宏与浩大。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这就是小的魅力。有的书法作 品实在很小,这是它的规定性决定的,如一枚木牍书法。一枚信笺纸,就是以如 此尺度示人的。一个人在如此小的空间表现,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同样需要技 法的力量、审美的力量,能够表现到何等分寸,并不可因为小而轻视。但我们往 往会提出小中见大的意见,以为这是小作品的高境界。其实小就是小,未必见大 小而精致、灵动、巧妙,如此持守于小,已经足够。震撼是一种美感,那种扑面 而来的气势、力量,使人猝不及防,魂魄失守,惊谔无措,一时身心悚动,难以 自持。唐人论书诗中常有这种观赏的效果,书者执笔疾驰,观者激动失色失声 整个场面互动,一时鼎沸。这种美感是明显的,由此更易于表达、渲染,更令人 倾倒。这使得表达时落了俗套,所谓“太震撼了”,千人一词,似乎不如此言说 不足以表现心灵状态。那么,震撼之后有多少人细细把玩,将其放在平静的心态 下呢?所以清人张向陶问得好:“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 相比之下,更有悠长意味的是那些细流涓滴不绝如缕的幽微之美感,它们不 动声色,细细诉说,让人激动不了,无所谓震撼、震惊,似乎寻常之至,甚至 还有一些柔软、微小,倘若心情粗糙匆匆而过,还真的把它们忽略了。这一类的 小作品,有着江南那般的秀气、秀色,以韵行于婉曲,深婉不迫,不冲动、兀傲, 具备平静温和之致。在缓慢的生活节奏时代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细细品 咂,没有急匆匆赶路的焦灼,更没有一次性消费的决断。那么,那个时代那些人
C.数天前,孙艺在万般无奈之下卖光了中国中车的股票,她 50 余万元的积蓄 也化为 乌有,这位有着 20 多年股龄的老股民,被波动的股市折磨得心劳日 ... 拙.。 D.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 复性,不是一得之功 ....,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宫鲁鸣率领的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中以全胜战绩夺冠,终于圆了困扰中国 男篮 多年的“亚洲篮坛霸主”情结,同时也鼓舞着更多年轻人融入篮球运动。 B.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 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C.CIPS 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 球范 围内使用,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D.由我市 12 个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的采访组,将深入农村牧区,深入百姓生 活,多方搜集能够反映呼伦贝尔农牧业更强、农牧区更美、农牧民更富的新闻素 材。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面对欣赏对象时,我们对于形制的重视还是倾向于大江大河,峻岭崇山, 长篇巨制,富丽堂皇。由于形制巨大,决眦而入,砉然映现,使人大为震惊。今 日之欣赏语言常有“太震撼了”一词,用来表达内在情感的一时之震动。如果是 小形态,小丘小壑,小虫小草,断然不会有如此惊兀。譬如观齐白石笔下小昆虫, 那么细微而薄的翅羽,那么细腻的触须,是不会惊呼震撼的,只是暗暗叫绝,对 如此笔调细细把玩。 大小只是空间形式,物质形制而已。明人谢榛认为:“大篇约为短章,涵蓄 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可见,大未必佳,小未必不佳,不可执著于 外在的恢宏与浩大。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这就是小的魅力。有的书法作 品实在很小,这是它的规定性决定的,如一枚木牍书法。一枚信笺纸,就是以如 此尺度示人的。一个人在如此小的空间表现,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同样需要技 法的力量、审美的力量,能够表现到何等分寸,并不可因为小而轻视。但我们往 往会提出小中见大的意见,以为这是小作品的高境界。其实小就是小,未必见大。 小而精致、灵动、巧妙,如此持守于小,已经足够。震撼是一种美感,那种扑面 而来的气势、力量,使人猝不及防,魂魄失守,惊谔无措,一时身心悚动,难以 自持。唐人论书诗中常有这种观赏的效果,书者执笔疾驰,观者激动失色失声, 整个场面互动,一时鼎沸。这种美感是明显的,由此更易于表达、渲染,更令人 倾倒。这使得表达时落了俗套,所谓“太震撼了”,千人一词,似乎不如此言说 不足以表现心灵状态。那么,震撼之后有多少人细细把玩,将其放在平静的心态 下呢?所以清人张向陶问得好:“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 相比之下,更有悠长意味的是那些细流涓滴不绝如缕的幽微之美感,它们不 动声色, 细细诉说,让人激动不了,无所谓震撼、震惊,似乎寻常之至,甚至 还有一些柔软、微小,倘若心情粗糙匆匆而过,还真的把它们忽略了。这一类的 小作品,有着江南那般的秀气、秀色,以韵行于婉曲,深婉不迫,不冲动、兀傲, 具备平静温和之致。在缓慢的[来源:学+科网ZXK]生活节奏时代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细细品 咂,没有急匆匆赶路的焦灼,更没有一次性消费的决断。那么,那个时代那些人
就有可能去发现那些婉约、细腻之美。有古典诗词欣赏者提出了欣赏的“弱德之 美“,想一想还是很有道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固然有豪迈 之美,“大江东去”也有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做振聋发聩之声,但是我们 去读姜白石的词,那词中经常出现的暗水、坠红、冷香、淡月、寒蛩,笔致清虚 意境空灵,善于以冷色调来处理炽热,使之雅化弥漫。初始时阅读是会脱手放过 的,再读时就有了睹水中花影、帘里美人之感,如微风花上过,冷香疏影时隐时 现,反而不能释卷了。由于作品不正面地给欣赏者强烈冲击,反而使人生出好奇, 经婉曲小径引导,走入幽僻处,注意到了大场面所没有的景致。 宋人包恢说:“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 (节选自朱以撒《优婉不迫》,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作品的大和小只是空间形式和物质形制,欣赏者对于大和小的领会,会 有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 B.艺术家应尽力创作形制巨大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更具震撼力,更能带给人 们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 C.形制的大小并非是艺术审美的关键,小未必不佳,优婉不迫的小作品,更具 悠长的意味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D.审美鉴赏不可执着于外在的恢宏与浩大,小作品虽然对技法的力量要求相对 较低,但同样具有审美的力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形制巨大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气势宏大的阳刚之美,给与欣赏者的心理体验是 非常独特的,让他们感到突兀、惊谔、震撼。 B.形制纤小的优秀作品多具备精致、灵动的特点,与形制巨大的作品相比,能 带给我们平静愉悦的心理体验,更适宜细细把玩。 C.无论是形制微小的小作品还是气势恢宏的大作品,虽然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 但同样需要创作者具备特定的创作技法和审美追求 D.形制纤小的作品,虽然在形体上精致小巧,但在内蕴上则一定表现得含蓄蕴 藉,优婉不迫,耐人寻味,更为广大读者喜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芥子”就是微小的芥草种子,“须弥”指须 弥山,微小的种子可包藏巨大的山体,用以说明小的形制同样具有让人惊叹的震 撼力。 B.“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原意是很少有人会体会到诗歌韵律 的精妙之处,用以说明大的形制虽令人震撼,但不一定能给人带来精微细致的审 美体验。 C.作者以姜白石词的婉约之美与陆游、苏东坡的词进行比较,两相对比,肯定 了姜词雅致委婉,意味深长,同时也批评了豪放派作品平实直白,缺少艺术表现 力 D.结尾引用宋人包恢的话用以阐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即好的作 品在内容上要含蓄深刻,有意蕴:在形式上要平淡自然,切不可追求华丽的辞藻。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虬髯客传(节选) 唐杜光庭
就有可能去发现那些婉约、细腻之美。有古典诗词欣赏者提出了欣赏的“弱德之 美“,想一想还是很有道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固然有豪迈 之美,“大江东去”也有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做振聋发聩之声,但是我们 去读姜白石的词,那词中经常出现的暗水、坠红、冷香、淡月、寒蛩,笔致清虚, 意境空灵,善于以冷色调来处理炽热,使之雅化弥漫。初始时阅读是会脱手放过 的,再读时就有了睹水中花影、帘里美人之感,如微风花上过,冷香疏影时隐时 现,反而不能释卷了。由于作品不正面地给欣赏者强烈冲击,反而使人生出好奇, 经婉曲小径引导,走入幽僻处,注意到了大场面所没有的景致。 宋人包恢说:“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 (节选自朱以撒《优婉不迫》,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作品的大和小只是空间形式和物质形制,欣赏者对于大和小的领会,会 有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 B.艺术家应尽力创作形制巨大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更具震撼力,更能带给人 们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 C.形制的大小并非是艺术审美的关键,小未必不佳,优婉不迫的小作品,更具 悠长的 意味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D.审美鉴赏不可执着于外在的恢宏与浩大,小作品虽然对技法的力量要求相对 较低,但同样具有审美的力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 A.形制巨大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气势宏大的阳刚之美,给与欣赏者的心理体验是 非常 独特的,让他们感到突兀、惊谔、震撼。 B.形制纤小的优秀作品多具备精致、灵动的特点,与形制巨大的作品相比,能 带给我 们平静愉悦的心理体验,更适宜细细把玩。 C.无论是形制微小的小作品还是气势恢宏的大作品,虽然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 但同样需要创作者具备特定的创作技法和审美追求。 D.形制纤小的作品,虽然在形体上精致小巧,但在内蕴上则一定表现得含蓄蕴 藉,优 [来源:Z-xk.Com]婉不迫,耐人寻味,更为广大读者喜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芥子”就是微小的芥草种子,“须弥”指须 弥山,微小的种子可包藏巨大的山体,用以说明小的形制同样具有让人惊叹的震 撼力。 B.“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原意是很少有人会体会到诗歌韵律 的精妙之处,用以说明大的形制虽令人震撼,但不一定能给人带来精微细致的审 美体验。 C.作者以姜白石词的婉约之美与陆游、苏东坡的词进行比较,两相对比,肯定 了姜词雅致委婉,意味深长,同时也批评了豪放派作品平实直白,缺少艺术表现 力。 D.结尾引用宋人包恢的话用以阐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即好的作 品在内容上要含蓄深刻,有意蕴;在形式上要平淡自然,切不可追求华丽的辞藻。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虬髯客传(节选) 唐 杜光庭
虬髯曰:“计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 相访。李郎想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寮无前却也。”言毕,吁嘘而 去 公策马而归,即到京,遂与张氏同往。至一小板门,叩之,有应者,拜曰 “三郎令侯李郎、一娘子久矣。”延入重门,门愈壮丽。婢四十人,罗列庭前。 奴二十人,引公入东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 之物。巾栉妆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既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也, 纱帽紫衫,趋走有龙虎之状,欢然相见。催其妻出拜。亦天人也。遂延中堂,陈 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四人时馔讫,陈女乐二十人,列奏于前,若从天 降,非人间之曲。 食毕,行酒。家人自堂东舁出二十床,各以锦绣帕覆之。既陈,尽去其帕, 乃文簿钥匙耳。虬髯曰:“此尽宝货帛贝之数。吾之所有,悉以充赠。何者?吾 欲于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二三十载,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 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善, 必位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非一妹不能 识李郎,非李郎不能荣一妹。起陆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萃,固 非偶然也。持余之赠,以佐真主,赞功业也,勉之哉!此后十年,东南数千里外 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洒酒东南相贺。”因命家童列拜,曰: “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讫,与妻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 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天下。贞观十年,公以 左仆射平章事。适东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 自立,国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矣。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洒酒东南拜之 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 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 或曰:“卫公之兵法,半乃虬髯所传耳。” 【注】①李郎:李靖,隋末唐莉著名将领,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 妹:姓张,一代侠女,因仰慕李靖而投奔为其妻,与虬髯客义结金兰。③起陆 腾跃而上,形容平步青云,大展鸿才。④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 诣:前往 B.必位极人臣。 极:穷尽。 C.以佐真主,赞功业也 赞:辅佐 D.非英雄所冀 冀:希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毕,吁嘘而去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吾欲于此世界求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从夫之贵,以盛轩裳 申之以孝悌之义 D.半乃虬髯所传耳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虬髯曰:“计李郎①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②同诣.某坊曲小宅 相访。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言毕,吁嘘而. 去。 公策马而归,即到京,遂与张氏同往。至一小板门,叩之,有应者,拜曰: “三郎令侯李郎、一娘子久矣。”延入重门,门愈壮丽。婢四十人,罗列庭前。 奴二十人,引公入东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 之物。巾栉妆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既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也, 纱帽紫衫,趋走有龙虎之状,欢然相见。催其妻出拜。亦天人也。遂延中堂,陈 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四人时馔讫,陈女乐二十人,列奏于前,若从天 降,非人间之曲。[来源:学*科网] 食毕,行酒。家人自堂东舁出二十床,各以锦绣帕覆之。既陈,尽去其帕, 乃文簿钥匙耳。虬髯曰:“此尽宝货帛贝之数。吾之所有,悉以充赠。何者?吾 欲于.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二三十载,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 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善, 必位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非一妹不能 识李郎,非李郎不能荣一妹。起陆③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萃,固 非偶然也。持余之赠,以佐真主,赞.功业也,勉之哉!此后十年,东南数千里外 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洒酒东南相贺。”因命家童列拜,曰: “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讫,与妻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 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④缔构之资,遂匡天下。贞观十年,公以 左仆射平章事。适东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 自立,国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矣。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洒酒东南拜之。 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 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 或曰:“卫公之兵法,半乃.虬髯所传耳。” 【注】①李郎:李靖,隋末唐莉著名将领,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一 妹:姓张,一代侠女,因仰慕李靖而投奔为其妻,与虬髯客义结金兰。③起陆: 腾跃而上,形容平步青云,大展鸿才。④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 诣:前往。 B.必位极.人臣。 极:穷尽。 C.以佐真主,赞.功业也 赞:辅佐。 D.非英雄所冀. 冀:希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毕,吁嘘而.去 侣鱼虾而.友麇鹿 B.吾欲于.此世界求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从夫之贵,以.盛轩裳 申之以.孝悌之义 D.半乃.虬髯所传耳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B.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袛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C.李郎相从二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D.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夫妇如约来到虬髯客家,梳理,更衣,行酒,赏曲,受到虬髯客夫妇热 情款待,并得到了巨资馈赠。 B.虬髯客十分赏识李靖的才能,认为他必能辅佐真命天子,大展鸿才,成就功 业,夫妻二人将同享荣华富贵。 C.虬髯客也曾想争夺天下,但认识到江山非李氏莫属后,决然退出,十年之后 在千里之外成就自己的功业 D.作者借虬髯客之口,宣扬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朝历时长久,非出偶然的主 旨,反映作者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3分) (2)言讫,与妻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3分 (3)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天下。(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少年行 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粒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 施肩吾 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风街头新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 【注】①飞鞋:策马飞驰。②金吾:古官名。 (1)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手法方面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描述女子对男子行为没有标准,德行不专一而表达不满的两 句是“ (2)李白《蜀道难》描写入蜀山川路途之高之险,就连黄鹤猿猴都望而却步的两 句是“ (3)韩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容灾”为开头,概括文段主要内容。要求:①要点 齐全:②不超过50字。(4分) 据业内人士介绍,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 容灾。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对关键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当 故障造成本地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找回:应用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 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
B.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C.李郎相从二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D.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夫妇如约来到虬髯客家,梳理,更衣,行酒,赏曲,受到虬髯客夫妇热 情款待,并得到了巨资馈赠。 B.虬髯客十分赏识李靖的才能,认为他必能辅佐真命天子,大展鸿才,成就功 业,夫妻二人将同享荣华富贵。 C.虬髯客也曾想争夺天下,但认识到江山非李氏莫属后,决然退出,十年之后 在千里 之外成就自己的功业。 D.作者借虬髯客之口,宣扬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朝历时长久,非出偶然的主 旨,反映作者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3 分) (2)言讫,与妻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3 分) (3)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天下。(4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少年行 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粒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 施肩吾 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风街头新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①飞鞋:策马飞驰。②金吾:古官名。[来源:学.科网ZXK] (1)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手法方面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描述女子对男子行为没有标准,德行不专一而表达不满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描写入蜀山川路途之高之险,就连黄鹤猿猴都望而却步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五、(12 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容灾”为开头,概括文段主要内容。要求:①要点 齐全;②不超过 50 字。(4 分) 据业内人士介绍,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 容灾。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对关键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当 故障造成本地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找回;应用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 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