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 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9406张;拥有14所 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 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我国地市级医院100强。其中,第 一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第二附属医 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追求卓越。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连年 位居河南省理科类院校前列,录取分数连年保持河南省理科类 本科二批次高校录取分数的第一名、继续保持河南省本科一批 次高校录取分数的第二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李 院军入选“中原十大孝子”,获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年底就业 率连年保持100%。2014年,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重视人才资源。近年来,引进了15名 海外高层次人才,聘任3人担任院系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特聘教 授,带动学科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启动了“太行学者”和 “太行青年学者”计划。现有3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 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 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300余 人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注重科技创新。建有分子诊断与医学 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 室、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 士工作站等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合作共建了河南省干细 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研究基地。 5
5 《眼科新进展》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 期刊。建有 5 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 9406 张;拥有 14 所 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 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我国地市级医院 100 强。其中,第 一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第二附属医 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追求卓越。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连年 位居河南省理科类院校前列,录取分数连年保持河南省理科类 本科二批次高校录取分数的第一名、继续保持河南省本科一批 次高校录取分数的第二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李 院军入选“中原十大孝子”,获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 96%以上、硕士研究生年底就业 率连年保持 100%。2014 年,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重视人才资源。近年来,引进了 15 名 海外高层次人才,聘任 3 人担任院系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特聘教 授,带动学科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启动了“太行学者”和 “太行青年学者”计划。现有 3 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 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 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 300 余 人。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注重科技创新。建有分子诊断与医学 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 室、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 士工作站等 17 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合作共建了河南省干细 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研究基地
2014年,与北京雅仕杰公司合作共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获 得河南省医疗机构许可证,成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型临床 检验中心。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合作建立肿瘤研究 中心。近年来,发表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 项数等科研核心指标在全国排名大幅提升,2014年,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立项27项,在国内排名上升了45位;近五年我校 SCI收录论文排名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类高校中排名第2, SSCI、CSSCI均列第1.2014年实现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的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伍 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科文大学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 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聘请了法兰西科学 院院士,国际免疫学家Bernard Malissen等为荣誉教授,组建 科研团队,建立了中德医学组织再生实验室、中法动物基因敲 除实验室、中美内分泌与代谢实验室、中美环境与健康实验 室、中英神经信号传导实验室等5个国际合作实验室,与多所 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坚持“走出去”、“请进 来”,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选派优秀教师到美 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修、讲学或进行学术研 究,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学术氛围
6 2014 年,与北京雅仕杰公司合作共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获 得河南省医疗机构许可证,成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型临床 检验中心。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合作建立肿瘤研究 中心。近年来,发表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 项数等科研核心指标在全国排名大幅提升,2014 年,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立项 27 项,在国内排名上升了 45 位;近五年我校 SCI 收录论文排名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类高校中排名第 2, SSCI、CSSCI 均列第 1。2014 年实现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的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伍 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科文大学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 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聘请了法兰西科学 院院士,国际免疫学家 Bernard Malissen 等为荣誉教授,组建 科研团队,建立了中德医学组织再生实验室、中法动物基因敲 除实验室、中美内分泌与代谢实验室、中美环境与健康实验 室、中英神经信号传导实验室等 5 个国际合作实验室,与多所 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坚持“走出去”、“请进 来”,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选派优秀教师到美 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修、讲学或进行学术研 究,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学术氛围
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分析 2015届毕业生共2948人。从学历层次看,硕士研究生185 人,占比6.27%;本科生2648人,占比89.82%;专科生115 人,占比3.91%。见下图所示: 分层次毕业人数 115,3.91% 185,6.27% ■硕士研究生 ■本料生 2648,89.82% ■专科生 图1-12015届毕业生分层次分布图 从性别看,2015届毕业生中男生931人,占比31.58%;女 生2017人,占比68.42%
7 第一章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分析 2015 届毕业生共 2948 人。从学历层次看,硕士研究生 185 人,占比 6.27%;本科生 2648 人,占比 89.82%;专科生 115 人,占比 3.91%。见下图所示: 图 1-1 2015 届毕业生分层次分布图 从性别看,2015 届毕业生中男生 931 人,占比 31.58%;女 生 2017 人,占比 68.42%
分性别人数 931,31.58% 2017,68.42% ■男 图1-22015届毕业生分性别分布图 从生源分布看,生源地涵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绝大多数(共2787人)为河南省内生源,占比94.51%。 外省,549% 河南省内 9451% 图1-32015届毕业生分省内外生源地分布图 外省生源共162人,生源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山东省16 人、河北省11人、重庆市7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人、陕西 省7人
8 图 1-2 2015 届毕业生分性别分布图 从生源分布看,生源地涵盖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绝大多数(共 2787 人)为河南省内生源,占比 94.51%。 图 1-3 2015 届毕业生分省内外生源地分布图 外省生源共 162 人,生源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山东省 16 人、河北省 11 人、重庆市 7 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 人、陕西 省 7 人
省外生源分布情况 11 陕西 黑龙江 贵州 内蒙古自治区 云南 r 上海市 图1-42015届毕业生省外生源分布图 河南省内生源中,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周口市349人、商 丘市337人、新乡市316人
9 图 1-4 2015 届毕业生省外生源分布图 河南省内生源中,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周口市 349 人、商 丘市 337 人、新乡市 31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