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台州市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试卷 来源:三槐居(末班车) 台州市2013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 语文 013.03 命题:胡正(台州中学)审卷:包建新(临海市回浦中学)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拓片粗犷up框架kung妆丽服png B.躯壳q1ho租击j 贴zhn垂欲滴xin C.殷红yn皈依gui 付梓z 量体裁衣 liang D.埋单m铜吓dng删窃pio数见不鲜shu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器,只有宁静:没有奸诈,只有简单 这份经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令人震撼 B.消费者向消协反映,一些商家以打折为诱饵,设下陷井,坑害百姓,商家的这种做 法将贻害无穷 C.如此,你就不必害怕那时光的兵慌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有如长青的藤蔓 已经爬满你生命中的每一季 D.中国铁路系统政企分开后,将把企业部分转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赢亏,自担风 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人行动起未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当一个民族行动起来的时候 这个民族就开始了奋起富强的历程 B.妈妈年届不感,都老大不小了,还小孩子似的,喜欢穿新衣服,喜欢红红绿绿,最 近更是喜欢上电脑游戏,让我们大呼想不到 C.安于现状是我们的普遍弱点,在微小甜蜜的小屋中将自己的创造天赋束之高阁的人 实在难以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D.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 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年轻对动的情有钟,推动了”动没产业着质量,高速度、高利发展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略低于博茨瓦纳等某些不发达国家,而且比不上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 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D.在“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下,如何将身处不同地区的家庭 成员的收入信息完成加总一并计税,就成为了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5.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4分) 人民网大连2月18日电今天从中广核集团获悉,位于辽宁瓦房店市的辽宁红沿河植电 站1号机组于2月17日15时9分并网发电,标志着过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1号机组正 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 辽宁红语河核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日,也是东北地区第 市高三语文(99ina. corri, cri/ aInigaoraloDore 台州市2013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 语文(未校对版) 命题:胡正钼(台州中学)审卷:包建新(临海市回浦中学)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拓片垃ta 粗犷 kuang 框架 kuang 靓妆丽服jing B.躯壳qiao 狙击ju 粘贴zhan 垂涎 欲滴xian
2013 浙江省台州市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试卷 来源:三槐居(末班车) 台州市 2013 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 语 文(未校对版) 命题:胡正钼(台州中学) 审卷:包建新(临海市回浦中学)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拓片垃 ta 粗犷 kuamg 框架 kuang 靓妆丽服 jing B.躯壳 qiao 狙击 ju 粘贴 zhan 垂涎 欲滴 xian
C.殷红yi 皈依gui 付梓 量 体裁衣 liang D.埋单mian恫吓dong 剽窃piac 数见不鲜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奸诈, 只有简单 这份经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令人震撼。 B.消费者向消协反映,一些商家以打折为诱饵,设下陷井,坑害百姓,商家 的这种做 法将贻害无穷。 C.如此,你就不必害怕那时光的兵慌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有如长青 的藤蔓, 已经爬满你生命中的每一季 D.中国铁路系统政企分开后,将把企业部分转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嬴亏, 自担风 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人行动起来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当一个民族行动起 来的时候, 这个民族就开始了奋起富强的历程。 B.妈妈年届不惑,都老大不小了,还小孩子似的,喜欢穿新衣服,喜欢红红 绿绿,最 近更是喜欢上电脑游戏,让我们大呼想不到。 c.安于现状是我们的普遍弱点,在微小甜蜜的小屋中将自己的创造天赋束之 高阁的人 实在难以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D.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 购门票, 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年轻人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了“动漫”产业朝着髙质量、髙速度、 高赢利发展, 嗅觉灵敏的商家便抓住机会来赚钱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略低于博茨瓦纳等某些不发达国家,而且 比不上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 的身份, 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D.在“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下,如何将身处不同 地区的家庭 成员的收入信息完成加总一并计税,就成为了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5.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4分)
C.殷红 yin 皈依 gui 付梓 zi 量 体裁衣 liang D.埋单 mian 恫吓 dong 剽窃 piao 数见不鲜 shu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奸诈, 只有简单。 这份经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令人震撼。 B.消费者向消协反映,一些商家以打折为诱饵,设下陷井,坑害百姓,商家 的这种做 法将贻害无穷。 c.如此,你就不必害怕那时光的兵慌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有如长青 的藤蔓, 已经爬满你生命中的每一季。 D.中国铁路系统政企分开后,将把企业部分转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赢亏, 自担风 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人行动起来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当一个民族行动起 来的时候, 这个民族就开始了奋起富强的历程。 B.妈妈年届不惑,都老大不小了,还小孩子似的,喜欢穿新衣服,喜欢红红 绿绿,最 近更是喜欢上电脑游戏,让我们大呼想不到。 c.安于现状是我们的普遍弱点,在微小甜蜜的小屋中将自己的创造天赋束之 高阁的人 实在难以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D.在 CBA 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 购门票, 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年轻人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了“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 高赢利发展, 嗅觉灵敏的商家便抓住机会来赚钱。 B.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略低于博茨瓦纳等某些不发达国家,而且 比不上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c.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 的身份, 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D.在“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下,如何将身处不同 地区的家庭 成员的收入信息完成加总一并计税, 就成为了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5.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人民网大连2月18日电今天从中广核集团获悉,位于辽宁瓦房店市的辽 宁红沿河核电 站1号机组于2月17日15时9分并网发电,标志着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 1号机组正 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 北地区第 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是目前全球在建 机组最多的 核电项目。2016年核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为450亿千瓦时。据悉,一期 工程4台机 组到2015年将全部建成发电,这4台机组年发电量为300亿千瓦时,相当于辽 宁省2012 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6%。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将优化辽宁省电力供 应结构,实 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水质量 据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自主创新最多、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 站。其二期工程 设备,包括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比例,均超过80%以上,它的海水淡化系统,开 辟了中国内 地核电站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资源的先河。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 (4分) 拥挤的地铁上刚有个空座位,一个中年妇女迅猛地用购物袋占了去,她 向周围人群解释 说:“我小孩一宿没睡觉,比赛了,刚走回来,受不了。”那位母亲一迭声呼唤 “听话,过来 过来”。人们顺着方向看去,她的孩子是个人高马大的青年,看上去起码有二十 岁。他很尴 尬,始终站在车门旁一声不吭 请分别以地铁乘客和中年妇女的孩子的身份,对这位母亲说一句话 地铁乘客说: 中年妇女的孩子说: 7.根据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字)(2分) (2)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字)(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_10题。(9分) 哈耶克相信,如果个人是自由的,他就不仅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他自身的 需要,而且还能
人民网大连 2 月 18 日电今天从中广核集团获悉,位于辽宁瓦房店市的辽 宁红沿河核电 站 1 号机组于 2 月 17 日 15 时 9 分并网发电,标志着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 1 号机组正 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 北地区第 一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于 2007 年 8 月开工建设,是目前全球在建 机组最多的 核电项目。2016 年核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为 450 亿千瓦时。据悉,一期 工程 4 台机 组到 2015 年将全部建成发电,这 4 台机组年发电量为 300 亿千瓦时,相当于辽 宁省 2012 年全社会用电量的 16%。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将优化辽宁省电力供 应结构,实 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水质量。 据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自主创新最多、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 站。其二期工程 设备,包括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比例,均超过 80%以上,它的海水淡化系统,开 辟了中国内 地核电站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资源的先河。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 (4 分) 拥挤的地铁上刚有个空座位,一个中年妇女迅猛地用购物袋占了去,她 向周围人群解释 说:“我小孩一宿没睡觉,比赛了,刚走回来,受不了。”那位母亲一迭声呼唤 “听话,过来 过来”。人们顺着方向看去,她的孩子是个人高马大的青年,看上去起码有二十 岁。他很尴 尬,始终站在车门旁一声不吭。 请分别以地铁乘客和中年妇女的孩子的身份,对这位母亲说一句话。 地铁乘客说: 中年妇女的孩子说: 7.根据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 分) (1)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 40 字)(2 分) (2)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 30 字)(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_10 题。(9 分) 哈耶克相信,如果个人是自由的,他就不仅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他自身的 需要,而且还能
最有效地满足他的同伴的需要。进步(不管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都是自 由的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希望我们的同伴是自由的,即使不为别的,仅仅从我们自身 的利益着想 也应该这样。哈耶克的信念可以用穆勒的一句话来概括,即“自由是进步的永不 衰竭的源泉, 因为在自由的条件下,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可能的独立的进步中心”。 哈耶克对自由所作的论证主要是一个认识论方面的论证。没有任何一个 中央当局能够掌 握分散在许许多多个人手中的全部知识,剥夺个人自由使用这种知识的机会就会 因此而限制 这种知识所能带来的好处,从而不仅给个人而且也给公众造成损失。 自由所以能带来进步,是因为它是对各种生活方式所作的一次实验。如果个人是 自由的, 他们就可以追求不同的目标。而且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同一些目标。通 过这样一种 实验,那些不太成功的方法就会被那些较为成功的方法所淘汰。每当环境发生变 化时,不同 的群体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样一来,那些较为成功的适应 方法就会取 代那些不太成功的适应方法。因而抑制个人自由就等于是在抑制实验和进步。 虽然思想自由(研究、信仰、言论和讨论的自由)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 泛的承认,但 哈耶克相信经济自由,或者说得更宽泛些,做事情的自由的重要性却未能得到同 样广泛的承 认。哈耶克不仅认为经济自由对于物质进步极为重要,而且他还相信,这种自由 对于思想进 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说,个人全力应付千变万化的环境,这是各种新思 想的来源 由此哈耶克就得出结论说,即便在世俗事物中自由也至关重要 既然哈耶克认定自由与进步是携手并肩的,人们也许就会问,这一论点 能否在经验上得 到证实。例如一些国家似乎已经取得了进步。但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 普遍享受着 自由。哈耶克相信有些不自由的国家确实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但同时他也相信 自由与进步 之间的同步关系在经验上可以得到证实。他认为那些不自由的国家通常最多只能 处在与自由 国家同一的进步水准上。不自由的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国家做出的种种发现和发 明,而它们为 此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到自由国家的十之一二。这些国家不是发现者,而是模仿者 如果世界 上没有自由国家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么萧索啊!
最有效地满足他的同伴的需要。进步(不管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都是自 由的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希望我们的同伴是自由的,即使不为别的,仅仅从我们自身 的利益着想 也应该这样。哈耶克的信念可以用穆勒的一句话来概括,即“自由是进步的永不 衰竭的源泉, 因为在自由的条件下,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可能的独立的进步中心”。 哈耶克对自由所作的论证主要是一个认识论方面的论证。没有任何一个 中央当局能够掌 握分散在许许多多个人手中的全部知识,剥夺个人自由使用这种知识的机会就会 因此而限制 这种知识所能带来的好处,从而不仅给个人而且也给公众造成损失。 自由所以能带来进步,是因为它是对各种生活方式所作的一次实验。如果个人是 自由的, 他们就可以追求不同的目标。而且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同一些目标。通 过这样一种 实验,那些不太成功的方法就会被那些较为成功的方法所淘汰。每当环境发生变 化时,不同 的群体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样一来,那些较为成功的适应 方法就会取 代那些不太成功的适应方法。因而抑制个人自由就等于是在抑制实验和进步。 虽然思想自由(研究、信仰、言论和讨论的自由)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 泛的承认,但 哈耶克相信经济自由,或者说得更宽泛些,做事情的自由的重要性却未能得到同 样广泛的承 认。哈耶克不仅认为经济自由对于物质进步极为重要,而且他还相信,这种自由 对于思想进 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说,个人全力应付千变万化的环境,这是各种新思 想的来源。 由此哈耶克就得出结论说,即便在世俗事物中自由也至关重要。 既然哈耶克认定自由与进步是携手并肩的,人们也许就会问,这一论点 能否在经验上得 到证实。例如一些国家似乎已经取得了进步。但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 普遍享受着 自由。哈耶克相信有些不自由的国家确实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但同时他也相信 自由与进步 之间的同步关系在经验上可以得到证实。他认为那些不自由的国家通常最多只能 处在与自由 国家同一的进步水准上。不自由的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国家做出的种种发现和发 明,而它们为 此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到自由国家的十之一二。这些国家不是发现者,而是模仿者。 如果世界 上没有自由国家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么萧索啊!
不过,在有一种情况下,进步也可以离开自由而单独出现。如果把某些 技术进步作为人 类的唯一目标,那么它们就可以比较迅速地得到实现。哈耶克的意思是说,如果 每个人都被 迫放弃他自己的特殊目标,而去追求一个唯一的目标,这一目标就会比在其他条 件下更快地 得到实现。但是,在这里,进步必须要能够清楚地预见到,而且人们对于实现这 目标必须 要达成同意,否则就必须使用强制,而且必须放弃其它一些也许更有价值的目标。 8.下列有关“自由”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哈耶克相信,哪怕山于完全自私的考虑,人们依其理性而言,也应该希望 自己的同 伴是自由的。 B.抑制个人的自由就会限制个人自由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就会因此给个人 和公众造 成损失 C.不同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同一种环境变化,是自由能带来进步 的一个原 因 D.世俗事物中的自由包括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由的研究、信仰、言论和讨 论等,这 是各种新思想的来源。 9.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需要自由,是因为自由是能够满足他自身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的最有效 的方法 B.经济自由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同样广泛的承认,与经济自由对于思想进步的 作用没有 得到充分认识有关。 C.不自由的国家取得进步,让哈耶克的自由与进步同步的论点需要在经验上 得到证实。 D.不自由的国家为进步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到自由国家的十之一二,哈耶克认 为这证明 了不自由国家的优越性。 10.哈耶克认为不自由国家实现进步时的局限和条件有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山村弦歌 宋利萍 (1)家有一盆文竹,要长到窗外了,教师节得的,学生特意全体起立唱《感 恩》 百零八支花朵一百单八杯红酒,我那天臭美得四处得瑟 (2)窗外秋玫瑰开得正好,我的记忆跨山跨水一直通到故乡,村庄小学课 堂上。那时
不过,在有一种情况下,进步也可以离开自由而单独出现。如果把某些 技术进步作为人 类的唯一目标,那么它们就可以比较迅速地得到实现。哈耶克的意思是说,如果 每个人都被 迫放弃他自己的特殊目标,而去追求一个唯一的目标,这一目标就会比在其他条 件下更快地 得到实现。但是,在这里,进步必须要能够清楚地预见到,而且人们对于实现这 一目标必须 要达成同意,否则就必须使用强制,而且必须放弃其它一些也许更有价值的目标。 8.下列有关“自由”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哈耶克相信,哪怕山于完全自私的考虑,人们依其理性而言,也应该希望 自己的同 伴是自由的。 B.抑制个人的自由就会限制个人自由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就会因此给个人 和公众造 成损失。 C.不同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同一种环境变化,是自由能带来进步 的一个原 因。 D.世俗事物中的自由包括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由的研究、信仰、言论和讨 论等,这 是各种新思想的来源。 9.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需要自由,是因为自由是能够满足他自身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的最有效 的方法。 B.经济自由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同样广泛的承认,与经济自由对于思想进步的 作用没有 得到充分认识有关。 C.不自由的国家取得进步,让哈耶克的自由与进步同步的论点需要在经验上 得到证实。 D.不自由的国家为进步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到自由国家的十之一二,哈耶克认 为这证明 了不自由国家的优越性。 10.哈耶克认为不自由国家实现进步时的局限和条件有哪些?(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山村弦歌 宋利萍 (1)家有一盆文竹,要长到窗外了,教师节得的,学生特意全体起立唱《感 恩》,一 百零八支花朵一百单八杯红酒,我那天臭美得四处得瑟。 (2)窗外秋玫瑰开得正好,我的记忆跨山跨水一直通到故乡,村庄小学课 堂上。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