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怫然丿弗如篆书/如椽巨笔粗糙/名噪一时 B.打烊/佯攻毋宁/好高骛远接种/摩肩接踵 C.毡帽/粘贴绯红/蜚声文坛谂知/海市蜃楼 D.形骸/干涸僭越/熏陶渐染信笺/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于一代骁雄曹操身葬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舆论认为,安阳高调宣布发 现曹操墓和邯郸、亳州强烈质疑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的利益诉求。 B.季老仙去,文豪殒落。网友或博文悼念,或跟帖缅怀。鉴于季老在国学上的造诣 和地位,他这一走,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寥寥无几。 C.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搭 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ⅹx"句式畅快淋漓地 倾泻而出。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日益水火不融。我们 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今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惊喜,相反却因为植入广 告而招致众多的责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蝉联了小品王 B.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方政府的 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种土地财政模式的持续对高房 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 团,终使重度脂肪肝消失,此举使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昭然若揭,感动了全中 D.翻开历史看看,人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也经 历过不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 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一一道 德危机 B.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旦 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有 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加上了 许多时尚的元素,用来尽情展现个人的品味。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
浙江省台州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怫.然 / 弗.如 篆.书 / 如椽.巨笔 粗糙. ∕名噪.一时 B.打烊. / 佯.攻 毋.宁 / 好高骛.远 接种. / 摩肩接踵. C.毡.帽 / 粘.贴 绯.红 / 蜚.声文坛 谂.知 ∕海市蜃.楼 D.形骸. / 干涸. 僭.越 / 熏陶渐.染 信笺. / 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于一代骁雄曹操身葬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舆论认为,安阳高调宣布发 现曹操墓和邯郸、亳州强烈质疑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的利益诉求。 B.季老仙去,文豪殒落。网友或博文悼念,或跟帖缅怀。鉴于季老在国学上的造诣 和地位,他这一走,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寥寥无几。 C.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搭 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句式畅快淋漓地 倾泻而出。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日益水火不融。我们 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今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惊喜,相反却因为植入广 告而招致众多的责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他还是蝉联了小品王。 B.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方政府的 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种土地财政模式的持续对高房 价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C.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 10 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 团,终使重度脂肪肝消失,此举使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感动了全中 国。 D.翻开历史看看,人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 .....”的情况也经 历过不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 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道 德危机。 B.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旦 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有 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加上了 许多时尚的元素,用来尽情展现个人的品味。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
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请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据《钱江晩报》2010年3月17日报道:2000年起停止审批的游艺娱乐场所,浙 江今年起将“解禁″。据省文化厅官网近日公布的《关于下达〈浙江省游艺娱乐场所总量 和布局规划〉的通知》,今年浙江计划审批530家,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各新增 60家,台州、金华、绍兴三市各新增50家,其他市地各新增40家。 月1日起,《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⑩0类场所禁止吸烟,违者 最高罚50元。请按“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禁烟广告语。(4分) 直言警示 委婉劝说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5分) 1月25日,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电影《阿凡达》中的“哈 利路亚山”,当天数百名土著居民及海内外游客见证了更名仪式 南天一柱″为张家界“三干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 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 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 名乾坤柱。 2008年12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 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 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 对于本次更名行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更名可以借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之 影响,扩大张家界的知名度,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 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调查显示,超九成的人反对。 仿照例句,请你针对支持者的看法进行辩驳,阐述反对更名的理由。(不少于60 字)(5分) 例句:更名也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强烈要求把张家界改为“潘 朵拉市”,你能相信中国地图上会出现“潘朵拉市”吗?你不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吗?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岀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请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字)(3 分) 据《钱江晚报》2010 年 3 月 17 日报道:2000 年起停止审批的游艺娱乐场所,浙 江今年起将“解禁”。据省文化厅官网近日公布的《关于下达〈浙江省游艺娱乐场所总量 和布局规划〉的通知》,今年浙江计划审批 530 家,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各新增 60 家,台州、金华、绍兴三市各新增 50 家,其他市地各新增 40 家。 6.3 月 1 日起,《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10 类场所禁止吸烟,违者 最高罚 50 元。请按“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禁烟广告语。 (4 分) 直言警示: 委婉劝说: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5 分) 1 月 25 日,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电影《阿凡达》中的“哈 利路亚山”,当天数百名土著居民及海内外游客见证了更名仪式。 “南天一柱”为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 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 1074 米,垂直高度约 150 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 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 名乾坤柱。 2008 年 12 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 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 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 对于本次更名行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更名可以借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之 影响,扩大张家界的知名度,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 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调查显示,超九成的人反对。 仿照例句,请你针对支持者的看法进行辩驳,阐述反对更名的理由。(不少于 60 字)(5 分) 例句:更名也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强烈要求把张家界改为“潘 朵拉市”,你能相信中国地图上会出现“潘朵拉市”吗?你不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吗?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干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 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 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 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 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 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 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 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 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 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 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 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 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 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 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 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 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 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 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 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 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 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时,他脚下的 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 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 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 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 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一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 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 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 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 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 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 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 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 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 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 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 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 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 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时,他脚下的 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 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 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 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 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
眼睛盯住他看。“滚!〃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 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 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 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 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 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 困住呢? 注:多丽丝莱辛(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概括。(3分) 13.试赏析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4分) 14.第(10)段突出了小鹿怎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15.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 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分) 16.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解 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 基础上产生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日:“有说乎?” 对日:“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日:“愿陈子闭 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 仪至秦
眼睛盯住他看。“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 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 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 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 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 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 困住呢? 注:多丽丝·莱辛(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概括。(3 分) 13.试赏析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4 分) 14.第(10)段突出了小鹿怎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 分) 15.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 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 分) 16.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解, 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 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 基础上产生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 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 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 仪至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