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 语文试题(2015.2)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癖好(pi)束缚(si)倒春寒(dao)安土重迁( zhong) B.档次(dang)颤栗(zhan)和稀泥(huo)罄竹难书(qing) C.要挟(yao)暴戾(1i)压轴戏(zhou)大吹大擂(1ei) D.稍息(shao)糗(chou)事冠名权(guan)久假不归(ji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虽然提倡公共交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公交设施配套不齐全和游客人数爆 棚的前提下,这种想当然的做法显然很难得到广大旅客的认同。 B.美中之间并没有引渡条约,但中国要辑捕的涉腐在逃官员可以在美国受到起 诉,按照美国法律受到审判,或者按照处理非法移民的机制遣返。这些人在美国 的资产也可以被收缴。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人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详地 “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 迭出。 D.如果说,2013年的华语片市场是个“小清新”“小制作”以小博大的机会 之年,那么2014年的华语片世界,则是蜇伏了一年以后的众多大牌导演纷纷“出 山”争霸天下的纷争之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公款送礼禁令让传统节日食品月饼纷纷回归本真味道,也让不少曾奔波于迎 来送往、淹没在觥筹交错之中的人获得一份清净 B.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 在后面,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C.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纵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 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D.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势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 像是被那美妙音乐所陶醉,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连日来,某市劳动就业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社区,采取现场互动、排 疑解难、SYB创业培训,向人们传授创业成功经验 B.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 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C.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其作品 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毋庸置疑,“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并不在处罚,更不是要“坑爹”,而在严惩 藐视法规尊严和人的生命安全的野蛮驾驶者。因此,。, ,,,很难想象如此能让人不生怨气。 ①职能部门也难辞懒政之嫌 ②且滋生道路通行速度无谓缓慢或引发事故等弊端
浙江省台州市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 语文试题(2015.2)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癖好(pǐ) 束缚(sù) 倒春寒(dào) 安土重迁(zhòng) B.档次(dàng) 颤栗(zhàn) 和稀泥(huó) 罄竹难书(qìng) C.要挟(yāo) 暴戾(lì) 压轴戏(zhòu) 大吹大擂(léi) D.稍息(shào) 糗(chòu)事 冠名权(guàn) 久假不归(ji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虽然提倡公共交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公交设施配套不齐全和游客人数爆 棚的前提下,这种想当然的做法显然很难得到广大旅客的认同。 B.美中之间并没有引渡条约,但中国要辑捕的涉腐在逃官员可以在美国受到起 诉,按照美国法律受到审判,或者按照处理非法移民的机制遣返。这些人在美国 的资产也可以被收缴。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人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详地”、 “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 迭出。 D.如果说,2013 年的华语片市场是个“小清新”“小制作” 以小博大的机会 之年,那么 2014 年的华语片世界,则是蜇伏了一年以后的众多大牌导演纷纷“出 山”争霸天下的纷争之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款送礼禁令让传统节日食品月饼纷纷回归本真味道,也让不少曾奔波于迎 来送往、淹没在觥筹交错之中的人获得一份清净。 B.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 在后面,成为后起之秀,夺得 3000 米跑的第一名。 C.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纵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 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D.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势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 像是被那美妙音乐所陶醉,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连日来,某市劳动就业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社区,采取现场互动、排 疑解难、SYB 创业培训,向人们传授创业成功经验。 B.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 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 23 公斤的行李。 C.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其作品 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毋庸置疑,“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并不在处罚,更不是要“坑爹”,而在严惩 藐视法规尊严和人的生命安全的野蛮驾驶者。因此 , 。 , , , ,很难想象如此能让人不生怨气。 ①职能部门也难辞懒政之嫌 ②且滋生道路通行速度无谓缓慢或引发事故等弊端
③则有违“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 ④并藉此养育文明驾驶的风尚 ⑤倘若因限速随意设置等而导致无辜者受罚 ⑥限速、交通灯、标志线等设置应该是科学而人性化的 A.④⑥⑤③②①B.⑥④⑤②③①C.⑤⑥④③①②D.⑥④⑤③②① 6.给下面一则新闻概括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中新网12月21日电】今日起,网上可以购买除夕(2015年2月18日)火车 票了。据相关规定,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这意味着今天就可以购买除夕 当天的火车票了。而“除夕放假”的消息发出后,更让不少人确定了“除夕火车 票必须抢到”的信念,摩拳擦掌,都准备开抢。 今天恰逢周末。不少上班族都在家休息,这样抢票大军又添了不少人。另外,据 了解,网上售票、电话售票时间比其他方式提前两天,一些着急把票拿到手的人 都会选择在网上买票,这也加重了12306网站这天的压力 7.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各地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 样、丰富多彩、效果显著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校也组织以“今天做个好学生、明 天做个好公民”为主题的宣誓活动,请你写一篇80字左右的宣誓词。(6分)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连贯;②符合宣誓人的身份和宣誓词的文体。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 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 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 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 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 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 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 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 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 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 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 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 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 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 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 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的。 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 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 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 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 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 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
③则有违“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 ④并藉此养育文明驾驶的风尚 ⑤倘若因限速随意设置等而导致无辜者受罚 ⑥限速、交通灯、标志线等设置应该是科学而人性化的 A.④⑥⑤③②① B.⑥④⑤②③① C.⑤⑥④③①② D.⑥④⑤③②① 6.给下面一则新闻概括标题,不超过 20 字。(3 分) 【中新网 12 月 21 日电】今日起,网上可以购买除夕(2015 年 2 月 18 日)火车 票了。据相关规定,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 60 天,这意味着今天就可以购买除夕 当天的火车票了。而“除夕放假”的消息发出后,更让不少人确定了“除夕火车 票必须抢到”的信念,摩拳擦掌,都准备开抢。 今天恰逢周末。不少上班族都在家休息,这样抢票大军又添了不少人。另外,据 了解,网上售票、电话售票时间比其他方式提前两天,一些着急把票拿到手的人 都会选择在网上买票,这也加重了 12306 网站这天的压力。 7.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各地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 样、丰富多彩、效果显著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校也组织以“今天做个好学生、明 天做个好公民”为主题的宣誓活动,请你写一篇 80 字左右的宣誓词。(6 分)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连贯;②符合宣誓人的身份和宣誓词的文体。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 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 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 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 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 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 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 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 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 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 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 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 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 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 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 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的。 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 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 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 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 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 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
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 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 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 故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昆曲的内容有的是男女幽会,有的是盗抢篡夺,也有的是忠孝节义。 B.昆曲里好的戏文文言白话兼而有之,而且词藻故实颇丰。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师传徒受世代相袭,相比之下,平剧则显得 有些单调。 D.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是因其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观赏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昆曲演出只是厅堂里的事,因为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D.昆曲演出讲究传承,但也不是一味死守,否则表演就失去了灵动 10.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那水那巷那情 苏沧桑 ①从雾中,迷迷蒙蒙向我迎来的,真的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江南水巷吗? ②水巷在江南的乌镇,在水乡柔情的怀中,船过高桥,悠悠然拾级而上,展眼便 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圹。两岸一桥相隔住, 乌程对过是桐乡。” ③水是清清的苕溪水,又名车溪,为乌镇的市河,从南至北纵贯市区,使整个市 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姓乌的将 军,为讨伐逆臣,力战而死,化为一株银杏,而他的战马则化为一条青龙潜于乌 镇河底,以它的鲜血养育了这方土地。满街不见那株古老的银杏,车溪水却似乎 格外有一种灵性。初秋的晨雾中,河水闪耀着温柔的波光,浮萍点点,仿佛一群 恬静的少女,正掀开层层薄雾浓纱在无声地歌唱。然后,便有小船的“咿呀”声, 或是船上马达的“突突”声,伴随着早起谋生的船夫船娘们长长的吆喝,车溪水 霎时热闹了起来。 ④沿水而立的,便是那亭亭的水阁了。水乡人的家多是一半在土上一半在水里 因而也就有了依水而建的水阁和这一衣带水、连接成片的水巷了。水乡的街道大 多建在河塘边,水乡人的房子则是面街背水,房子较窄的,就在河面上架起阁楼。 传说从前的车溪河边,有一豆腐店,只有一间门面,开间又小,一副石磨子和 只浸黄豆的七石缸一摆,店里就好似螺蛳壳里做道场,身子也转不过来了。倒是 豆腐倌的女儿聪明,对父亲说:前面是街,左右是店堂,只有往后边河面上挪了。 于是他们就在后门,往河面上接伸出几根木头,架起了一个水上阁楼,房子立刻 宽敞了许多,这也就是水乡第一个水阁了。消息流过车溪水,一传十,十传百
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 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 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取材于叶圣陶 1934 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 故。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昆曲的内容有的是男女幽会,有的是盗抢篡夺,也有的是忠孝节义。 B.昆曲里好的戏文文言白话兼而有之,而且词藻故实颇丰。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师传徒受世代相袭,相比之下,平剧则显得 有些单调。 D.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是因其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观赏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昆曲演出只是厅堂里的事,因为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D.昆曲演出讲究传承,但也不是一味死守,否则表演就失去了灵动。 10.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3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那 水那巷那情 苏沧桑 ①从雾中,迷迷蒙蒙向我迎来的,真的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江南水巷吗? ②水巷在江南的乌镇,在水乡柔情的怀中,船过高桥,悠悠然拾级而上,展眼便 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圹。两岸一桥相隔住, 乌程对过是桐乡。” ③水是清清的苕溪水,又名车溪,为乌镇的市河,从南至北纵贯市区,使整个市 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姓乌的将 军,为讨伐逆臣,力战而死,化为一株银杏,而他的战马则化为一条青龙潜于乌 镇河底,以它的鲜血养育了这方土地。满街不见那株古老的银杏,车溪水却似乎 格外有一种灵性。初秋的晨雾中,河水闪耀着温柔的波光,浮萍点点,仿佛一群 恬静的少女,正掀开层层薄雾浓纱在无声地歌唱。然后,便有小船的“咿呀”声, 或是船上马达的“突突”声,伴随着早起谋生的船夫船娘们长长的吆喝,车溪水 霎时热闹了起来。 ④沿水而立的,便是那亭亭的水阁了。水乡人的家多是一半在土上一半在水里, 因而也就有了依水而建的水阁和这一衣带水、连接成片的水巷了。水乡的街道大 多建在河塘边,水乡人的房子则是面街背水,房子较窄的,就在河面上架起阁楼。 传说从前的车溪河边,有一豆腐店,只有一间门面,开间又小,一副石磨子和一 只浸黄豆的七石缸一摆,店里就好似螺蛳壳里做道场,身子也转不过来了。倒是 豆腐倌的女儿聪明,对父亲说:前面是街,左右是店堂,只有往后边河面上挪了。 于是他们就在后门,往河面上接伸出几根木头,架起了一个水上阁楼,房子立刻 宽敞了许多,这也就是水乡第一个水阁了。消息流过车溪水,一传十,十传百
河面上的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水阁或方方正正,或高檐翘角,静静倒映水中 端的是仪态万方、玲珑剔透,自有一番韵味儿。人们便在层层叠叠的水阁间隔水 相望,洗衣淘米、道东家说西家,或是干脆依水依船地做些小买卖。自然也有以 船代步的,便有了这北方胡同般的水巷了。无论是小吃摊、茶馆,还是棉花铺子、 米店、杂货店均是应有尽有。坐在靠水的茶馆的长板凳上,咬一口姑嫂饼,呷 口粗叶茶,那一份浓浓的香甜和淡淡的乡土气息常常使人留连忘返。 ⑤而水巷是不能没有桥的,听水乡人说,乌镇的桥可是“木劳劳”地多,数也数 不过来,最髙最热闹的当然得数“髙桥”了。青青石板桥,烙着岁月的印痕,流 传着许许多多相似或不相似的故事,而今成了水巷的中心。每到集市,水乡人便 乘了舱船,或摇了乌篷船,成群结伴从四方赶来,高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闹市区 人们在髙桥下做着各种买卖,闲来便吃几口茶,抽几袋烟,拉几句家常。孩子们 呢,则在人群中穿梭嬉闹,任水巷传递着他们童稚的笑声。到了黄昏,水巷也早 早地安静下来,只有几句吴侬软语轻轻地在夜风里,在平静的车溪水上荡漾… ⑥想像自己曾是水巷的女儿,生于水乡长于水乡,梳两根乌油乌油的大辫子,穿 身白玉兰衣裙,摇一条小小木船,赶去参加水乡人“起于朝花,尽于端午”的 盛大的庙会一一香市。只为看一眼城里来的那个戏班子里美丽的花旦,然后在姑 姑嫂嫂“咯咯”的笑声里,手捧一束檀香许一个虔诚的心愿,再到土地庙前的水 潭边,汰一汰“蚕花手”,心满意足地想:这样啊,我家的蚕宝宝就无病无灾了, 我们就可以过个好年了… ⑦水乡人静静摇他们的船,静静养他们的蚕,静静过他们与世无争的日子,脸上 溢着一种幸福与满足。莫非是这土这水这巷赋予他们这宁静如一的禀性,永远不 会老去? ⑧乌篷船“咿咿呀呀”摇走了我遥远的遐思。回首,水乡的水,水乡的巷,水乡 的一切在眼里重新模糊,如一首纯朴的田园诗,只留给我一个淡淡的影子。 1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2.第三段中作者写苕溪水的传说,有何用意?(3分) 13.文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水阁”?(5分)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5.联系全文,结合你的阅读与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4分)
河面上的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水阁或方方正正,或高檐翘角,静静倒映水中, 端的是仪态万方、玲珑剔透,自有一番韵味儿。人们便在层层叠叠的水阁间隔水 相望,洗衣淘米、道东家说西家,或是干脆依水依船地做些小买卖。自然也有以 船代步的,便有了这北方胡同般的水巷了。无论是小吃摊、茶馆,还是棉花铺子、 米店、杂货店均是应有尽有。坐在靠水的茶馆的长板凳上,咬一口姑嫂饼,呷一 口粗叶茶,那一份浓浓的香甜和淡淡的乡土气息常常使人留连忘返。 ⑤而水巷是不能没有桥的,听水乡人说,乌镇的桥可是“木劳劳”地多,数也数 不过来,最高最热闹的当然得数“高桥”了。青青石板桥,烙着岁月的印痕,流 传着许许多多相似或不相似的故事,而今成了水巷的中心。每到集市,水乡人便 乘了舱船,或摇了乌篷船,成群结伴从四方赶来,高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闹市区。 人们在高桥下做着各种买卖,闲来便吃几口茶,抽几袋烟,拉几句家常。孩子们 呢,则在人群中穿梭嬉闹,任水巷传递着他们童稚的笑声。到了黄昏,水巷也早 早地安静下来,只有几句吴侬软语轻轻地在夜风里,在平静的车溪水上荡漾…… ⑥想像自己曾是水巷的女儿,生于水乡长于水乡,梳两根乌油乌油的大辫子,穿 一身白玉兰衣裙,摇一条小小木船,赶去参加水乡人“起于朝花,尽于端午”的 盛大的庙会——香市。只为看一眼城里来的那个戏班子里美丽的花旦,然后在姑 姑嫂嫂“咯咯”的笑声里,手捧一束檀香许一个虔诚的心愿,再到土地庙前的水 潭边,汰一汰“蚕花手”,心满意足地想:这样啊,我家的蚕宝宝就无病无灾了, 我们就可以过个好年了…… ⑦水乡人静静摇他们的船,静静养他们的蚕,静静过他们与世无争的日子,脸上 溢着一种幸福与满足。莫非是这土这水这巷赋予他们这宁静如一的禀性,永远不 会老去? ⑧乌篷船“咿咿呀呀”摇走了我遥远的遐思。回首,水乡的水,水乡的巷,水乡 的一切在眼里重新模糊,如一首纯朴的田园诗,只留给我一个淡淡的影子。 1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第三段中作者写苕溪水的传说,有何用意?(3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3.文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水阁”?(5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联系全文,结合你的阅读与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4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书何易于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 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 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莞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②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划③ 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划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 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 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④,有 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 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 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绵州,独能嘉易于治。 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 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 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 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⑤外一无所与。”“擒盜如何?”曰: “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 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 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 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如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 膺命⑥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 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注】①箎,同“管”。榷莞,指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管理。②矧:况且。③划: 同“铲”。④常赋:指按规定要交纳的赋税,与临时增收的苛捐杂税相对。⑤传 符:古代官员、使者外出,按品级给券,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车马。⑥膺命: 承受皇帝诏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舟上下引:拉着 B.其治视益昌视:相当于 C.止请贷期贷:放贷 D.至如缓急补吏缓急:急需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刺史与宾客跳出舟相如闻,不肯与会 B.矧厚其赋以毒民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问其政,则曰则群聚而笑之 D.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难为俗人言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书何易于 孙 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 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 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筦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②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③ 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 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 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④,有 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 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 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绵州,独能嘉易于治。 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 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 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 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⑤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 “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 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 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 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如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 膺命⑥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 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注】①筦,同“管”。榷筦,指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管理。②矧:况且。③刬: 同“铲”。④常赋:指按规定要交纳的赋税,与临时增收的苛捐杂税相对。⑤传 符:古代官员、使者外出,按品级给券,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车马。⑥膺命: 承受皇帝诏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引舟上下 引:拉着 B.其治视益昌 视:相当于 C.止请贷期 贷:放贷 D.至如缓急补吏 缓急:急需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刺史与宾客跳出舟 相如闻,不肯与会 B.矧厚其赋以毒民乎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问其政,则曰 则群聚而笑之 D.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 难为俗人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