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 2009.0l 命题:林晓滨(温岭中学)韩卫军(台州中学) 审题:谢伟强(路桥中学) 注意: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古刹惊诧岔道叱咤风云B.胭脂腌渍殷红湮没无闻 C.船舷嫌隙玄乎垂涎三尺 鼙鼓秕谷毗邻偏裨将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以及AG面临的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风声鹤唳,一时间, 世界金融体系再度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次北京奥运会主弦律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 普遍的价值观一一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 C.面对陈水扁家族海外存钱事件,民进党一片切割之声,落井下石者有之,坐壁上观者有 之,陈水扁已经没有能力扮演当局的主导角色。 D.近日,国务院安委会通报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要求深化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把建筑施工中防坍塌、堕落、爆炸等作为排査治理的重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尽管央行规定,“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但是, 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微不足道) B.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的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 C.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 能使我们的厂子扭亏为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虽然苹果公司没有真实透露向大陆市场推出新3G版 Iphone的计划,但苹果公司对亚洲 市场并没有忽视。如果有合适的运营商合作, Iphone进入大陆指日可待。(倚马可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8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 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 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 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 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5.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 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随即,他也给 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 下面该李白 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台州市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 文 2009.01 命题:林晓滨(温岭中学) 韩卫军(台州中学) 审题:谢伟强(路桥中学) 注意: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古刹 惊诧 岔道 叱咤风云 B.胭脂 腌渍 殷红 湮没无闻 C.船舷 嫌隙 玄乎 垂涎三尺 D.鼙鼓 秕谷 毗邻 偏裨将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以及 AIG 面临的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风声鹤唳,一时间, 世界金融体系再度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次北京奥运会主弦律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 普遍的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 C.面对陈水扁家族海外存钱事件,民进党一片切割之声,落井下石者有之,坐壁上观者有 之,陈水扁已经没有能力扮演当局的主导角色。 D.近日,国务院安委会通报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要求深化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把建筑施工中防坍塌、堕落、爆炸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尽管央行规定,“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但是, 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微不足道) B.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的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 C.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 能使我们的厂子扭亏为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虽然苹果公司没有真实透露向大陆市场推出新 3G 版 Iphone 的计划,但苹果公司对亚洲 市场并没有忽视。如果有合适的运营商合作,Iphone 进入大陆指日可待。(倚马可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8 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 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 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 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 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5.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 分)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 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_________。”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____________。”随即,他也给 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______________。”下面该李白 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酒月满轮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④一轮圆月照金樽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9月18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对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 液态奶,立即责令停止销售、下架退市 根据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通报,有24个批次液态奶 含三聚氰胺。工商总局要求工商部门,在积极清査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同时,认真 开展含三聚氰胺液态奶市场清査工作,确保辖区含三聚氰胺液态奶及时、彻底下架退市,严 防再次销售。工商总局同时要求经营者,对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消费者要求退货的,按照 原销售价格退款,不得减价压价。 为了很好地贯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紧急通知的精神,请你站在商家的角度,设计一条敬 告顾客的提示语,不得超过40字。 7.根据情境,任选下面十二生肖中给定的一组,仿照划线部分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5 分) 次,一个欧洲贵族参访团访问中国,他们中的大多数非常有学问和修养,但有些人背后隐 藏着一种傲慢。最后一天聚餐,一位贵族站了起来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属什么猪啊,狗啊, 老鼠啊!不像我们,都是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真不知你们祖先怎么想的!”众人听 了哈哈大笑,先前的优雅完全不见了。 这时,一位中方工作人员站起来,用平和的语气说:“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 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第一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 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智慧和勤奋 相结合,是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第二组是老虎和兔子: 第三组是龙和蛇: 第四组是马和羊: 第五组是猴子和鸡 最后一组是狗和猪 这些贵族们听完这些,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全场鸦雀无声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马王堆帛画的主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 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 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 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 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
“_______________。”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酒月满轮 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 ④一轮圆月照金樽 答: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 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9 月 18 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对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 液态奶,立即责令停止销售、下架退市。 根据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通报,有 24 个批次液态奶 含三聚氰胺。工商总局要求工商部门,在积极清查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同时,认真 开展含三聚氰胺液态奶市场清查工作,确保辖区含三聚氰胺液态奶及时、彻底下架退市,严 防再次销售。工商总局同时要求经营者,对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消费者要求退货的,按照 原销售价格退款,不得减价压价。 为了很好地贯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紧急通知的精神,请你站在商家的角度,设计一条敬 告顾客的提示语,不得超过 40 字。 答: 7.根据情境,任选下面十二生肖中给定的一组,仿照划线部分写一段话,不少于 50 字。(5 分) 一次,一个欧洲贵族参访团访问中国,他们中的大多数非常有学问和修养,但有些人背后隐 藏着一种傲慢。最后一天聚餐,一位贵族站了起来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属什么猪啊,狗啊, 老鼠啊!不像我们,都是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真不知你们祖先怎么想的!”众人听 了哈哈大笑,先前的优雅完全不见了。 这时,一位中方工作人员站起来,用平和的语气说:“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 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第一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 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智慧和勤奋 相结合,是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第二组是老虎和兔子: 。 第三组是龙和蛇: 。 第四组是马和羊: 。 第五组是猴子和鸡: 。 最后一组是狗和猪: 。” 这些贵族们听完这些,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全场鸦雀无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马王堆帛画的主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 考古学家们从 1949 年到 1974 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 1 号、3 号墓 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 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 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
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 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 一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 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 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 《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 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 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 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 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 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 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 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 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 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 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 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 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 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 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 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 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 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 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 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 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 欲。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o。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 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 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的生动 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9.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汉镇墓文和《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 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 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 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 ——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 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 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 《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 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 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 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 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 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 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 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 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 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 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 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 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 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 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 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 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 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 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 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 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 欲。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 suò。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 “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 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的生动 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9.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汉镇墓文和《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 天”。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 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 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死者口中放小钱和中国皇帝死后口中含宝珠,都是为鬼魂进入冥间而并非上天所 用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 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 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C.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 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 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大地上的雕塑 石绍河 ①我在阅读近期出版的几种不同类型期刊时,惊异地发现,封面都是梯田的风光照片。那清 晰优美的线条,那恢宏磅礴的气势,那绚丽灿烂的色彩,令人兴奋而震撼,看后久久难忘。 原来我熟视无睹的梯田,竟有这般庞大的雕塑之美。 ②我至今没有参观过云南云阳哈尼人的梯田,也没有机会去看湖南新化紫鹊界的梯田。据说, 这两处堪称世界梯田奇观,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但也没有什么遗憾, 在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坡坡岭岭到处都是梯田,我就长期生活在梯田构成的风景里和梯田 孕育的文化里。 ③我家的吊脚楼建在一面山坡的半腰里。楼前屋后全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漫山遍野舒展开去 出门回家,都要从梯田曲曲弯弯的田埂上走过。我熟悉这些梯田的角角落落,哪块田像一弯 新月,哪块田像一条青布腰带,哪块田像一只雄鸡,哪块田像一口天井,我闭着眼睛都说得 出来。哪条田埂有多少步长,哪丘田里黄鳝泥鳅多,哪块田里水生蔬菜嫩,我想都不用想就 心里有数。 ④我是一个好静喜独处的人。小时候,闲着无事,我常常面对着梯田,坐在石头上托着两腮, 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地和梯田作着无声交流。我看见无穷无尽的弧线,像优美的线谱,在微 风的弹拨下,汩汩流淌出悦耳的乐音,乡亲们和着这仙乐,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调或唱着 情歌。我看见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仿佛无以数计的魔镜,在暖暖阳光的映照下,亮晶晶, 明晃晃,把整个山寨照得山光水鲜,人靓物美。我还看见,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 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也让梯田带着 身浓浓重重的色彩和我们朝夕相处 ⑤对梯田的长期观赏阅读,我不由得对祖先仰慕起来。我曾问过长辈,寨子里山坡上的梯田 是哪朝哪代开凿的。大家都说不出子丑寅卯来,只说从小就看见有这么多梯田。我敢肯定 在有人定居在这里之前,不可能有梯田,是我们的祖先,因为生存的需要,一代代、一辈辈 慢慢开垦出来的,先是一小块儿,再是一小块儿,经年累月,就有了这规模。这里最老的梯 田,恐怕有上千岁了吧。古人是有长远眼光的,他们为子孙留下了可耕种的土地。这才是最 宝贵的财富。我想象着当年开垦梯田的壮举,有人披星戴月,有人栉风沐雨,有人夜以继日 有人代代不息,他们用锄头、用木棍,甚至用双手,一点点儿地雕凿着大地,这是多么浩大 的工程。他们用生命改造着生存环境,却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奇异的文化,建筑了一道独特的 风景
D.古希腊死者口中放小钱和中国皇帝死后口中含宝珠,都是为鬼魂进入冥间而并非上天所 用。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 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 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C.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 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 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1.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 分) 答: 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大地上的雕塑 石绍河 ①我在阅读近期出版的几种不同类型期刊时,惊异地发现,封面都是梯田的风光照片。那清 晰优美的线条,那恢宏磅礴的气势,那绚丽灿烂的色彩,令人兴奋而震撼,看后久久难忘。 原来我熟视无睹的梯田,竟有这般庞大的雕塑之美。 ②我至今没有参观过云南云阳哈尼人的梯田,也没有机会去看湖南新化紫鹊界的梯田。据说, 这两处堪称世界梯田奇观,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但也没有什么遗憾, 在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坡坡岭岭到处都是梯田,我就长期生活在梯田构成的风景里和梯田 孕育的文化里。 ③我家的吊脚楼建在一面山坡的半腰里。楼前屋后全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漫山遍野舒展开去。 出门回家,都要从梯田曲曲弯弯的田埂上走过。我熟悉这些梯田的角角落落,哪块田像一弯 新月,哪块田像一条青布腰带,哪块田像一只雄鸡,哪块田像一口天井,我闭着眼睛都说得 出来。哪条田埂有多少步长,哪丘田里黄鳝泥鳅多,哪块田里水生蔬菜嫩,我想都不用想就 心里有数。 ④我是一个好静喜独处的人。小时候,闲着无事,我常常面对着梯田,坐在石头上托着两腮, 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地和梯田作着无声交流。我看见无穷无尽的弧线,像优美的线谱,在微 风的弹拨下,汩汩流淌出悦耳的乐音,乡亲们和着这仙乐,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调或唱着 情歌。我看见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仿佛无以数计的魔镜,在暖暖阳光的映照下,亮晶晶, 明晃晃,把整个山寨照得山光水鲜,人靓物美。我还看见,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 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也让梯田带着 一身浓浓重重的色彩和我们朝夕相处。 ⑤对梯田的长期观赏阅读,我不由得对祖先仰慕起来。我曾问过长辈,寨子里山坡上的梯田 是哪朝哪代开凿的。大家都说不出子丑寅卯来,只说从小就看见有这么多梯田。我敢肯定, 在有人定居在这里之前,不可能有梯田,是我们的祖先,因为生存的需要,一代代、一辈辈 慢慢开垦出来的,先是一小块儿,再是一小块儿,经年累月,就有了这规模。这里最老的梯 田,恐怕有上千岁了吧。古人是有长远眼光的,他们为子孙留下了可耕种的土地。这才是最 宝贵的财富。我想象着当年开垦梯田的壮举,有人披星戴月,有人栉风沐雨,有人夜以继日, 有人代代不息,他们用锄头、用木棍,甚至用双手,一点点儿地雕凿着大地,这是多么浩大 的工程。他们用生命改造着生存环境,却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奇异的文化,建筑了一道独特的 风景
⑥梯田把自然与人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她不是 单一的风景,她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靠自身的出产养育了这一方水土这 一方人。梯田和人的关系更紧密,更富有人情味儿和文化味儿。梯田不仅生产五谷杂粮,也 生长文化,生长民歌,生长爱情。我曾经骄傲地说过:我的乡亲天天生活在文化里,他们都 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人 ⑦乡亲们对梯田呵护有加。他们把田坎修剪得轮廓分明,把田埂铺填得平平整整,把沟渠整 理得顺顺畅畅,把田块梳耙得熨熨帖帖,真像是锻造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哪里田坎崩了,沟 渠堵了,田里淤了,乡亲们都会及时修补,保持她的完美无缺,完好无损。早年,我也常常 去参加修补梯田的劳动,那份投入、那份纯情,是很难让人想象的。 ⑧后来,我进了小县城,整天住在水泥楼房里,心里却牵挂着山坡上的梯田。早些时候,还 有乡亲进城来,要我帮助弄些水泥之类的东西,说是修补毁损的梯田用,我也尽量帮助他们 弄一些回去。但近年却不再有人要我帮助弄水泥了。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被山洪暴雨毁坏 的梯田也没有人修补,祖宗留下的梯田正在慢慢损坏。去年夏天,年过古稀的父亲进城来, 说是一场暴雨,把他承包的梯田毁坏了多处。我说赶紧找人修补一下。父亲摇摇头:“我种 不动地了,修补好了也无人种。”我还是出钱请人把毁坏的地方修补好了,尽管她荒着,总 不能让梯田在我的手里毁掉。说不定,再过好多年,我为之骄傲的梯田,就会支离破碎,到 时,不知见了祖先怎么向他们交代。 ⑨梯田是我国七种田制之一。我们的祖先凭着聪明才智,为我们创造了这部大地雕塑。当今 的人,应该站在梯田里,好好去阅读这部经典,思考她深沉而永恒的主题。 (选自2007年第l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2.首段着意写作者阅读梯田的风光照片有什么作用?(3分) 13.“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 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请将这句话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表述。(3分)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对祖先仰慕的原因。(4分) 5.赏析第七段中画线部分的文字。(4分) 16.结合全文,指出末句中“深沉而永恒的主题”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凸现这 主题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 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 系将肆掠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 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 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②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
⑥梯田把自然与人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她不是 单一的风景,她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靠自身的出产养育了这一方水土这 一方人。梯田和人的关系更紧密,更富有人情味儿和文化味儿。梯田不仅生产五谷杂粮,也 生长文化,生长民歌,生长爱情。我曾经骄傲地说过:我的乡亲天天生活在文化里,他们都 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人。 ⑦乡亲们对梯田呵护有加。他们把田坎修剪得轮廓分明,把田埂铺填得平平整整,把沟渠整 理得顺顺畅畅,把田块梳耙得熨熨帖帖,真像是锻造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哪里田坎崩了,沟 渠堵了,田里淤了,乡亲们都会及时修补,保持她的完美无缺,完好无损。早年,我也常常 去参加修补梯田的劳动,那份投入、那份纯情,是很难让人想象的。 ⑧后来,我进了小县城,整天住在水泥楼房里,心里却牵挂着山坡上的梯田。早些时候,还 有乡亲进城来,要我帮助弄些水泥之类的东西,说是修补毁损的梯田用,我也尽量帮助他们 弄一些回去。但近年却不再有人要我帮助弄水泥了。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被山洪暴雨毁坏 的梯田也没有人修补,祖宗留下的梯田正在慢慢损坏。去年夏天,年过古稀的父亲进城来, 说是一场暴雨,把他承包的梯田毁坏了多处。我说赶紧找人修补一下。父亲摇摇头:“我种 不动地了,修补好了也无人种。”我还是出钱请人把毁坏的地方修补好了,尽管她荒着,总 不能让梯田在我的手里毁掉。说不定,再过好多年,我为之骄傲的梯田,就会支离破碎,到 时,不知见了祖先怎么向他们交代。 ⑨梯田是我国七种田制之一。我们的祖先凭着聪明才智,为我们创造了这部大地雕塑。当今 的人,应该站在梯田里,好好去阅读这部经典,思考她深沉而永恒的主题。 (选自 2007 年第 l 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2.首段着意写作者阅读梯田的风光照片有什么作用?(3 分) 13.“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 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请将这句话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表述。(3 分)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对祖先仰慕的原因。(4 分) 15.赏析第七段中画线部分的文字。(4 分) 16.结合全文,指出末句中“深沉而永恒的主题”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凸现这 一主题的。(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 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 系将肆掠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 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 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②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