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游学概论(第七版)和讨论旅游业的开发和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读者将会发现,修订后的各章内容较之先前的版本都有所增删和调整。有必要说明的是,任何一本书,特别是就其中所使用的数据而言,往往都是出版之时即是其“过时”的开始。不过,与有关专著和研究论文有所不同的是,对于类似本书这样的基础理论教科书来说,对数据资料的使用,其实大都是旨在服务于对有关原理的说明。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可尝试使用最新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去替换原有的历史数据。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有助于锻炼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可能会得出某些新的发现。在本次修订过程中,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各位同仁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颇有见地的评论意见。此外,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戴斌院长、北京交通大学的张辉教授、北京旅游学院的张凌云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秦宇教授和厉新建教授等很多同行专家也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本书的修订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编著者在此一并向他们深表谢意。此外,在本次修订工作中,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沈雪瑞和硕士研究生马蜕肖帮助做了很多资料收集工作。本书文稿的打印和编辑工作则得益于张秀兰的协助。没有他(她)们的帮忙和辛劳,本次修订工作不可能顺利完成对于本次修订工作,尽管编著者主观上极尽所能,但限于个人视野和水平,加之时间匆忙,修订后的内容仍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望使用者指教和批评。编著者2013年12月
目 录绪论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2-19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8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32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39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39第一节旅游活动的界定旅游活动的类型*48第二节..·.54第三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四节旅游活动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68·74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75第二节·8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第三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95第四节旅游者的类别划分+107· 116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116第二节*130旅游资源的开发143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五章旅游业..·149149第一节旅游业的概念第二节旅游业在促进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156第三节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158第四节旅游业的产品.162第六章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173第一节旅行社行业173
旅游学概论(第七版).2.第二节饭店与住宿业*185第三节旅游交通203第四节旅游景点-217第七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225第一节正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225第二节国家旅游组织..·.234第三节我国旅游业中的非营利组织·*237第四节国际旅游组织·..241第八章旅游市场254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255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257第三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基本状况260第四节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268第五节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279第六节我国居民的出境旅游*281第九章旅游的影响287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288第二节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298第三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306第四节旅游的环境影响314第五节可持续旅游发展..-316.参考文献·323
绪论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旅游活动在全球各地的开展,其规模之大,不仅成为令全世界关注的社会现象,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就全球总体而言,早在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作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便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进入21世纪后,尽管全球旅游活动规模的成长时有挫折,但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作为这方面的反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编制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几乎无不将发展旅游业纳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虑。而且,“对于有些国家来说,旅游已成为其国际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在不少国家中,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位列三甲的产业”(GoeldnerandRitchie,2006)。以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为例。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旅游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从1950年的2528万人次发展到2011年的9.82亿人次: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收入总额持续增长,从1950年的大约21亿美元,一路增至2011年的10300亿美元。如果将世界各国的国内旅游发展也考虑进去,那么无论是全球旅游活动的规模,还是全球的旅游业创收,无疑都将更为可观。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和业太旅游协会(PATA)的估算,全球国内旅游的市场规模和消费开支皆为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10倍(PATA,2013)。事实上,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来说,特别是在促成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国内旅游更为重要。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民间组织,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测量和评价旅游业的发展对全世界、各大地区以及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经济的影响。根据该组织的调查和研究,从1991年起,全球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这一结论的得出,其依据主要涉及两项指标。其中一项指标是全球旅游经济的年度总产出,另一项指标则是全球旅游业所带来的就业规模。以1991年的情况为例,①该年全球实现的个人旅游消费总额为16660亿美元,约占全部个人消费总额的11%;②全球因公差旅的开支总额为3340亿美元,约占该年全世界企事业单位公务开支总额的1.2%。也就是说,将这两项合计,该年全世界实现的旅游消费总额(含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因私旅游和因公差旅)已高达2万亿美元:③全世界旅游企业该年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6130
·2·旅游学概论(第七版)亿美元,约占该年所有各行业新增资本投资总量的11.2%:④该年世界各国用于旅游行政管理方面的政府开支为2870亿美元,约占该年全球各地政府工作开支总额的6.5%。将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开支额汇总,意味着1991年全球实现的旅游经济总产出为29000亿美元,高于其他任何一个产业。在对就业的影响方面,世界旅游理事会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991年,全世界直接和间接就业于旅游业的人数总计为1.83亿人,约占该年全世界就业劳动力的10.2%。换言之,全球每10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岗位是源自于旅游业。上述这两大指标的数据表明,从1991年开始,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继续保持着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很显然,对于这一具有如此重大经济意义的产业,世人没有理由不去予以重视和研究。世界各地的大量事实显示,尽管旅游活动的开展如今已经大众化,旅游市场的潜在能量仍有待充分释放。这意味着,旅游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光明发展前景的产业。作为这方面的证据,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参与出国旅游的人数在国民中所占的比重也并未达到封顶的水平。以流行出境旅游的英国为例,每年的出国旅游人次数,也仅为全国人口的1/3。另据有关调查,在世界上堪称头号发达国家的美国,国民中出国旅游的规模仅为国内旅游人次数的10%。尚若将参与出国旅游的人数同全美人口数进行比较,则出国旅游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无疑将会更低。此外,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即便是国内旅游度假活动,尚远未成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至于出国旅游者在这些国家的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无疑将会更低。但从发展趋势看,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国民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会成为国内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而且也会成为出国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以及印度近年来国民旅游需求规模(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快速增大,就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总之,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的旅游活动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都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利好因素的促进,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规模今后将会不断成长和扩大,从而也决定了旅游业未来的光明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将会是一种永远的“朝阳产业”。对此,很多权威的国际组织和知名学者都曾做过种种的乐观预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其题为“2020年旅游愿景”(Tourism2020Vision)的研究报告中曾经预测,在2000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4.3%:全球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6.7%。到202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将会达到或超过16亿人次。届时,全球实现的国际旅游收入将会超过1万亿美元。基于这一预测,如果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之比例的经验数字,将全世界各地的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