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考与实践 1推导并画出个人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2.为什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却不是: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3.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蛛网模型)。 思政融入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 效的配置。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的水平。习近 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 龙手竿然音上去美务方南市带商作用政的布用给合将复好一高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的基本含义 1主要内容 (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3)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均衡”的含义、古典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静态均衡、动态均衡、经 济均衡、凯恩斯失业均衡、非均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 1主要内容 (1)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6
6 (三)思考与实践 1.推导并画出个人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2.为什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却不是;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3.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蛛网模型)。 思政融入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 效的配置。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的水平。习近 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 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 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 1.主要内容 (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3)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均衡”的含义、古典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静态均衡、动态均衡、经 济均衡、凯恩斯失业均衡、非均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 1.主要内容 (1)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定条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劳动力供给的 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 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有哪些影响 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 1.主要内容 (1)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 (2)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 (3)教育对生育率控制的影响 2基木概念和知识占 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的比较、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 三种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收敛型蛛网的形成条件 第四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主要内容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充分就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和会产出亦能 取得最高的水平 (三)思考与实践 1推导蛛网模型的三种形式: 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7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定条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劳动力供给的 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 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有哪些影响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 1.主要内容 (1)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 (2)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 (3)教育对生育率控制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的比较、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 三种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收敛型蛛网的形成条件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主要内容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充分就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和会产出亦能 取得最高的水平。 (三)思考与实践 1.推导蛛网模型的三种形式; 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