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空想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含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诸多天才的火花。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理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幢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包含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 的描绘闪烁诸多天才的火花。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只看到资本主义必 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 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 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发现了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找到了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 产党宣言》的发表。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通 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 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发现了埋葬资 本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找到了通往理 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第一,彻底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二,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第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第四,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与和平革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 级革命实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第一,彻底消灭私有 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二,彻底消灭 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第三,为绝大多数人谋 利益;第四,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与和平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胜利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为条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一国胜利论”:断资本主义为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 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胜利 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为条件。 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一国胜利论”:垄断 资本主义为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 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 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