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会计学Accounting课程名称231310103B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经济学无二先修课程修读学期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团必修口选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分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执笔人贾俊萍审核人田丽芳二、课程简介《会计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全面的会计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职业思想和会计职业道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具备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正确认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社会意义,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树立成本核算理念,加强经济效益意识,为将来从事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基本的会计思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具备阅读、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具备分析主要经济业务产生财务后果的能力,拓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会计视野。(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课程目标2:在对基本会计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学会学习,包括独立思考、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为日后23
23 《会计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会计学 Accounting 课程编码 231310103B 适用专业 经济学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二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48 学时(理论学时 40,实践学时 8) 执笔人 贾俊萍 审核人 田丽芳 二、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 方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全面的会 计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职业思想和会计职业道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 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 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 表,具备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正确认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的社会意义,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树立成本核算理念,加强 经济效益意识,为将来从事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掌握基本的会计思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具备阅读、分 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具备分析主要经济业务产生财务后果的能力,拓宽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会计视野。(毕业要求 2:学科知识) 课程目标 2:在对基本会计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学 会学习,包括独立思考、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为日后
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奠定会计基础。(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课程目标3: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毕业要求9:持续发展)(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2.3能够融合经济学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跨学科理论知识,能够对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初步具备跨学科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7.1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谐相处,协作共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9.1能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养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9:持续发展成持续学习能力。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讲授2第一章总论课程目标14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4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6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课程目标1、2、312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核算6第六章 会计凭证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6第七章会计账簿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4第八章财产清查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4第九章财务报告课程目标1、2、3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合计48(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1.学习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晓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2.辨析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24
24 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奠定会计基础。(毕业要求 7:团队合作) 课程目标 3: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 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毕业要求 9: 持续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2:学科知识 2.3 能够融合经济学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 跨学科理论知识,能够对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初步具备跨学科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7:团队合作 7.1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 谐相处,协作共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9:持续发展 9.1 能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养 成持续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第一章 总论 课程目标 1 讲授 2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4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4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6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 核算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12 第六章 会计凭证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6 第七章 会计账簿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6 第八章 财产清查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4 第九章 财务报告 课程目标 1、2、3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等 4 合计 48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1.学习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晓会计、会计职能与目 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 成内容。 2.辨析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以及会计核算 方法之间的联系。 【课程内容】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会计的含义3.会计的职能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5.会计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的概念及职能2.难点:会计核算的方法【教学方法】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勒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从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系统论两个方面分析什么是会计。2.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学习资源】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1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学习目标】1.知晓会计的对象,熟悉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精通资金运动的特点,辨析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2.认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精通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和分类。3.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能够判断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对象2.会计要素25
25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 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5.会计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的概念及职能 2.难点:会计核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 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从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系统论两个方面分析什么是会计。 2.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1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学习目标】 1.知晓会计的对象,熟悉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 过程,精通资金运动的特点,辨析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 2.认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精通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所有者 权益的特征和分类 。 3.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能够判断不同经济业务类型 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 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建立 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对象 2.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重点、难点】1.重点: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分类、各会计要素的特征及构成、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经济业务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2.难点: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与内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教学方法】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什么?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是什么?【学习资源】张烧,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2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1.知悉会计核算需要的基础,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的八个质量特征,深会计假设的主要内容。2.认识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灵活运用收入与费用配比、历史成本计量等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3.获知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含义、辨析确认损益的标准以及两者的异同点。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假设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26
26 3.会计等式 【重点、难点】 1.重点:资金运动的特点,资产会计要素的特征及分类、各会计要素的特 征及构成、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经济业务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 影响 2.难点:制造业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过程、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与内容、资 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 【教学方法】 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 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什么? 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是什么?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2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学习目标】 1.知悉会计核算需要的基础,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的八个质量特征,深谙会 计假设的主要内容。 2.认识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 灵活运用收入与费用配比、历史成本计量等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3.获知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含义、辨析确认损益的标准以及两 者的异同点。 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基本 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的主体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如何确认损益2.难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两种原则下确认标准的不同【教学方法】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学习要求】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有哪些?3.会计信息需要具备哪些质量特征?【学习资源】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1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标】1.获知会计账户设置的原则、领会会计科目的级次、学会分析账户的基本结构。2.知悉借贷记账发的产生过程,分析账户的设置原理,精通账户的基本结构以及借贷记账法。3.通过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的学习,获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精通试算平衡的方法。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课程内容】1.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原理3.借贷记账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27
27 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的主体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原则下如何确认损益 2.难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两种原则下确认标准的不同 【教学方法】 1.课前导学(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2.课中探究(提问回顾、重点讲解、课中总结) 3.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学习要求】 1.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2.课堂上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课后补充课堂笔记、做练习,巩固加深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有哪些? 3.会计信息需要具备哪些质量特征? 【学习资源】 张娆,刘永泽,陈文铭.基础会计第 1 章.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学习目标】 1.获知会计账户设置的原则、领会会计科目的级次、学会分析账户的基本 结构。 2.知悉借贷记账发的产生过程,分析账户的设置原理,精通账户的基本结 构以及借贷记账法。 3.通过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的学习,获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 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精通试算平衡的方法。 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基本 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程内容】 1.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原理 3.借贷记账法 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